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脑室内注射(icv)P物质(substance P,SP,1μg/10μl)可使痛阈明显升高,纹状体、下丘脑内甲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Ir-MEK)含量显著增多(P<0.05~0.01),而海马内Ir-MEK含量无明显变化 电解损毁中脑导水管中央灰质(PAG)后,SPicv升高痛阈和二脑区内Ir-MEK含量的作用显著降低(P<0.05~0.01)。 将SP注入PAG(0.4μg/4μl),电针“夹脊”穴(5Hz、3V)或腹腔注射吗啡(3mg/kg)均可使痛阈和纹状体、下丘脑内Ir-MEK含量显著升高。在SP注入PAG或腹腔注射吗啡时,海马内Ir-MEK含量也明显提高。将SP注入PAG加电针刺激增强上述效应的作用更为显著(P<0.01)。将SP注入PAG加腹腔注射吗啡增强上述效应的作用却未见进一步升高(P>0.05)。结果表明SP可能经PAG使脑内甲啡肽含量增加而发挥镇痛效应,SP注入PAG与电针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放射免疫法测定了在噪声(115dB·3小时)刺激后,大鼠不同脑区脑啡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丘脑、下丘脑及中脑的甲-脑啡肽含量明显下降;皮层的亮-脑啡肽含量明显下降,而丘脑、下丘脑的亮-脑啡肽含量明显上升。噪声刺激后大鼠不同脑区甲-脑啡肽和亮-脑啡肽含量的变化表明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可能与噪声对生物体的致害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4.
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在电刺激大鼠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后,下丘脑、纹状体、丘脑、海马、脑干和皮层亮氨酸-脑啡肽(Leu-enk)和甲硫氨酸-脑啡肽(Met-enk)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1)动物经麻醉和手木后,Leu-enk的含量,除纹状体和丘脑变化不明显外,其他脑区均明显降低;Met-euk的含量,除下丘脑的变化显著外,其他脑区变化均不明显。(2)在乌拉坦麻醉及手术的基础上,电刺激伏隔核后,除丘脑和纹状体外,其他脑区Leu-enk均明显升高,而Mek-enk,除纹状体的升高具有显著性外,其他脑区均无明显变化。提示伏隔核的兴奋可明显影响其他脑区脑啡肽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6.
目的:通过比较2 Hz及100 Hz跨皮神经电刺激(TENS)治疗大鼠慢性单发佐剂性关节炎症痛时三种神经肽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在TENS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油包水型完全弗氏佐剂(CFA)右侧踝关节腔内注射致炎,TENS治疗,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致炎前及致炎后1~9周大鼠脊髓背半侧组织中与疼痛有关的神经肽: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孤啡肽(OFQ)及内吗啡肽-2(EM2)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致炎后2~5周,CCK-8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100 Hz TENS使关节炎时脊髓CCK-8含量升高的时间推迟至第3周且维持时间明显缩短;100 Hz较2 Hz TENS能更明显的升高炎症后期降低的脊髓OFQ含量;致炎后1~9周,关节炎大鼠脊髓EM2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100 Hz TENS使炎症所致EM2降低时间推迟至第2周,2 Hz和100 Hz TENS均可使炎症后期(5~9周)EM2含量恢复正常.结论:2 Hz及100 Hz TENS对慢性炎症痛大鼠脊髓组织中有关的神经肽,CCK-8、OFQ和EM2的影响可能是两者疗效存在差异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腰夹脊穴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镇痛效应及中枢β-内啡肽(β-EP)的影响,探讨电针镇痛的部分中枢机制。方法以AA大鼠为疼痛模型,以局部痛阈、足跖容积为指标观察电针的镇痛作用,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下丘脑、脊髓β-EP含量。结果电针可显著提高AA大鼠痛阈、降低其足跖容积,并能显著提高其下丘脑、脊髓的β-EP含量。结论电针有良好的镇痛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中枢β-EP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不易通过血脑屏障的胆碱酯抑制剂--新斯的明(NS)和乙酰胆碱合成抑制剂--密胆碱(HC-3)经脑室、皮下及腹腔注射,分别升高和降低中枢及外周ACh的水平,以观测其对大鼠痛阈和间脑、尾核内甲硫氨酸脑啡肽(Met-ENK)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①新斯的明可明显提高大鼠的痛阈和脑内Met-ENK的含量;脑室给药的效应明显小于皮下给药者;②新斯的明有加强电针的镇痛效应,脑室给药对尾核内Met-EN  相似文献   

9.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福尔马林脚掌皮下注射和足三里穴电针后清醒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中快速反应基因c-fos在含甲啡肽神经元中的表达。实验中看到福尔马林注射组和电针刺激组动物的PAG内均有Fos样免疫阳性反应(FLI)标记神经元及FLI与甲啡肽样免疫阳性反应(MELI)双标记神经元,它们在PAG的腹侧腹外侧部分布较多,对照动物FLI标记神经元很少,共存现象极为少见。实验组与对照组神经无计数经统计处理差异非常显著。这一结果表明,福尔马林致痛和电针都能诱导PAG中含脑啡肽神经元内(c-fos的表达,提示伤害性刺激及针刺均可激活PAG的腹侧腹外侧部这一重要的中枢镇痛部位。神经元中FLI与MELI的并存提示PAG中Fos可能对前脑啡肽原基因表达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吗啡戒断大鼠血液 ,脑组织中一氧化氮 (NO)水平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的影响 ,探讨其对吗啡戒断大鼠调整作用的机理。方法 :给大鼠连续注射递增量吗啡 8d,造成其对吗啡依赖。停药后第 2 d开始给于强度为 2 m A,频率 2~ 1 0 0 Hz混频刺激。NO采用硝酸还原酶的化学比色法测定 ,NOS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 ,中枢损毁采用电凝法损毁下丘脑腹内侧核 (ventral medialhypothalamus,VMH)。结果 :模型组大鼠体重与正常组比明显降低 P<0 .0 1 ) ;血清 NO水平升高 (P<0 .0 1 ) ,NOS活力增强 (P<0 .0 5 ) ,脑组织中 NO、NOS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电针组大鼠体重、血清 NO、NOS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电针对吗啡戒断大鼠血清 NO、NOS水平具有良性调整作用 ,损毁下丘脑 VMH后 ,对电针的调整作用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电针对吗啡戒断大鼠血、脑组织胃动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复制吗啡戒断大鼠模型,观察电针对其血、脑组织胃动素(motilin,MOT)水平的影响。方法:给大鼠连续注射递增量吗啡8d,造成其对吗啡依赖,停药后给予强度为2mA,频率2-100Hz混频刺激,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液、脑组织中MOT水平。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吗啡戒断大鼠血浆MOT含量有下降趋势,而脑组织中MOT含量有上升趋势,电针后均有向正常恢复趋势。结论:电针对吗啡戒断大鼠血、脑组织MOT具有良性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用窦胃部电活动的两种波形——束状波和慢波作为胃运动功能指标,观察了电针对胃电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针“足三里”穴对清醒家兔胃电表现调整作用,并促进药物麻醉后胃电活动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用Freund完全佐剂诱发大鼠产生佐剂性关节炎(AA),以继发性反应的左后足肿胀度、前肢、身和尾部病变的发生率,胸腺、脾脏指数以及局部组织病理检查为指标,观察卡巴匹林钙对AA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卡巴匹林钙大、中剂量(763,382mg/kg)在给药后8天可显著降低AA大鼠非致炎侧的足肿胀度,全身症状也明显减轻,非致炎侧踝关节的水肿和炎细胞浸润明显减轻。该药对大鼠AA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阿托品东莨菪碱对脑中乙酰胆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脑组织中乙酰胆碱含量,大脑皮层和低位脑干分别为27.5±5.24和32.77±3.87,阿托品和东莨菪碱均可使皮层Ach含量显著下降,分别为46%和42%。低位脑干Ach含量亦有下降趋势,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对降低原因和在生理功能中地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IL-10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及免疫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成佐剂性关节炎(AA)的动物模型,研究IL-10的抗炎作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经腹腔注射IL-10后能改善AA大鼠病情,用IL-10治疗取得显效后,AA大鼠血清及关节液内炎症细胞因子IL-1,6,8,TNF水平均明显下降,腹腔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均受到抑制。表明IL-10是通过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而发挥治疗作用的。此项研究为用IL-10治疗人风湿性关节炎(RA)等难治性炎症性疾病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心肌酶的水平,探讨心肌酶判断RA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价值.方法:RA患者42例,其中活动型20例,非活动型22例,20例健康者设为正常对照组.同时对受检者检测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结果:活动性RA患者AST、CK、CK-MB、LDH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活动型RA患者AST、CK、CK-MB、LDH显著高于非活动型RA患者(p〈0.01).结论:几种心肌酶对RA患者心肌损伤的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临床可以检测RA患者心肌酶的水平,预防心脏危险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采用放射配基受体结合分析法,以氚标记二苯羟乙酸奎宁酯为放射配基,通过受体饱和实验、结合与解离动力学实验和竞争抑制实验,分别测定了大白鼠前脑组织中的M-胆碱能受体的最大结合容量(Bmax)为16.68pmol/g膜蛋白,平衡解离常数(Kd)为0.37nmol/L;在37℃环境下,其半结合和半解离时间为2.5min和32.5min,动力学结合速率常数(K_1)为0.13min ̄(-1)(nmol/L) ̄(-1),解高速率常数(K_2)为0.042min ̄(-1)。此外,观察了常用三环抗抑郁剂的半最大抑制浓度(Ic_50)和竞争抑制常数(Ki),探讨抑制药物与M-胆碱受体结合特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四逆汤对高血压大鼠肾及心脑等器官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雌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肾性高血压组、四逆汤治疗组,每组8只。应用双肾动脉夹闭法建立肾性高血压动物模型,应用RBF-2型大鼠尾动脉血压计测量血压。四逆汤治疗组给予四逆汤灌胃4周,肾性高血压组同期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观察各组大鼠肾及心脑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四逆汤治疗组血压降至正常;肾性高血压组大鼠肾、心、脑结构较正常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四逆汤治疗组大鼠肾脏入球小动脉壁厚度较肾性高血压组明显变薄(F=11.086,q=2.82,P〈0.05),心肌细胞横截面积显著减小(F=13.607,q=2.83,P〈0.05),脑血管病理改变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四逆汤对高血压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在降压的同时能够一定程度减轻肾、心、脑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20.
大鼠心房后壁NA,Ach及SS含量对心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去甲肾上腺素(NA)、乙酰胆碱(Ach0及生长抑素(SS)含量对大鼠心率的影响。方法 用6-OH-DA(50mg/kg)经尾静脉注射,作心电图,然后用生化测定方法观察大鼠心房后壁NA、SS含量及AchE活性的变化。方法:实验组大鼠心房后壁NA含量明显降低,SS含量及AchE活性明显升高。进一步数理统计结果显示,心率与NA、SS含量及AchE活性均密切相关,且SS含量与AchE活性的阳性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