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鹰嘴钢板内固定治疗经尺骨鹰嘴肘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疗效。方法 2005-01-2009-01收治经鹰嘴肘关节骨折脱位24例,均行骨折复位、鹰嘴钢板内固定治疗,并随访观察。结果术后随访8~3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HSS评分标准,优11例,良9例,可4例,优良率为83.3%。结论经鹰嘴骨折脱位治疗的关键在于尺骨滑车切迹轮廓的恢复及骨折固定的质量。鹰嘴钢板易贴附于鹰嘴,固定可靠,有利于肘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李程旭  范洪武  高天敏 《华西医学》2013,(10):1593-1595
目的探讨应用解剖型尺骨鹰嘴钢板治疗尺骨鹰嘴合并冠突骨折的内固定方法并评估其疗效。方法2008年9月-2012年4月,运用解剖型尺骨鹰嘴钢板治疗11例尺骨鹰嘴伴冠突骨折患者,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24~68岁,平均39岁。结果1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40个月,平均22个月,X线片提示尺骨鹰嘴并冠突骨折全部愈合,肘关节功能按Cassebaum评分:优4例,良6例,可1例。无肘关节再脱位或半脱位、肘关节不稳及关节僵直发生。结论尺骨鹰嘴伴冠突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关节内骨折,对无手术禁忌患者手术治疗是首选。术中精确的骨折复位,切实有效的固定,良好的软组织重建,以及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是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克氏针张力带及解剖钢板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尺骨鹰嘴骨折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对21例患者进行4~16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8个月。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5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0.4%。全部切口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尺骨鹰嘴骨折以手术治疗为首选,对MayoⅠ、Ⅱ型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对MayoⅢ型采用尺骨鹰嘴解剖钢板固定,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V形截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尺骨鹰嘴V形截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19例。结果本组19例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和坚强内固定,17例经过1~2年的随访,手术后半年至1年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术后肘关节功能优10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2.3%。结论尺骨鹰嘴V形截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可获解剖复位和坚强内固定,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松质骨螺钉张力带和鹰嘴钢板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两种方法治疗尺骨鹰嘴骨折40例,其中鹰嘴钢板18例,松质骨螺钉张力带组22例。根据术后x线片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定疗效。结果随访2至18月(平均10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7周。鹰嘴钢板组优15例,良2例,可1例。松质骨螺钉张力带组优20例,良2例;两种治疗方法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松质骨螺钉张力带一样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较理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炜  张作权 《临床医学》2009,29(4):35-36
目的评价经尺骨鹰嘴关节外截骨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尺骨鹰嘴关节外截骨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1例。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Cassebaum法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定:优12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0.5%。结论经尺骨鹰嘴关节外截骨Y型钢板内固定具有易操作,更有利于截骨部骨折的愈合,内固定牢固,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尺骨鹰嘴骨折治疗的方法最常采用的是钢板螺钉或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都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目的:回顾性分析采用可吸收螺钉+可吸收缝线形成生物可吸收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效果.方法:2006-07/2009-04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收治的尺骨鹰嘴骨折患者9例,均采用可吸收螺钉+可吸收缝线形成生物可吸收张力带治疗,术后辅以石膏外固定3周后行肘关节功能锻炼.随访12个月,根据X射线片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结果与结论:9例患者术后影像学检查均愈合良好,骨折线模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8例,良1例,未发生尺神经卡压症状;均未发生骨折或骨折端再移位现象.生物可吸收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可为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提供足够的强度,具有固定效果好、无需二期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的优点,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3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采用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32例均采用肘后正中切口,2例合并尺骨鹰嘴骨折者经骨折端进入,余病例均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复位后用双重建钢板固定。结果 3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骨折全部愈合,根据Cassebaum方法评定肘关节功能:优22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90.6%。术后出现伤口感染2例,异位骨化、桡神经牵拉损伤各1例,经伤口换药、抗感染和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后恢复。结论采用鹰嘴截骨入路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术中显露充分,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固定牢靠,术后可早期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9.
尺骨鹰嘴解剖板治疗尺骨鹰嘴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用尺骨鹰嘴解剖板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尺骨鹰嘴骨折采用尺骨鹰嘴解剖板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并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皆获得了随访,随访时间8~16个月(平均11个月),根据Martin Weseley评分标准:优16例,良4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90.9%。结论:尺骨鹰嘴解剖板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内固定牢固、可早期活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平行双钢板技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8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采用平行双钢板治疗,取肘后正中切口,经尺骨鹰嘴截骨显露肱骨髁间骨折,复位后采用肱骨内、外侧解剖钢板固定,尺骨鹰嘴部使用张力带固定.结果 28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9.2个月.根据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进行评分:优16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85.7%.发生创伤性异位骨化2例,尺神经炎1例.结论 肱骨远端骨折选择平行双钢板内固定,能够保证坚强的固定及较高愈合率,它可以实现骨折早期稳定性,有助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从而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背景:目前针对老年肱骨大结节骨折固定治疗多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或张力带内固定等方法治疗。目的:观察可吸收螺钉加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老年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及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可吸收螺钉加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与结论:全部病例均获随访,时间为半年至4年。治疗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为优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无畸形愈合,治疗期间无死亡的病例发生,其中治疗组在固定时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证实,可吸收螺钉加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大结节骨折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解剖型跟骨钛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30例。结果优10例,占33%;良18例,占60%;差2例,占7%。优良率占93%。结论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以恢复跟骨的高度,长度和宽度,重建距下关节面和跟骰关节面,保证获得充分的稳定,允许术后早期活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并比较MasonⅢ型或Ⅳ型桡骨头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桡骨头切除术的治疗效果,为选择桡骨头骨折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桡骨头骨折21例,行桡骨头切除9例(Ⅲ型5例,IV型4例);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12例(Ⅲ型7例,Ⅳ型5例,其中钢板螺钉内固定9例,螺钉内固定3例)。术后根据肘关节活动度、肘关节提携角变化和桡骨移位、VAS疼痛评分、患者对治疗效果的主观评价和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等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9个月(12~60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及桡骨头切除组肘关节屈曲伸直弧度(130°±22.9°VS78°±30.6°);提携角变化(2°±2.1°VS9°±5.6°)、桡骨移位[(0.4±0.3)mmvs(2.7±1.6)mm)]、VAS疼痛评分[(0.9±0.2)分VS(4.6±2.3)]和患者满意度[(9.3±1.4)分VS(6.9±2.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d0.01);Brobergi&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平均(92.6±13.4)分,优7例,良3例,可2例,差0例;桡骨头切除组平均(70.8±19.6)分,优1例,良2例,可3例,差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桡骨头MasonⅢ型、Ⅳ型骨折,可以获得比桡骨切除更好的肘关节功能,较少的并发症,注意术中术后的正确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郭乐斌  卓小为  周志宏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7):1246-1248,1251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7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随机采用锁定钢板固定25例,人工肱骨头置换22例,术后评估肩关节功能.[结果]术后随访6~43个月,平均18.5个月,按美国肩肘关节医师协会肩关节功能评估表评分,锁定钢板固定组优15例,良5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0.0%;肱骨头...  相似文献   

15.
邹伟  肖杰  龙浩  吴陈  周昌俊 《中国临床康复》2014,(48):7804-7809
背景:近几年锁骨钩钢板在国内外逐步被推广应用于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被认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随着使用率的增加,一些内固定并发症,如内固定后肩痛、肩峰撞击、肩峰溶解、脱钩、应力性骨折等逐渐显现出来.目的:分析锁骨钩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后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并总结其防治对策.方法:2006年3月至2014年5月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共收治锁骨钩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患者112例,其中锁骨远端骨折48例,肩锁关节脱位64例.锁骨远端骨折按Neer分型法,Ⅰ型16例,Ⅱ型32例;肩锁关节脱位64例均为Tossy Ⅲ型.其中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双重损伤4例.对患者的临床修复效果及内固定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103例获得随访并进入结果分析,其余病例因患者原因短期内失访,不予纳入结果分析.99例患者显示骨折端愈合及肩锁关节对位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为30.1%.采用Karlsson疗效评价标准,优79例,良16例,优良率为92.2%.提示锁骨钩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根据个体化特点治疗,注意预防和处理其并发症,是可以得到理想疗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0例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均采用LPHP内固定治疗,并早期指导功能锻炼。结果30例患者术后均获6~12个月(平均8.5个月)的随访。患者骨折愈合时间4~6个月,平均3个月。无感染、骨不连及LCP断裂等并发症。按Neer功能评价标准:优24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为90.0%。结论应用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有利于骨折愈合及肩关节功能恢复的特点,患者可以早期行康复锻炼,适用于治疗大部分类型的肱骨近端骨折。  相似文献   

17.
杨衡  王军  张定伟  王陶  石波  康斌  刘都 《华西医学》2012,(10):1446-1449
目的比较克氏针张力带与锁骨钩钢板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1月-2007年3月,收治肩锁关节脱位患者29例,分别采用克氏针张力带联合喙锁韧带重建(克氏针组10例)和锁骨钩钢板(钢板组19例)治疗。其中男18例,女ll例;年龄19~50岁,平均38.2岁。患者均为新鲜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受伤至手术时间1~16d,平均3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两组患者术后临床及影像学评估比较。结果25例患者(克氏针组lO例,钢板组15例)获随访,随访时间2~12年,平均6年。术后克氏针组发生克氏针弯曲5例、断裂1例;钢板组切口浅表感染2例,经换药后治愈,其余患者切口I期愈合。两组患者肩锁关节均获得良好功能,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方面:与克氏针组相比,在患肢负重位时钢板组喙锁间隙间距增加了23%(P〈0.05),非负重位两组间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12周出现喙锁韧带钙化,钢板组12例、克氏针组2例(P〈0.05)。术后6个月出现肩锁关节骨性关节炎,钢板组2例、克氏针组1例(P〉0.05)。肩关节功能与影像学结果无相关性(r=0.096,P〉O.05)。结论克氏针张力带联合喙锁韧带重建和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功能。与克氏针张力带相比,锁骨钩钢板固定具有手术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并发症少、能够早期康复锻炼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单一加压钢板螺钉+髓内针固定、交锁髓内钉固定及微创有限内固定+外支架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66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3组,钢板组(24例)行单一加压钢板螺钉+髓内针固定治疗,髓内钉组(22例)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外固定架组(20例)行微创有限内固定+外支架固定治疗,比较3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评分、肘关节功能评分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外固定架组骨折愈合时间((8.55±3.09)个月)较钢板组((5.67±4.60)个月)及髓内钉组((5.09±2.49)个月)长(P〈0.05),钢板组与髓内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组、髓内钉组和外固定架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31.08±5.12、29.91±3.74、28.95±4.12,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组肘关节功能评分(83.00±14.40)高于外固定架组(73.35±16.40)(P〈0.05);外支架组术后无骨折不愈合发生,钢板组发生骨折延迟愈合2例、螺钉松动5例,髓内钉组骨折断端有假关节形成3例、骨折不愈合并感染2例,钢板组、髓内钉组和固定架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17%、22.73%、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一加压钢板螺钉+髓内针固定可作为肱骨干骨折的首选手术方法,微创有限内固定+外支架固定适用于严重粉碎性、开放性及伴有严重感染的骨折类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AO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1年5月-2006年10月28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30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均采用AO锁骨钩钢板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得到随访,随访8~42个月,平均21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复位和固定,X线片未见肩锁关节半脱位,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AO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内固定牢固、可早期活动等优点,是一种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