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腭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语音、吞咽、咀嚼以及心理等多方面的功能[1],手术修复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现代腭裂修复的目的不仅在于关闭裂隙,更重要的是重建软腭肌肉的功能,达到良好的腭咽闭合和语音效果,同时尽量减少术后硬腭裸露骨面对上颌生长抑制的影响[2]。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很难将以上情况兼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科在国内率先采用一种新的功能性修复腭裂的方法—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3],于2004年6月对48例不完全性腭裂患儿进行了手术修复,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腭帆提肌重建术修复腭裂时凿断翼钩对腭裂病人听力及中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腭裂病人,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2例,行腭裂修复术时凿断翼钩,解剖并重建腭帆提肌;对照组30例,解剖并重建腭帆提肌,但术中不凿断翼钩。术前及术后6个月两组均作声阻抗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以判定疗效。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听力及中耳功能均获得改善(t=3.38、2.18,P〈0.05;χ^2=61.46、51.42,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腭帆提肌重建术修复腭裂有助于腭裂病人听力及中耳功能的改善,手术中凿断翼钩与否对术后听力及中耳功能的改善无显著影响,提示腭帆提肌重建在维持中耳功能中的作用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采用 一种新的功能性修复腭裂的方法--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为62例不完全腭裂患儿进行手术,获得良好效果,在护理方面的体会是:术前与术后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是非常的关键,取得家长与患儿的信任、配合、对患儿从入院到出院、对各个环节护士都要关心细致,使患儿尽快恢复健康,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 一种新的功能性修复腭裂的方法--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为62例不完全腭裂患儿进行手术,获得良好效果,在护理方面的体会是:术前与术后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是非常的关键,取得家长与患儿的信任、配合、对患儿从入院到出院、对各个环节护士都要关心细致,使患儿尽快恢复健康,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 一种新的功能性修复腭裂的方法--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为62例不完全腭裂患儿进行手术,获得良好效果,在护理方面的体会是:术前与术后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是非常的关键,取得家长与患儿的信任、配合、对患儿从入院到出院、对各个环节护士都要关心细致,使患儿尽快恢复健康,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腭裂早期修复有利于患儿术后获得良好的腭咽闭合和发音功能。本院从1999年~2004年4月收治36例先天性腭裂的患儿,均取得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上腭裂修复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上腭裂早期修复有利于患儿术后获得良好的腭咽闭合和发音功能恢复。我院从1992年2月至2001年12月收治48例先天性上腭裂的患儿,其中男24例,女24例;年龄最大5岁,最小5mo。48例患儿行腭裂修复术,其中2例术中于伤口中央裂开需行二期手术外,其余46例均取得成功。术前准备,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大龄腭裂单纯行裂隙关闭术和同期行咽后壁咽成形术的患者术前、术后发音效果进行检测分析和对比,评定手术改善发音的治疗效果。方法: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2000-01/2004-06收治24例同期行腭裂关闭术及咽后壁组织瓣咽成形术治疗和22例单纯行裂隙关闭术的大龄腭裂患者,术前术后用鼻咽纤维镜检测其腭咽闭合情况,应用通用音频谱分析系统对腭裂语音进行声学分析。结果:所有腭裂修复术后创口均达到临床Ⅰ期愈合,语音也有不同程度改善。大龄腭裂患者采用腭裂关闭及同期咽成形术修复组,术后发音改善明显优于单纯行裂隙关闭组。结论:大龄腭裂患者采用腭裂关闭及同期咽成形术是提高腭咽闭合和改善发音的比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腭裂治疗常用手术方法为二瓣后退法[1],我中心针对该术式软腭延长不足致腭咽闭合不全的缺点,设计了软腭全层五瓣旋转推进修复腭裂的新术式,治疗腭裂37例。根据新术式的特点,实施相应护理措施,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7例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22个月~8周岁。单侧完全性腭裂17例,不完全性腭裂9例,软腭裂7例,双侧完全性腭裂4例。裂隙最宽3.1cm。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对患者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2、注意有无鼻部及呼吸道感染或感冒,细致检查咽喉部及扁桃体、胸腺情况,…  相似文献   

10.
腭裂的功能性整复-腭帆提肌重建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ommedad腭帆提肌重建术可有效恢复腭帆提肌正常的解剖结构和位置,重建提腭吊带,易获得良好的腭咽闭合。充分游离错位的腭帆提肌,将其由原来的前内斜行复位到正常位置,即软腭的后1/3区,重建腭后其语音清晰度状况、高鼻音以及鼻漏气都得到明显的改善。部分能合作的患儿,咽腔造影显示术后腭咽闭合率6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腭帆提肌重建联合颊脂垫瓣修复对大龄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大龄腭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腭帆提肌重建+颊脂垫瓣修复)和对照组(38例,腭帆提肌重建+碘仿纱布修复)。比较两组的预后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腭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的上颌牙弓长、牙弓前段宽、牙弓后段宽、高鼻音与鼻漏音评分、语言清晰度和腭部瘢痕分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腭帆提肌重建联合颊脂垫瓣修复治疗大龄腭裂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上颌牙发育,改善语音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MPR技术在成人腭部解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0例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的成人腭部资料;运用MPR技术,对10例资料行冠、矢状重组;分析对腭部各结构的显示。结果10例资料矢状重组像均可显示软、硬腭全长,切牙孔全长,双侧翼腭管全长;10例资料轴位像显示腭大孔20个、腭小孔19个;10例资料在冠状位像均可显示腭帆张肌、腭帆提肌、腭舌肌、腭咽肌行程。结论轴位扫描像结合MPR技术能很好显示腭的各大体解剖结构,MPR技术在腭部的影像解剖及其病变中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S: To examine whether repeated production of a syllable effects levator veli palatini muscle activity for speakers with velopharyngeal incompetence and whether the effect can be changed by a speech prosthesis. DESIGN: Repeated-measures analysis; each subject produced the speech sample /pu/ more than 200 times in each of 2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SETTING: Graduate dental school in Japan. PARTICIPANTS: Four patients with operated cleft palate with a speech prosthesis. INTERVENTIONS: Not applicable. MAIN OUTCOME MEASURES: Electromyographic traces were highband-pass filtered at 30 Hz, rectified, and smoothed with a time constant of 30 ms. Electromyographic traces were made of each production in 2 conditions: (1) without the prosthesis and (2) with the prosthesis. The regression slope of the linear regressor line, when smoothed levator activity was the criterion variable and the number of productions was the explanatory variable, was calculated in each condition. RESULTS: The mean value of levator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smaller with the prosthesis in than without it (P<.10, t test). With the prosthesis, the regression slope was significant for all 4 subjects, whereas it was insignificant without the prosthesis for 3 of 4 subjects (P<.10, t test). Absolute values of the regression slope were significantly smaller with the prosthesis than without it for all subjects (P<.10, t test). Comparison of the regression slopes for the 2 conditions identifi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lopes between the 2 conditions (P<.10, t test). CONCLUSION: In operated cleft palate patients with velopharyngeal incompetence, a speech prosthesis can stabilize both temporal changes in levator muscle activity and connected speech, such as conversation.  相似文献   

14.
背景根据唇腭裂序列治疗的现代概念,腭裂修复应在语音发育开始前即出生后9~12个月左右进行,但由于诸多因素延误了就诊和手术时机,仍存在一些大于8岁而未手术的腭裂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使发音功能及腭部外形得以改善显得更为重要. 目的探讨对大龄(8岁以上)腭裂患者的特点,同期行腭裂关闭术和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对语音的影响,以提高修复效果. 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对照观察. 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的颌面外科. 对象选择2000-01/2003-12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收治大龄腭裂患者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8~20岁,平均13.8岁;双侧完全性腭裂3例,单侧完全性腭裂12例,不完全性腭裂9例. 方法全部腭裂均采用常规的两瓣后推术和蒂在上的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术后30 d在安静的语音实验室内,麦克风距受试者唇10 cm,由医生领读,患者随读,录音.由5名从事语音病理研究的医师进行主观判听. 主要结局观察术前术后用鼻咽纤维镜检测其腭咽闭合情况,评价患者鼻漏气及过重鼻音改善情况. 结果24例腭裂修复术后创口均达到Ⅰ期愈合,软腭后退良好,腭咽闭合改善明显,为发音创造了条件,语音也有不同程度改善.同期行腭裂关闭术和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前过重鼻音、鼻漏气4级患者24例,术后过重鼻音、鼻漏气1级患者3例,2级患者7例,3级患者6例,4级患者8例. 结论大龄腭裂患者同时采用腭裂关闭术及咽成形术的方法修复,有利于改善软腭的形态和发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腭裂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小儿颌面外科治疗的56例腭裂伴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 56例患儿都在全身麻醉下行腭裂修补术,无一例患儿发生心血管方面的并发症。术后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所有患儿术后3~5d出院;手术后1个月随访,无一例患儿出现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完善饮食护理等,是手术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腭裂术后语音训练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患儿腭裂术后语音训练方法。方法通过对腭裂术后的患儿及家长以个体健康教育辅导语音训练的形式,根据每个患儿发音的不同特点,采用代偿性语音习惯矫正法、会厌闭合音矫正法和下颌异常前伸矫正训练法围绕汉语中重点几个不同辅音,有计划,循序渐进逐步完成从辅音→音节→词组→短句→自然交流或对话的语音训练。结果32例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通过个体语音训练辅导后,语言清晰度提高有效率达96%,15例基本恢复正常语言,16例语音训练有效,1例无效。结论通过三种语音训练方法,能在较短时间里达到提高语音清晰度,改变语音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背景:前期动物实验证实,骨诱导活性材料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很强的成骨能力,用于临床修复腭裂骨缺损是否也县有同样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目的:植入成品骨诱导活性材料修复腭裂硬组织缺损,以植入后3个月CT扫描三维重建硬聘组织评估其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前瞻性临床实验,于2007-01/2008-04在贵阳市口腔医院完成.材料:成骨诱导活性材料(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的牛松质骨植骨体)由天津中津生物发展有限公司提供,为白色块状,大小1.0 cm×1.0 cm×0.3 cm,质量0.5g.方法:随机选取20例年龄在2~12岁的先天性正中Ⅱ度腭裂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植骨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单纯两瓣法修复腭部软组织缺损:植骨组采用两瓣法修复腭部软组织缺损的同时,植入骨诱导活性材料修复硬腭骨组织缺损.主要观察指标:对比观察软组织愈合情况;术后3个月CT检查并三维重建硬腭组织,对比观察裂隙两边成骨组织情况.结果:术后7 d对照组和植骨组患者腭部软组织均达到良好的一期愈合,无排异反应;术后3个月CT扫描及三维重建显示:植骨组骨诱导活性材料完全骨化并与周围骨组织融合,新生骨组织与原有骨组织无明显差异,硬腭连续性得到恢复.对照组腭部软组织封闭良好,硬腭骨组织连续性较术前没有明显改变,裂隙仍然存在,但可以看到裂隙在一定程度上变窄.结论:骨诱导活性材料组织相容性好,成骨作用明显.应用骨诱导活性材料修复腭裂骨缺损,能育效弥补腭裂的硬腭骨性缺损,更好地恢复硬腭的完整性,为聘部肌肉等软组织正常解刮结构的恢复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七氟烷-瑞芬太尼和咪达唑仑-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唇腭裂修复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七氟烷组(S组)采用七氟烷和瑞芬太尼麻醉,咪达唑仑组(M组)采用咪达唑仑、瑞芬太尼和维库溴铵麻醉。记录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前(T1)、手术中(T2)、手术后(T3)的心率(HR)、平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以及恶心呕吐和气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体重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时点的MAP、HR明显低于T1、T3时点,M组患儿苏醒时间、离室时间和嗜睡均明显高于S组,S组恶心呕吐和苏醒期躁动明显高于M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各有优点,都能较安全的用于此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电刀在幼儿腭裂整复术中松弛切口的应用效果进行总结。方法对70例幼儿单侧完全性腭裂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进行整复手术,其中a组腭裂整复术中双侧松弛切口均采用普通手术刀切开,b组双侧松弛切口均采用高频电刀切开,观察各组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松弛切口愈合时间,粘骨膜瓣成活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b组手术时间较a组明显缩短(P〈0.01),出血量较a组明显减少(P〈0.01),两组松弛切口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粘骨膜瓣成活情况良好,无坏死现象。结论高频电刀在幼儿腭裂整复术松弛切口的应用与普通手术刀切开相比较,松弛切口愈合时间,粘骨膜瓣成活情况无明显差异,但具有手术操作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的优点,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鼻咽癌(NPC)侵犯肌肉的MRI表现,探讨MRI在诊断NPC侵犯肌肉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为NPC合并头颈部肌肉受侵的72例患者的MRI资料,分析其MRI表现及与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腭帆张肌和腭帆提肌受侵最为多见,共67例,常见多肌肉受累,单发者少见。受侵肌肉肿胀增粗34例,变形移位23例,变性萎缩15例;其中38例呈长T1长T2信号,34例信号不均匀。32例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25例不均匀强化,环状强化6例,无强化9例。其他改变包括颅底骨质破坏40例,侵犯海绵窦21例,颈静脉孔破坏13例,舌下神经管破坏6例。结论 MRI对显示NPC伴头颈部肌肉受侵的部位、范围、浸润深度和信号改变及其准确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