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宫腔镜通液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输卵管阻塞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及术后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仅行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治疗。两组均治疗1~3个疗程,随访其输卵管通畅及妊娠情况。结果:治疗组输卵管再通者为23例,占76.67%,对照组输卵管再通者为14例,占46.67%,统计学分析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妊娠19例,占63.33%,对照组妊娠9例,占30.00%,统计学分析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宫腔镜通液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观察插管通液术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人选的6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官腔插管通液术家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结果:插管通液术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组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单纯插管通液术组(P〈0.05),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插管通液术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输卵管通液术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2000年12月~2006年2月,我们对136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进行输卵管通液术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136例,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各68例。  相似文献   

4.
输卵管性不孕症是指输卵管阻塞或通而不畅引起的女性不孕症,占女性不孕因素的33.3%。目前中药治疗女性不孕症疗效确切,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则需接触射线,并可能发生碘过敏反应及可能加重粘连,应用受到限制。本院应用中药灌肠联合经阴道超声下过氧化氢溶液子宫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灌肠及下腹部理疗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2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腹腔镜手术+中药灌肠+下腹部理疗治疗。术后随访统计比较两组输卵管再通情况及妊娠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输卵管再通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6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妊娠率为47.54%,明显高于对照组2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灌肠及下腹部理疗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能明显提高输卵管再通率,并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治疗中采用输卵管通液术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至201 1年收治47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4例,对照组23例,观察组采用中西结合治疗的方法,对照组为单纯的西药输卵管通液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年妊娠率为54.2%,对照组为30.4%,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卵管通液术配合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有望提高疗效,但有待进一步大样本的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通管方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整形术,术后应用中药通管方口服加灌肠,对照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整形术,术后应用妇炎康颗粒口服加盆炎清栓直肠用药,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及患者受孕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输卵管通畅率,治疗组66.7%,明显高于对照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宫内妊娠率,治疗组43.3%,对照组2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通管方联合腹腔镜手术有利于输卵管复通,可促进输卵管恢复正常功能,提高受孕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宫腔镜下插管通液在宫外孕后继发输卵管性不孕妇女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52例宫外孕后继发输卵管性不孕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输卵管通液术。比较两组患者输卵管复通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输卵管复通率为90.79%,对照组输卵管复通率为72.37%,观察组妊娠成功率为67.11%,对照组为47.37%,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下插管通液治疗宫外孕后继发输卵管性不孕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输卵管复通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输卵管阻塞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应用NCI-1型输卵管通液诊断治疗仪对38例不孕症及14例盆腔炎患进行通液诊断,并对诊断为阻塞和不通的患进行治疗性通液。结果 30例有阻塞的患经治疗后,有27例转为通畅,输卵管阻塞的治愈率达90%,16例不通的患经治疗后,有10例转为通畅,4例转为有阻塞,仍有2例不通,输卵管不通的治愈率达62%,有效率达87.5%。结论 提示是一种简便、安全、经济、实用的诊治输卵管阻塞的方法,有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诊治中具有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子宫输卵管通液术的次数与受孕率的关系。方法:对120例因子宫输卵管阻塞不孕的患者,采用通液术后观察通液量和次数与受孕率的关系。结果:120例中最终完成通畅者受孕率为68%,部分通畅者为12%,小部分通畅者为2%,通液1次受孕率为81.7%,2次为63.6%;3次为44.4%,4次为16.7%。结论:输卵管通液术不孕原因能起到诊断及治疗作用,但通液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妊娠机会越少。  相似文献   

11.
输卵管通液术中加入几丁聚糖预防再阻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因输卵管阻塞导致不孕症患者行通液术中加入几丁聚糖提高受孕率的效果。方法 184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5例常规处理后再注入0.3%几丁聚糖溶液;对照组89例仅用常规方法处理。结果 术后6个月内,治疗组有35例妊娠,对照组有20例妊娠,妊娠率分别为40.7%和24.4%(P〈0.05)。结论 几丁聚糖能有效地减少输卵管通液术后再粘连的发生,通液术后注入几丁聚糖是提高受孕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输卵管阻塞是目前临床上导致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笔者根据中西理论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应用中药内服再辅以灌肠,配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的不孕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治疗对象:凡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确诊为输卵管阻塞或通而不畅的不孕者为治疗观察对象,计45例。 2.一般资料:年龄26~34岁,不孕年限最短2年,最长6年。原发性不孕19例,继发性不孕26例。继发性不孕中确诊为附件炎16例,慢性盆腔炎10例,原发性不孕中确诊附件炎6例,慢性盆腔炎3例。说明输卵管炎症是引起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超声通液法评价中药加TDP治疗输卵管炎症引起的输卵管阻塞赞成继发不孕症中的价值。方法:80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均通过超声通液法确诊为输卵管阻塞,随机采用中药加TDP治疗最长达6个疗程。和50例未服中药加TDP治疗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3-6个疗程后,超声通液或/和子宫输卵管造影证实输卵管通畅患者46例,占57.5%,超声随访证实已怀孕者38例,占47.5%,P<0.05。结论:超声通液法既有诊断价值又有治疗意义,简便、不良反应小,是用于评价中药加TDP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继发性输卵管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9例20岁~40岁(平均27.3岁),病程1.5年~9年(平均3.24年)继发性输卵管不孕症的患者按输卵管通畅程度(双侧不通63例,单侧不通36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宫腔镜下通液治疗组及宫腔镜下通液加中药治疗组,中药采用桂枝茯苓丸合生化汤。并通过观察治疗后6个月妊娠率及输卵管通畅情况检测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输卵管通畅率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但在6个月妊娠率方面,中药治疗组显示了显著的优势.且这种优势始于治疗后4个月,并持续至随访结束(P≤0.05),值得强调的是中药治疗组在提高妊娠率的同时也减少了通液次数。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分离,能减少普通通液术的盲目性,它可使粘连的输卵管分离,以达通畅。而中药治疗可改善输卵管功能,减少输卵管平滑肌痉挛,或组织碎屑阻塞发生率,还可促使排卵和激素分泌,防止因组织损伤而导致再次粘连,两者合用提高了继发性输卵管不孕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1):4163-4164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为常规通液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组输卵管畅通率71.43%明显高于对照组37.1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1年内成功妊娠率74.29%明显高于对照组1年内成功妊娠率42.8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236,P0.0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7.14%明显高于观察组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846,P0.05)。对于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应用宫腔镜辅助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加灌肠联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予中药口服加保留灌肠;对照组30例予妇科千金片加理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的输卵管通畅程度及受孕率。结果:2组输卵管通畅程度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优于对照组;且受孕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药口服加灌肠联合治疗,能显著提高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和受孕率,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配合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采用中药灌肠配合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药方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药方法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输卵管通畅程度的观察评价。结果:治疗组输卵管通畅率达84.85%,对照组治疗后通畅率62.50%,经统计学处理P〈0.0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灌肠配合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药在治疗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方面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以79例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三组,即对照A组,22例,采用西药输卵管通液术治疗;对照B组,26例,采用中药活血通管汤治疗;治疗组,31例,采用西药输卵管通液术联合中药活血通管汤治疗。三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对照A组总有效率为63.64%(14/22),对照B组为69.23%(18/26),治疗组为87.10%(27/3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能够有效地提升治疗的有效率,并且具有经济费用低、创伤小及操作便捷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宫腔镜检查及镜下输卵管口插管通液在不孕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及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在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适合宫腔镜检查的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及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记录了宫腔内及输卵管通畅情况,并对宫内异常情况作出诊断及时处理,输卵管不通者给予加压注药疏通治疗。结果:152例不孕症中经检查发现宫内病变与输卵管不通两种病因同时存在者48例,单纯输卵管不通60例,单纯宫内病变5例,发现异常病例113例,占74.34%。继发不孕宫内病变主要为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原发不孕宫内病变主要为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子宫内膜息肉。术中根据宫内病变进行不同种类的宫腔内手术。发现输卵管不通108例,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治疗,疏通成功80例,成功率74.04%。治疗后受孕率高。结论:宫腔镜检查及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对子宫及输卵管因素所致的不孕症患者的诊疗效果理想,可作为不孕症患者首选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配合综合治疗对输卵管性不孕疗效的影响。方法258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其中152例术后未进行干预(对照组),106例术后配合电脑中频、超短波、中药灌肠综合治疗(研究组)。术后随访1年,对2组妊娠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妊娠率分别为53.9%、62.3%,宫内妊娠率分别为47.7%、59.4%,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1~6个月2组妊娠率为69.6%与7~12个月的30.4%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2组总妊娠率为69.6%。结论腹腔镜术后配合综合治疗可以提高输卵管性不孕的妊娠率,减少异位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