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比较消肿祛瘀散眼罩外敷与常规对症治疗对眶周瘀血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即生理盐水擦洗,点抗生素眼药水,4次/d,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消肿祛瘀散眼罩外敷治疗。结果:消肿祛瘀散眼罩外敷治疗眶周瘀血,敷药24h后,肿胀消除80%以上,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7%(P〈0.05)。结论:消肿祛瘀散眼罩外敷消除局部肿胀、疼痛的效果显著,且护理操作简便易于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芒硝加冰片外敷减轻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早期肿胀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骨折肿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均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观察组辅以芒硝加冰片外敷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肿胀度评分情况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86.21%,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芒硝加冰片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早期肿胀患者有较好的效果,且取材方便,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3.
吴伟  邝蕾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4):8365-8366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治疗外伤性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肢体闭合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按照治疗骨折的原则处理,观察组加用七叶皂苷钠,观察肢体肿胀消退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七叶皂苷钠治疗外伤性肢体肿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伤药膏外敷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早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术后第1天开始抬高患肢,每天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和按摩,静脉滴注甘露醇,2次/d,每次250 ml,7 d为1疗程.观察组除使用上述传统方法外,手术后第1天开始使用伤药膏外敷,每天更换1次,10 d为1疗程.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75.56%,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药膏具有舒筋通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伤药膏外敷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早期肢体肿胀的疗效好,且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可用于治疗创伤后肢体早期肿胀.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消肿祛瘀散眼罩外敷与常规对症治疗对眶周瘀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即生理盐水擦洗,点抗生素眼药水,每日4次,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消肿祛瘀散眼罩外敷治疗。结果消肿祛瘀散眼罩外敷治疗眶周瘀血,敷药24h后,肿胀消除80%以上,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7%(p〈0.05)。结论消肿祛瘀散眼罩外敷消除局部肿胀、疼痛的效果显著,且护理操作简便易于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急诊骨折手法复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38例骨折患者按就诊日期单双号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7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162例,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复位时使用镇痛药情况、复位成功率、治疗后3d内肢体肿胀率,并在治疗后随访时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复位时使用镇痛剂例数少(P〈0.05),治疗后3d内肢体局部肿胀发生率低(P〈0.01),复位成功率高(P〈0.05),患者满意度高(P〈0.01)。结论:对急诊骨折手法复位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减轻患者复位中的疼痛,降低镇痛药使用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从而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消肿祛瘀散眼罩外敷与常规对症治疗对眶周瘀血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即生理盐水擦洗,点抗生素眼药水,4次/d,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消肿祛瘀散眼罩外敷治疗.结果消肿祛瘀散眼罩外敷治疗眶周瘀血,敷药24h后,肿胀消除80%以上,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7%(P<0.05).结论消肿祛瘀散眼罩外敷消除局部肿胀、疼痛的效果显著,且护理操作简便易于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早期肢体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肢体康复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肢体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手术治疗+传统的护理;观察组在手术治疗之初给予全面系统地、具有个性化早期功能锻炼。对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发生关节僵硬、便秘、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术后6个月和1年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6):2991-2992
选取我院行肢体骨折手术后出现患肢肿胀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消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外敷治疗骨折后患肢肿胀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9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手段,包括:饮食调护、中药外敷、早期功能锻炼.治疗1~4周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在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膝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为86.0%,对照组为66.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康复训练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早期综合康复干预。治疗1、3个月后,对2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FMA)恢复状况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Barthel指数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FMA及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可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柏散外敷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并发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行PCI术并发穿刺侧肢体肿胀的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予以硫酸镁湿敷,观察组予以双柏散外敷,比较两组病人肿胀消退程度及瘀斑消退面积、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综合疗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肢体周径增长长度较短,瘀斑面积缩小,观察组肿胀消退程度及瘀斑消退面积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VAS疼痛评分下降,观察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多项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仅为58.3%,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柏散外敷治疗PCI术后并发肢体肿胀的疗效显著,可促进肢体消肿,瘀斑消退,减轻肢体疼痛。  相似文献   

14.
邓婧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0):2390-2391
将28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规范治疗同时,配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规范治疗的同时,配合综合性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2%,对照组总有效率90.6%,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三个月后对患者随访,观察组复发率4.34%,对照组12.8%,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有效的综合性护理,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刘氏跌打酒结合活血止痛汤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患者228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分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刘氏跌打酒外敷,活血止痛汤内服,对照组采用七叶皂甙钠静脉滴注,分别观察两组肿胀消退情况和疼痛缓解程度,记录不良反应。结果:雨组对肢体肿胀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别(P〉0.05);对疼痛的缓解,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用药期间无重大不良反应。结论:刘氏跌打酒结合活血止痛汤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9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根据康复护理程序,进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肢体肿胀情况及肌力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71.4%),P<0.05;术后2周、4周,实验组患者的肌力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运用康复护理程序实施康复训练,可加快髋关节功能和肌力恢复,减少肢体肿胀,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规范的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状患者的影响。方法将71例首发脑卒中并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7)给予常规的对症治疗及护理,观察组(n=34)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规范的心理护理。连续观察6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Fugl-Meyer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HAMD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6周后Fugl-Meyer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的心理护理能显著缓解抑郁症状,改善肢体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制改良七厘散外敷在闭合性 Pilon 骨折延期手术术前早期缓解局部疼痛、肿胀的效果。[方法]将52例符合闭合性 Pilon 骨折诊断标准的入院病人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专科护理,观察组使用自制改良七厘散外敷后,再结合常规的治疗及专科护理,评定两组病人入院后不同时间的疼痛及肿胀消退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前患肢疼痛、肿胀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闭合性 Pilon 骨折术前应用自制改良七厘散外敷,可有效地缓解肢体疼痛、肿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对失眠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有明确失眠症患者221例,以患者就诊顺序为序号,按照患者主观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25例在使用1周安眠药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96例仅给予安眠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和护理干预前后的临床效果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93;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分别为(1.16±0.51),(1.13±0.73),(1.32±0.83),(0.63±0.43),(0.82±0.27)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645,2.586,2.937,6.865,13.514;P〈0.05);对照组的延长睡眠时间评分(0.75±0.64)分优于观察组(1.24±0.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2,P〈0.05)。结论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纠正了患者对疾病不正确的认识,教会患者正确的卫生睡眠知识和正确的睡眠方法,个体化干预治疗能显著改善了失眠症患者的失眠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芙蓉膏外敷联合远红外线照射对输液致患者肢体肿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1年4月~2013年11月我院输液致肢体肿胀患者46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先消毒穿刺针眼,贴上防水膜,然后常规用硫酸镁湿热敷;试验组在对照组前期处理的基础上,用芙蓉膏外敷,同时用远红外线照射。比较两组患者的肿胀肢体周径及疗效。结果:试验组在肿胀肢体周径及疗效方面普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芙蓉膏与远红外线联合应用于肢体肿胀患者的护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