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葛根药材中6种主要异黄酮类成分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Kromasil C18(4.6 mm×250 mm,5μm)柱;流动相:甲醇-0.1%枸橼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0 nm.结果: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大豆苷、染料木苷、芒柄花苷、大豆苷元的线性范围分别为76.2~1 016,65.8 ~1 316,85.6 ~1712,49.98 ~499.8,21.94 ~219.4,48.5 ~485 ng,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 6,6种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3%(RSD 0.6%),100.48% (RSD 1.11%),100.37% (RSD 0.79%),100.28%(RSD 1.07%),99.96% (RSD 1.22%),97.36%(RSD 1.59%).结论: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良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葛根药材中6种主要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叶彬  闫小巧  雷婷  蔡鑫坤  林敏生 《中草药》2023,54(24):8222-8227
目的 建立葛根Pueraria lobate药材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不同产地葛根中6种成分(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葛根素芹菜糖苷、大豆苷、大豆苷元)的含量,为葛根优质药材产地与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HPLC法,葛根药材30%乙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0.1%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50 nm;柱温25℃。建立32批葛根药材指纹图谱,并测定不同产地葛根药材6种成分的含量。结果 建立了葛根药材HPLC指纹图谱,共提取出10个共有峰,指认6个共有峰;建立了含量测定方法,并对不同产地来源的32批葛根药材中6种成分含量测定,不同产地葛根质量对比综合评分结果显示河南最高,其次为陕西。结论 建立了葛根HPLC指纹图谱方法,通过对比,各样品与对照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为葛根道地药材质量标准提供整体质量控制依据。结合产地调研信息,可将葛根优质原料药材产地优选为陕西、河南秦岭山脉。  相似文献   

3.
余燕影  章丽华  曹树稳 《中草药》2006,37(11):1655-1656
目的研究RP-HPLC法分离丰城鸡血藤提取物的条件并建立其中4种异黄酮活性成分的测定方法。方法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采用Spherisord ODS柱(250mm×4mm,5μm),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mL/min,检测波长260nm,研究流动相组成和梯度变化对丰城鸡血藤提取物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大豆黄素、染料木素、刺芒柄花素和美皂异黄酮的线性范围、相关系数和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6.24~31.2μg/mL、r=0.9999、99.32%;10.00~130.0μg/mL、r=0.9997、102.20%;5.99~125.9μg/mL、r=0.9999、100.08%和6.96~34.8μg/mL、r=0.9993、99.52%。各组分的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1.79%、1.51%、1.54%和2.01%(n=5)。结论该法可用于丰城鸡血藤提取物中成分的分离及其中4种异黄酮活性成分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测定鸡血藤药材中指标性成分染料木素和芒柄花素的含量,为其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3批不同居群及10批商品鸡血藤药材中染料木素和芒柄花素的含量.结果 不同居群及商品鸡血藤药材中染料木素及芒柄花素的含量均较低,分别为0.002~0.078 mg·g-1,0.035 ~1.04 mg·g-1,且含量差异明显.结论 不同产地鸡血藤药材品质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
微波法提取红车轴草中染料木素和刺芒柄花素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清泉  刘家琴  杨振萍 《中成药》2005,27(9):1015-1017
目的:优化微波辐照法从红车轴草中提取、纯化染料木素和刺芒柄花素的工艺条件.方法:以红车轴草为原料,甲醇为溶剂,利用微波辐射,回流、水解提取染料木素和刺芒柄花素.结果:在微波功率25~30 W的条件下,红车轴草粉末(60目),液料比V/W(5:1),回流提取时间(30 min×2),目标组分收率0.41%,含量分别为14.3%、53.6%.结论:微波辐照法提取染料木素、刺芒柄花素,方法简便、快速、高效.  相似文献   

6.
马强  周玉新  雷海民  王长海 《中成药》2005,27(10):1193-1195
目的:建立测定红车轴草中大豆苷元、染料木素、芒柄花素和鹰嘴豆芽素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H3PO4(40:6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nm,柱温:25℃.结果:大豆苷元、染料木素、芒柄花素和鹰嘴豆芽素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662~0.6620 μg,0.0978~0.9780μg,0.0866~0.8660μg和0.0992~0.9920μg.该方法回收率大豆苷元为98.9%(RSD=0.46%),染料木素为98.8%(RSD=1.21%),芒柄花素为98.8%(RSD=0.71%),鹰嘴豆芽素A为97.5%(RSD=1.33%).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红芪中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芒柄花苷、异甘草素和美迪紫檀素5种黄酮类成分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rBMSCs)和颅骨成骨细胞(rat calvarial osteoblasts,ROBs)成骨性分化的影响。方法贴壁分离法培养rBMSCs;酶消解法分离培养ROBs;MTT法检测rBMSCs和ROBs细胞的增殖情况;试剂盒检测rBMSCs和ROBs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Ca~(2+)含量;茜素红染色法检测矿化结节形成。结果 5种成分均能不同程度促进rBMSCs和ROBs的增殖,提高ALP活性,增加Ca~(2+)含量,增加钙化结节面积和数量(P0.05)。其中毛蕊异黄酮促进rBMSCs的成骨分化作用最佳,美迪紫檀素促进ROBs的成骨分化作用最佳,毛蕊异黄酮次之。结论这5种黄酮类成分对rBMSCs和ROBs的成骨功能均有一定程度地改善作用,而毛蕊异黄酮对2种细胞表现的成骨活性均较佳,可发展作为良好的骨诱导活性因子。  相似文献   

8.
大血藤来源于木通科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的干燥藤茎。该研究通过HPD-100 大孔树脂、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 和制备液相等方法,从采自安徽黄山的大血藤藤茎中分离出20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7R,8S)-3,3'-5-三甲氧基-4,9-二羟基-4',7-环氧-5',8-木脂素-7'-烯-9'-酸 4-O-β-D-吡喃葡萄糖苷(1),1-O-香草酸-6-O-香草酰基吡喃葡萄糖苷(2),对羟基苯乙醇-6-O-香豆酰吡喃葡萄糖苷(3),枸橼苦素B(4),桂皮苷(5),(-)-异落叶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6),(-)-异落叶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7),1-O-香草酸-6-(3",5"-二甲氧基-没食子酰)-β-D-吡喃葡萄糖苷(8),对羟基苯乙醇-6-O-(E)-咖啡酰吡喃葡萄糖苷(9),(-)-丁香树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10),(-)-丁香树脂醇双葡萄糖苷(11),野菰苷(12),木通苯乙醇苷B(13),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4-O-α-L-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14),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4-O-β-D-芹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15),(-)-表儿茶素(16),毛柳苷(17),3,4-二羟基苯乙醇吡喃葡萄糖苷(18),绿原酸(19),原儿茶酸(20),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7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孙玉平  龚苏晓  曹煌  游飞祥  张铁军  陈常青 《中草药》2015,46(11):1678-1681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蒙古黄芪药材中的毛蕊异黄酮苷和芒柄花素量的方法,考察不同产地、加工方法、栽培年限对蒙古黄芪质量的影响。方法色谱柱为Dikma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260 nm;柱温30℃。结果通过对蒙古地区11个不同产地的40批次蒙古黄芪药材进行分析,比较毛蕊异黄酮苷和芒柄花素量得出,蒙古黄芪的产地加工方式最佳为清洗后自然晾晒干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明安镇头份子地区为蒙古黄芪最佳栽培种植基地;生长年限二年、三年的蒙古黄芪栽培品种质量差异不大;蒙古黄芪野生品种质量优于栽培品种。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适合于黄芪中异黄酮类化合物的定量测定研究,为今后蒙古黄芪药材的栽培种植和加工方式合理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念  周威  许汉林  孔德云  华茉莉 《中草药》2011,42(10):1989-1993
目的优化红车轴草提取物的定量测定方法,以客观有效地评价提取物的质量。方法以鹰嘴豆芽素A、染料木素、刺芒柄花素和大豆苷元4种异黄酮苷元作为定量测定的指标成分,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提取物酸水解前后异黄酮的量。结果通过系统的研究与优化,确定的色谱条件为:Capcell pak C18柱(150 mm×4.6 mm,5μm),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体积流量1.0 mL/min,以乙腈(含0.05%TFA)-水(含0.05%TFA)梯度洗脱;酸水解条件为:提取物以1 mol/L盐酸甲醇溶液(每毫克提取物样品加2.0 mL)于85℃水浴回流1.5 h,冷却至室温后定容待测。结论本方法为红车轴草提取物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有效可靠的定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野葛种质资源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野葛RAPD分子标记技术并对野葛种质资源遗传背景进行探讨。方法:结合葛根素的测定,应用RAPD技术对11个产地野葛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葛根素含量在3.26%~7.10%,8条引物共扩增出45条带,其中37条呈多态性,发现RAPD多态位点为82.22%,证明在野葛种质资源中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结论:我国野葛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这些遗传分化是野葛种质资源筛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确定大别山野葛根异黄酮的超声辅助最佳提取工艺与还原力。方法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4因素5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利用响应面分析优化工艺条件,并测定优化工艺条件下葛根异黄酮提取液的还原力。结果 大别山野葛根异黄酮300 W功率的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75%、液料比35 mL·g-1、处理时间35 min、处理温度50 ℃,此工艺条件下葛根异黄酮得率为24.18%,相对误差仅3.02%;葛根异黄酮还原力的EC50值为0.135 mg·mL-1结论 响应面法适用于对葛根异黄酮超声辅助提取得率进行回归分析和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13.
2015年版《中国药典》记载中药葛根来源于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的干燥根,该研究在对野葛根系的实地调查及对块根的解剖学研究基础上,阐明野葛膨大块根的发育与异常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野葛的根系有种子发育和不定根发育2种类型,根系中的根可根据形态和功能分为膨大的块根、不定根和输导根3种类型;块根由不定根发育而来,其次生结构符合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特征;随着根的发育,块根的次生韧皮部外侧开始出现片段状的异常维管组织,最终根中的异常维管组织呈"同心环状"分布于次生维管组织的外方,膨大的块根可具有4~6个环状的异常维管组织;野葛块根的性状是其内部异常维管组织的发育形成的,异常维管组织的木质部和韧皮部是膨大块根的主体部分。研究结果揭示了野葛块根中异常结构的解剖,也为合理采收野葛药用部位、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测定葛根类药材中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染料木苷、染料木素6种成分含量,结合抗氧化活性评价,综合评价葛根类药材质量。方法采用UPLC-DAD法测定样品的主要成分含量,Agi Lent Zorbax SB-C18(5 mm×2.1 mm,1.8μm),以乙腈-0.1%乙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洗脱,柱温30℃,体积流量0.4 mL/min;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DPPH清除活性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以样品中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染料木苷、染料木素6种成分含量,结合其半数抑制浓度(IC_(50)),进行7个指标的综合加权评分,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粉葛以8、9、50、51号样品综合加权评分较高,质量较好,产自四川简阳、江油地区;19、20、29~31号人工种植峨眉葛样品质量较差;葛根以33~37、65~69号样品综合加权评分较高,质量较好,产自平武、北川、青川地区。结论 UPLC波长切换技术多成分同时测定方法操作简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专属性强;综合加权评价法能够较全面地分析药材质量,为葛根类药材质量综合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葛根产地、气候因子、葛根总黄酮、葛根多糖含量及药用抗氧化活性等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价气候因子与葛根品质形成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检测葛根总黄酮和多糖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并分析葛根产地和气候因子及各组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葛根总黄酮ABTS+清除率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年日照时数呈正相关(P<0.05);海拔与总黄酮含量呈正相关,年日照时数与总黄酮含量呈负相关;总黄酮含量与总黄酮ABTS+清除率呈负相关;即产地海拔越低,年日照时数越长,则总黄酮含量越低,而总黄酮ABTS+清除率越高。葛根多糖ABTS+清除率与无霜期呈负相关(P<0.05),与7月均温呈负相关(P<0.01);无霜期与葛根多糖含量呈正相关,7月均温与葛根多糖含量呈正相关(P<0.05);葛根多糖含量与葛根多糖ABTS+清除率呈负相关;即产地无霜期越短,7月均温越低,则葛根多糖含量越低,而葛根多糖ABTS+清除率越高。7月均温均与葛根样品中总黄酮、多糖含量均呈相关性(P<0.05),7月均温越低,葛根总黄酮含量越高,葛根多糖含量越低,葛根样品的抗氧化活性越强。结论 葛根对ABTS+的清除能力比DPPH+强,各产地气候因子、含量及抗氧化能力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对核心气候因子诱导葛根药用活性成分形成的内在规律展开进一步研究将为揭示葛根道地性形成机制及后续拟境调控葛根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滇产苦葛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王刚  麻兵继  刘吉开 《中草药》2005,36(4):495-496
目的研究滇产苦葛Puerariapeduncularis的化学成分。方法分离鉴定苦葛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合物。结果从苦葛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分别被鉴定为5α-豆甾-7,22-二烯-3β-醇(Ⅰ)、二十六烷酸-α-甘油酯(Ⅱ)、3β,22β,24-三羟基-齐墩果-12-烯(Ⅲ)、齐墩果酸(Ⅴ)和齐墩果酸-3β-O-葡萄糖苷(Ⅵ)。结论化合物Ⅰ、Ⅱ、Ⅳ和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葛根总黄酮分散片的药动学研究及其与愈风宁心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葛根总黄酮分散片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生物利用度,并与市售愈风宁心片进行比较。方法:大鼠灌胃给药葛根总黄酮分散片(受试制剂)及市售片(参比制剂)混悬液,采用HPLC测定给药后各时间点的血药浓度,用统计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分散片与市售片的Cmax分别为(20.21±0.18),(9.90±0.25)mg·L-1;分散片的Tmax=(0.50±0.03)h,市售片Tmax=(1.09±0.02)h;分散片相对于市售片的生物利用度为182.68%。结论:葛根总黄酮分散片吸收快,起效时间明显提前,生物利用度明显优于市售片。  相似文献   

18.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的工艺优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优选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的工艺。方法:考察AB-8,D-101,HPD-100,S-8 4种不同极性吸附树脂对葛根中总黄酮和葛根素的静态吸附及解吸性能,筛选树脂型号;以葛根素、总黄酮转移率和纯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其吸附和洗脱条件。结果:选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优选的工艺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1.0 g.mL-1,葛根与大孔树脂质量比1∶2,径高比1∶6,用2 BV水洗除杂,加2 BV 80%乙醇以2 mL.min-1洗脱。转移率均>92%,所得葛根总黄酮纯度达80%,葛根素质量分数25%。结论:AB-8型大孔树脂用于富集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效果最佳,是一种理想的分离纯化介质,且优选的工艺操作简单、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9.
绪扩  姜建双  冯子明  杨桠楠  张培成 《中草药》2020,51(20):5105-5113
目的对茅苍术Atractylodeslancea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并评价所得化合物对脂多糖(LPS)诱导小胶质细胞BV2分泌NO的抑制作用。方法茅苍术根茎的80%乙醇提取物经萃取后,得正定醇亚部位;再依次经大孔吸附树脂柱、凝胶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柱进行系统分离;采用HRESIMS、NMR、ECD等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茅苍术根茎正丁醇亚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E,8R)-癸烯-4,6-二炔-1,8-二醇-1-O-β-D-呋喃芹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1)、(8S)-癸烷-4,6-二炔-1,8-二醇-8-O-β-D-吡喃葡萄糖苷(2)、(2E,8R)-癸烯-4,6-二炔-1,8-二醇-8-O-β-D-吡喃葡萄糖苷(3)、(2E,8S)-癸烯-4,6-二炔-1,8-二醇-8-O-β-D-吡喃葡萄糖苷(4)、(2E,8E)-2,8-癸二烯-4,6-二炔-1,10-二醇-1-O-β-D-吡喃葡萄糖苷(5)、(7R,8S)-3′,9,9′-三羟基-3-甲氧基-1′-丙醇基-7,8-苯并二氢呋喃木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6)、(7′R*,8S*,8′S*)-南烛木树脂酚9′-O-β-D-吡喃葡萄糖苷(7)、(7S,8R)-4,9,9′-三羟基-3′-甲氧基-8-O-4′-新木脂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8)、水杨酸甲酯2-O-α-L-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9)、苯乙醇7-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10)。结论化合物1和2为2个新的C10骨架类型的多烯炔苷,分别命名为苍术烯炔苷A和苍术烯炔苷B;化合物6、8~10为首次从从茅苍术中分离得到;在10μmol/L浓度下,化合物10对小胶质细胞分泌NO的抑制率最高,为31.18%;而1及2和4的混合物对小胶质细胞分泌NO的抑制率分别为22.01%和14.09%,仅具有较弱的体外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阐释中药葛花和人参在化学和药效学层面的配伍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利用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与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RRLC-Q-TOF-MS)分析葛花人参配伍前后的化学成分,流动相0.1%甲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0~12 min,15%B;12~20 min,15%~50%B),流速0.4 m L·min~(- 1),样品进样量5μL。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统计配伍前后化学成分的差异,并对2味中药配伍进行药效学实验。结果:鉴定了葛花和人参配伍前后的化学成分,质谱负离子模式时,配伍合煎液中尼泊尔鸢尾素,6″-O-木糖黄豆黄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f等含量明显增高。通过PCA分析,可以明显区分配伍前后的2个组分。酶活性实验葛花对酶反应有促进作用,体内实验中3个考察指标有显著变化。结论:葛花和人参配伍在体内外实验中的解酒护肝作用明显,并且检测出了化学成分的含量及变化,为临床应用和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