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激光光敏疗法是诊治恶性肿瘤的又一新途径。光敏疗法是利用光敏物质,如血卟啉衍生物(HPD)和激光机结合以用来诊治癌症。亦称光照疗法(PRT),光化学疗法或光动力学疗法(PDT)。 HPD本身对恶性肿瘤无治疗价值,对肌体亦无恶性。但HPD在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下,可以使HPD由低能态转为高能态,在组织内形成对细胞有毒的单态氧,而具有强力的氧化能力,使细胞膜蛋白质凝聚,溶酶体,线粒  相似文献   

2.
血卟啉衍生物(HPD)可较长时间潴留于恶性肿瘤组织中,经一定波长和强度的激光照射,可使肿瘤组织发生光敏反应而变性坏死,这种方法称为光动力学疗法(PDT)。它已用于临床治疗某些恶性肿瘤。PDT的光源多选用630nm的红色激光,也有用488~514.5nm的蓝绿色激光。本文用显微图象分  相似文献   

3.
内镜激光诊断消化道肿瘤研究,有助于早期定位及指示正确的活检部位[1]。激光诊断癌肿主要经静脉注射光敏剂血叶琳衍生物(HPD)后,利用癌肿对HPD选择性摄取或储留的特性,经激光照射肿瘤组织吸收的HPD,能发射红色荧光用于诊断;也可不注射任何光敏物质,通过检测癌肿的自体荧光来诊断癌肿[2]。动物实验已证明2mg/kg较小剂量的HPD可诊断肿瘤,其准确率与较大剂量的HPD无统计学上的差异,所以我们用2mg/kg的HPD检测人体的食管癌。对象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以5例临床上怀疑及内镇检查诊断是癌的病人作为检测对象。光敏药物…  相似文献   

4.
过继免疫疗法(adoptive immunothera-py、LAK 疗法)是用淋巴因子活化杀伤细胞(lymphokine—activated killer 细胞、LAK细胞)进行,在体外把恶性肿瘤患者的淋巴球通过淋巴球分化诱导成长因子的淋巴因子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培养,被诱导成了非特异的杀伤细胞,再输回给患者,从而进行恶性肿瘤治疗的方法。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 Rosenberg 等从1985年开始在人体身上进行这种疗法,在25例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晚期癌肿患者中,有11例癌肿缩小,1例癌肿消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激光辐射治疗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术,利用激光——血卟啉(HPD)可以治疗癌症。激光照射前2~3天,将血卟啉静脉注射入人体中,它能有选择地聚集,潴留在恶性肿瘤组织内,然后用红色激光照射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组织内的血卟啉在红色激光的照射下活跃起来,变为具有毒素的药物,从而杀死恶性肿瘤细胞。这种方法对体表方面的黑色素瘤,皮肤及口腔鳞状上皮癌,乳腺癌治疗效果较好,尤其是对乳腺癌被切除的患者采说,激光辐射治疗最为有效。激光是通过长4.8米的光导纤维传给治疗部位的。激光从光导纤维末端发出,只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与方法:本文报告了应用激光或/和冷冻手术为主治疗各种体表恶性肿瘤66例;结果:表明激光、冷冻手术对这些恶性肿瘤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对绝大多数皮肤癌可通过1 ̄2次激光凝固气化术而痊愈,并保证了受螺器官的功能和美容的要求;结论:冷冻对较大癌癌患者,特别浊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疗效更佳,冷冻后或冷冻瘤苗埋藏术后激发的冷冻免疫效应对防止恶性肿瘤的复发转移,消除已有的转移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HPD)可为癌组织吸收,并能在癌组织内潴留较长时间。它与激光配合,可以用来诊断与治疗恶性肿瘤。为了向临床提供安全性资料,我们对HPD(由上海生化所提供)的毒性作了初步研究,现综合报告如下: 一、小鼠LD_(50)的测定 健康雄性小鼠30只,体重18~25g,分成三组。按简化机率单位法求出LD_(50)。实验结果表明:小鼠静脉注射(IV)HPD的LD_(50)为133.9mg/kg(95%可信限124.3~143.5  相似文献   

8.
脉冲激光(又称铜蒸汽激光)光敏疗法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较新技术,它可用于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我科从1989年11月至1990年8月采用此疗法诊治恶性肿瘤11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男性65例,女性45例;年龄29~76岁,平均54.81岁。其中腔内肿瘤91例(82.7%),体表或皮下肿瘤19例(17.3%);早  相似文献   

9.
18F-双脱氧葡萄糖全身PET显像寻找肿瘤原发灶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应用18F-双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PET)寻找转移瘤原发灶,探讨其影像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18F-FDG PET显像于39例疑诊为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癌患者,并与临床随诊、组织活检、手术病理和其他影像临床资料对照. 采用18F-FDG PET全身显像,依据影像目测法和标准化摄取值(SUV)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39例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瘤患者中,18F-FDG PET 显像发现可疑肿瘤原发灶25例,位于肺脏者14例,肝脏者1例,胃1例,胰腺2例,结直肠3例,纵隔1例,鼻咽1例和肾1例. 其中24例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1例假阳性为肺结核. 18F-FDG PET对原发灶的检出率为61.5%(24/39). 另外,18F-FDG PET显像除检查出临床及其他影像学原先发现的转移灶外,还多检出转移灶37个. 14例PET显像未发现转移瘤原发灶者,经12 mo的观察随访6例死亡,死亡率43.0%(6/14);而24例PET显像确定原发灶者经过针对性治疗,死亡7例,死亡率29.0%(7/24). 结论:应用18F-FDG PET显像寻找转移瘤原发灶是一种简便、快速、无创、灵敏的方法,对临床分期、指导治疗及预后的改善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恶性肿瘤术中无瘤技术护理配合的应用价值.方法 所选研究对象为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择期行手术治疗的妇科腹腔镜恶性肿瘤患者,符合标准的有18例.18例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8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所有患者均实施无瘤技术护理配合.出院后随访18个月,分析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 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3.0±0.6)h,平均住院时间(11.3±1.2)d;随访18个月,1例患者在第17个月出现肝脏转移,切除病变肝叶,并辅以化疗治疗,康复效果理想,其余17例患者无一例出现肿瘤细胞植入及转移.结论 在妇科腹腔镜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中,辅以无瘤技术护理配合的效果理想,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化学和应用物理学的新进展可使肿瘤治疗革新并成为常规应用。此疗法称为光辐射疗法(PRT)。这种疗法是通过血卟啉衍生物(HPD)和激光释放出纯光的精确光点相结合而起作用。激光激活HPD,使HPD变成一种毒素,杀死周围细胞。优点是:HPD主要聚集在癌瘤细胞内。光辐射疗法应用的先驱者是美国罗斯韦尔·帕克纪念研究所的Thomas Dougherty。他给病人注射HPD几乎已有6年的时间。这些病  相似文献   

12.
应用血卟啉衍生物(HPD)—激光对动物移植瘤组织内的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功酶进行了治疗前后的组化观察,就其结果探讨该治疗的杀伤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局部外敷ALA和静脉注射小剂量HPD联合用药后进行激光光敏诊断和光动力学治疗,探讨这种联合用药光动力学疗法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21例患者,31处皮肤损害。其中18名患者采用ALA-PDT与HPD-PDT联合的方案进行治疗。8%ALA霜剂外敷,1.5mg/kgHPD静脉用药,波长630nm半导体激光照射(功率密度250mW/cm^2,照射时间20min/光斑)。3gHPD皮肤划痕试验阳性肿瘤患者单纯用ALA-PDT。同时在PDT治疗过程中。及以后的随访中均以激光光敏诊断技术指导治疗及判断避光时间a结果除1例鳞癌Ⅱ级患者出现复发外,其余患者对联合治疗的效果均佳,在随访6个月后均获得了痊愈。1例单用ALA-PDT治疗的鳞状细胞癌Ⅱ级患者术后3个月出现复发。皮肤避光时间减少到1~14d。结论(1)ALA联合小剂量HPD的光动力学疗法对于诊断和治疗皮肤恶性肿瘤有较佳的疗效。两种光敏剂的联合使用,使皮肤避光时间由原来常规剂量HPD-PDT所必需的4~5周缩短到2周左右,并改善TALA-PDT作用深度浅(2mm)的弊端;(2)光敏诊断是一种简便、快捷、灵敏、非创伤性的肿瘤诊断方法,对提高肿瘤的早期诊断率有很大意义。又能作为判断避光时间的辅助手段;(3)光动力学治疗是一种对肿瘤组织杀伤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微创技术,病人对整个治疗过程的耐受性好,更适合于年老体弱或对皮肤美观有特殊需求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利用光敏反应诊治癌瘤的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正在研究的新课题。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er-phyrin Derivative 简称 HPD)进入机体后,有向恶性肿瘤选择性浓集的特点,并能被一定波长的光所激发而呈红色荧光,由光动力学作用产生单态氧,对细胞有毒性,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可破坏瘤细胞。我院骨科应用血卟啉-激光效应,在手术中确定肿瘤范围;检测肿瘤切除后瘤床有无肿瘤组织残留,并有助于选择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参麦减轻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毒副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恶性肿瘤住院患者136例全身静脉化疗药物滴注后使用参麦注射液(杭州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60ml 5%GS 500ml静脉滴注,1次/日,连用7天为1个疗程, 每月2个疗程。对照组120例给予全身化疗药物静脉滴注,化疗21天为1个周期。结果参麦组瘤灶完全消失16例(11.7%) 瘤灶明显缩小68例(50%),瘤灶略缩小40例(29.4%),有效率(PR CR)61.7%,稳定率(CR PR NC)91.1%,而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4例(3.3%),32例(26.6%),24例(20%)有效率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值<0.01。结论参麦注射液用于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能减毒增效、调节免疫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彩超介入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小肝癌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30例原发性小肝癌(SHCC)患者进行经皮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治疗(PEIT),30例共36个病灶。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经皮瘤内注射无水酒精。肿瘤直径1.1~3.9cm,每个病灶每次注射酒精2~10ml,或每次1~3ml。每周1~2次,共4~6次为1疗程。结果:治疗后7个瘤灶消失,18个缩小,11个未增大。直径缩小或不变的肿瘤,影像学上呈囊性化趋向,CT增强扫描动脉期无强化,原血清甲胎蛋白(AFP)值升高者显著下降,经组织学检查的瘤灶证实完全坏死。注射过的瘤灶无局部复发。肝内远膈部位转移7例。治疗副作用仅见短暂的局部烧灼痛、低热、一过性转氨酶轻度升高。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6.7.0%、63.3%、46.7%。结论:对于原发小肝癌无水酒精注射治疗疗效好,价格低,并发症少,患者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运用腹腔镜下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的无瘤技术与手术配合,探讨其在防止肿瘤细胞医源性扩散和局部种植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52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严格遵循无瘤技术实施腹腔镜下肿瘤根治性手术的治疗效果.其中胃癌根治性远端胃切除4例,结肠癌根治术13例,直肠癌Dixon手术18例,直肠癌Miles手术17例.结果 随访3个月~2年,仅3例复发或转移,1例为Ⅱ期直肠癌患者,术后10个月吻合口复发,1例为Ⅲ期结肠癌患者术后9个月发现肝有转移病灶,1例Ⅱ期胃癌患者术后10个月发现肝有转移灶,均未发现穿刺鞘部位种植.结论 腹腔镜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中严格遵循无瘤技术,可有效地防止癌细胞的医源性扩散,对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 自瑞典放射学家Nordens.Trom,1983年首创电化学疗法,1987年由辛育龄教授引进我国以来,应用此法治疗各类恶性肿瘤7000余例,临床有效率70%左右,尤在晚期肝癌、食管癌、黑色素瘤及面部恶性肿瘤方面,有不可取代的特殊功效。作者自1993年以来,除对多种内脏及体表癌肿实施治疗外,并引伸治疗甲状腺瘤61例,现将随访1年以上者52例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胃肠肿瘤肝转移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军  赵品婷  邵秋菊  齐宇红 《医学争鸣》2005,26(12):1122-1125
目的: 评价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胃肠肿瘤肝转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胃肠肿瘤肝转移患者40例,共56个转移灶.1.25 MV γ射线立体定向照射(γ-刀)22例36个病灶;6 MV高能X射线立体定向照射(X-刀)18例20个病灶.入选病例肝内转移灶少于5个,靶区周边剂量为每次3~8 Gy,隔日照射1次,共4~12次. 结果: 治疗后3,6,12 mo,瘤体缩小率分别为64.3% (36/56),82.1%(46/56),82.1%(46/56),其中瘤体消失率分别为32.1%(18/56),46.4%(26/56),51.8%(29/56);2例瘤体增大,行第二次治疗.比较X-刀与γ-刀两组治疗疗效无差异,放疗副反应轻微.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胃肠肿瘤肝转移疗效好、副作用小、是无创治疗肝转移癌的良好手段.  相似文献   

20.
报道79例中晚期卵巢癌,术后有残余瘤灶的均采用腹腔化疗,且进行了长期随访。残余瘤灶≤2cm 的患者,56例(70.9%)完全缓解,最长存活2~9年,最短存活6~23个月;残余瘤灶>2cm 的患者23例(29.1%)部分缓解,存活6~41个月,死亡10例,带瘤存活13例。本疗法毒副反应轻,无并发症,有反复用药之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