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患者 男,44岁.咳嗽约1个月,未有明确的咯出粉皮样物或咯清水样痰及皮肤荨麻疹病史.既往有养犬史,无外地及牧区长期居住史.入院查体:双肺部有局限叩诊浊音区.胸片示:右上肺、右下肺及左下肺类圆形囊状高密度影,约5~6 cm,边界光滑清晰.脾脏超声:脾内见41 mm×45 mm的囊性肿物,囊内未见其他回声.胸部CT示:右侧肺上叶后段、右肺下叶外基底段、左肺下叶后基底段及左侧脾实质区见多个囊状影,边界光滑,密度均匀,其中右肺下叶灶已呈空腔状,下方见皱缩子囊沉积,右肺上叶灶内亦可见少量充气影,灶周围见小斑片实变区.术前诊断:多发肺包虫、脾包虫.手术选择:左肺包虫及打开膈肌脾包虫一期内囊摘除,右肺上下包虫二期内囊摘除.手术中见:右肺上叶、下叶、左肺下叶及脾脏囊肿,部分钙化呈灰白色,触之有囊性感,右上肺、右下肺、左下肺及脾脏囊肿大小分别约5 cm×6 cm×7 cm、6 cm×7 cm×6 cm、7 cm×9 cm×10 cm、4 cm×5 cm×5 cm.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非寄生虫性脾囊肿临床罕见.以往对于较大的脾囊肿多行开腹手术治疗.随着对脾脏功能的认识,脾脏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器官,对于脾良性肿瘤尽量保留全部或部分脾功能越来越被临床所重视.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2例原发性非寄生虫性脾囊肿,采用腹腔镜开窗引流术,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例1女,28岁,体检发现脾囊性肿物1年,渐增大,无不适.彩超示脾内见7.0 cm×6.3 cm无回声区,囊内不清晰,呈密集点状回声.CT示脾囊性肿物.癌胚抗原(CEA)阴性,糖链抗原(CA)19-9阴性.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脾囊肿开窗引流术,患者取仰卧位,脐部为观察孔,置入30°镜,左锁骨中线脐水平上2 cm为主操作孔,剑突下4 cm为辅助操作孔,术中见脾中上部约7cm×7cm灰白色囊性肿物,穿刺囊内抽出黄褐色混浊液,沿囊壁与脾组织交界部用超声刀切除囊壁4.5 cm×4.0 cm,壁厚5 mm,脾窝置引流管.手术时间为40 min,出血不多,术后第1天即可离床活动,2d拔除腹腔引流管,4d出院.病理示上皮性囊肿,随访11个月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30岁,因“发现左上腹肿块1年”入院,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体重无明显变化.查体:腹膨隆,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左上腹肋缘下可触及一大小约10cm×8cm的包块,质中,表面光滑,移动度不佳,叩诊为实音.腹部B超:左侧腹部可见一大小为103 mm×89 mm的囊性回声区,边界清,紧贴脾脏和左肾下极.腹部CT:胰尾部可见一类圆形囊性包块影,直径约96 mm,边界完整,增强后囊性部分不强化,囊壁强化,左肾受压后移(图1).  相似文献   

4.
患者,76岁。因发现盆腔肿物10余天,于2006年10月11日收入院。内诊:于子宫左后可触及一拳大肿物,呈囊性感,可推离宫体,无压痛。阴道彩超提示左侧附件区囊肿(考虑左卵巢囊肿)。2006年10月18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见:子宫左后方左侧卵巢囊性增大,约7 cm×7 cm×7 cm,表面光滑,淡黄色。切除左侧卵巢,台下剖视肿物,见流出黄色囊液,混有脂肪样块状物及少量毛发,肿瘤内壁光滑,有一约2~3 cm质硬突起。冰冻病理报告:卵巢囊性畸胎瘤合并类癌,决定扩大手术范围,患者家属拒绝,即关腹。  相似文献   

5.
例1女,34岁,因同房后下腹痛1d入院.腹痛呈持续性坠痛,入院后减轻.无痛经史,孕3产1,剖宫产.查体:腹软,右下腹压痛,麦氏点无明显压痛,子宫及左附件未及异常,右附件触及7cm×6cm×6cm质韧包块,压痛,边界清, 活动好.超声示右附件区囊肿7.2cm×6.8cm×6.6cm,内透声差并见分隔,入院诊断:右卵巢肿瘤蒂扭转.于次日手术探查见:子宫及双输卵管无异常,左卵巢4cm×4cm×3cm,表面有2cm×1cm×1cm囊肿,右卵巢7cm×7cm×6cm,表面有6cm×5cm×5cm囊肿,另一囊肿已破裂约4cm×4cm×3cm,囊液成巧克力样,剥除3个囊肿,探查阑尾无异常.病理检查: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12岁,学生,颈正中前下部肿物6个月,来院就诊.病儿6月前无意中发现颈正中环状软骨下胸骨上窝上一黄豆粒大小肿物,渐缓慢增大,现约雀蛋大小,肿物不随吞咽动作移动,有一定的活动度.查体:肿物质韧,无压痛,呈类圆形,约2.0cm×1.0cm,周围组织无异常.彩超:颈前下胸骨上窝上低回声团块约1.7cm×0.7cm,壁光滑.胸片、生化检查无异常.于2004-06~15局麻下行肿物摘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颈前肌群下,分开肌层见肿物有完整包膜,约2.0cm×1.0cm,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完整剥离肿物送病检,病理诊断为:囊性成熟性畸胎瘤,镜下见纤维组织,囊壁内衬鳞状上皮,角化物、皮脂腺等.病儿5d拆线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7.
患儿 女,10岁,因下腹部阵发性隐痛不适1个月余于2010年10月1日入院.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隐痛不适,间断发作,在社区诊所经间断抗感染治疗后腹痛无明显缓解.患者无脓血便,无黏液便,大便成形.入院查体:右下腹可触及一质韧、活动、触痛明显的包块,直径约3cm.查肿瘤相关指标均正常.腹部B超提示右下腹实性包块.因患者年龄较小且受设备技术限制,未能行纤维结肠镜及腹部CT检查.入院诊断:腹腔包块待查,于2010年10月2日行开腹探查术.术中见占位性病变位于回盲部,呈半球形,质软,包膜完整,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浸润,周围肠系膜有多个肿大淋巴结,局部肠管无僵硬.切除肿物上下各约10 cm的肠管,行回肠、升结肠端端吻合.切开肿物见呈囊性,中央为灰褐色豆腐渣样物.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4岁.因排尿困难1个月伴不能自主排尿1d,于2007年4月27日急诊入院.查体:直肠指诊前列腺增大,质软,表面光滑,血清PSA:3.25 ng/ml,盆腔CT提示前列腺囊性肿物,肿物穿刺活检的病理报告为前列腺平滑肌组织增生.2007年5月行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术中见囊性肿物呈灰白色,胶冻样,完整切除肿物,约13.0 cm×8.5 cm×2.0cm大小.病理检查:前列腺质软,剖面呈灰黄色,腺体内可见裂隙样囊腔,囊内有胶冻样物质.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5岁.体检发现上腹部肿物.超声所见:肝左叶可见大小约6.4cm×5.6cm低回声肿块,边界清晰,形态不规整.CDFI:未见血流信号.超声提示:肝左叶实性占位(图1).CT增强:肝左叶肿物动脉期血供丰富,考虑恶性可能性大.术中见:肝左外叶脏面突出肿物,大小约6cm×6cm,质韧,表面光滑,有包膜,界限清,活动尚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术中诊断:肝脏肿瘤.行左外叶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相似文献   

10.
单纯输卵管扭转临床罕见,至今少见有报道。本中心自1992年始共治疗3例,现报告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1.例1患者13岁,于1992年5月因剧烈运动后持续性下腹痛3d入院。查体:体温脉搏血压均正常,心肺肝脾均无异常。腹部平坦,全腹压痛,以左下腹为重,轻度肌紧张及反跳痛。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幼稚型。肛诊:子宫小,左侧附件区触及一囊性包块约5cm×4cm×3cm,触痛明显,右侧附件区无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B超提示:子宫呈幼稚型,左附件区可探及4.7cm×4.3cm的液性暗区有包膜。  相似文献   

11.
寇铁虹 《中国保健》2008,16(3):102-102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9岁.9年前行腹腔多发性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间皮肉瘤.现因腹部胀满不适就诊.超声检查:腹腔及盆腔见多个实质性肿物,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有包膜,腹腔较大者为12cm×11cm×8cm,内呈中等回声伴低回声区.(图1)盆腔内较大者为7cm×6cm×5cm,内呈中等回声伴无回声区,有分隔.(图2)多普勒彩色血流显像(CDFI):肿物内部可见血流信号.同时行肝胆脾及子宫、双附件区检查未见异常.超声提示:腹腔实质性肿物(考虑间皮肉瘤复发).术后病理诊断:恶性间皮肉瘤伴出血坏死.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14岁。左上腹儿拳大肿物1年,近2个月明显增大。检查:左上腹明显隆起,可触及约20×20cm光滑囊性肿物,并可向下向内推移。超声波诊断为大网膜囊肿。X线诊断:胰腺假囊肿。手术所见:胃结肠韧带下方一巨大囊性肿物,表面光滑,基底为一圆柱形蒂与后腹壁相连。整个肿物被腹膜包绕。剥离腹膜,见肿物表面为肾脏皮质,后方为巨大肾盂。肾盂穿刺抽出淡黄色液共1500ml。肾皮质表面中下方一浅沟将其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皮质菲薄,表面呈分叶状。肾盂明显扩  相似文献   

13.
1 病历摘要 男,60岁.主因下腹部痛并可触及肿物2 d来院.查体: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肝脾未触及肿大,莫菲氏征阴性,左下腹可触及约5 cm×4 cm×3 cm肿物,质硬,压痛,活动度可,表面光滑,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叩鼓,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四项、丙肝三项、空腹血糖均正常,心电图示窦缓55次/min.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75岁,无明显诱因突发上腹部及右侧腹部痛,呈阵发性,无放散,恶心呕吐后无缓解.腹部透视:肠管积气并可见气液平面,考虑肠梗阻.超声所见:胆囊增大,约120cm×50cm×47cm,壁增厚,回声杂乱,强弱不均,囊腔透声差,内见密集点絮状回声,并可见较多呈"慧星尾"状回声的强回声团;胆囊与周围组织界限模糊;胆总管壁明显增厚,回声增强,管腔变窄.  相似文献   

15.
患者30岁,因间断性下腹痛3年,盆腔发现肿物1月于1995年11月14日入院。1992年无诱因下腹胀痛,剧烈,不能活动,腹部不能按压,不发烧,以“阑尾炎”抗炎治疗1周疼痛缓解。以后每年发作1~2次。1995年始发作频聚,均不发烧,月经正常,住院前1月妇女病普查时发现盆腔肿物。查体:一般状态佳,妇科检查:宫体左前方触及10×6×6cm肿物,囊性,稍活动,轻压痛。B超提示卵巢囊性畸胎瘤。于1995年11月16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盆腔10×6×6cm囊性包块,与腹壁及周  相似文献   

16.
脾囊肿在临床上较为罕见.我院2010-2011年在体检人群中发现2例脾囊肿,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23及45岁,现报道如下. 例1超声显示:脾厚42 mm,脾脏稍大,实质回声均匀,脾实质内见一囊性包块,内呈液性暗区,透声尚好,边界清晰,大小为31 mm× 28 mm,彩色多普勒显示:包块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2岁,因上腹痛2 d来院。查体:痛苦面容,于左肋下触及巨大不规则形肿物,约20 cm×5 cm,边界清,表面光滑,触痛明显,略活动,质中等。超声检查:于上腹部腹膜后探及较大囊性团块,内部充满均匀分布的强回声光点,此团块位于胰头右侧,胰体后方,直径分别为6.7 cm、2.4 cm,形态不规整。CDFI(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仪)肿物内未探及血流信号。诊断:上腹部囊性团块。手术:见肿物于腹膜后,将肝左叶及十二指肠挤向右侧,将胃挤向前上方,与胰头,胰体紧密相连,钝性分离,将肿物切除。术后病理诊断:腹膜后肠源性囊肿。见图1。  相似文献   

18.
患者 女,66岁.因反复右下腹部疼痛10d,自行触及右下腹包块4d入院.10d前无诱因出现右下腹疼痛不适,疼痛呈持续性,无放射,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发热,体温最高达38℃,二便正常,曾在当地行抗炎治疗,腹痛症状缓解,但仍发热,4d前自行触及右下腹有一肿物,约4cm×4cm大小,质硬,边界不清,触痛明显.既往体健,家族中无肿瘤病史,近6个月体重下降10 kg,查体:体温37℃,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70 mm Hg(1 mm Hg=0.133 kPa),体重54 kg.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正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右下腹可扪及一大小约4 cm×4 cm肿物,质中等,伴压痛,余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莫非征阴性,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肝、肾区无叩击痛,闭孔肌试验阳性,肠鸣音活跃.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61岁.因中上腹肿物,伴疼痛半个月余,于2011年3月28日人院.查体:左侧中上腹部可扪及一10cm×9 cm大小,质硬,表面欠光滑,活动差,压痛不明显肿块.锁骨上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CT示:肝脏表面较光滑,肝叶比例适中,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胆囊缩小,脾大,密度未见异常;左上腹肿块大小9.0 cm× 11.5 cm,密度不均匀,CT值为21~ 43 HU,与胃胰腺关系密切(图1).于2011年3月30日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肿块大小15 cm× 16 cm×12 cm,囊实性肿物,瘤体血管丰富,部分横结肠及十二指肠受累,脾动脉、横结肠系膜部分受侵.行胰体尾切除、横结肠部分切除、脾切除术(图2).术后在我院肿瘤内科行IEP方案化疗,目前状况较好,未复发.HE染色:胰体尾小圆细胞恶性肿瘤(图3).免疫组化:Vim(+)、CD99(+)(图4)、CD117(+)、Syn部分(+)、溶菌酶部分(+)、S-100部分(+);CK、DeS、LCA和CgA均(-).病理诊断:胰腺原始神经外胚叶瘤(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慢性淤血性脾肿大,结肠黏膜慢性炎.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35岁。上腹部剧烈,持续性痛6小时入院。检查全腹压痛,以中上腹为著,且有肌紧张与反跳痛,肠鸣减弱。血清淀粉酶216u,尿淀粉酶512u。腹透正常,剖腹探查,胃小弯中段有-2×2cm肿物,表面光滑,无粘连。胆囊明显增大,颈部有-1.5×1.5cm结石,遂行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