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索胫骨干骨折内固定和外固定的疗效。认为对稳定性胫骨干骨折,加压钢板及髓内针内固定明显优于单纯石膏外固定。  相似文献   

2.
胫骨平台骨折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常见关节内骨折,因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节面塌陷和正常轴向对线丧失,最终可导致晚期骨性关节炎,对膝关节的协调性、完整性及稳定性影响较大,经常导致膝关节疼痛、不稳及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自行研制锥状点式接触钢板,并临床观察对胫骨干骨折固定的稳定性和对骨愈合及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在钢板的下面两侧对称设置长3.5nm圆锥体,连接钢板的一段长2mm,直径4mm,前段端尖锐,其基部直径2mm。术中不剥离骨膜,在螺钉的轴向力作用下,使长1.5mm锥形尖端钉入骨内形成锥状点式固定。术后不加用外固定。结果 本组21例各种类型胫骨干骨折保留钢板与骨面间约2mm间隙,避免了骨膜压迫,固定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1998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48例的治疗效果。按Schatzker分类,Ⅰ型8例,Ⅱ型30例,Ⅲ型5例,Ⅳ型3例,Ⅴ型1例,Ⅵ型1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42例获得随访,随访期1~5年,全部骨性愈合。结论手术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解剖复位、骨缺损植骨、稳定的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胫骨平台骨折以关节面塌陷和劈裂为基本特点,导致手术复位与固定困难,胫骨平台毗邻的膝关节软组织结构较多,阻碍对胫骨平台骨折的复位与固定,骨折伴发伤及手术损伤也会加剧膝关节稳定性的丢失,因此膝关节骨组织稳定性重建与周围软组织保护是胫骨平台骨折治疗难点,笔者就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手术入路、骨折固定技术、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技术、球囊成形术和膝关节置换术、数字骨科技术及软组织损伤处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膝关节镜辅助下微创经皮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1月-2006年1月采用膝关节镜辅助下微创经皮螺钉内固定术治疗45例胫骨平台骨折。其中男34例,女11例;年龄17岁~66岁,平均34岁。闭合性骨折38例,开放性骨折7例(刀砍伤、重物砸伤)。按Schatzker分型:Ⅰ型8例,Ⅱ型22例,Ⅲ型15例。结果 45例患者随访12~72个月,平均38个月。术后膝关节功能评价参照Rasmussen评分标准:优29例,良13例,中3例,优良率为93.3%。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SehatzkerⅠ型、Ⅱ型、Ⅲ型),具有创伤小、复位准确、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28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内骨折 ,处理比较困难。自 1990年 7月至 1999年8月 ,我院共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2 8例。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本组 2 8例 ,男 2 0例 ,女 8例 ;年龄2 1~ 6 9岁 ,平均 38.7岁。致伤原因 :交通伤 2 3例 ,坠落伤 4例 ,砸伤 1例。合并颅脑损伤 7例 ,同侧或对侧肢体骨折 17例 ,胸腹腔脏器损伤 4例。按照Schatzker等[1 ] 分类 :Ⅰ型 1例 ;Ⅱ型 2例 ;Ⅲ型 11例 ;Ⅳ型 5例 ;Ⅴ型 5例 ;Ⅵ型 4例。膝关节前外侧开放骨折 3例 ,患肢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 1例 ,交叉韧带损伤 5例 ,侧副韧带断裂伤 4例 ,半月板损伤 5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膝关节后外侧入路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06年1月- 2009年7月采用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32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27 ~ 70岁,平均38.1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9例,高处坠落伤9例,其他伤4例.合并伤: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7例,均为胫骨平台止点撕脱. 结果 本组32例均获随访12~36个月,平均18.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切口感染,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或骨折再移位.1例患者术后出现腓总神经牵拉伤,用甲钴胺片保守治疗2个月后恢复.术后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定评分标准:优19例,良11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4%. 结论 膝关节后外侧人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有利于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具有暴露清楚、内固定安放方便、创伤小及临床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10.
王子虎  许巍  肖楠  宋国庆  王平 《人民军医》2021,64(4):329-331
该文回顾分析了2016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同侧胫骨平台伴胫骨干骨折28例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髓内钉附加胫骨平台钢板或拉力螺钉治疗,平均随访13.4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功能良好.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评定为优20例、良8例,优良率100%.提示,髓内钉结合胫骨平台钢板或拉力螺钉可有效固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0例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36例患者I期愈合,4例患者延期愈合,6例患者切口感染,经换药及抗炎处理获得痊愈。骨折愈合时间:6~9个月,平均7.4个月,无踝内翻畸形发生。经Mazur(1979)踝关节评价,优24例,良10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85.0%。结论:根据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的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对于提高临床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交锁髓内针治疗粉碎性下肢长骨干骨折不愈合23例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针治疗粉碎性下肢长骨干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交锁髓内针和植骨治疗粉碎性下肢长骨干骨折不愈合共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平均年龄37.5岁,致伤原因分别为交通伤,高处坠落伤,术后早期不负重功能锻炼,结果:23例随访时间平均11个月,所有闰例均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无髓内针断裂,锁钉断裂等发生,结论:交锁髓内针是目前治疗粉碎性下肢长骨干骨折不愈合的有效方法之一,固定牢固,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3.
半圆形动态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平台伴胫骨上段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治疗股骨平台伴胫骨上段骨折的最佳方法:方法:1995年12月-1999年6月,采用笔者逢行研制的半圆表态交锁髓内钉(SDLIN)治疗骨平台伴胫骨上段骨折21例,按Muller(AO/ASIF)分类,C1,C2,C3型骨折分别为6,10,5例,其中GusstiloIIIA,IIIB,型开放性骨折分为4,2例,SDLIN两铡钉分别自股骨外髁偏前12cm和胫骨内髁偏后1cm进钉,其中央段相互咬合,钉尾上横栓加压,构成一整体结构,结果:19例达解剖复位,2例功能复位,经平均40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时间4.7个月,无断钉,断横栓,腓横栓,腓总神经损伤闰例,患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5%。结论:(1)通过SDLIN钉尾横栓加压,可有效地固定胫骨平台骨折;(2)通过两侧钉的相互咬合作用,可有效地固定胫骨上段骨折;(3)可早期进行患膝关节功锻炼;(4)便于局部软组织损伤的处理。  相似文献   

14.
Grosse-Kempf带锁髓内钉和AO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评价Grosse-Kempf带锁髓内钉和AO钢板对胫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以来应用AO钢板治疗胫骨骨折40例、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55例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经过10--26个月的随访,带锁髓内钉治疗组骨折愈合率为98.2%(54/55),感染率为1.8%(1./55),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5.6个月;AO钢板治疗组则分别为90%(36/40)、12.5%(5/40)和7.5个月。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因其生物力学好,操作简单,固定坚强,对骨折局部血供破坏小,其治疗效果优于AO钢板,但其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Tibial intercondylar eminence fractures in adults: arthroscopic treatmen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15 cases of type II and III tibial intercondylar eminence fractures—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Meyers and McKeever [12, 13]—are reported in this paper. The average age of the patients observed was 22 years (range 18–41). All patients underwent an arthroscopic procedure of reduction and fixation. We used a bioabsorbable suture in ten patients and a nonabsorbable suture in five patients. The suture was passed at the ACL insertion, then pulled out through drilled tunnels and tied onto the anterior surface of the tibial metaphysis. Two of the 15 patients treated underwent an additional arthroscopic procedure because of arthrofibrosis, 2 months after the first surgical intervention. All patients were examined clinically and radiographically with an average follow-up of 18 months. According to the IKDC scoring system, recovery of the 13 patients not undergoing additional intervention was graded as normal or near normal. In 14 patients, anterior laxity was inferior to 5 mm at the KT-1000 arthrometer evaluation. Absorbable or nonabsorbable suture fixation is effective for obtaining a secure fixation and achieves good clinical and functional mid-term results.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 674 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骨折类型、骨折粉碎程度、螺钉位置、术后负重时间、术后感染情况、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骨质疏松等资料, 并根据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 3 个月骨折愈合情况将其分为愈合组和愈合不良组,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 结果 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3个月, 674 例患者中出现骨折愈合不良 66 例 ( 9.79%), 设为愈合不良组; 骨折愈合良好 608 例(90.21%), 设为愈合组。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愈合不良组年龄≥60 岁、不稳定型骨折、骨折粉碎程度高、 螺钉位置不理想、术后负重过迟、术后感染以及合并有糖尿病、骨质疏松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愈合组 (χ2 =6.347、 9.520、 9.985、 40.089、 4.176、17.623、4.250、7.125, P= 0.012、 P= 0.002、 P= 0.002、 P<0.001、 P =0.041、 P<0.001、P= 0.039、P= 0.008);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不稳定型骨折、骨折粉碎程度高、螺钉位置不理想、术后负重过迟、术后感染、合并骨质疏松是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95% CI 为 3.831 ~ 15.407、3.588 ~ 13.551、 3.516 ~ 12.868、 3.387 ~ 12.206、5.594 ~ 28.683、 4.799 ~21.792, P 均<0.001)。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不良与骨折类型、骨折粉碎程度、螺钉位置、术后负重时间、术后感染情况、是否合并骨质疏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采用延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RudёiⅢ型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1 997年 5月~ 2 0 0 3年 6月 ,对 38例RudёiⅢ型Pilon骨折患者急诊行跟骨牵引 ,同时使用甲基强的松龙和甘露醇。 5~ 8d后予常规切开复位并用苜蓿叶钢板固定。术后 1周即行踝关节不负重活动。 结果 随访平均 1 8个月 ,所有患者均采用Teeny和Wiss系统进行主客观评估 ,优良率74 %,中 2 1 %,差 5 %。所有骨折的平均愈合时间为 5 .7个月。仅出现 2例伤口浅表感染和 1例浅层皮肤坏死。 结论 延迟切开复位内固定为治疗严重Pilon骨折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关节镜辅助下胫骨平台骨折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辅助下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微创治疗的手术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自2002年2月至2004年3月,共治疗14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5例,半月板损伤4例;Schatzker分型为Ⅰ型2例,Ⅱ型4例,Ⅲ型3例,Ⅳ型4例,Ⅴ型1例。术前摄片和三维CT重建,术中在关节镜辅助下,首先对合并损伤进行相应处理,然后对骨折进行解剖复位,通过螺钉和克氏针等固定,最后C形臂X线机透视确认,术后坚持早锻炼、晚负重的原则。结果所有患者均在3-4个月骨性愈合,未出现切口愈合不良、感染和骨筋膜间隔综合症等早期并发症,在随访的8-15个月期间未观察到创伤性膝关节炎和膝关节内翻、外翻畸形。根据Ras-mussen评分,13例为优良,1例SchatzkerⅢ型为可,本组评分为26±3。结论在治疗SchatzkerⅠ-Ⅴ型胫骨平台骨折时,采用关节镜辅助下的有限切口结合少量固定的手术,具有创伤小、可同时处理关节腔内的其他损伤等优势,可以获得骨折愈合快、膝关节功能良好的近期疗效,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三种内固定方法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三种内固定方法进行生物力学评价. 方法 采集18具成人防腐尸体胫骨平台标本,制成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模型(Schatzker分型Ⅵ型).分别用高尔夫钢板(GP)、改良双钢板(外侧高尔夫钢板加内侧5孔1/3管型防滑钢板)(DP)、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研究. 结果 DP组和LCP组生物力学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明显优于GP组(P<0.05),而DP组和LCP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P与DP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器.但LCP注重软组织和血供的保护,更符合生物学固定的要求,是目前最理想的内固定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