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近5年来笔者所在医院发生的15例患者的治疗方法、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经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均在1个疗程内痊愈出院,均无出血倾向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精心护理可有效治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5年11月间在我院就诊的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予试验组患者预防性干预措施,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5%,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7.5%,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可以通过预防护理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近5年来我院发生的8例患者的治疗方法、护理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8例患者经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均在1个疗程内痊愈出院,均无出血倾向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精心系统化护理可有效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愈率,降低肺栓塞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常规护理+预防护理,对比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是3.3%,对照组是16.7%,差异性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100%,对照组是70%,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苏静 《中国医药科学》2012,(13):119-120
目的通过对老年妇产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的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提高老年妇产科患者对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的认识。方法对35例2010年1月~2011年1月老年妇产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的经过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35例患者术后有16例患者19个下肢肢体发生肿胀,经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5例6个肢体深静脉管壁粥样硬化性狭窄,管径缩小约1/3,15例18个肢体深静脉血管血流变慢。3例发生一过性呼吸困难、胸闷等。结论积极施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对于老年妇产科患者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萍 《哈尔滨医药》2007,27(6):68-6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下肢骨折手术后一种较严重的并发症。少数可造成肺栓塞,威胁患者生命或造成血栓后综合征,长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报道,骨科术后DVT发生率为10%~63%[1]。我们通过总结和吸取骨折术后DVT形成的教训,对2007年1月到2007年8月158例下肢骨折术后病人采  相似文献   

7.
李艳 《中国医药科学》2012,(11):104-105
目的通过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的护理的应用效果的评价,提高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的认识。方法对30例老年骨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的经过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30例患者术后有18例患者20个下肢肢体发生肿胀,经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3例3个肢体深静脉管壁粥样硬化性狭窄,管径缩小约1/3,10例12个肢体深静脉血管血流变慢。2例发生一过性呼吸困难、胸闷等。结论积极施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对于老年骨科患者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脑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普红 《河北医药》2009,31(5):568-569
脑瘤患者术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几率甚高,在脑膜瘤和胶质瘤患者甚至可高达19%~50%。其中以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最为常见,当静脉血栓脱落时,血栓的全部或一部分随着血流到达肺部,引起急性肺栓塞,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和关注。因此应尽早查明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是防止和减少DVT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方法:术前做好知识宣教,合理饮食与维持生理平衡;术后密切观察深静脉血栓形成症状,定时翻身,早期下床活动,防治静脉内膜损伤,药物预防等.结果:本组均痊愈出院,术后半年随访,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合理的预防措施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减少病死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恢复期脑出血(ICH)患者住院期间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恢复期ICH患者126例,入院时完善血常规、凝血象、D-二聚体及瘫痪侧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根据下肢静脉彩超表现,将其分为伴DVT组(21例)和不伴DVT组(105例)。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ICH并发DVT的影响因素,将多因素分析有意义的计量指标利用ROC曲线进行效能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年龄、ICH治疗方式、留置尿管、异物置入、下肢肌张力、D-二聚体(D-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下肢肌张力升高[OR(95% CI)=7.564(1.313~43.571),P=0.024]、D-D[OR(95% CI)=1.805(1.151~2.828),P=0.010]与恢复期ICH患者DVT的发生有关;ROC曲线分析表明,恢复期ICH发生DVT时,D-D的曲线下面积为0.768(P<0.05),相对应的95% CI为0.684~0.839。D-D的最佳截断值为0.68时,对恢复期ICH发生DVT的诊断灵敏度为95.24%,特异度为48.08%。结论 下肢肌张力升高是恢复期ICH患者发生DVT的保护性因素;D-D则是恢复期ICH患者并发DVT的危险因素,且对其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了自2003年2月至2008年8月的10例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结果本组LDVT左侧6例,右侧4例。术后早期发生的LDVT有8例,平均发生于术后第9天,另2例术后半年到一年发生。10例均得到彩色B超检查证实,表现为下肢肿胀。本组患者早期用抗凝,溶栓治疗后获得良好的效果。结论 LDVT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探究结肠癌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以指导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2016年结肠癌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资料,同时选择同期未发生血栓的结肠癌患者的资料与之进行比较,分析结肠癌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χ2检验,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然后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性别、术前辅助的放疗、并发症等因素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时间>3 h、持续卧床时间>2 d、合并感染、髙脂血症等因素2组有显著性差异 (<0.01)。Logistic回归显示手术时间>3 h、持续卧床时间>2 d、合并感染、存在输血史、术前辅助化疗是结肠癌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时间>3 h、持续卧床时间>2 d、合并感染等是结肠癌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病可能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妇科良性肿瘤经腹部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9例妇科良性肿瘤术后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均经彩超检查确诊,9例均保守治疗后治愈出院.结论 妇科肿瘤术后DVT应引起充分重视,彩超检查是诊断DVT的重要手段,急性DVT保守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收治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6例临床资料。结果出现临床症状后马上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同时给予早期抗凝、溶栓药物治疗及精心护理,总有效率为100%。结论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流滞缓、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有密切关系,系统的预防和精心护理能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是乳腺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下肢持续性疼痛、肿胀、皮肤温度降低、颜色呈青紫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甚至致残。如发生肺栓塞将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了解乳腺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知识,能使医务工作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帮助术后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本文对乳  相似文献   

16.
由于脑出血术后需绝对卧床休息,致使静脉回流减慢,血流淤滞,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锦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对25例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施以精心的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发生不正常的凝结,堵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其临床表现有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扩张。严重者可造成肢体功能不全和并发肺栓塞,威胁患者生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分为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周围型)、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中央型)和混合型。我科于2007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6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通过实施准确治疗和整体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研究腹腔镜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总结预防措施。方法随机将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3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血小板计数的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原因较多,围手术期给予综合护理的预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88~2000年共发生腹部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病人32例,现对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32例,男13例,女19例,年龄22~72岁,平均58岁,发生于左下肢血栓21例,右下肢11例,DVT发生于术后第4~56天,均经临床症状结合彩超所证实。32例病人中脾切除术后7例,恶性肿瘤术后16例(涉及盆腔手术者4例),单纯腹部手术8例,1例为胸腹联合伤行肝修补术。1.21例转外院行急诊取栓手术,1例在溶栓治疗过程中出现肺栓塞而死亡,余30例用非手术治疗的方案治疗效果良好,随访1~5年均未发生复发。2护理体会2.1预防性护理:手术后…  相似文献   

20.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剖宫产常见并发症之一、在妊娠期及产褥期,妇女静脉血栓栓塞(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发生率为0.5%~7%。。中牟县人民医院为了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通过对3068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采取预防性护删措施,并对8例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抗凝、溶栓等治疗及有针对性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