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克宁  黄申申  李捷  汤玉凤 《中国药师》2005,8(12):1026-1027
目的:了解胺碘酮在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中的疗效.方法:40例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口服胺碘酮后观察P波间期和P波间期离散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P波间期离散度(Pd)和最小P波间期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通过测量心电图的P波间期和Pd可观察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服用胺碘酮后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胺碘酮对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 92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胺碘酮,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美托洛尔,2周后观察疗效.评价治疗前后血清hsCRP和心电图QTd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790,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和QTd均明显降低(=2.009、2.019、11.020、4.975,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降低更明显(=2.018、5.102,均P<0.05).结论 胺碘酮可降低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血清hs-CRP和心电图QTd,明显改善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发阵发性心房纤颤的疗效及对P波离散度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2013年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发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胺碘酮,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5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5d后P波离散度及C反应蛋白。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77.8%)高于对照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P波离散度、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治疗15d后P波离散度与C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波离散度与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62,P〈0.001)。结论胺碘酮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发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P波离散度及C反应蛋白。  相似文献   

4.
胺碘酮对老年冠心病阵发性心房颤动P波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预防心房颤动(房颤)发作时对心电图P波离散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冠心病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治疗组),40例只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随诊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行心电图检查,测量其最大P波(Pmax)时间.最小P波(Pmin)时限及P波离散度(Pdis)。结果治疗组3个月后Pmax无明显变化,Pmin增大,Pdis缩小,而对照组Pmax、Pmin及Pdis无明显变化。两组间Pmin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5),Pdis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胺碘酮使Pds缩小可能是其有效预防房颤复发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8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给予胺碘酮+稳心颗粒治疗)和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每组各40例,随访1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P波离散度、CRP和窦性心律维持率的变化。结果:两组P波离散度和CRP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时,研究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阵发性房颤对降低P波离散度、CRP和房颤复发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螺内酯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 64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每日口服螺内酯20mg,胺碘酮0.2mg,对照组30例,每日口服胺碘酮0.2,共治疗2年。结果治疗组阵发性房颤再次发作5例(14.71%),明显低于对照组7例(23.33%),P〈0.05;治疗组转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3例(8.82%),明显低于对照组5例(16.67%),P〈0.05。结论螺内酯确实能够降低阵发性房颤再发率,减少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陈毓 《中国基层医药》2013,(24):3797-3798
目的比较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92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两组均观察4周,分析心律变异(HRV)参数变化情况,检测血清hs-CRP含量水平。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48%和73.91%,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x2=7.477,P〈0.05);(2)两组治疗后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观察组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3)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心律失常均有效,观察组治疗后HRV各参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对照组仅24h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明显升高。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普罗帕酮,快速有效调节血清中CRP含量,改善HRV异常与预后,且安全性良好,是一种作用更强、起效更快的抗心律失常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慢性心衰(CHF)合并阵发性房颤(PAF)治疗中应用厄贝沙坦配合胺碘酮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1例CHF合并PAF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35例,胺碘酮治疗)与联用组(36例,单一组+厄贝沙坦)。对比用药前后两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P波离散度(Pd)以及房颤复发与窦性心律维持情况。结果:用药前两组LVMI、Pd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后均降低(P0.05),联用组明显比单一组低(P0.05);联用组房颤复发率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结论:CHF合并PAF治疗中应用厄贝沙坦配合胺碘酮可降低LVMI与Pd,减少房颤复发,并有利于窦性心律的维持。  相似文献   

9.
潘伟彪  兰军  郭灼林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0):1346-1347
目的观察胺碘酮和伊贝沙坦对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电图P波离散度(Pd,ms)和最大P波时限(Pmax,ms)的影响。方法90例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加伊贝沙坦组31例,伊贝沙坦组29例和胺碘酮组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观察药物治疗2个月前后心电图Pd和Pmax的变化。结果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d和Pmax明显延长;胺碘酮加伊贝沙坦治疗前Pd(48±8)、Pmax(126±7),治疗后Pd(31±5)、Pmax(109±8);伊贝沙坦治疗治疗前Pd(47±9)、Pmax(126±6),治疗后Pd(44±7)、Pmax(120±9),但差异无显著意义;胺碘酮治疗前Pd(49±9)、Pmax(126±8),治疗后Pd(39±6)、Pmax(112±7),但对Pd和Pmax改善少于胺碘酮加伊贝沙坦组。结论胺碘酮加伊贝沙坦能显著降低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及P波最大时限。  相似文献   

10.
刘国伟  周菊洪 《江西医药》2013,48(6):521-523
目的分析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非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90例非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显著地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后9、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显著地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非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疗效较对照组确切,能抑制心房重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复律后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 15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76例,两组均进行房颤复律.随访12个月.测定治疗前后血浆hs-CRP和NT-proBNP.结果 所有房颤患者经复律后转复为窦性心律,在12个月的随访中,观察组有2例患者房颤复发,对照组9例复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5.28,P<0.05).两组hs-CRP和NT-proBNP在治疗后均明显降低(t=7.270、3.601、8.118、3.006,P<0.05,P<0.01),并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加明显(t=4.720、2.914,均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可以明显减轻持续性房颤患者复律后血浆hs-CRP和NT-proBNP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胺碘酮应用于心力衰竭伴发房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7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乙酰毛花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室率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心室率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室率和对照组治疗后心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应用于心力衰竭伴发房颤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心室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慢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心房颤动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疾病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另给予阿替洛尔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左房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高于对照组的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左房内径、LVEF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慢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房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入住我科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颤患者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n=60)采用0.4mg西地兰,将其溶入至10mL浓度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于5min之内静脉推注完毕;观察组(n=60)采用25-100mg的胺碘酮进行缓慢静脉推注,然后以0.5-1mg/min的速度进行持续静脉滴注,直至转为窦性心律。对两组患者心电功能及生存质量进行对比。结果①两组患者最后均转复为窦性心律,且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室率较治疗前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但是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②上述两组患者在房颤转复时间、药物用量、房颤复发率等方面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③观察组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Dd)、HR、室性期前收缩[M(QR)]以及房性期前收缩[(QR)]较对照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④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的比率(38.3%)要明显高于观察组(15.0%),且二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静脉推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颤的临床治疗疗效明显,房颤时间明显缩短,胺碘酮用量发生明显减少,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心功能指标、稳定心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后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AMI并发房颤中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5.
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治疗快速房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治疗快速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快速房颤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地高辛治疗,观察组给予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治疗。观察2组卧位心率、血压及复律时间,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卧位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复律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治疗快速房颤,复律成功率高,时间短,优于地高辛等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6.
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用  邢玉龙 《安徽医药》2013,17(3):492-493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将该科52例诊断为阵发性房颤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在胺碘酮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1年内房颤复发、转为持续性房颤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能够很好的维持窦性心律,1年内房颤复发及转为持续性房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阵发性房颤具有显著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炎症因子及其左房内径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再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CRP水平、左房内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CRP、观察组治疗前后LA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组间CRP和LA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有效降低CRP水平,有效抑制左心房内径的扩大,减少房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新发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4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新发心房纤颤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胺碘酮联合维拉帕米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及稳心颗粒的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新发心房纤颤,不仅临床治疗疗效显著,而且对患者的身体素质以及生存质量具有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诊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9~2012年急诊收治8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的资料,根据其转复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普罗帕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转复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用药后12h内转复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转复时间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急诊科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