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医药科学》2017,(7):234-236
目的研究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监测在小儿脓毒性休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5月11日~2016年5月11日我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儿32例为研究对象,患儿入院后均接受早期的目标导向治疗,按照治疗结果分为两组,分别为存活组25例,死亡组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0、6、12、24小时对应的危重病评分APACHEII评分。结果 0小时死亡组动脉乳酸值为(14.80±1.25)mol/L、APACHEII评分(28.00±4.05)分,明显高于存活组动脉乳酸值(6.32±1.24)mol/L、APACHEII评分(18.05±3.2)分;6小时死亡组动脉乳酸值为(15.45±2.04)mol/L、APACHEII评分(30.00±3.95)分,明显高于存活组动脉乳酸值(3.18±1.10)mol/L、APACHEII评分(15.61±2.22)分;死亡组患儿早期6h乳酸清除率(9.58±1.05)%,明显低于存活组(43.01±3.29)%,存活组12h乳酸清除率(67.14±2.31)%,存活组24h乳酸清除率(76.55±2.77)%。结论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监测对评估患儿感染休克程度和复苏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监测脓毒性休克患儿液体复苏前后乳酸水平和液体复苏后乳酸清除率,研究乳酸和乳酸清除率在脓毒性休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重庆儿童医院PICU2006-2009年住院的脓毒性休克患儿行液体复苏,测定液体复苏前及复苏后血乳酸值,并计算相应的乳酸清除率,分析与性别、器官功能衰竭、预后的关系。结果液体复苏前乳酸值与性别、死亡或存活无差异,但与器官功能衰竭数目有相关性。液体复苏后各时间段乳酸及乳酸清除率在存活及死亡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评估乳酸清除率对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的价值较乳酸高,液体复苏后各时间段乳酸和乳酸清除率与器官功能障碍数目有相关性(P<0.05)。结论动态监测乳酸清除率较单纯一次乳酸值更能预测脓毒性休克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动脉血乳酸浓度动态变化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脓毒性休克患者40例,采用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将其中死亡患者15例作为死亡组,其余25例作为存活组,比较其在入院时、入院6h和入院24h动脉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结果 存活组入院时、入院6h、入院24h血乳酸浓度均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组6h乳酸清除率和24h乳酸清除率均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脉血乳酸浓度持续增高或6h乳酸清除率低的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差,6h乳酸清除率较24h乳酸清除率具有良好的早期预后评估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浓度动态变化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脓毒性休克患者40例,采用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将其中死亡患者15例作为死亡组,其余25例作为存活组,比较其在入院时、入院6h和入院24h动脉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结果存活组入院时、入院6h、入院24h血乳酸浓度均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组6h乳酸清除率和24h乳酸清除率均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血乳酸浓度持续增高或6h乳酸清除率低的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差,6h乳酸清除率较24h乳酸清除率具有良好的早期预后评估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6h乳酸清除率与儿童脓毒性休克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9年11月至2013年7月安徽省立儿童医院  相似文献   

6.
笪伟  张泓 《安徽医药》2020,24(6):1171-1173
目的评估皮肤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CRT)在脓毒性休克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 5月至 2019年 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 73例,根据脓毒性休克病人 28 d转归分为存活组( 35例)与死亡组( 38例),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两组病人 CRT,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分析 CRT预测脓毒性休克病人预后的阈值及其灵敏度与特异度等诊断试验评价指标。结果死亡组 CRT明显高于存活组[ 5.50(4.40,5.90)s比 2.20(1.90,2.80)s,P<0.05]。 ROC曲线下面积(AUC)显示: AUC=0.83,最佳截断值为 2.4 s时预测脓毒性休克病人死亡,灵敏度高达 94%,特异度为 84%。结论脓毒性休克 6h液体复苏后 CRT可以预测脓毒性休克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85例临床资料,依据脓毒性休克预后情况,将出院后60 d内死亡纳入死亡组(36例),出院后60 d内存活者纳入存活组(49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分析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死...  相似文献   

8.
夏桂英 《江西医药》2014,(11):1281-1282
目的:探讨脓毒症休克患儿血乳酸水平变化和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52例脓毒症休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儿确立诊断时血乳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愈组治疗6h和12h血乳酸水平分别为(3.84±0.52)mmol/L、(3.12±0.31)mmol/L;死亡组治疗6h和12h血乳酸水平分别为(5.26±0.64)mmol/L、(5.73±0.51)mmol/L,两组患儿治疗6h和12h的血乳酸水平经统计学处理其P<0.05。结论治疗12h后患儿血乳酸水平仍高于4mmol/L预后差,治疗12h血乳酸水平高低对患儿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白蛋白水平与儿童脓毒性休克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50例脓毒性休克患儿做为研究对象,其中好转存活24例,死亡26例;对50例患儿进行白蛋白监测,同时对各脏器功能进行监测,观察白蛋白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死亡组的白蛋白值与存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功能障碍器官数目的增加,白蛋白值越低,病死率逐渐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中,模型检验χ2=26.781,P=0.000,模型有统计意义。白蛋白OR值=1.125,白蛋白可做为脓毒性休克的死亡危险因素。结论白蛋白可作为感染性休克患儿预后不良和疾病严重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脓毒性休克患者SV、ScVO2、乳酸清除率与患者预后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5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预后情况的差别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存活组中共计患者75例,死亡组中共计患者50例,分析两组患者在ICU接受治疗时、ICU接受治疗6h后的SV、ScVO2、乳酸清除率情况,分析其...  相似文献   

11.
杨坤  唐安华  王渊 《淮海医药》2015,(3):256-257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乳酸浓度对感染性休克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收集我院重症医学科诊治的5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存活组28例,死亡组22例。测定患者入院时、经积极液体复苏后6 h、24 h、48 h血乳酸值并计算血乳酸清除率,24 h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分析2组血乳酸浓度、6 h乳酸清除率、APACHEⅡ评分的差异及APACHEⅡ评分与血乳酸相关性。结果死亡组入院0 h、6 h、24 h、48 h血乳酸浓度及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6 h乳酸清除率低于存活组(P<0.05)。APACHEⅡ评分与血乳酸呈正相关(r=0.621,P<0.01)。结论血乳酸浓度持续增高或6 h乳酸清除率低的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差,动态监测血乳酸浓度及早期乳酸清除率能很好判断感染性休克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血乳酸水平对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动态监测38例脓毒性休克患儿入住PICU 后1 h 内(治疗前),6、12、24、36 h 血乳酸水平的变化.并与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30例儿童做对照.比较存活与死亡者的血乳酸水平变化.结果 存活组的患儿经过积极治疗后血乳酸水平逐步下降,在治疗36 h 后基本恢复正常; 而死亡者的血乳酸水平持续升高.入院6 h后各时间点死亡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 (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动态监测脓毒性休克患儿的血乳酸水平变化有利于临床评估病情和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肠内营养实施时机对脓毒性休克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延迟肠内营养,观察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OF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MODS发生率及多次手术率均少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有效提高脓毒性休克预后,减少并发症、MODS及多次手术的发生,缩短治疗时间,具有比延迟肠内营养更为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脓毒性休克患儿平均动脉压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重度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目前在住院患者中严重脓毒症的病死率约为30%,而脓毒性休克的病死率为50%~60%。因此,有必要对如何提高脓毒性休克患儿生存率积极探寻有利因素,从而给予有力的干预措施,使得病死率降低。本研究对72例脓毒性休克患儿的平均动脉压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严重脓毒症是急诊重症监护病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uni,t EICU)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因其来势凶猛、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目前得到了医学界广泛的关注.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MICU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脓毒性休克的疗效。方法将同期收治的41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凝血酶原时间、白细胞计数及病死率。结果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后,治疗组的心率、凝血酶原时间、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对脓毒性休克发病的多环节起阻断作用,明显降低其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应用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35例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90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综合治疗,研究组给予以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凝血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发生率情况。结果研究组血小板(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D-二聚体水平(D-D)检测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共发生10例(11.11%)MODS事件,其中累及2个、3个脏器系统各4例,累及4个脏器系统2例。对照组13例(28.89%),依次为7、4、2例。两组MODS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辅助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年龄对LCR、NT-proBNP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价值的影响。方法:选回顾性研究方式,搜集2020-06~2021-06来我院就诊的8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资料,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年龄段划分标准分为年轻组(≤44岁)和老年组(≥60岁),以患者入院28天内死亡评估患者预后情况,死亡为预后不良,存活为预后良好。测患者术后1、3、5d乳酸清除率(LCR)、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比较年轻组与老年组LCR、NT-proBNP、APACHEⅡ评分差异。结果:术后1、3、5d,老年组的LCR与NT-proBNP水平均明显低于年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及老年组预后良好者的LCR与NTproBNP水平明显均较预后不良者有明显升高(P<0.05);老年组ROC曲线显示,LCR、NT-proBNP两项联合预测脓毒性休克预后的AUC为0.72,灵敏度为95%,优于LCR、NT-proBNP单项检测(P<0.05);青年组ROC曲线显示,LCR、NT-proBNP两项联合预测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优化复苏集束化策略对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经急诊重症监护室(ICU)收住的脓毒性休克患者65例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优化复苏集束化策略)32例和对照组(采用拯救脓毒症运动经典方法)33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器官衰竭评分系统(SOFA)评分的变化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28 d病死率.结果 治疗组人选后3d、7 d SOFA评分分别为(9.1±2.5)分、(8.2±2.8)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的(10.1 ±3.3)分、(9.5±3.1)分(=4.52、3.99,均P<0.05);治疗组28 d病死率为28.1%,低于对照组的48.5%(x2=12.84,P<0.05).结论 早期应用优化复苏集束化策略可以明显改善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探讨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性休克的效果。方法 9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两组治疗前后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指数(SVI)。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GEDVI为(787.24±68.35)ml/m2、CI为(4.69±1.15)L/(min·m2)、SVI为(39.51±3.38)ml/m2,均高于对照组的(672.31±67.29)ml/m2、(3.45±1.04)L/(min·m2)、(34.12±3.24)ml/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实施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医治具备明显的效果,能够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值得采纳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