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3 毫秒
1.
目的 观察各型颈椎病病变的间隙在病变的局部及周围有无规律性的压痛点.方法 选有颈椎病症状的患者600例,并拍颈椎X线平片,通过X线片与患者症状结合判断病变的间隙,查体(本组预先设计有6个观察点),查体后记录各个点之间的情况.采用症状、X线片、压痛点、病变间隙关联规则的研究方法作颈椎病病变间隙与压痛部位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颈椎病患者在颈部及项部都有明确的压痛点,而且最少有相对固定的两个压痛点,病变的椎间隙与压痛点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神经根节段分布与压痛部位的关联分析显示压痛与之有关,压痛部位集中于受累椎间隙的小关节附近、肩胛提肌及斜方肌颈肩移行部位.结论 病变椎间隙与相关压痛点的检查与规律性的分析,对于颈椎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及判定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颈椎牵引和针灸综合治疗颈性眩晕1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 2 0 0 0年至 2 0 0 2年 3月对门诊收治的 12 0例颈椎病眩晕患者 ,采用颈椎牵引和针灸综合治疗 ,取得明显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历中 ,男 5 7例、女 6 3例 ;年龄 2 4~ 76岁。病程 3d~ 12年 ;大多数病人都有低头劳累史。1.2 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颈部痛胀不适、眩晕头痛、头颈转动及体位改变时症状加重。有 14例病人曾突然晕倒。1.3 主要体征 大部分病例有“风池”穴压痛 ,可有一侧的横突鼓突 ,颈2 棘突多偏歪并有压痛 ,旋颈试验阳性 ,也有个别病例无明显的体征。1.4 X线检查 颈椎片大多数病人有寰…  相似文献   

3.
针刀加手法治疗颈性眩晕3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7年以来,采用针刀治疗颈性眩晕37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37例中,男27例,女10例;年龄30~70岁,平均43.2岁;病程2周~12年。诊断标准:1头晕目眩,转侧尤甚,伴头痛、恶心呕吐,短暂弱视或失明、耳鸣、感觉或运动障碍,颈部酸痛、僵硬。2全部病例X线摄片,发现有颈椎关节增生,CT扫描诊断为颈椎间盘突出。3排除耳源性、高血压、颅内占位、神经官能症疾病引发的眩晕。治疗方法:1病人坐位或俯卧位,暴露后颈部,治疗点选颈椎棘突旁及横突周围压痛点或痛性结节处,常规消毒,刀口线与颈纵轴平行。针体垂直于进针处皮肤刺入。患者有酸胀感伴针刀收紧…  相似文献   

4.
小针刀配合提旋复位法治疗颈椎病68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贺铁豪 《颈腰痛杂志》1997,18(4):235-236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1]。近年来笔者用小针刀配合提旋复位法治疗颈椎病68例,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16床资料本组68例病人,男性26例,女性42例;年龄32~54岁46例,55岁以上22例;病程6个月~12年,平均3年。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不适,或伴头晕头痛,上肢疼痛或麻木;临床主要体征为颈部活动受限,颈椎4~5棘突轻微不对位,椎间孔压迫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头后伸旋转试验阳性。颈椎侧位X线片检查显示,本组病例有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椎体3~7前、后缘骨质增生、轻微移滑,椎体间隙变窄、椎管变窄、后纵…  相似文献   

5.
双向定点扳法治疗脊柱小关节错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小关节错位在临床上较多见,笔者采用双向定点扳法治疗5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8例中男31例,女27例;年龄10~57岁;病程:最长12月,最短半小时。发病部位:颈椎小关节错位15例,胸椎20例,腰椎23例。临床特点:表现为脊柱强直,局部肌肉痉挛、压痛、活动受限,棘突有不同程度偏歪。X线片示:可有生理孤度变直,脊柱侧弯,骨质增生等。治疗方法1.颈椎小关节错位:以棘突向左侧偏歪为例。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其后,右拇指推顶偏歪棘突,左手向左侧扳下颌,当扳至最大限度时,再适当用力向左侧旋转,可感到指下有跳…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本组 ,男 39例 ,女 2 1例 ,年龄最大 76岁 ,最小 33岁 ,平均年龄 5 8.7岁 ,病程最长 2 6年 ,最短半年 ,全部病例均经X线照片确诊 ,其中有颈椎骨质增生 38例 ,颈部韧带钙化 10例 ,颈椎间盘突出 3例 ,9例颈椎X线片无异常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颈痛、呕吐及上肢麻痛等症状。2 治疗方法口服法 :全部病例均给予中成药“伤科接骨片”(大连海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 ,根据年龄、体重、病情情况 ,每次 3~ 4片 ,3次 /d。理疗法 :常规牵引 ,按摩治疗 2 0min。外用法 :在做完理疗后的同时 ,用“伤科接骨片”5~ 10片研末 ,加冰…  相似文献   

7.
齿状突合并周围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齿状突合并周围骨折的诊治方法。方法:2003年1月~2006年3月我院收治新鲜齿状突骨折合并周围骨折17例。经急诊颈椎正侧位X线片、颅骨牵引后颈椎张口位及侧位X线片、CT冠状面和矢状面平扫加重建,诊断齿状突骨折合并周围骨折。采用谭明生法、Harms法和AO拉力螺钉对本组患者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同定,用自体髂后上棘松质骨行寰枢椎后表面植骨融合.随访观察疗效。结果:17例齿状突骨折患者术前影像学诊断合并齿状突周围骨折20处,术中发现周围骨折5例5处.共25处骨折.平均每例患者1.5处周围骨折。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可疑椎动脉挫伤1例。术后随访3个月~3年,平均1.4年,颈枕部疼痛1例:复查X线片显示齿状突骨折均愈合,畸形愈合3例,合并存在的25处齿状突周围骨折均愈合.无钉棒系统松动、断裂。结论:齿状突合并周围骨折是齿状突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影像学的局限性.术前准确诊断很闲难。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临床中发现 ,部分以上肢麻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 ,颈部无明显阳性体征 ,而冈下肌处有明显压痛 ,并向上肢传射。自 1997年 8月— 2 0 0 2年 2月共治疗 113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13例 ,男 34例 ,女 79例 ;年龄 2 3~ 75岁 ,平均 4 9岁。病程 10d~ 3年 ,平均 1 5年。均以上肢麻痛为主要症状 ,上肢生理反射无异常。其中单侧 97例 ,双侧 16例。上臂为主者 4 5例 ,前臂及手为主者 39例 ,整个上肢及手麻痛者2 9例。曾按颈椎病治疗者 85例。本组 113例全部拍颈椎X线片 ,其中 78例见颈椎有轻度骨质增生、曲度变直等表现。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颈椎融合伴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并非罕见,其治疗方法有非手术和手术疗法二种[1],笔者采用“松扳牵按点”五步整骨推拿法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收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1例中男7例,女4例;年龄38~64岁。来院前已发现有先天性颈椎融合者9例,2例系因颈部外伤后出现症状来院摄X线片始发现畸形。2.临床表现:本组有9例因长期颈部酸痛不适活动受限而去医院摄颈部X线片发现颈椎融合畸形。11例均有颈部僵硬酸痛、活动不灵;6例伴有肩臂痛、肌力减弱和上肢腱反射减弱,3例伴有后头痛,2例表现为轻度颈髓受压,出现四肢麻木乏…  相似文献   

10.
徐渊 《中国骨伤》1997,10(1):45-45
颈椎病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椎间盘狭小,骨刺形成,椎间孔狭窄而引起的颈、肩、上肢等部位疼痛、沉重、麻木和瘫痪等症状。笔者采用药物外擦、神灯照射、皮肤针等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74岁;病程短则月余,长则数十年;颈椎骨质增生发生于颈1~2椎者,5例,发生于颈3~6椎者21例,伴发椎间孔狭窄者9例。本组26例均经X线正侧位片提示有不同程度骨质增生。颈肩部酸痛、转动不利、劳累或受寒后疼痛加重。颈椎骨有局部压痛。治疗方法将“骨友灵擦剂”,擦在颈第1…  相似文献   

11.
Jefferson骨折可致颈椎严重不稳,如未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可致寰椎迟发性前脱位或迟发性四肢瘫等严重后果。我科采用颅骨牵引头颈胸石膏固定治疗Jefferson骨折2例,疗效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2例,均为女性。例1,4 0岁。因车祸致枕颈部疼痛,活动受限2d就诊。查体:神志清楚,颈椎生理弯曲变直,颈部压痛(+)。颈椎正侧位及寰枢椎开口正位X线片示寰枢椎半脱位(图1)。CT示寰椎Jefferson骨折(图2 )。例2 ,31岁。从2m高处跌落致颈部疼痛,活动受限30min就诊。X线片示寰枢椎半脱位,CT示寰椎Jef ferson骨折。…  相似文献   

12.
笔者自1988~1994年运用脊柱侧旋松解复位法治疗关节滑膜嵌顿128例,均获得治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28例中男96例,女32例;年龄17~67岁;病程半小时~16天;全部病例均有腰部闪、扭伤史。2.诊断依据:多为弯腰搬重物或突然转动身体时扭伤腰部,也可因轻微的不协调腰部活动而致伤。伤后突发剧烈腰痛,腰肌处于保护性痉挛状态,腰微前屈位,既不敢前弯腰,更不敢后伸腰。检查时多在第四、五腰椎棘突分有明显的压痛点,有时伴臀及大腿后部牵扯痛,压痛最明显处的棘突可发现偏歪。X线平片除腰椎生理曲度改变及退行变、…  相似文献   

13.
麝壁膏治疗骨质增生51例报告庞士龙,张改莲,庞小芹临床资料本组51例,男24,女27,病程最长20年,最短3个月。年龄最大74岁,最小9岁。颈椎增生14例,胸腰椎增生11例,四肢增生21例,其它部位增生5例,均有不同程度临床症状,并经X线摄片确诊。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女性手部血管球瘤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30例女性手部血管球瘤患者,年龄18~48岁,平均35岁;病程3个月~3年。均为单指发病。早期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治疗。结果:30例中28例指甲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隆起,并可见指甲下有蓝紫色斑点状改变。18例X线片末节指骨有不同程度的受压表现。全部病例均可于指甲上找到明确并且固定的压痛点,术后患指疼痛均完全消失,经平均15个月随访,无疼痛复发病例。结论:甲下有蓝紫色斑点状改变及有固定压痛点,对女性手部血管球瘤患者有诊断意义,早期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此病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1996年 8月~ 1 998年 8月 ,我院开展颈椎椎体间长窗式扩大减压术 ,自体髂骨植入融合 ,AO带锁钢板内固定 ,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1 3例 ,经随访 2~ 4年 ,取得了优良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共 1 3例 ,男 9例 ,女 4例 ,年龄 45~ 70岁 ,平均 55岁 ,病程 1 0~ 82个月 ,平均32个月。全部病例术前均进行 X线颈椎正侧位片及MRI检查。X线片表现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曲者 7例 ,单节段间隙狭窄者 3例 ,双节段间隙狭窄者4例 ,三间隙狭窄者 6例。MRI检查均提示 2个或 2个以上椎间隙退变突出 ,局部骨赘形成 ,相应节段…  相似文献   

16.
我院从 1997年 6月~ 2 0 0 0年 6月采用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76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76例 ,男 36例 ,女 40例 ,年龄 42~ 70岁 ,平均 5 6岁。病因 :外伤 5例 ,劳损 33例 ,受寒 6例 ,落枕 10例 ,不明 2 2例。病程 1个月~ 8年 ,平均 10个月。 76例患者有颈、肩、背及上肢不适 ,酸胀痛 ,麻木及沉重感 ;34例压颈试验阳性 ;30例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32例有腱反射减弱 ;5 0例有颈椎棘突偏歪。颈椎 X线片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 ,48例颈椎生理弧度消失变直或反曲 ,32例椎间后缘连线中断 ,12…  相似文献   

17.
张雪丽 《中国骨伤》1998,11(6):81-81
我院综合治疗颈椎病18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80例中男96例,女84例;年龄20~40岁86例,40岁以上94例;外伤史27例,长期伏案工作102例,受凉受累35例,不明原因16例;病程2个月~10年,平均3年。颈椎X线片:颈椎生理弧度消失变直147例,颈椎反曲现象48例,颈椎折曲现象45例,颈椎呈轻度S形弯曲61例,颈椎成角现象16例,颈椎间后缘连线中断68例,颈椎轻微前后沿脱24例。颈椎CT:C3.4纤维环膨出者18例;C4.5纤维环膨出者42例,间盘疝者23例;C。。纤维环膨出者69例,间盘疝者39例;C。;纤维环膨出者sl例,间盘…  相似文献   

18.
笔者自2000至2001年期间,运用卧式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60例病例选择均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2例,女性38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为45岁;病程10天~5年,平均为15年。所有患者均有颈肩部不适,活动受限,伴一侧上肢疼痛或麻木症状。查体:颈椎棘突旁有明显压痛,椎间孔压缩试验阳性或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或两者均为阳性的体征。X线摄片显示颈椎椎体后缘均有骨质增生,生理曲度异常及椎间隙狭窄。1.2治疗方法1.2.1俯卧按揉放松法:令患者俯卧,头自然微屈于推拿床的孔中,…  相似文献   

19.
颈性眩晕整骨推拿治疗前后颈椎X线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马峥嵘 《颈腰痛杂志》2006,27(5):426-428
颈性眩晕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个病症,是由于椎动脉压迫或者刺激致使血流障碍而导致脑血管供血不足出现的眩晕,多发于中老年人。颈椎X线摄片是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颈椎病的一种诊断手段,随着CT、MRI等检测方法在临床检查中的普及,颈椎X摄片对于临床治疗过程中尤其是整骨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指导价值即治疗适应症选择和治疗预后的指导意义渐被忽视。我们通过对2001年至2005年收治的65例颈性眩晕患者进行整骨推拿治疗前后的颈椎X线片异常征象对比观察和统计学分析,试图探讨颈椎X线摄片对整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王敏  华启海 《颈腰痛杂志》1997,18(4):287-287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其中又以颈肩省指疼痛麻木为主要症状的痹痛型最为多见。我科自1988年综合使用电针刺、推拿、TDP照射、拔火罐及额枕吊带牵引、颈部功能锻炼诸方法治疗患者64例,疗效满意,复发率低,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64例经专科确诊为痹痛型颈椎病患者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42岁;病程最短6天.最长者10余年。共观察3个疗程。诊断标准症状有颈项疼痛,肩臂窜痛,上肢麻木放射痛,手指麻木.握力差。体征有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颈椎间孔压缩试验阳性,颈椎棘突旁压痛。X线片或CT片示有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