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金匮要略》虽是讨论内伤杂病方药的辩证应用的典籍,但书中不乏论及针灸的治疗。本文结合该书内容,就扶阳固既、清肝泻实、引阳散寒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也对该书在论及针灸等方面的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金匮要略》各种传世版本中,吴迁抄本最大程度保留了北宋官刻原貌.从书名、篇名、篇章顺序、方药名、药物炮制方法、用药剂量、参考医书、宋臣注文等角度,对比分析和研究吴迁本与邓珍刊本及其衍生的各传本,对北宋官刻《金匮要略》的面貌进行一定程度的还原.北宋官刻《金匮要略》的正式书名是《金匮要略方》,全书篇名完整,篇章顺序与当今通...  相似文献   

3.
笔者从双向调治的定义入手,对《金匮要略》所论及的表里同病,寒热错杂,虚实相兼等做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4.
《金匮要略》中有很多关于护理学方面的记载,张仲景对疾病的饮食调摄、药后反应的观察处理等护理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并且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疒徵瘀血系指血液运行不畅,甚至停滞凝聚,或离经之血积于体内。《内经》中有关于“恶血”、“脉不通”、“血泣”等记载,也曾论及其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然首次提出“瘀血”之名者为汉代名医张仲景。在其《金匮要略》许多篇章中详细论述了瘀血证的病因病机及其病证特点,并用活血化瘀诸方治疗与瘀血有关的病证,为后世医家对瘀血理论和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1何为瘀血《内经》中虽有关于瘀血的论述,但很不明确,如《素问·调经论》云:“血气未并,五脏安定,脉络水溢,则经有留血。”《素问·缪刺论》云:“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张…  相似文献   

6.
袁景贤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3):466-467
第二节百合病百合病,笔者怀疑仲景对该病可能找不到原因而无正确病名。后世还有不少说法:百合病是因用百合为主药而得名;亦有人认为是该病错综复杂是多证相合而为百合等等。观《金匮》证状:“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  相似文献   

7.
《金匮要略》药物配伍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要略》药物配伍刍议王新生(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210029)关键词《金匮要略》药物配伍《金匮要略》一书被后世医家誉为医方之祖。书中方剂既重视单味药物原有主治功用,同时也注意药物配伍后所产生的协同作用,有将性能功用相似的药物配伍,亦有根据病情...  相似文献   

8.
《金匮要略》治瘀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要略》首创“瘀血”之说,其致瘀因素及病机相当复杂,张仲景创立并灵活运用活血化瘀方药,有效治疗各科疾病。本文结合《金匮》原文精神对其治瘀规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是《金匮要略方论》的简称,是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是我国现存最早治疗杂病的专著。本书理、法、方、药悉具,内容精要,价值珍贵,对后世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被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对今天的中医临床仍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金匮》以病分篇,按条论述。其原文古奥,义理深邃,篇名和有些病名特殊,病因病机多述略,就是名词术语、行文习惯也和现代不同,学习起来较难。为使读者对《金匮》一书既能撮其要,又能理解应用,达学以致…  相似文献   

10.
叠音词一般具有加重语气、强调词义 ,使行文齐整 ,谐调匀称 ,形容恰当 ,比喻贴切 ,诵读琅琅上口的作用。《金匮要略》一书凡出现叠音词 2 1个 ,34次。本文将有关叠音词的应用介绍如下 :1 行文整齐 ,琅琅上口叠音词 ,一旦放入句、段 ,则使行文齐整方园 ,和谐匀称 ,久而习诵如无韵之诗 ,流畅自然。如《金匮要略》第二篇痉湿病的原文 :“太阳中 ,发热恶寒 ,身重而疼痛 ,其脉弦细芤迟 ,小便已 ,洒洒然毛耸 ,手足逆冷 ,小有劳……”。腹满寒疝宿食病第十篇有 :“寸口脉弦即胁下拘急而痛 ,其人啬啬恶寒也”。五脏风寒积聚病第十一篇 :“脾中…  相似文献   

11.
《金匮要略》教学模式是对《金匮要略》前22篇的每一篇均按简释篇名、概述内容、分析原文进行授课;对方、证俱全的重点条文则按证候、病因病机、治疗方剂进行分析;对其中的治疗方剂又按功能、方义、临床应用进行教学。本教学模式由三组子模式组成,每组均分三个部分,故又称三三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就象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样,解决了《金匮要略》难教难学的问题,提高了本门课的课堂教学效果,从学生反馈的信息可知,本教学模式深受他们的欢迎。  相似文献   

12.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小便”非常重视,有许多发明。通过辨识“小便”的异常与否,可判断疾病的病位,说明疾病的病因病机,用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指出疾病的治疗原则,提示疾病的治疗禁忌等。对后世启发甚大。  相似文献   

13.
《金匮要略》养生思想初探赵云芳(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3)主题词《金匮要略》养生/方法《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治疗杂病的专著,它以脏腑辨证为核心,理法方药悉备,内容精要,为后世医家进一步阐发内伤杂病学说,开辟了先河,曾被誉为“方书之祖”、“医...  相似文献   

14.
《金匮要略》三步教学法探讨刘读文(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3)主题词《金匮要略》;教学方法《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是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它是我国现存最早治疗杂病的专著。本书理、法、方、药悉具,内容精要,价值珍贵,对后世...  相似文献   

15.
紧密联系临床上好《金匮要略》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要略》课程重要,但难教难学,就如何有效进行金匮教学提出观点,紧密联系临床,才能充分发挥经典著作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金匮要略>是最早系统论述出血证的医著,理、法、方、药赅备地辨证出血证.笔者现从病理病位、治法、禁忌等方面试析如下. 1 病理及病位 1.1 衄血衄血主要指鼻出血.<血痹虚痨病脉证并治第六>云:"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提出阴虚不能藏阳,虚阳上浮致衄.又云:"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此为阴虚而阳热上浮致衄血.<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云:"夫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指出肝肾阴虚阳亢火动,热伤阳络则衄血.又曰:"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春夏阳气外浮,若太过扰动血脉则致衄血;秋冬阳气内藏,若不能内藏甚或浮越不敛,迫血妄行致衄.还云:"病人面无血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指出内伤出血,若脉见沉弦,为水不涵木,郁积化火,木火刑金,火升气逆,血上溢而见衄血.另外,提出:"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此乃心火亢盛,迫血妄行.  相似文献   

17.
《金匮要略》一书是汉代张仲景所著,对服药方法十分讲究,因病证不同,用药亦异,故而服药的方法有不同,现将其服药方法护理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8.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篇》第3条云:“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楼薤白白酒汤主之。”从表面文字来看,仲景论脉象言迟复言数,犹似于矛盾之中,那么仲景言辞究竟寓义是否于矛盾中?参阅历代注释,众说纷纭,于人莫衷一是。有疑“数”脉为衍文者,以《金匮要略直解》为代表,认为“数”脉当为衍文。该书云:“寸脉沉迟,关上小  相似文献   

19.
<金匮要略>是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金匮要略>中体现了中医症状鉴别、证的鉴别、病位鉴别、脉象鉴别、病程鉴别的鉴别诊断,一病一证,皆须医者细细的体会其中的诊断要义,掌握好疾病的鉴别诊断,对于医者进行施治及判断疾病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通便法即指运用通大便的方法使燥屎、瘀血、宿食、痰饮及虫积等有形之邪从大便而出的一种方法。本文结合《金匮要略》原文对仲景对该法的运用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