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曹雷  王莉红  刘婷娇  刘佩勇 《广西医学》2008,30(11):1655-1657
目的 研究口腔鳞癌组织中p27Kip1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以及与临床生物学特性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3例原发性口腔鳞癌组织及2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p27Kip1及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水平,Ki-67作为细胞增殖活性的指标也被检测.结果 p27Kip1在口腔鳞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5),cyclin D1蛋白和Ki-67在口腔鳞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5) ;cyclin D1蛋白过表达与临床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27Kip1缺失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27Kip1负表达和cyclin D1过度表达与细胞增殖评价因子Ki-67呈负相关(r=-0.587和-0.667,P<0.05).结论 在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p27Kip1的缺失表达和cyclin D1的过度表达两者可能单独或共同参与.p27Kip1的缺失可能还与口腔鳞癌细胞的分化、转移及增值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
采用免疫组化中的 S- P法检测 6 7例大肠癌中 p16、cyclin D1 的表达。结果大肠癌 p16、cyclin D1 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7.8%和 44 .8% ,高分化癌 p16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分化癌 (P<0 .0 5 ) ,而低分化癌 cyclin D1 过表达率高于高分化癌 (P<0 .0 5 ) ;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 p16阳性率低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 ,而淋巴结转移阳性组 cyclin D1 过表达率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 (P<0 .0 5 )。相关分析表明 ,在大肠癌中 p16与 cyclin D1 呈负相关。提示 p16基因失表达和cyclin D1 过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其在大肠癌中的反向表达支持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相互抑制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p16蛋白失表达及其意义,以及p16蛋白与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60例大肠癌和47例大肠腺瘤中p16蛋白及Ki-67抗原的表达.结果 1.大肠癌、大肠腺瘤中p16失表达率分别为26.7%、25.5%,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2.随肿瘤分化程度的下降,p16蛋白的失表达率增高,p16表达程度明显下降(P<0.05),但p16表达的改变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无关(P>0.05).3.大肠癌Ki-67阳性表达率为38.1%±10 1%,较腺瘤24.3%±8.3%显著增高(P<0.01).大肠癌低分化组Ki-67阳性表达率较高、中分化组增高(P<0.01).4.大肠癌p16阴性组Ki-67阳性表达率37.6%±11.47%与p16阳性组38.18%±9.68%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p16蛋白失表达与大肠癌分化呈负相关.大肠癌Ki-67阳性表达率高于腺瘤,而且分化越差,Ki-67表达越高.p16表达的改变与Ki-67阳性表达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P27kip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探讨P27kip1表达缺失的临床意义及其与肺癌细胞增殖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SP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非小细胞肺癌的P27kip1及Ki-67表达情况.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法、Log-rank曲线和Cox比例风险回归等方法分析P27kip1表达缺失的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t检验分析p27表达与Ki-67标记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68例NSCLC中p27表达的缺失率为51.5%,p27表达的缺失与性别、年龄、肿物大小、组织学分型等无关(P>0.05),而与Ki-67标记指数、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27kip1阴性的患者ki67标记指数高于P27kip1阳性的患者.单因素生存分析表明,p27表达的缺失与肺癌的生存率密切相关,p27阳性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p27阴性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癌的淋巴结转移和p27表达的缺失可以作为判断肺癌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p27的表达的缺失与NSCLC的细胞增殖、去分化、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以作为估计生存率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5.
p16基因蛋白在大肠癌中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p16蛋白失表达及其意义,以及p16蛋白与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60例大肠癌和47例大肠腺瘤中p16蛋白及Ki-67抗原的表达.结果1.大肠癌、大肠腺瘤中p16失表达率分别为26.7%、25.5%,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2.随肿瘤分化程度的下降,p16蛋白的失表达率增高,p16表达程度明显下降(P<0.05),但p16表达的改变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无关(P>0.05).3.大肠癌Ki-67阳性表达率为38.1%±101%,较腺瘤24.3%±8.3%显著增高(P<0.01).大肠癌低分化组Ki-67阳性表达率较高、中分化组增高(P<0.01).4.大肠癌p16阴性组Ki-67阳性表达率37.6%±11.47%与p16阳性组38.18%±9.68%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16蛋白失表达与大肠癌分化呈负相关.大肠癌Ki-67阳性表达率高于腺瘤,而且分化越差,Ki-67表达越高.p16表达的改变与Ki-67阳性表达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并探讨p16、cyclin D1基因在原发性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病理生物学行为等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8例原发性肺癌标本中p16、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果:原发性肺癌中p16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cyclin D1在原发肺癌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二者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及疾病分期密切相关(P<0.05),且二者表达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在原发型肺癌中存在抑癌基因p16编码蛋白的表达下调以及原癌基因cyclin D1表达上调,与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提示二者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调控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郭伟平  王泽华 《医学争鸣》2006,27(15):1434-1437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7kip2和细胞周期素E(cyclin E)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p57kip2和cyclin E在48例宫颈癌、1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 p57kip2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1%,低于正常组(93%)和CIN组(7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cyclin E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7%,明显高于正常组(1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在宫颈癌组织中p57kip2和cyclin E的表达呈负相关(r=-0.597, P<0.01). p57kip2的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及肿瘤直径有关(P均<0.05);cyclin E的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0.05). 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宫颈癌患者生存时间与p57kip2,cyclin E阳性表达有关(P<0.01,P<0.01). 结论: p57kip2的低表达或缺失和/或cyclin E的高表达可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与不良预后有关,两者在宫颈癌细胞周期调控中可能存在着负反馈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因子Bmi-1、cyclin D1、p1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35例不典型增生和60例胃癌组织中Bmi-1、cyclin D1、p16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Bmi-1和cyclin D1的表达显著高于在正常胃黏膜组织和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P<0.01),p16的表达显著低于在正常胃黏膜组织和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P<0.01).Bmi-1的表达与胃癌瘤体大小、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cyclin D1的表达与瘤体大小、肿瘤分化、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p16的表达与瘤体大小、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Bmi-1与cyclin 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Bmi-1与p16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cyclin D1与p16的表达也呈负相关(P<0.05).结论 Bmi-1、cyclin D1、p16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它们可能是通过bmi-1-p16-cyclinD1通路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胃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鼻咽癌中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7kip1)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以抗cyclin E抗体、抗p27kip1抗体为标记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livision法)对37例鼻咽癌、17例慢性鼻咽炎石蜡标本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7例鼻咽癌组织中cyclin E和p27kip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4%和45.9%,17例慢性鼻咽炎中cyclin E和p27kip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和88.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yclin E阳性表达与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颅神经侵犯无关(P>0.05),但与3年生存率有关(P<0.05);p27kip1阳性表达与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但与颅神经侵犯及3年生存率有关(P<0.05).Cyclin E与p27kip1二者的表达有负相关性(r=-0.509,χ2=9.745,P=0.002).结论: cyclin E和p27kip1表达可能是判断鼻咽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喉鳞癌组织中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1例喉鳞癌组织(TNM分期:Ⅰ期2例,Ⅱ期10例,Ⅲ期15例,Ⅳ期4例.伴颈淋巴结转移13例,无转移18例.高分化16例,中分化7例,低分化8例)、17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cyclinD1的表达.结果:喉鳞癌组织中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4.8%(17/31),高于正常喉黏膜组织(5.9%(1/17))(P<0.05).喉鳞癌组织中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P均<0.05),与患者年龄、性别及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结论:cyclinD1的异常表达与喉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影响喉鳞癌预后的重要分子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PD-L1在鼻咽癌组织的表达和临床意义,以及PD-L1的表达和鼻咽癌Foxp3+淋巴细胞增多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共刺激分子PD-L1在64例鼻咽癌的肿瘤组织和20例慢性鼻咽炎组织的表达情况及Foxp3+淋巴细胞的分布。结果 PD-L1在鼻咽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7.2%,明显高于其在慢性鼻咽炎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L1的阳性表达与鼻咽癌病人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及是否转移等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与鼻咽癌组织中Foxp3+淋巴细胞增加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鼻咽癌PD-L1的表达也与Foxp3+/CD8+淋巴细胞比率增加正相关(P<0.05)。结论鼻咽癌组织PD-L1在鼻咽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瘤内的调节性T细胞升高及CD8+细胞下降有关,其可能在鼻咽癌的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有望成为免疫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expressions of P16 and nm23-H(1) protein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and explore their association with clinicopathology and the level of argyrophilic protein of the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s (AgNORs) of peripheral blood T lymphocyte (T-AgNORs) before radiotherapy. METHODS: SP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used to detect P16 and nm23-H(1) expressions in 65 cases of NPC, and the level of T-AgNORs was measured before radiotherapy. RESULTS: The positivity rate of P16 and nm23-H(1) protein in NPC was 24.6% (16/65) and 61.5% (40/65), respectively. The positivity rates of P16 and nm23-H(1) protein in patients in T(1) and T(2) stag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patients in T(3) and T(4) stages,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of P16 expression was noted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post-radiotherapy distant metastasis (P>0.05). In patients with regional lymph node and distant metastases, the positivity rates for nm23-H(1) were 51.2% (21/41) and 33.3% (5/15),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patients without local lymph node (79.2%, 9/24;X(2)= 4.99, P<0.05) or distant metastasis (70%, 35/50; X(2)=7.56, P<0.01). The levels of T-AgNORs in P16- and nm23-positive cas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egative cases (t=5.721, P<0.001). CONCLUSIONS: nm23-H(1) expression in NPC tissue is correlated with NPC metastasis and may be useful for clinical prediction of local lymph node and distant metastases after radiotherpay. nm23 and p16 expressions are also correlated with the level of T-AgNORs, which probably indicate the immune functions of th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3.
探讨鼻咽癌(NPC)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因子2(TFPI-2)的表达在NPC侵袭转移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检测50例NPC组织(NPC组)和20例慢性鼻咽炎黏膜组织(对照组)中MMP-1和TFPI-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 NPC组MMP-1的阳性表达率为78%,高于对照组的35%(P<0.05);而TFPI-2在NPC组的阳性表达率为20%,低于对照组的85%(P<0.05)。NPC组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MMP-1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P<0.05),而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TFPI-2表达水平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P<0.05),且MMP-1与TFPI-2的表达呈负相关(r=-0.490,P<0.05)。结论 MMP-1的高表达和TFPI-2的低表达与NPC颈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两者表达平衡失调可能是NPC高转移的重要因素,可作为评估NPC转移的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癌 Mtp5 3、p16、Bcl- 2的异常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以及它们之间的调控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L SAB) 114例原发性肺癌组织中 p5 3、p16、Bcl- 2的表达。并用 PCR技术对 6 2例 p16蛋白丢失的肺癌组织中 p16外显子 2 (p16 E2 )的缺失进行分析。 结果:p5 3蛋白异常表达与肺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关 (P >0 .0 5 ) ,但与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 (P >0 .0 5 )。 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肺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 ,但是其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 (NSCL C)的细胞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 NSCL C中 p16E2的缺失率为 45 .2 %,其缺失水平随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升高 (P <0 .0 5 )。 SCL C(小细胞肺癌 )和正常肺组织中无 p16 E2的缺失。 Bcl- 2在小细胞肺癌中阳性率 6 2 .2 %显著高于 Sq Ca(鳞癌 )的 2 5 %和 Ad Ca(腺癌 )的 9.1%(P <0 .0 5 ) ,与细胞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另外 ,p5 3与 p16蛋白之间存在调控关系。 结论 :(1) p16、p5 3、Bcl- 2的异常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2 ) p16基因及产物的异常表达与 NSCL C的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相关 ,可能参与 NSCL 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 (3) Bcl- 2反映 SCL C的分之生物学行为和临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RASSFIA基因在鼻咽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技术在4种鼻咽癌细胞株、32例鼻咽癌组织和16例正常鼻咽部组织中检测RASSFIA基因的表达。并分析鼻咽癌组织在3p21.3D3S4604徽卫星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状况。结果 RASSFIA基因在4种鼻咽癌细胞株中低表达,32例鼻咽癌组织的RASSFIA基因表达显著低于16例正常鼻咽部组织(P=0.001);43.75%(14/32)的鼻咽癌组织在3p21.3D3S4604位点发生了杂合性丢失。鼻咽癌RASSF1A基因表达与性别、年龄、颈部淋巴结转移、TNM临缶床分期、D3S4604位点杂合性丢失和血清EB病毒VCA/IgA抗体滴度无显著相关性,但伴远处转移的鼻咽癌组织的RASSFIA表达显著低于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P=0.014)。结论 RASSFIA基因的表达下调可能是鼻咽癌发病过程中的晚期事件,3p21区域可能还存在与鼻咽癌发生密切相关的抑瘤基因。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EB病毒(EBV)阳性鼻咽癌细胞外泌体对淋巴管新生与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 利用超速离心获得细胞外泌体,对外泌体进行Western blot与纳米颗粒追踪分析(NTA)鉴定。利用Dio染料吞噬实验,验证外泌体可以被淋巴管内皮细胞摄取。离体条件下,分别利用等体积培养基以及20 μg/mL 鼻咽上皮细胞(NP69)、HK1-EBV、C666-1细胞外泌体和除去外泌体的HK1-EBV与C666-1上清蛋白预处理淋巴管内皮细胞,检测淋巴管内皮细胞成管与迁移情况;在体实验,首先建立裸鼠腘窝淋巴结转移模型,负瘤裸鼠被随机分成4组,3只/组。对照组:腘窝处注射生理盐水(30 μL);NP69外泌体组:10 μg/30 μL NP69外泌体;HK1-EBV除去外泌体上清组:10 μg/30 μL HK1-EBV除去外泌体上清蛋白;HK1-EBV外泌体组:10 μg/30 μL HK1-EBV外泌体。每2 d注射1次,共4次。结果 超速离心获得外泌体富含外泌体特异性蛋白,同时NTA鉴定表明其粒径范围正常;鼻咽癌细胞与NP69外泌体可以被淋巴管内皮细胞摄取;HK1-EBV与C666-1外泌体较空白对照组与NP69外泌体可显著促进淋巴管内皮细胞成管与迁移(P<0.05),HK1-EBV与C666-1外泌体组与对应除去外泌体上清蛋白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腘窝淋巴结转移实验发现:HK1-EBV外泌体较空白对照组、NP69外泌体以及除去外泌体的HK1-EBV上清蛋白可显著促进鼻咽癌细胞淋巴结转移以及局部淋巴管新生(P<0.05)。结论 EBV阳性鼻咽癌细胞外泌体能促进鼻咽癌淋巴管新生与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