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钱世荣,赵宗菊下肢手术通常采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对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脊柱疾患或饱食后的急诊患者,我们选择坐骨神经、股神经阻滞。在1986~1992年中共行74例,年龄4岁~74岁。手术部位大腿下和膝关节手术23例、小腿14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在踝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行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股神经组和腰丛组,每组各30例,股神经组实施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腰丛组实施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的麻醉和镇痛效果、麻醉操作时间、不同时间的心率及平均血压和麻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额外使用局麻药和麻醉性镇痛药人数、术后24小时内静息或运动的VAS评分及额外使用镇痛药的人数和使用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股神经组麻醉操作时间显著少于腰丛组;股神经组在麻醉操作过程中的心率和平均血压显著低于腰丛组;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踝关节镜手术中的麻醉和术后镇痛效果无显著差别,但前者麻醉操作时间更短,围术期生命体征更平稳。 相似文献
3.
4.
5.
6.
7.
老年患常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肺功能障碍.接受硬膜外阻滞可能会出现血流动力学波动及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笔尝试采用股神经加坐骨神经阻滞的方法用于老年人下肢手术.评价其在老年临床麻醉的可行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4例70岁以上、ASAⅡ-Ⅲ级行单侧膝关节以下下肢手术的患被纳入本研究中。其中男16例、女18例;体重45-75kg。病种包括胫腓骨骨折、内外踝骨折行内固定或内固定拆除术及足部植皮术、肌腱断裂修补术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股神经三合一复合坐骨神经阻滞和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在膝部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膝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股神经三合一复合坐骨神经阻滞(A组)和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B组)。记录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运动阻滞时间、阻滞成功率及止血带引发疼痛的情况,同时记录操作时间、操作满意度、手术的满意度及舒芬太尼使用率。结果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运动阻滞时间、阻滞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操作时间明显短于B组,操作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止血带引发疼痛明显高于B组,手术满意度明显低于B组,舒芬太尼使用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股神经三合一复合坐骨神经阻滞和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都能满足膝部手术的镇痛需要。前者在手术满意度、耐受止血带及舒芬太尼使用上劣于后者,操作时间和操作满意度方面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方倍他米松对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下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爆发痛的影响。
方法:选择行单侧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患者100例,男32例,女68例,年龄55~75岁,BMI 18.5~35.0 kg/m2,ASA 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无佐剂组(C组,n=34)、地塞米松佐剂组(D组,n=33)和复方倍他米松佐剂组(B组,n=33)。麻醉诱导前三组行坐骨神经阻滞,注入0.4%罗哌卡因15 ml。之后再行股神经阻滞,C组注入0.4%罗哌卡因15 ml,D组注入0.4%罗哌卡因15 ml(含地塞米松5 mg),B组注入0.4%罗哌卡因15 ml(含复方倍他米松4 mg)。记录术后爆发痛发生情况、爆发痛评分、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阿片类药物用量和补救镇痛例数。记录术后0~24 h、24~48 h、48~72 h下地活动距离、睡眠质量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与C组比较,B组术后爆发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阿片类药物用量明显减少(P<0.05),补救镇痛率和术后第1晚睡眠质量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D组比较,B组术后爆发痛发生率和爆发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阿片类药物用量明显减少(P<0.05),补救镇痛率和术后第1晚睡眠质量评分明显降低(P<0.05)。三组不同时间段下地活动距离、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复方倍他米松佐剂可降低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下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爆发痛发生率,提供完善的镇痛效果,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提高患者术后第1晚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0.
《浙江创伤外科》2017,(2)
目的探讨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以期为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麻醉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择期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的患者共计82例,年龄23~57岁,体重指数(BMI)17.2~25.5kg/m~2,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SF组和EA组,每组41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感觉阻滞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及麻醉前(T_0)、麻醉后10分钟(T_10)、麻醉后20分钟(T_20)、麻醉后30分钟(T_30)平均动脉压、心率。并记录患者局麻药中毒、穿刺点疼痛、术中低血压、术后恶心呕吐、术后尿潴留等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感觉阻滞方面,SF组患者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显著高于EA组(P0.05);在运动阻滞方面,SF组患者阻滞时间、阻滞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EA组(P=0.003、0.017)。在血流动力学方面,EA组患者麻醉后10、20、30分钟的MAP、HR显著低于SF组(P0.05)。在麻醉相关并发症方面,SF组患者术中低血压、术后恶心呕吐、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EA组(P0.05)。结论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能够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具有运动阻滞时间短,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的诸多优点,是值得推荐用于膝关节镜手术的麻醉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1.
12.
改良式坐骨神经阻滞及股神经阻滞在开放性骨折清创固定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我院采用改良式坐骨神经阻滞及股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以下开放性骨折清创固定术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本组 6 0例 ,男 39例 ,女 2 1例 ,年龄 15~ 6 0岁 ,ASAⅠ~Ⅱ级 ,均为急诊开放性骨折病人。所有病人术前意识清楚 ,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者 6例 ,呼吸功能不全者 3例 ,术前未禁食者 2 4者例 ,轻度休克者 6例。麻醉方法 术前常规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或地西泮10mg。入手术室后连续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SpO2 ,开放静脉输注平衡液 ,吸氧。平卧位改良式侧径路坐骨神经阻滞法 病人仰卧自然体位 ,…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控制性降压联合股神经阻滞下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8年5月,149例拟行单侧TKA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控制血压组75例采用喉罩全麻和股神经阻滞,短时间使用止血带下TKA;常规组74例采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联合右美托咪啶对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到2021年7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海口市骨科和糖尿病医院接受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下膝关节镜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8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A组),静脉泵注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组(dexamethasone, DD组),静脉泵注地塞米松5 mg;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组(dexmedetomidine, DM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0.5μg/k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右美托咪啶组(dexamethasone+dexmedetomidine, DD+DM组),静脉泵注地塞米松5 mg+右美托咪啶0.5μg/kg。首要评价指标:神经阻滞镇痛持续时间(开始麻醉时间到患者第一次需要镇痛的时间或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4分)。次要评价指标:术中阿片药用量;术中心动过缓发生率和低血压发生率;术后神经并发症发生率:肌力减退,麻木;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与A组比较,DD组和DD+DM组的术后镇痛持续时间明显延长(P<0.05),DM组镇痛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单侧下肢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单侧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观察组行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2组麻醉前、麻醉30 min后患者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及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后2组HR、SBP、DBP均有下降,对照组SBP、DBP下降幅度大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R指标和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单侧下肢手术患者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与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相当,后者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我院采用改良式坐骨神经并股神经阻滞 ,在日本东芝 85 0WA X线机下 ,手法复位老年膝关节以下骨折 ,取得良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 0例 ,男 2 5例 ,女 15例 ;年龄 6 0~ 70岁 ;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病情评估分级Ⅱ~Ⅲ级。所有病人体形中等或偏瘦 ,听力、神志正常。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者 10例 ,占 2 5 % ;呼吸功能不全 6例 ,占 15 %。本组病例均为膝关节以下新鲜骨折。2 麻醉方法术前常规肌注苯巴比妥钠 0 0 7~ 0 10 g。入手术室后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 ,对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呼吸功能不… 相似文献
17.
《浙江创伤外科》2017,(2)
目的探讨股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以期为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麻醉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择期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共计70例。年龄65~78岁,体重指数(BMI)17.5~26.5kg/m~2,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组(SF组)和硬膜外阻滞组(EA组),每组35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_0)、麻醉后即刻(T_1)、切皮时(T_2)、假体植入后(T_3)、出室前(T_4)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上述各时点白细胞计数(WBC)、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血糖(GLU)浓度。结果在血流动力学方面,EA组患者T1、T2时点SBP、DBP、HR显著低于SF组(P0.05)。而在T_3、T_4时点,EA组患者SBP、DBP、HR显著高于SF组(P0.05)。在应激反应方面,EA组患者T_3时点白细胞计数、血糖浓度显著高于SF组(P0.05)。结论与硬膜外阻滞相比,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38岁。血型为B型,供肾为同型左肾。淋巴细胞毒试验6%,HLA配型为两同两容两无关。热缺血时间为12 min,冷缺血时间为13 h。供肾动静脉分别与受者右侧髂外动静脉行端侧吻合。术中开放血流,移植肾颜色、张力正常,约30 s分泌尿液。术后第1天尿量约6 000 ml,查肌酐、尿素氮明显下降。给予环孢素A(CsA)5 mg/kg·d、硫唑嘌呤(Aza)75 mg和泼尼松(Pred)30 mg三联抗排斥反应。第3天开始出现尿量减少,至第5天约300 ml(自体肾分泌尿液约200 ml)。患者无发热和移植肾区不适等现象,同时查肌酐、尿素氮呈进行性升高,考虑为急性排斥反应。给予甲基泼尼松龙0.5 g加0.9%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尿量仍无增加。B超显示移植肾大小正常,髓质与皮质分界尚清,髓质光点增强,集合系统无分离,血流正常,血流阻力指数小于0.8。测CsA浓度为350μg/L,考虑为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停用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每周3次,用三联药物抗排斥反应并作彩色B超定期观察。术后第15天开始静脉滴注立其丁10 mg加速尿100 mg加多巴胺20 mg,每天1次,并用肌苷、丹参护肾。术后第55天,尿量增多,至第60天达3 000 ml,肌酐、尿素氮下降至正常,肾功能恢复正常,痊愈出院。随访至今(术后9个月)无排斥反应现象,复查肌酐、尿素氮、小便常规等均正常,尿量每天约2 000 ml。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经常可以遇到一些下肢损伤而不宜搬动的病人,给麻醉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我院自1985年以来,采用侧路坐骨神经阻滞+股神经阻滞于下肢手术.兹将我们的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下肢急诊吻合血管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在咪唑安定和东莨菪碱的镇静作用下,选用新型长效左旋布比卡因为局部麻醉药行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施行急诊下肢血管吻合200例. 结果 200例麻醉效果可靠,术中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平稳,术后血管痉挛及栓塞等并发症减少.结论 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适合于下肢急诊吻合血管手术,麻醉效果良好,麻醉后循环系统稳定,可明显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