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目的]探讨并分析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特征,以较早预防该病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某院60例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经治疗后有3例患者死亡,同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有肺部感染42例,占70%;Ⅰ型呼吸衰竭有17例,占28.33%,Ⅱ型呼吸衰竭有43例,占71.67%;酸碱紊乱以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为主,有48例,占80%。经治疗后患者的血气分析变化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的可能诱因为呼吸道感染及接触过敏原等,积极控制感染,避免接触过敏原,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继续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7例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中血行播散型8例(其中伴结核性脑膜炎2例),浸润型49例,痰菌阳性29例,并发肺部感染44例,Ⅰ型呼吸衰竭31例,Ⅱ型呼吸衰竭26例。平均住院天数34.7天,好转42例,死亡6例,自动出院19例。自动出院19例中12例在1月内死亡。结论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后病情危重,治愈好转率低,死亡率高(18/57)。肺结核应早期诊断,及时正规治疗。并发呼吸衰竭时,应当及时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并及时控制继发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保护心、肾、脑、肝等重要脏器,应用有创或无创呼吸机可尽快纠正呼吸衰竭,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7例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中血行播散型8例(其中伴结核性脑膜炎2例),浸润型49例,痰菌阳性29例,并发肺部感染44例,I型呼吸衰竭31例,Ⅱ型呼吸衰竭26例。平均住院天数34.7天。好转42例,死亡6例,自动出院19例。自动出院19例中12例在1月内死亡。结论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后病情危重,治愈好转率低.死亡率高(18/57)。肺结核应早期诊断,及时正规治疗。并发呼吸衰竭时,应当及时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并及时控制继发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保护心、肾、脑、肝等重要脏器,应用有创或无创呼吸机可尽快纠正呼吸衰竭,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李雄 《现代保健》2012,(17):92-93
目的:分析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5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抗结核治疗和呼吸衰竭的相关治疗。结果:50例患者中,42例呼吸衰竭有好转,8例死亡。死亡的患者中,3例死于呼吸衰竭,2例死于循环衰竭,3例死于肝衰竭。血气分析表明,患者治疗前后PaCO2和PaO2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死亡率较高,一旦发生,应及时进行正确治疗,减少死亡例数,因此肺结核控制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张晏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500-4501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2例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资料,总结其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52例患者经过我院的精心护理,患者均成功撤机,机械通气使用时间为2d至33d,平均11.5d,患者并发症发生4例,均为一过性PO2下降,采用相应处理后均迅速好转,43例好转,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2.7%(43/52)。结论在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为一个综合护理措施,需要护士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做好消毒隔离,加强心理护理,积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临床工作中,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患者越来越多见。为了对该类病人的诊治提供指导,将2000年-2005年住院确诊为肺结核合并肺癌者43例,与同时期、同数目无合并肺癌的肺结核患者进行对照,分析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观察。方法:对16例在我院治疗的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的治疗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经过抗结核治疗及吸氧等治疗后,3例患者死亡,死亡率18.8%。余下患者患者的呼吸困难得到缓解,呼吸衰竭纠正。结论:在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的治疗应联合抗结核治疗,积极抗感染。根据呼吸衰竭程度给予相应治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指导,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组的有效人数39例,对照组的有效人数30例,总有效率为92.8%和71.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后差异明显.结论:对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其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108名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机械通气)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远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呼吸(RR)、心率(HR)、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改善情况远远好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过程中,应用机械通气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6例,分为两组,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并对两组一般资料、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79%;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5.76%,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提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提升患者生存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四个方面针对呼衰营养管理进行论述。(1)呼衰监测与营养评价。(2)呼衰营养障碍的原因,从代谢角度看,呼吸肌疲劳是由于能量消耗超过能量供给,部分患者的静息能量消耗量升高,且与负氮平衡有关。气道阻力增大以及呼吸肌的换气效率下降是静息能量消耗(REE)主要原因。(3)吸氧能提高肺泡氧分压,增加内呼吸的氧弥散量,纠正组织细胞缺氧状态。消除无氧代谢、改善心脑细胞代谢,降低肺动脉压,增加肾血流量,有利于解除支气管痉挛,提高抗生素疗效。倘若病人体重下降10%以下,明显衰弱消耗,血清蛋白<30g/L,总淋巴细胞计数<1.2×106,血清转铁蛋白<1.5g/L,氮平衡持在-3g/天时,就应该给营养支持。一般供给能量原则是碳水化合物占50%~60%,蛋白质占15%~29%,脂肪20%~30%。高热量混合奶1000ml,白蛋白、血浆、脂肪乳剂500ml。(4)营养管理与展望鉴于肺结核病合并呼衰的病理机制与营养障碍的密切关系,营养治疗有可能成为TB呼衰治疗的有效措施之一。营养管理的主要问题是补多少。鉴于慢性TB呼衰时营养不良发生机制的复杂性,今后应向综合治疗方向努力。营养管理与治疗紧密结合,可降低死亡率。冯新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救治。方法 22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由于肺部感染而先出现低氧血症(PaO_2 46.42±5.55mmHg),继之急性CO_2潴留(PaCO_2 88.05±18.75mmHg),发生急性Ⅱ型呼吸衰竭。22例均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支持。结果 4例经上述治疗后好转,拔除气管插管,恢复正常呼吸。18例无法脱离机械通气,于3~28d内死于多脏器衰竭。结论 机械通气支持是目前抢救重症心力衰竭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常用的方法。但对心功能Ⅳ级、心力衰竭晚期、全身衰竭者是否进行此治疗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救治.方法 22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由于肺部感染而先出现低氧血症(PaO2 46.42±5.55mmHg),继之急性CO2潴留(PaCO2 88.05±18.75mmHg),发生急性Ⅱ型呼吸衰竭. 22例均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支持.结果 4例经上述治疗后好转,拔除气管插管,恢复正常呼吸.18例无法脱离机械通气,于3~28d内死于多脏器衰竭.结论机械通气支持是目前抢救重症心力衰竭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常用的方法.但对心功能IV级、心力衰竭晚期、全身衰竭者是否进行此治疗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刘远波 《现代保健》2011,(21):37-38
目的探讨经面(鼻)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在肺结核呼吸衰竭治疗中应用。方法对入选的40例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经面(鼻)罩BiPAP治疗,动态观察患者病情转归、生命体征变化,治疗前和治疗4h、1d、3d后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40例患者中,35例呼吸衰竭明显缓解并成功脱机,有效率为87.5%(35/40);5例改为有创通气,4例经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后成功脱机。BiPAP治疗成功的35例患者治疗3d后与治疗前比较,动脉血氧分压(Pa02)明显升高(P〈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明显降低(P〈O.01),pH值明显升高(P〈0.01)。结论经面罩BiPAP治疗肺结核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切,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慢性呼吸衰竭合并深部感染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32例呼吸衰竭合并深部感染的患者进行干预,观察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结果:32例中治愈18例,好转7例,无效4例,死亡3例,死亡率约10%,检测结果多为真菌感染.结论:合理使用各种抗生素,严密观察药物的副作用,把真菌检测作为常规项目,是早期发现和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合并深部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上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方法和成效。方法从2015-2016年我院治疗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以同期治疗的3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为参照对象(对照组),对所有患者采用2HRZE(S)/7-10HR治疗,且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糖尿病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空洞闭合情况。血糖控制有效率、复发率、痰菌转阴率与病灶吸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在以上观察指标上对照组均要明显占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89,P0.05)。结论糖尿病对肺结核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临床上针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必须优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应用呼吸机无创通气对36例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9年1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科收治的72例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应用抗感染、氧疗、支气管扩张剂、祛痰、呼吸兴奋剂、糖皮质激素等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插管率、血气变化、总费用、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其动脉血气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并且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插管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呼吸机无创通气对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由于病情加重所导致的应用有创通气时的风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应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慢性呼吸衰竭合并深部念珠菌感染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的20例慢性呼吸衰竭合并深部念珠菌感染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20例中治愈13例,好转3例,无效2例,死亡2例,死亡率10%。结论合理使用各种抗生素,严密观察药物的副作用,把真菌检测作为常规项目,是早期发现和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潘英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8):1585-1586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同期38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A组)与38例非糖尿病肺结核患者(B组),以同一抗痨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症状、胸部X线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结果]①A组较B组起病急症状重(结核中毒症状、咯血较多见),病变范围广,易于形成空洞,痰菌阳性率高,进展恶化快。②A组痊愈率、好转率、痰菌阴转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严格控制血糖水平、规范化抗痨治疗有助于改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总结肺结核合并糖尿病 16 1例临床特点 ,糖尿病患肺结核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两病合并存在时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首先取决于糖尿病是否被控制 ,其次取决于结核病的轻重 ,如糖尿病已被控制 ,结核病早期即能好转 ,反之则预后不良。提示 :无论是糖尿病还是肺结核患者都应常规作胸部X线摄片 ,尿糖、血糖化验。并尽可能转当地结核病归口管理单位诊治 ,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