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预混胰岛素30治疗,试验组患者则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hFBG及HbA1c等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2hFB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和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可有效改善餐后血糖,加快血糖控制速度,减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腹部手术病人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36例2型糖尿病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A、B2组进行胰岛素治疗,A组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n=20);B组为胰岛素泵治疗组(n=16),2组治疗目标末梢血糖值为空腹≤7.0mmol/L和餐后2h血糖≤11.1mmol/L。结果2组患者都达到目标血糖值,血糖达标时间无差异,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甘精胰岛素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糖。保证了手术的实施和术后伤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超短效人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和普通胰岛素强化降糖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诺和锐组用诺和锐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普通胰岛素组用普通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日均胰岛素用量,住院总费用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诺和锐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及低血糖发生均低于普通胰岛素组(P<0.05),但住院总费用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诺和锐疗效优于普通胰岛素,且住院总费用并不高于普通胰岛素.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院》2016,(3):345-347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患者60例,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在给予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及脑梗死常规内科治疗及早期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甘精胰岛素+二甲双胍三餐前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G)、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以及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结果治疗组FBG、2h PG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血糖更易平稳达标,同时不增加低血糖风险,患者受益更多。  相似文献   

5.
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与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2组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A组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n=22),B组为胰岛素泵治疗组(n=18)。比较治疗后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无差异,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与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疗效相当,可良好地控制高血糖,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服用降糖药物之后血糖水平控制不理想,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诺和灵N与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达标时间、胰岛功能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餐后2h的C肽水平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很好地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且相对于诺和灵N与二甲双胍治疗的安全性更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人胰岛素类似物在糖尿病围手术期应用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诺和锐)与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长秀霖)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及顺应性.方法 在行大中型手术的T2DM患者中随机挑选三组,每组各20例,A组使用诺和锐+长秀霖,B组使用基因重组人胰岛素(优泌林R)+精蛋白锌基因重组人胰岛素(优泌林N),C组使用胰岛素泵(优泌林R 5例,诺和锐15例),所有患者均监测餐前、餐后2 h及睡前血糖,部分患者加测凌晨0~3点血糖,并在手术过程中监测血糖.结果 三种不同胰岛素强化治疗均可使血糖达到控制目标,使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达到伤口愈合.A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0%,患者满意率为95%;B组低血糖发生率为30%,患者满意率为70%;C组低血糖发生率为5%,患者满意率为100% 人胰岛素类似物具有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使用安全方便,患者的顺应性好,将其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可行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岛素类似物在控制血糖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分为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组(G组)20人,常规胰岛素多次胰岛素注射组(MSII组)25人。观察两组用药前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变化、低血糖发生率、手术前后血糖达标时间等。结果G组的空腹及早餐后的血糖比MSII组控制得好,接近目标值(P〈0.05)。G组在血糖手术前后的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方面优于MSII组(P〈0.05);两组在住院总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采用胰岛素类似物治疗与常规胰岛素治疗相比,在控制血糖方面更安全、更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行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80例血糖控制较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给予中效低精蛋白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血糖波动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控制血糖过程中血糖波动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血糖波动小,低血糖发生率低,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赵继伟 《现代保健》2011,(25):148-149
目的探讨诺和锐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4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诺和锐30组)72例和观察组(诺和锐30联合组)72例,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达标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精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锐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好,起效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诺和锐)与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长秀霖)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及顺应性。方法在行大中型手术的T2DM患者中随机挑选三组,每组各20例,A组使用诺和锐+长秀霖,B组使用基因重组人胰岛素(优泌林R)+精蛋白锌基因重组人胰岛素(优泌林N),C组使用胰岛素泵(优泌林R5例,诺和锐15例),所有患者均监测餐前、餐后2h及睡前血糖,部分患者加测凌晨0~3点血糖,并在手术过程中监测血糖。结果三种不同胰岛素强化治疗均可使血糖达到控制目标,使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达到伤口愈合。A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0%,患者满意率为95%;B组低血糖发生率为30%,患者满意率为70%;C组低血糖发生率为5%,患者满意率为100%。结论人胰岛素类似物具有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使用安全方便,患者的顺应性好,将其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可行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18例口服降糖药物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组(N-D组),诺和灵R联合诺和灵N组(N-N组),连续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空腹胰岛素(FINS),并分别计算HOMA-IR和HOMA-β,记录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日胰岛素类似物用量和低血糖发生频率。结果 N-G组与N-N组FBG、2hPG、Homa-β和Homa-IR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强化治疗前后组内比较FPG、2hPG、Homa-β和Homa-IR比较均为P〈0.01;而N-G组的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均较N-N组低,P〈0.01。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诺和锐强化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使多数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更加快速、安全达标。  相似文献   

13.
高继茹 《医疗装备》2020,(6):121-122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天津市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试验组实施胰岛素泵治疗联合动态血糖监测,对照组实施胰岛素治疗联合指尖血糖监测,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对两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进行比较,同时观察两组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FPG、2 h PG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胰岛素用量较对照组少(P<0.05);试验组血糖达标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试验组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应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使用量,缩短血糖达标时间,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对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CSII)组43例,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在血糖控制,待手术期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手术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岛素泵能更快的控制血糖,缩短术前待手术期,减少低血糖及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何翔 《现代保健》2011,(16):124-125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拜唐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8月~2010年8月2型糖尿病患者94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饮食治疗、适当运动等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拜唐平25~100 mg,口服,三餐前服用,同时在晚上注射甘精胰岛素,起始剂量为每天0.2 U/kg.对照组患者在早餐、晚餐前30分钟注射诺和灵 30R,起始剂量为每天0.4 U/kg.观察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胰岛素每天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 P 〈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拜唐平能够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能够及早控制血糖,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那格列奈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治疗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磺脲类药物继发性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66例,分为两组:治疗组于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三餐前日服那格列奈,治疗2周;对照组于早晚餐前使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le)、BMI和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HbAlC、空腹C肽、餐后2hC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疗效好,安全,方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洪艳  唐焱 《中国卫生产业》2013,(15):159-160
报道一项有10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参加的为期12个月的随机、开放和多中心对照研究,比较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联合、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30R)两种胰岛素起始方案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不同作用。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联合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及血糖波动均显著降低,且无持久性低血糖的发生,且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体重无明显增加。研究显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在减少体重增加、降低血糖波动及低血糖发生上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全会标  高勇义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6):1586-1587,1590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或/和吡格列酮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初诊T2DM先单用二甲双胍(1.0g/d)治疗4周,血糖控制不佳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二甲双胍+甘精胰岛素,B组:吡格列酮+甘精胰岛素,C组: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甘精胰岛素,治疗随访12周。结果 12周后3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全部达标,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A、B两组HbA1c部分达标,C组HbA1c达标(P﹤0.05)。C组疗效优于A、B组,FPG达标所需时间最短,日胰岛素用量最少。3组低血糖发生率均﹤3.5%,无严重低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或/和吡格列酮均能较好地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三药联合疗效优于二药联合,安全有效是初诊T2DM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李云松  李强 《现代保健》2011,(32):58-59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法和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方法(MSII)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疗效。方法选择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csⅡ组)和对照组(MSII组),CSⅡ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短效门冬胰岛素。对照组于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门冬胰岛素和睡前(22:00)注射中效诺和灵,术中及术后禁食期则停用餐前胰岛素,只给予基础量。结果CSⅡ组控制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CSII较MSII能明显缩短待手术期;明显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能更平稳、更迅速地控制血糖;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邱伟  宋瑞芳 《职业与健康》2005,21(9):1411-1411
目的应用速效胰岛素联合中效胰岛素与常规胰岛素联合中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病人,观察两者在血糖控制达标率相似情况下使用的安全性.方法60例应用胰岛素治疗的Ⅱ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速效胰岛素 中效胰岛素每日2次),对照组(常规胰岛素 中效胰岛素,每日2次)持续治疗12周,前4周为血糖调节阶段,检测治疗4周后每周空腹及餐后血糖,计算2组病人治疗4~12周血糖达标率,并比较4~12周内两组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空腹血糖达标:治疗组66.2%,对照组60.1%;餐后2 h血糖达标:治疗组78.2%,对照组58.7%;低血糖发生率:治疗组1.8%,对照组5.2%.结论应用速效胰岛素联合中效胰岛素控制血糖能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并能明显减少低血糖发生率,应用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