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30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0型99例,Ⅰ型134例,Ⅱ型67例,均行宫腔镜电切手术,观察患者术中情况以及术后治疗效果。结果术前205例(68.3%)患者有异常子宫出血(AUB)的表现,贫血患者77例(25.7%),74例(24.7%)患者表现为自然流产,99例(33.0%)患者表现为不孕。300例手术中,手术时间为(22.2±7.0)min,术中出血(12.9±4.3)ml,0型和Ⅰ型子宫黏膜下肌瘤一次成功切除,有4例Ⅱ型子宫黏膜下子宫肌瘤行二次电切术。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年,成功随访152例,其中术前有AUB表现的患者111例,术后月经改善91例(82.0%);有生育要求患者92例,术后妊娠47例(63.0%)。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可靠,是子宫黏膜下肌瘤治疗的首选手术方法,该手术可以改善患者月经以及促进生殖预后,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05年8月~2010年7月间使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120例,分析不同型病例手术满意率、手术时间、月经经期、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患者总体满意率为97.5%,0~I型患者满意率为98.2%(112/114),Ⅱ型患者83.3%(5...  相似文献   

3.
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1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荣成市妇幼保健院2006年1月~2009年10月124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接受宫腔镜电切术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子宫黏膜下肌瘤中0型31例,Ⅰ型58例,Ⅱ型35例。结果:124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发生子宫穿孔。切除肌瘤最重248 g,术前超声测量肌瘤最大直径95 mm。所有0型、Ⅰ型子宫黏膜下肌瘤均1次切净,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28例1次切净,7例未1次切净,其中5例由于残余肌瘤突入宫腔行钳夹取出而愈,1例行2次宫腔镜手术切除残余肌瘤而愈,1例因反复月经量过多而行子宫切除术。术后随访3个月~4年。术后满意率为94.4%,0型、Ⅰ型术后满意率达100%。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首选方式。正确选择适应证,提高操作技巧,严格超声监测,是保障手术安全性和疗效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大肌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30例子宫黏膜下大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直接行宫腔镜电切术,观察组先采用HIFU治疗,1个月后再行宫腔镜电切术。比较两组宫腔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灌流量出入差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83.93±24.65)min、(39.93±10.15)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40.47±109.85) mL、(60.47±37.21) mL;灌流量出入差分别为(561.33±288.94) mL、(187.53±89.24)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腔镜电切术无1例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有3例发生较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HIFU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大肌瘤能克服单一手段的局限性,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在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妇产科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对象分为观察组85例(包括宫腔镜治疗组50例、腹腔镜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开腹治疗)35例。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1%,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观察组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宫腔镜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操作安全,出血量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GnRH-a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就诊于兴宁市人民医院妇科行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术前GnRH-a预处理组(予2次GnRH-a预处理后再进行手术)和对照组(入选后直接进行手术)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灌注液使用量、术中并发症、术中肌瘤完全切除率、术者对手术的难易程度及满意程度的VSA评分等指标的差异;术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症状改善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前予GnRH-a预处理组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灌注液使用量、降低手术难度、降低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复发率,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nRH-a预处理组和对照组患者术中肌瘤完全切除率、术后6个月异常阴道流血症状的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GnRH-a预处理可在保证临床疗效的前提下降低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手术难度,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27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行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术。其中0类128例,占47.1%;I类134例,占49.3%;II类10例,占3.6%。结果:27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3~72个月,有效率为100%。所有0型和I型黏膜下肌瘤均一次性切除,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子宫穿孔、水中毒、脏器损伤、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术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有效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8.
董海霞 《职业与健康》2008,24(21):2368-2369
子宫黏膜下肌瘤为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致子宫异常出血。对于本病的治疗,既往常采用全子宫切除术或对突出宫口的黏膜下肌瘤经阴道用肠线或血管钳钳夹瘤蒂24~48h后取去。我院2006年5月—2007年12月,实施在B超引导下宫腔镜经宫颈切除子宫肌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myoma,TCRM)87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黏膜下肌瘤是潜在危害性最大的一种,常引起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并导致继发性贫血等。本院自2005年6月~2008年6月行官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106例,术后随访6~36个月,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的手术方法及其并发症预防。方法:对9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行宫腔镜电切术,术中行B超或腹腔镜监护。结果:96例患者一次性手术成功率为95.8%,切除的肌瘤直径平均值为(3.6±0.7)cm,最大直径6 cm,手术时间平均(41.2±15.9)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5.4±22.4)ml,发生手术并发症2例,分别为稀释性低钠血症和一过性发热。结论: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是安全有效的,加强术中监护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时,采用开窗后切除法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殖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宫腔镜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开窗后切除法,对照组应用直接切除法。观察两组手术效果;于术前、术后2个月、术后6个月复查时检测未孕者血清雌激素(E2)、促卵泡雌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持续观察患者子宫肌层愈合情况、子宫肌瘤复发情况、子宫内膜创面愈合效果、妊娠情况及生殖结局。计量资料多时点对比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同一时点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手术效果,E2、FSH、LH变化情况,子宫肌层的愈合效果,子宫肌瘤复发情况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1、3、6个月,子宫内膜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成功妊娠患者的生育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中采用开窗切除术治疗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能够更好地保护患者的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宫腔镜电切术对不同类型子宫内黏膜下肌瘤患者生育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2月钟祥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子宫内黏膜下肌瘤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依据荷兰国际培训学校提出的分组标准分为0型组40例,Ⅰ型组44例,Ⅱ型组4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3组围术期指标、妊娠结局、手术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0型组、Ⅰ型组、Ⅱ型组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0型组足月生产率高于Ⅰ型组、Ⅱ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0型组、Ⅰ型组、Ⅱ型组的难产率、早产率、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0型组、Ⅰ型组、Ⅱ型组的手术满意率、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0型组、Ⅰ型组、Ⅱ型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超声引导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不同类型子宫内黏膜下肌瘤对机体创伤性、并发症发生率、疾病复发率、术后恢复情况无明显影响,均可获取较高的手术满意度,但不同类型子宫内黏膜下肌瘤患者术后生育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子宫内黏膜下肌瘤对提升患者生育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宫腔镜双极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239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宫腔镜双极电切除治疗239例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行宫腔镜下双极电切除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23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0型126例,Ⅰ型72例,Ⅱ型41例,全部病例均采用宫腔镜下双极电切术进行治疗,对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0型和Ⅱ型与Ⅰ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332,P>0.05)、Ⅱ型手术时间明显长于0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168,P<0.05);出血量及住院时间:0型和Ⅰ型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Ⅱ型、住院时间明显少于Ⅱ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982,t=-11.6916;P<0.05);术后随访3个月,3种类型子宫黏膜下肌瘤经过治疗后,肌瘤残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1267,P<0.05);0型和Ⅰ型痛经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6%和95.83%,与Ⅱ型68.2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6869,x2=16.3021;P<0.05)。结论:宫腔镜下双极电切术对于0型及Ⅰ型黏膜下子宫肌瘤疗效好,出血量少,恢复快,术前肌瘤分型对于估计手术难、易程度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Ⅱ型子宫粘膜下肌瘤宫腔镜电切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宫腔镜下Ⅱ型子宫粘膜下肌瘤电切术(TCRM)的护理。方法:对78例行TCRM手术的Ⅱ型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术前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及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医生并严密观察病情,术后加强护理及指导。结果:78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切除肌瘤,成功率100%。随访6~12个月,78例患者月经异常症状有改善,7例患者术后正常妊娠。结论: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防治并发症、术后加强护理及指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马文琴  赵丹梅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3):4862-4863
[目的]观察和探讨宫腔镜下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TCRM)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 [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45例子宫肌瘤患者采取宫腔镜下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含量及血清钠水平,术后随访所有患者1年,观察手术效果. [结果]本组45例患者,44例手术均较成功,1例(2.22%)患者发生子宫穿孔;术后回访1年,42例(93.33%)患者恢复良好,无任何异常情况,3例(6.67%)发生子宫异常出血,其中2例经对症处理,症状消失,1例肌瘤复发患者行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前1d血红蛋白为(91.5±13.6) g/L,术后d7血红蛋白为(105.3±6.9) g/L,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d血清钠为(141.2±6.6) mmoL/L;术后d3血清钠为(139.3±5.4) mmol/L,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宫腔镜下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疗效显著,可行性高,是子宫肌瘤患者尤其是有生育要求的育龄妇女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宫腔镜下子宫粘膜下肌瘤电切术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36例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视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的选择划入开腹组与宫腔镜组(n=18)。开腹组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宫腔镜组在宫腔镜下实施子宫粘膜下肌瘤电切术,比较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症状恢复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宫腔镜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患者,差距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患者的症状恢复率为83.33%,宫腔镜组患者的症状恢复率为94.44%,宫腔镜组患者症状恢复率更高(P<0.05)。开腹组患者术后发生4例并发症,宫腔镜组患者术后发生1例并发症,开腹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粘膜下肌瘤电切术治疗效果优于常规开腹治疗方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预后效果较好,适合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宫腔镜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书繁  张雪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0):1394-1395
目的:评价宫腔镜对各种类型粘膜下子宫肌瘤切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经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诊断子宫粘膜下肌瘤54例行宫腔镜电切术,其中0型38例,Ⅰ型11例,Ⅱ型5例。术前排除恶性病变,术中超声全程监护,术后连续随访。结果:各类子宫粘膜下肌瘤均1次手术成功,术中出血量20~250ml,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30个月,术后满意率100%。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首选方案。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遵守操作规范是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安全性及手术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陈丽娟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917-1918
目的:观察宫腔镜双极电切除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电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宫腔镜双极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总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双极电切除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具有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濮玉玲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142-6143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2006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某院临床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的58例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手术全程顺利,手术时间在10~46 min之间,出血量为10~90 ml,术后6h常规拔除尿管均可自行排尿,术后24 h之内均完全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在5~7 d出院. (2)术后评价治疗整体满意率为96.55% (56/58),0型黏膜下肌瘤治疗满意率均为100% (38/38),Ⅰ型黏膜下肌瘤治疗满意率92.86% (13/14),Ⅱ型黏膜下肌瘤治疗满意率83.33% (5/6). (3)术中及术后未发生1例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 宫腔镜下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疗效满意,手术安全、可靠,术中应注意严格选择适应症及提高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20.
刘美华 《现代保健》2011,(20):112-114
目的探讨B型超声在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行宫腔镜切除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患者术前经超声进行适应证筛查,术中行超声引导监测,术后随访。结果56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均经超声确诊,其中0型25例,Ⅰ型19例,Ⅱ型12例,均于超声引导监测下顺利行官腔镜下瘤体切除术。结论B型超声在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