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婴同室即母亲与新生儿一天24 h都在一起,既保证了早吸吮、按需哺乳,又有利于促进母婴健康,建立母子感情.但是新生儿由于各系统发育不完全,机体免疫力较差,再加上基层医院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存在着一些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新生儿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害,发生院内感染[1].为了进一步探讨基层医院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的原因及对策,笔者对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二级甲等医院)发生院内感染的48例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应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郑继芳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2,10(7):430-430,445
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创建“爱婴医院”以来,母婴同室在我国全面推广。山东省枣庄市妇幼保健院于1994年8月开始实行母婴同室和母乳喂养。现将母婴同室前后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对象 1990年8月~1994年7月母婴同室前,出生于本院活产新生儿8162例;1994年8月~1998年7月母婴同室后,出生于本院活产新生儿9040例。 二、喂养与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的新生儿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临床经验,为今后母婴同室的新生儿的护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收入的200例分娩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对照组各100例分娩孕妇。对照组母婴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母婴采取母婴同室模式,比较两组新生儿分娩1周内的喂养和护理效果以及院内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新生儿在分娩1周内的喂养和护理效果较好,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新生儿,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新生儿发生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皮肤感染等院内感染的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心声而,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同室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比母婴分室的护理模式具有更好的喂养、护理效果,不仅能显著降低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还能满足产妇的心理需求,提高产妇对育儿的信心,有效帮助产妇掌握护理知识,提高了护理的效果,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潘秀芬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4,(5):140-141
目的探讨我院母婴同室病房新生儿护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分析19 93-20 12年母婴同室病房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结果整改后有效提高了母乳喂养率和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保证了母婴安全。结论通过采取正确的护理管理、护理措施及健康宣教,可以提高母婴同室新生儿母乳喂养率及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5.
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现状,原因,采取对策控制感染率。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方法分析将近两年我院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找出原因。结果:两年平均医院感染率11.6%,以新生儿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胃肠道感染及脐部感染,感染的病毒以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为主,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抗生素以第三代头孢的广泛应用引起真菌感染。结论加强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制度,是控制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母婴同室新生儿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总结了母婴同室新生儿的观察体会。1新生儿体温、呼吸、脉搏的观察与护理1.1新生儿室温20~22℃为宜,湿度在50%左右,定时为新生儿测体温,对新生儿进行认真检查,如捂闷应打开被子散热,有高热持续不退、拒食或感染者给予治疗。1.2新生儿的呼吸为40...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现状,为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2715例母婴同室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共发生医院感染132例,感染率为4.9%,2010年和2011年的感染率分别为5.8%和3.9%(P>0.05);医院感染的发生部位最多的是呼吸道、皮肤黏膜、胃肠道,分别占46.2%、24.3%和10.6%孕期<37周、体重<2500 g、Apgar评分<7分、出生天数<4 d以及剖宫产新生儿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对新生儿病房的管理和病区消毒隔离措施,对产妇和亲属进行手卫生教育、严格各项无菌操作、加强对高危新生儿的前瞻性监控是减少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1989年发表了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的联合声明,1991年提出了创建爱婴医院的全球性号召。母婴同室是促进母乳喂养成功、达到爱婴医院标准的重要方面。我院儿科自1993年7月开始实行母婴同室,1994年9月通过爱婴医院评审。母婴同室是否会增加医院感染,这是医务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现将我院母婴同室前后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母婴同室新生儿结膜炎感染发生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子云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8,(4):274-275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结膜炎感染发生的原因和对策,为保护新生儿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对8名新生儿结膜炎患者和46名对照组新生儿母亲作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生产方式、孕周、羊水混浊及手部带菌情况,以及新生儿的性别、是否参加智能游泳及分泌物细菌培养情况等。结果8例患儿母亲手部带菌阳性率为37.5%(3/8),而未感染新生儿结膜炎婴儿母亲手部带菌阳性率为6.5%(3/43),眼部分泌物培养检出的致病菌为表皮葡萄球菌和卡他球菌。结论新生儿结膜炎感染同母亲手部带菌有关。加强健康教育和检测工作,产妇认真洗手,对控制新生儿结膜炎等医院感染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6年创建爱婴医院后,产科病房实行母要同室,并将母婴同室病房列为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部门,采取各种针对性措施,严防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就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原因及对策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1.
母婴同室的责任护士应具有爱婴精神,责任心强,服务态度热情、和蔼,工作细心、耐心。经过母乳喂养培训考核合格,能从事母乳喂养宣教技术指导。同时在操作中衣帽整齐,每次护理前后应洗净双手,预防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2.
13.
14.
本文回顾性调查分析了本院实行母婴同室后23例新生儿感染的原因,提出采取以强化管理的综合措施。二年来,已有效地减少了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 相似文献
15.
16.
1992年国务院颁发《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到 2 0 0 0年以省为单位母乳喂养率达到 80 % [1 ] 。据报道 ,母乳喂养率还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2 ] 。因此 ,产科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为了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 ,我们对产科高危病区母婴同室的 30 0例足月新生儿母乳喂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我院 1998年 10月~ 1999年 10月高危病区母婴同室足月新生儿 30 0例 ,其中剖腹产 2 2 0例 ,阴道分娩 80例 ,产妇无内外科合并症 ,无严重乳头凹陷 ,新生儿Apgar评分为 7~ 10分 ,体重 >2 30 0g、 <40 0 0… 相似文献
17.
做好母婴同室的护理工作是我们护士的职责和义务,现从以下几方面报告如下:1 清洁整齐的环境迎接病人,母婴进入病房,清洁舒适的床铺,干净的房间,心急的母亲就会感到心情缓解一下,然后把病房的情况及主管大夫和护士向家属介绍一下,让母亲心中有数,而且有安全感,并向其表示如果有什么困难,要求及时提出,我们会热情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母婴同室新生儿的生长状况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的新生儿240名,在争取家长同意后平均分为两组,其中A组为观察组,采取母婴同室的护理模式,B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母亲对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单独护理新生儿的能力、新生儿营养状况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同室的护理模式更能更好的促进母子之间的交流,提高母亲对婴儿的照顾能力,同时也可以使新生儿获取更充分的营养,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母婴同室新生儿的状况和护理效果,促进婴儿健康成长。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新生儿206例,根据家长意愿分为母婴同室组130例和母婴分室组76例。采用Apgar评分对新生儿出生后短期内的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观察比较喂养和护理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的效果。结果母婴同室组130例和母婴分室组76例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5分钟、10分钟临床体征Apgar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婴同室组第1、2、3天"较好"比例高于母婴分室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母婴同室比母婴分室具有较好的喂养和护理效果。护理人员应了解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提倡母婴同室并提供条件,促进母乳喂养,给以细心的护理,给产妇及家属以细化、量化、具体的指导,促进婴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探讨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率的预防措施,为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临床资料.结果 母婴同室共20 020例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217例,感染率为1.08%,感染率由2006年的1.63%下降至2011年的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47,P<0.01);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以皮肤感染为主占90.78%,其次为上呼吸道、脐部、眼睛、口腔和胃肠道分别占4.15%、2.31%、1.38%、0.92%、0.46%.结论 制定切实有效地预防措施与护理对策,可降低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