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多巴胺转运体基因3′端40bp可变数串联重复多态性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聚合酶连反应和可变数串联重复多态性分析技术对西安地区汉族人群中54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n=54)及其父母(n=108)和正常对照组(n=66)进行多巴胺转运体基因3′端40bp可变数串联重复多态性检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核心家系关联分析(HRR和TDT)等统计方法进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多巴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结果 所测人群中多巴胺转运体的40bp可变数串联重复多态性表现出7~11倍重复的5种等位基因,其中最常见的等位基因为10倍重复的480bp片段,占90.6%.共检出6种基因型,其中最常见的基因型为480bp/480bp,占82.1%.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与对照组和核心家系中的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基因型为非480bp/480bp型在Conners-T教师问卷品行、多动、注意分散、多动指数和行为总分均高于基因型480bp/480bp,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54个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核心家系进行HRR和TDT关联分析,未显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多巴胺转运体基因存在关联.结论 在西安地区汉族人群中多巴胺转运体基因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之间无显著性关联,多巴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中的10倍重复等位基因可能不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遗传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破坏性行为障碍儿童青少年执行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破坏性行为障碍是一组儿童青少年表现出违反社会规则、破坏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障碍,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立违抗障碍和品行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执行功能缺陷假说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接受。而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从“冷”、“热”执行功能损害的角度来解释破坏性行为障碍不同类型的执行功能异常。本文将就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执行功能假说、对立违抗障碍和品行障碍患者的神经心理测试、脑影像学、基因等方面的执行功能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表明,多巴胺D4受体极富多态性,这一特征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存在密切关联,提示DRD4受体基因可能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高风险因子.本文将就国内外的最新动态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杨立强 《职业与健康》2006,22(24):2266-2267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n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青少年期最常见的行为障碍,患病率5%~10%。国内外的研究均已证实,ADHD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遗传基础在决定易患性上起决定作用。ADHD无客观可靠的辅助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诊断。目前认为所涉及的遗传因素有:多巴胺D4受体基因(DRD4)、5-羟色胺受体2A基因(5-HT2A)、儿茶酚胺氧位甲基移位酶(COMT)、多巴胺β-羟化酶(DpH)基因、免疫系统基因中的C4B基因等。笔者就ADHD的遗传学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成新宁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8):1604-1605
目的探讨多动症儿童的注意力和康纳氏问卷结果的特点。方法所有来多动症门诊就诊的儿童通过持续性操作测试软件完成注意力测试,由了解孩子的父亲或母亲完成康纳氏父母症状问卷。结果因多动来多动症门诊就诊的169例儿童中28例(16.6%)不符合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诊断标准,ADHD儿童中各年龄组间品行障碍、冲动、焦虑、多动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学习障碍、心身问题异常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ADHD注意缺陷型、多动-冲动型、混合型各组间品行、学习、心身、冲动、焦虑、多动障碍异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冲动-多动型、混合型患儿的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注意力缺陷组(P0.01)。结论来多动症门诊就诊的患儿或多或少都存在品行、学习、心身、冲动、焦虑、多动障碍,应对患儿家长及时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种常见于学龄期儿童的精神障碍,指儿童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度和行为冲动,核心缺陷是以注意障碍为特征的认知功能缺陷,通常伴有学习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等多种综合症.已有研究表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会随着年龄发展出现物质滥用、学习困难、情绪紊乱、退学等问题[1].虽然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病因的研究不尽相同,Douglas提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由于认知—神经心理缺陷,尤其是注意力和执行功能方面的缺陷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核心缺陷,使得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执行功能的研究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7.
郭耀光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0):1276-1278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常见的儿童神经精神疾病,以注意力缺陷、多动和冲动行为为主要特征。执行功能缺陷被认为是ADHD的核心问题,主要存在反应抑制、厌恶延迟、时间知觉和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WM)4个方面的异常。WM的缺陷似乎是最重要的核心问题,罹及的主要环节是视空间工作记忆。从新近研究来看,ADHD的WM缺陷可能是额叶抑制功能缺陷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表明,多巴胺D4受体极富多态性,这一特征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存在密切关联,提示DRD4受体基因可能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高风险因子。本文将就国内外的最新动态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推广SNAP-Ⅳ父母等级评定量表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ADHD诊断标准的205患儿(注意缺陷型ADHD 93例、多动-冲动型ADHD 33例和混合型ADHD 79例),分别对性别比、年龄组成、SNAP-Ⅳ父母等级评定量表评分分布特征进行评估。结果 ADHD患儿的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子量表SNAP评分均服从正态分布,注意缺陷子量表均分2.09±0.33 ,多动/冲动子量表均分为1.99±0.34。注意缺陷子量表均分大于1.54,多动/冲动子量表均分大于1.43,应考虑ADHD的相应诊断。结论 SNAP-Ⅳ父母等级评定量表是ADHD诊断和疗效评估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0.
ADHD的病因与病程和预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行为障碍之一。其核心症状是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ADHD会对儿童产生明显的功能性影响,如导致学习困难、成绩较差〔1〕、与家人和同龄儿童关系紧张〔2,3〕及缺少自尊、运动协调障碍。ADHD在学龄前儿童中的患病率是3%~6%〔4,5〕。ADHD共  相似文献   

1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精神行为障碍之一。其致病因素复杂,往往是生物-社会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与干预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脑电图及神经心理特征情况,为儿童ADHD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2月北京安定医院收治的ADHD患儿17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中ADHD分型分为多动/冲动为主型组31例,混合型组95例,注意缺陷为主型组51例。3组患儿入院后均采用日本光电EEG-4418K型脑电图进行测定,并对3组患儿进行视觉-运动整合发育测验(VMI)、联合型瑞文测验(CRT)、反应时测定,比较不同类型儿童ADHD的脑电图及神经心理特征情况。结果 177例ADHD患儿均行脑电图检查,其中79例脑电图正常,占44.63%,98例脑电图异常,占55.37%。异常脑电图患儿中56例轻度脑电图异常,42例中重度脑电图异常;多动/冲动为主型组VMI测定结果高于混合型组与注意缺陷为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注意缺陷为主型组CRT测定结果高于多动/冲动为主型组与混合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混合型组平均反应时、最快反应时及最慢反应时长于多动/冲动为主型组与注意缺陷为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ADHD伴有不同程度的脑电图异常,能显示特异性与非特异性改变,并且儿童的视觉-运动整合能力较差,VMI则能反应ADHD亚型中患儿注意力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污染物对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期最普遍、最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障碍之一,环境毒物对于儿童ADHD症状、疾病存在一定的贡献。越来越多的毒理学和流行病学证据表明,邻苯二甲酸酯(PAEs)与儿童ADHD症状、疾病可能存在关联,二者间的关联可能涉及到多巴胺神经元系统、甲状腺系统、氧化应激及睾酮修饰的异常。明确PAEs与儿童ADHD的关联及内在机制,对于深入探索ADHD病因学和病理机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家庭因素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与家庭因素的关系,为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年龄、性别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和正常儿童对照1∶1配对,对203对小学生进行家庭影响有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并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父亲吸烟、父亲嗜酒、父亲童年多动、父亲为体力劳动者、夫妻不良关系、母亲孕期精神创伤、母亲血型及单双胎等8项因素与小学生ADHD呈统计学关联.结论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生与家庭影响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状况,为制定ADHD儿童的综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美国精神医学会分类与诊断标准第四版(DSM-IV),有关注意缺陷或多动障碍的诊断标准,纳入多动症儿童50例为病例组,从深圳市黄埔小学纳入相应年龄、性别的儿童50例为对照组,进行conner's父母评估量表、感觉统合评估量表的测定.结果 在感觉统合能力量表的8个项目中,除了本体觉项,其余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存在前庭平衡和大脑双侧分化、脑神经生理抑制困难、触觉防御过多及反应不足、发育期运用障碍、视觉空间形态、心绪自我形象不良、最近头晕和行为成绩变坏7个方面的感觉统合异常,可针对性进行感觉统合治疗.  相似文献   

16.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是一种儿童期常见的神经发育异常性疾病,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行为为主要特点。近年来儿童ADHD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ADHD是多因子参与的复杂性疾病,没有单一的危险因素能够解释其发病机制。该文将从遗传学因素、神经影像学改变、家庭社会环境因素以及环境毒素等方面阐述儿童ADHD发病机制,以期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患儿中,常有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的症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中,社会交往障碍、语言障碍甚至刻板行为出现的频率较正常人群更高。ADHD与ASD可能存在共同的致病因素。单纯针对一类症状的治疗并不能完全缓解其全部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治疗效果,为开展ADHD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西昌市33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进行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并采用视听整合持续操作测试(IVA-CPT)训练前后的成绩变化来评价其训练效果。结果训练2个疗程(40次)后,ADHD儿童在反应控制商数中的谨慎(听觉和视觉)商数、一致性商数(听觉和视觉)、毅力商数(听觉和视觉)均比训练前明显提高(P值均0.01);在注意力商数中ADHD儿童的警惕性商数(听觉和视觉)、注意力商数(听觉和视觉)、反应时间商数(听觉和视觉)均比训练前有明显提高(P值均0.01)。结论脑电生物反馈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训练效果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血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为开展儿童ADHD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试剂盒,运用ELISA方法分析儿童ADHD血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清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分别为(1.42±0.34)ng/ml和(177.70±37.92)pg/ml,对照组血清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分别为(1.94±0.42)ng/ml和(206.20±42.45)pg/ml;与对照组比较,儿童ADHD血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枢神经递质在儿童ADHD的发病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浙江省宁波市中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现状及其睡眠紊乱情况。方法于2015年5—6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宁波市中学生2 133人,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评定量表-父母版(SNAP-IV)及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对学生和家长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ADHD症状评分正常组、临界组、中度异常组和重度异常组的比例分别为87.2%(1 861/2 133)、9.3%(199/2 133)、2.5%(54/2 133)和0.9%(19/2 133),男性高于女性(Z=5.68,P0.01),低年级高于高年级(rs=-2.02,P0.05);ADHD评分正常组、临界组、中度异常组和重度异常组失眠比例依次为20.63%(384/1 861)、31.66%(63/199)、37.04%(20/54)和42.11%(8/19),ADHD严重程度与失眠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s=4.36,P0.01);各组上床、起床时间及睡眠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DHD症状临界组、中度异常组及重度异常组的ISI各单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正常组;注意缺陷评分、多动冲动评分及ADHD评分总分与ISI总分均呈正相关,以注意缺陷与ISI总分相关性最高。结论 ADHD症状高评分学生有较高的失眠发生率,提示对失眠症状的干预应作为ADHD的治疗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