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泳宇  朱颂华  虞聪 《健康研究》2012,32(3):175-176,180
目的 探讨小骨窗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在全身麻醉状态下,对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直径<4 cm的小骨窗微创治疗,依据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判定疗效.结果 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3~12个月,采用ADL分级法:Ⅰ级4例,Ⅱ级12例,Ⅲ级14例,Ⅳ级6例,Ⅴ级2例,死亡2例.结论 微创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与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比较具有对脑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对2003年11月-2011年9月间于该院就诊的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92例患者依据具体病情分为大骨瓣开颅组和小骨窗开颅组两组,其中大骨瓣开颅组患者48例,小骨窗开颅组患者44例.在大骨瓣开颅组48例患者中,37例患者为男性,11例患者为女性,年龄为35~71岁;小骨窗开颅组例44例患者中,32例患者为男性,12例患者为女性,年龄为32~68岁.对大骨瓣开颅组的患者以大骨瓣开颅的方式进行手术,小骨窗开颅组的患者通过小骨窗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92例患者中术后死亡患者10例,植物人患者13例,瘫痪意识清醒患者17例,部分生活能力恢复患者29例,生活能力完全恢复患者23例.结论 为了最大限度的提升手术患者的康复率,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适宜手术方式,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 1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均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0例患者中1例死亡,所有患者术后次日复查头颅CT,1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再出血,但无须再次手术.结论 根据基层医院的医疗设备及技术情况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三种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根据出血量大小以及GCS评分,对大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微创血肿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进行临床应用的比较。结果本组96例患者出院时GOS分级:I级12例,Ⅱ级14例,Ⅲ级32例,Ⅳ级13例,V级9例,死亡16例。结论三种手术各有其相对应的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于术后患者病情恢复、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铁男 《智慧健康》2023,(16):66-70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小骨瓣经侧颞入路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本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依据手术方法分为小骨瓣经侧颞入路手术组(小骨瓣手术组)、传统开颅手术组两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围术期指标、血肿清除情况、血压、颅内压、神经功能、昏迷程度、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结果小骨瓣手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开颅手术组(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开颅手术组(P<0.05),血肿清除率低于传统开颅手术组(P<0.05)。小骨瓣手术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颅内压、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传统开颅手术组(P<0.05),MESSS评分、GCS评分、GQOLI-74评分均高于传统开颅手术组(P<0.05)。小骨瓣手术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开颅手术组(χ^(2)=13.562,P<0.05)。小骨瓣手术组患者的预后Ⅰ级、Ⅱ级比率均高于传统开颅手术组,Ⅴ级比率低于传统开颅手术组,但两组患者的预后Ⅲ级、Ⅳ级比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Z=1.981,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小骨瓣经侧颞入路手术的效果较传统开颅手术好。  相似文献   

6.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启勇 《现代医院》2009,9(3):62-63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高血压脑出血58例,分别采用微创小骨窗开颅30例,大骨瓣开颅28例,分析两组手术方法、疗效。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3个月,两组病例的临床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观察病例中微创小骨窗开颅手术方法优于大骨瓣开颅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骨窗开颅术与常规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大骨瓣开颅术,观察组给予小骨窗开颅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3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骨瓣开颅显微血肿清除术28例,小骨窗开颅显微血肿清除62例,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30例.结果 骨瓣开颅治疗患者术后良好2例,中度残疾7例,重度残疾8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9例;小骨窗治疗患者良好21例,中度残疾21例,重度残疾16例,死亡4例;内镜治疗患者良好16例,中度残疾8例,重度残疾4例,死亡2例.小骨窗和骨瓣开颅治疗患者病残率分别为59.6%(37/62)、53.6(15/28),均高于内镜治疗患者的40.0%(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能够挽救大多数患者的生命,内镜手术有助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幕上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开颅血肿清除加硬膜减张缝合去骨瓣减压术回顾分析。结果:患者术后死亡7例,存活36例,生存率83.7%。随访0.5~2年,根据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Ⅰ~Ⅲ级良好率60.46%。结论: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超早期开颅血肿清除加硬膜减张缝合去骨瓣减压术手术治疗能够降低病死率,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王水 《医疗装备》2021,(3):121-122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及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使用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可得到较为显著的疗效,且有利于加快康复速度,减轻手术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危重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自2006年1月~2008年9月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Ⅳ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这些病例均有高血压病史,按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级均为Ⅳ级,将这些病例随机分为三组:微创血肿碎吸并尿激酶溶解吸除组(A组);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组(B组);骨瓣开颅血肿清除组(C组).结果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论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可显著提高高血压脑出血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刘臻 《中国卫生产业》2013,(29):97-97,99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小骨窗微创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科2009年12月-2013年3月采用显微镜下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的71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观察,并随机抽取我院采用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67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观察组在血肿清除、死亡率及术后ADL中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显微镜下小骨窗微创手术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一种确切有效的手术方法,对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10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与血清学指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48 h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30 d,观察组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NSE水平和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能明显改善手术指标和血清学指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小骨窗开颅和常规骨瓣开颅用于不同出血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2组,A组给予小骨窗开颅手术,B组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手术.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均显著少于B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组患者中,出血量<60ml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出血量在60~80ml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组患者中,出血量<60ml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出血量在60~80ml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救治高血压患者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出血量小的患者可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出血量较大的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手术,利于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对102例通过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8~24h复查头颅CT:81例患者的脑内血肿得到完全或大部清除;术后随访2~12个月,根据ADL分级:Ⅰ级9例,Ⅱ级33例,Ⅲ级24例,Ⅳ级17例,Ⅴ级6例,死亡13例。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直切口小骨瓣开颅经外侧裂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显微手术治疗方式,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采用直切口小骨瓣开颅经外侧裂显微手术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铣刀铣下骨瓣,显微镜下分离外侧裂,清除血肿.术后骨瓣复位.结果 术后12h内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90%以上50例(94.3%,50/53).随访2~11个月,随访到36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分级Ⅰ~Ⅲ级32例,占88.9%.结论 采用直切口小骨瓣开颅经外侧裂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创伤小,恢复快,术后骨瓣复位,避免了颅骨缺损及相应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研究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大面积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10年8月——2013年7月期间所遇到的脑出血患者,将符合条件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对两种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良好率为53.3%,死亡率为0.3%;对照组良好率16.6%,死亡率13.3%。临床结果显示,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面积脑出血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生命,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外科治疗(附6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血肿穿刺抽吸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三种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疗效.方法 根据64例HICH患者出血量、年龄等进行分组,选择不同的术式,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存活的患者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血肿穿刺抽吸术16例,存活13例,死亡3例(18.75%);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7例,存活5例,死亡2例(28.6%);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41例,存活30例,死亡11例(26.8%).结论 HICH应用不同种手术方法均有效,根据病情不同,选择也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YL—1型穿刺针颅内微创穿刺术与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5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YL-1型穿刺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穿刺组),与同期46例脑出血患者采用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开瓣组)清除血肿的疗效进行回顾性比较。结果穿刺组的总有效率及病死率分别为77.19%和12.28%,开瓣组的分别为58.70%和28.26%,穿刺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开瓣组(p<0.05),病死率也低于开瓣组(p<0.05);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的改善情况比较,穿刺组明显优于开瓣组(p<0.01)。结论采用YL-1型穿刺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方法简便,适用范围广,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直切口小骨窗开颅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直切口小骨窗开颅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48例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12h内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均达80%以上。根据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ctivitiesof daily living,ADL)分级,手术后随访3~6个月,I级10例,II级14例,III级10例,IV级4例,V级2例,VI级8例。结论: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情严重,但是高龄不是手术禁忌,采用直切口小骨窗开颅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可以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