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调节受损患者早期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糖调节受损(糖耐量异常与空腹血糖异常)者早期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我院于2 0 0 2年1月开始对5 1名患者进行强化和一般生活干预,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 0 0 2年1月对792名健康人进行了血糖检查,其中女476名,男3 16名,检出糖耐量异常(IGT ) (餐后血糖7.8~11.1mmol/L ,空腹血糖正常)和空腹血糖异常(IFG) (空腹血糖6.1~7.0mmol/L ,餐后血糖正常)患者98例为观察对象。年龄2 5~70岁,平均年龄5 2岁,体重指数(BMI) >2 3。1.2 方法1.2 .1 分组 检出的98名IGT和IFG患者有5 1名愿意接受生活方式干预,随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早期优质护理干预在改善妊娠结局方面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为50例常规护理组和50例早期优质护理组;结果:干预前,两组孕妇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无显著差异,干预后2周后,早期优质护理组空腹血糖(4.4±2.0)mmol/L、餐后2h血糖(7.92±2.3)mmol/L低于常规护理组(5.8±3.6)mmol/L、(10.36±2.4)mmol/L,早期优质护理组的顺产率56%高于常规护理组22%,且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早期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控制孕妇血糖水平的基础上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对减少妊娠期糖尿病母儿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意义.方法 对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空腹血糖<5.8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80例(A组)与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5.8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39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集中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探析.方法:纳入2016年4月-2017年4月因2型糖尿病于我院内分泌科进行治疗的的患者30例,对其进行为期12周的综合护理干预.采用自身对照的方式,对于综合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三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后患者空腹血糖分别为(8.81±1.33)mmol/L、(7.51±1.4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分别为(12.36±1.67)mmol/L、(10.97±1.6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分比为(9.61±2.01)%、(7.62±1.96)%.结论: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控制具有积极的意义,可有效的管理血糖,因此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翁云云  厉佳  王璐 《中国妇幼保健》2023,(23):4564-4567
目的 探讨中等强度抗阻运动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42例接受产前随访的GDM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1例。观察组采用阻力运动干预,对照组采用有氧运动干预。观察指标为血糖水平、胰岛素使用、妊娠结局及满意度。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8.53±0.75)mmol/L、三餐后2 h平均血糖(12.64±2.44)mmol/L;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8.46±0.82)mmol/L、三餐后2 h平均血糖(12.77±3.17)mmol/L。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及三餐后2 h平均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1,-0.274,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6.65±0.34)mmol/L、三餐后2 h平均血糖(8.47±1.11)mmol/L;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5.39±0.46)mmol/L、三餐后2 h平均血糖(6.36±0.88)mmol/L。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和三餐后2 h平均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社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干预的方法,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社区内17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建立观察病历,有针对性进行医疗干预,同时建立健康教育大课堂、墙报宣传,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多项指标干预2年后与干预前对比。结果干预前患者平均空腹血糖(7.40±3.14)mmol/L,餐后2h血糖(8.50±2.65)mmol/L,糖化血红蛋白(7.50±1.18)%,急诊率10.59%,住院率6.47%;干预后患者平均空腹血糖(6.00±1.32)mmol/L,餐后2 h血糖(7.10±2.40)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0±0.91)%、急诊率4.17%、住院率3.57%;干预前、后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干预和健康教育,减少了患者的急诊率、住院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诺和锐30)每日3次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诺和锐30组80例进行诺和锐30每日3次餐时注射治疗,诺和灵组96例每日三餐前30 min注射诺和灵R,睡前注射诺和灵N.结果 诺和锐30组空腹血糖从(10.46±2.68)mmol/L降至(5.80±0.90)mmol/L,餐后2 h血糖从(15.15±3.64)mmol/L降至(8.80±1.58)mmol/L;诺和灵组空腹血糖从(11.00±2.88)mmol/L降至(6.50±1.43)mmol/L,餐后2 h血糖从(15.89±3.76)mmol/L降至(8.50±1.43)mmol/L,两组控制血糖均较好且疗效相似(P>0.05),诺和锐30组胰岛素用量(48.7±12.9)U/d,较诺和灵组(57.9±12.4)U/d减少(P<0.05),低血糖发生率诺和锐30组较诺和灵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 诺和锐30每日3次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减少,且治疗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8.
餐后血糖对2型糖尿病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和胰岛素释放(IRT)试验,解析空腹和餐后血糖对糖尿病诊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7年6月,内分泌和代谢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共3 588例进行OGTT和IRT检测。以血浆葡萄糖5.6、6.1、7.0mmol/L为空腹血糖切点,7.8、11.1mmol/L为餐后血糖切点,分析患者分布情况以及空腹血糖(FPG)、餐后1h血糖(1 h PG)和餐后2 h血糖(2 h PG)等不同切点对糖尿病诊断的价值。结果依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糖尿病患者3097例。其中FPG≥7.0mmol/L者2654例,单独检测2hPG漏诊62例,占2.33%;单独检测1hPG仅漏诊18例,占0.6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2 h PG≥11.1 mmol/L者中FPG〈7.0 mmol/L的占14.60%(443/3 035);1 h PG≥11.1mmol/L者中FPG〈7.0mmol/L的占14.00%(429/3065),差别无有统计学意义(P=0.503)。FPG和餐后2hPG均正常202例〔但其中113例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或)胰岛素分泌延迟,占55.94%〕,其余289例为糖耐量受损和(或)空腹血糖受损。在1 hPG≥11.1 mmol/L且2 h PG〈11.1 mmol/L的291例中,54例FPG≥7.0mmol/L经复查诊断为糖尿病,另有125例餐后30 min血糖≥11.1 mmol/L者的HOMA指数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与FPG5.6~6.1mmol/L而2 h PG≥11.1mmol/L的糖尿病患者接近。结论1 h PG与FPG的一致性不比2 h PG差,且更敏感,提示1 h PG同2 h PG一样,可以作为糖尿病的餐后血糖诊断切点。  相似文献   

9.
Q 糖尿病仅用饮食治疗可以控制血糖吗? A: 2型糖尿病发病早期或轻型糖尿病,空腹血糖增高不明显,主要表现是餐后高血糖.若餐后血糖在10mmol/L以下,空腹血糖在7mmol/L以下者,可先用饮食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和临床治疗的方法、效果.方法:选取180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均给予患者保肝、降黄及支持治疗,并严密观察血糖及尿糖变化,或应用小剂量的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对于血糖持续升高及饮食控制不理想的予短效胰岛素治疗.结果:治疗后180例患者入院时平均的空腹血糖水平为5.2~13.6mmol/L,平均(6.1±1.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6.78~18.56mmol/L,平均(15.45±2.63)mmol/L;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时,以肝病治疗为主,糖尿病治疗为辅,重视肝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诺和锐30胰岛素对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60例初诊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高于15mmol/L。餐后2h血糖高于20mmol/L。患者用诺和锐30强化治疗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空腹,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等。结果治疗半年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均为明显下降,达到理想水平。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能降低空腹,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了糖尿病患者通过杜区综合护理后的疗效;方法:对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在饮食、运动及药物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结果:通过连续6个月对患者进行空腹餐前和餐后2h血糖检查,50例患者餐前空腹血糖逐渐降低,保持在4.2-7.2mmol/L,餐后2h血糖保持在1 1.0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6.5%;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合理的社区护理对其改善生活方式和合理用药,可加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有效控制血糖值,延缓并发症的发生,节省医疗费用及社会医疗资源,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恢复糖尿患者对磺脲类药物的敏感性。方法30例门诊和急诊糖尿病患者,其中男12例,女18例,均使用常规剂量磺脲类药物,但血糖控制不良。应用双相门冬胰岛素30后血糖达到控制良好3个月,之后停用胰岛素,继续以前的口服药物的治疗。结果停用口服降糖药之前3个月内平均血糖为(9.4±7.5)mmol/L,餐后2 h血糖(或随机血糖)为(14.2±7.2)mmol/L;应用胰岛素达标时的空腹血糖为(5.7±0.7)mmol/L,餐后2 h血糖为(7.2±1.4)mmol/L;应用胰岛素期间的空腹血糖为(6.0±0.8)mmol/L,餐后2 h血糖为(7.8±1.2)mmol/L;停用胰岛素时,空腹血糖为(6.1±0.6)mmol/L,餐后2 h血糖为(7.7±1.3)mmol/L。在改用原来口服降糖药后,1个月内平均空腹血糖为(6.5±0.5)mmol/L,餐后2 h血糖为(8.1±0.8)mmol/L,与应用胰岛素前相比,血糖降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可能恢复糖尿病患者对磺脲类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糖尿病护理门诊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从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40)与观察组(40),对照组患者不采取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糖尿病护理门诊定期采取健康教育,将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及控制血糖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生活方式改变、适当运动、饮食控制以及药物治疗等遵医行为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分别为(6.58±1.68)mmol/L、(11.34±2.79)mmol/L;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分别为(5.38±1.27)mmol/L、(8.51±2.03)mmol/L,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糖尿病门诊护理干预,能使患者遵医行为得到提高,进而对血糖做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用胰岛素泵输注人胰岛素;治疗组3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晚12时加1次中效胰岛素.根据血糖结果设定门冬胰岛素总量,初始剂量比常规人胰岛素用量减少25%,血糖控制满意时检测4次血糖作为观察值进行比较.两组疗程均为14~28 d.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空腹2 h血糖为(6.35±2.33)mmoL/L,早餐后2 h血糖为(9.37±1.29)mmol/L,午餐后2 h血糖为(9.38±1.27)mmol/L,晚餐后2 h血糖为(8.93±2.37)mmol/L,HbA1c为(6.24±1.87);治疗组分别为(4.51±1.22)mmol/L、(7.43±2.31)mmol/L、(6.71±2.52)mmol/L、(7.22±1.28)mmol/L、7.55±1.46.治疗组24 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低血糖发生者少(p<0.05).结论 门冬胰岛素可有效控制24 h高血糖、显著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使用方便,餐前或餐后注射均可达到良好效果;可显著减少胰岛素用量,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空腹血糖(FPG)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糖代谢状况及其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入院时FPG正常的冠心病患者269例,根据FPG水平分为三组:A组(FPG<3.9mmol/L,64例),B组(3.9mmol/L≤FPG≤5.0mmol/L,106例),C组(FPG>5.0mmol/L,99例).行简易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析其餐后2 h血糖(2hPG)分布情况.其中16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不同血糖水平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C组2hPG≥11.1 mmol/L的比率(38.4%,38/99)与A组(12.5%,8/64)和B组(9.4%,10/1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49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中,糖耐量正常27例,单纯糖耐量受损75例,单纯餐后血糖升高47例.三者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纯糖耐量受损与单纯餐后血糖升高者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30.4±1.7)分、(32.6±2.2)分比(24.8±2.4)分,P<0.01].结论 FPG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已有很大一部分出现餐后血糖异常,并且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严重,应及早关注冠心病患者的血糖问题,早期干预、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没有诊断糖尿病的AMI病人中糖代谢异常的发病率。方法我院临床诊断或怀疑为AMI患者201例,无糖尿病,血糖<11.1mmol/L,入院后第1天早晨测HbA1C,每天测空腹血糖(FBS)直至出院,出院时做标准的口服葡萄糖(75g)耐量试验(OGTT),3个月后复查HbA1C、FBS、和OGTT。结果入院时平均血糖浓度(6.6±1.4)mmol/L,出院时糖负荷平均2小时血糖浓度(PBS)为(9.1±2.9)mmol/L,35%(65/184)病人为糖耐量减低(IGT),3个月后平均PBS为(9.0±3.0)mmol/L,40%(63/158)病人为IGT。3个月后查出的糖耐量异常(含IGT和DM)的独立预测因素是入院时的HbA1C和出院时的FBS。结论AMI后早期检测FBS,PBS,HbA1C能早期发现病人糖耐量异常,从而早期进行干预,改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的降糖治疗方法,为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1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进行分析,监测血糖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入院后予“三餐前短效胰岛素(优泌林R)+睡前中效胰岛素(优泌林N)”方案强化治疗,监测空腹血糖9~10 mmol/L,餐后2h血糖11~13 mmol/L,控制欠佳,更换方案为“门冬胰岛素,胰岛素泵泵入”治疗.治疗6d后,血糖得到较好控制,空腹血糖6~7 mmol/L,餐后2h血糖7~8 mmol/L.后停用胰岛素泵,更换为“门冬胰岛素(诺和锐)三餐前皮下注射+精蛋白锌人胰岛素(优泌林N)晚上睡前皮下注射”,为患者院外继续治疗做准备.监测空腹血糖波动于5.7~6.3 mmol/L,餐后血糖波动于6.7~7.8 mmol/L.虽暂未达到理想目标,但血糖在较短时间内安全、平稳下降,得到良好控制.患者入院第15天,血糖平稳,出院.结论 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血糖特点合理选择胰岛素种类及胰岛素治疗方案,对此类患者的用药应给予密切监护,以提高用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血糖仪检测空腹毛细血管血糖在糖尿病筛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血糖仪检测空腹毛细血管血糖在糖尿病筛检中的应用,为2型糖尿病的筛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比例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天津市武清区15~75岁居民为研究对象。以血糖仪检测毛细血管空腹血糖,对血糖≥5.0mmol/L者进行餐后2h血糖测试。数据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糖尿病检出率为42.83%,糖耐量受损检出率为27.88%,空腹血糖受损检出率为3.74%。以空腹血糖为测试变量,分别以餐后2 h血糖≥11.1mmol/L和餐后2 h血糖7.8~11.0 mmol/L为说明变量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2和0.405。结论血糖仪检测空腹毛细血管血糖在糖尿病筛查中有一定的应用意义,且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低血糖生成指数(LoGI)膳食对妊娠期高血糖患者血糖控制的作用.方法 选取妊娠期高血糖患者364例,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GDM)或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将所有患者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180例(给予正常膳食)和观察组184例(给予LoGI膳食),观察6周,所有患者采用自我血糖监测(SMBG)法记录治疗6周内糖代谢情况,6周后再行75 g OGTT,测量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并比较.结果 治疗0周时,两组75 g OGTT空腹血糖和2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时,75 g OGTT空腹血糖对照组为(6.7±0.6) mmol/L,观察组为(5.7±0.5)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血糖对照组为(9.3±0.7) mmol/L,观察组为(8.1±0.9) 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4、6周时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空腹血糖:(5.5±0.6)mmol/L比(6.5±0.8) mmol/L、(5.3±0.7)mmol/L比(6.3±0.6) mmol/L、(5.2±0.6) mmol/L比(6.7±0.8)mmol/L;餐后血糖:(8.0±0.7)mmol/L比(8.9±0.9) mmol/L、(7.7±0.9) mmol/L比(9.1±0.7) mmol/L、(7.8±0.8)mmol/L比(8.9±0.9)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115例GDM患者中42例(36.5%)转为GIGT,50例(43.5%)转为糖耐量正常(NGT),对照组133例GDM患者中69例(51.9%)转为GIGT,12例(9.0%)转为NGT.观察期间两组患者体重增长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oGI膳食能有效调节妊娠期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水平,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