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血脂正常但骨密度降低的绝经妇女补充钙、维生素D和大豆异黄酮后,机体骨密度和血脂成分的变化。方法 2004年4月从武汉郊区绝经妇女中筛选血脂正常伴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的绝经妇女60名,随机均分为两干预组,每组30人。一组给予液体钙(含维生素D);一组给予液体钙(含维生素D)和大豆异黄酮,跟踪观察一年。测定每位受试对象骨骼骨密度和血脂成分。结果 试验结束后,补钙组和补钙+大豆异黄酮组,全身及股骨颈的骨密度(BMD)都较基线时显著降低(P〈0.05),组间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腰椎、大转子BMD与基线相比,略微升高,但尚无统计学差异。补钙和补钙+大豆异黄酮均能显著降低血总胆固醇(P〈0.05)。结论 对已出现骨量减少的绝经后妇女补钙一年能降低绝经后BMD的丢失速率,但补充大豆异黄酮一年尚未观察到对BMD的保护作用。绝经妇女补充钙和大豆异黄酮补可能干扰机体的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核心肌力训练对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72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坚持日常健步走训练,观察组再给予核心肌力训练,在试验0、4个月时测量第1-4腰椎(L1-4)及左侧全髋(TH)、股骨颈(FN)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结果干预4个月后,观察组的所测部位BMD较干预前均显著上升(P<0.05);对照组所测部位BMD与干预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肌力训练是OP有效的运动疗法之一,可以提高腰椎及髋部的BMD。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联合补充钙、镁、锌、铜及维生素D对中老年妇女骨密度和骨钙索的影响,以及改善骨症状的效果。方法依据人选和排除标准,在上海地区筛选出中老年妇女230人,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组再分为未绝经与绝经组。干预组A:未绝经妇女75名;对照组A:未绝经妇女40名;干预组B:已绝经妇女78名;对照组B:已绝经妇女37名。干预组每日服用2片钙尔奇添佳片(每片含钙273.5mg、VitD1.62μg、镁99.7mg、锌3.08mg、铜0.51mg),干预6个月后再进一步分成低剂量亚组和高剂量亚组,每日服用2或3片钙尔奇添佳片,再干预6个月,总计干预12个月。所有入选者在研究前后各阶段检测腰椎骨密度(BMD)及血清骨钙素(BGP),并进行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和记录骨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骨密度:研究6个月后,干预组腰椎骨密度值较前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12个月后,未绝经干预组骨密度显著增加,未绝经对照组腰椎骨密度则呈显著性下降,但已绝经干预组和对照组的骨密度研究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不同剂量干预亚组骨密度间无显著差异(P〉0.05)。(2)骨钙素:研究6及12个月后各组骨钙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但干预组血清骨钙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剂量干预亚组的血清骨钙素浓度间无显著差异(P〉0.05)。(3)骨症状:干预后能明显改善局部关节痛和腰背痛等骨症状。结论联合补充钙、镁、锌、铜及维生素D可明显增加未绝经妇女的骨密度和骨钙索,有效改善骨症状;并可明显改善已绝经妇女骨钙素及骨症状,但骨密度改善不明显。低剂量亚组与高剂量亚组的骨质疏松防治效果问无显著性差异。建议中老年妇女尽早补充与骨营养有关的营养素以防治骨质丢失。  相似文献   

4.
男性吸烟与骨密度及骨生化指标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男性吸烟与骨密度及骨生化指标关系。方法用DXA仪测定腰椎及髋部骨密(BMD),用ELISA测定389例20~80岁健康男性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sBAP)和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sNTX)。结果(1)各部位BMD均在20岁~年龄组最高,30岁之后随年龄增加而缓慢下降;40—60岁各年龄组之间的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除腰椎侧位BMD外,吸烟组其它各部位BMD显著低于非吸烟组;吸烟组的BAP显著高于非吸烟组,2组之间的sNT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校正年龄与BMI后,烟龄与腰椎正位,髋部总体,股骨颈及ward's区BMD均呈负相关(P〈0.05)。每日吸烟量与腰椎正位及Ward's区BMD呈负相关(P〈0.05)。结论男性随年龄增长骨量丢失。男性吸烟者骨生化指标与骨转换水平增高,骨量丢失加速。吸烟等生活方式增高骨转换水平,影响骨转换的增龄性变化并加速骨量的丢失。吸烟是骨质疏松的一个危险因素。预防骨质疏松症(OP)应提倡戒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邵阳地区绝经后妇女各年龄段骨密度的变化情况和骨质疏松(OP)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美国Lunar公司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邵阳地区608例绝经后女性进行腰椎3~4和髋部骨密度测定。结果绝经后妇女wardg三角,股骨颈,股骨粗隆,腰椎2~4的BMD随年龄增加而降低,与绝经年龄45~49岁组比较,各年龄组BMD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ardg三角,股骨颈,股骨粗隆,腰椎2~4的年均骨丢失率分别为1.4%;1.0%;0.93%;0.71%。其中以wardg三角骨丢失率为最高。超重组和肥胖组的腰椎2~4,股骨颈,wardg三角,股骨粗隆,BMD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消瘦组各部位BMD显著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女性绝经后开始出现OP,患病率缓慢上升,各年龄组OP总发病率依次为5.2%;16.8%;35.5%;36.4%;55.3%;64.5%;90.6%。其中腰椎2~4OP发生率最高,整体髋部OP发生率最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示,年龄、文化程度、高钙饮食及体重指数是绝经后妇女OP的危险因素(OR=1.121,0.788,0.627,0.823)。结论邵阳地区绝经后妇女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OP的患病率随之增加。年龄、文化程度、高钙饮食及体重指数是绝经后OP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围绝经期女性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变化规律与其腰椎、髋部、股骨颈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围绝经期妇女44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绝经前组(220例)和绝经后组(220例)。测定两组血清E2、FSH水平及其腰椎、髋部、股骨颈BMD值,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绝经后组妇女血清E2与绝经前组比较明显减少,而血清FSH与绝经前组比较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组妇女腰椎、髋部、股骨颈BMD值与绝经前组比较均有明显减少,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低骨量组和绝经后低骨量组血清E2水平均较正常骨量组明显减少,而血清FSH水平均较正常骨量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E2水平与腰椎BMD、髋部BMD、股骨颈BMD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血清FSH水平与腰椎BMD、髋部BMD、股骨颈BMD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BMD明显减少,雌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骨代谢,应引起临床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木豆叶等中药和福善美、骨松宝治疗绝经后骨密度降低的疗效。方法将78例绝经后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女性患者随机分为A组(38例),B组(40例)。A组服用福善美、钙尔奇D、骨松宝;B组服用福善美、钙尔奇D、骨松宝加木豆叶等中药。A、B组均服药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BMD),雌二醇(E26 III),骨钙素(OCN)值的变化。结果A组与B组治疗前后的BMD值均差异显著(p<0.01);E26 III均有差异(p<0.05);OCN亦有差异(p<0.01;p<0.05)。A与B组之间的疗效比较治疗前后BMD、E26 III、OCN均无差异(p>0.05)。结论福善美、骨松宝、钙尔奇D联合治疗绝经后骨密度降低患者(骨量减少,骨质疏松)有明显疗效,E26 III水平升高,BMD和OCN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骨疏康颗粒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57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服用骨疏康颗粒1个疗程前后测定了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变化,并评估了骨密度疗效。结果57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服用骨疏康颗粒1个疗程后,显效39例(68.4%),有效11例(19.3%),无效7例(12.2%),总有效率为87.7%。全部患者服药后骨密度和雌二醇浓度较服药前明显增加(P〈0.05),但血钙、血磷、ALP、FSH变化不明显(P均〉0.05)。结论骨疏康颗粒能明显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骨密度和雌激素浓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鲑鱼降钙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观察了5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服用鲑鱼降钙素前后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变化。结果 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治疗后,骨密度和血骨钙素浓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但治疗前后血钙、血磷、ALP、E2、FSH浓度变化不明显(P均〉0.05)。结论 补肾壮骨冲剂能明显改善绝经后妇女骨密度,但对骨代谢指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妇女140例经知情同意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组(A组)与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并予健康管理干预组(B组),进行12个月的随机对照研究,分别于入组基线时与12个月结束时测量前臂、腰椎及髋部的骨密度,并计算12个月内两组患者的骨折发生率。结果经过12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三部位骨密度变化的差值均具有明显的差异,B组(0.54±0.14,0.80±0.12,0.73±0.15)大于A组(0.50±0.13,0.78±0.15,0.68±0.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骨密度升高幅度与依从性均明显高于A组(P〈0.05),且其骨折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健康管理在增强患者依从性的同时,明显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是治疗有效性与持续性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法骨化醇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及骨转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更年期门诊经骨密度(BDM)测量诊断为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症,年龄在55~75岁之间的67例绝经后女性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6例,对照组31例。试验组口服氨基酸螯合钙1 000mg/d,阿法骨化醇0.25μg/次,一天两次;对照组口服氨基酸螯合钙1 000mg/d。两组均连续服药48周。两组治疗前、后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股骨颈、大粗隆、Ward三角区及腰椎L2-4骨密度;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25羟维生素D3[25-(OH)D3]结果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间股骨颈、大粗隆、Ward三角区及L2-4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部位BMD治疗后均有显著增加(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仅L2-4有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各部位BM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ALP、TRACP及25-(OH)D3水平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血清BALP、TRACP及25-(OH)D3水平分别为(26.52±6.07)μg/L、(2.84±0.97)U/L、(53.91±19.04)nmol/L,治疗后分别为(21.85±5.96)μg/L、(2.37±0.88)U/L、(57.87±19.24)nmol/L,BALP、TRACP均呈显著降低,25-(OH)D3有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骨代谢指标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法骨化醇可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可增加骨密度、降低骨转换,对治疗骨质疏松症有理论依据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曹亚薇  康玮  王亚莉  赵丽岩 《职业与健康》2010,26(23):2888-2889
目的通过对6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关系的分析,探讨骨量减低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23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髋部的骨密度,并行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根据骨密度分为骨量正常及骨量减低组,并对它们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减低组动脉动脉硬化的发生率为60.8%,高于骨量正常组的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量改变与动脉硬化有密切的关系,是否可作为骨量变化敏感的预测因子有待扩大病例数作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比较综合干预3年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与对照组患者骨密度的变化趋势,探讨适合社区的骨质疏松综合干预方式.方法 选择2007-2011年在本中心多项骨质疏松症相关课题积累得到的322例60~80岁骨质疏松症患者,以建立骨健康档案为切入点,对干预组患者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综合随访,成立骨质疏松症患者管理小组、沙龙,依据每位患者的具体健康状况,予以个体化的生活运动指导、药物干预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干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全部受试者正位腰椎(L)及左侧股骨近端进行骨密度测定.检测时间为干预始、干预后3年.结果 两组患者L1、Lz、L3、L4、股骨颈、股骨粗隆和髋全部各观察部位骨密度(BMD)变化比较,干预组呈全面上升趋势,对照组呈全面下降趋势;两组患者3年前后BMD变化值(基线值~3年后)比较,干预组各观察部位BMD值均上升,其中L1~L4和股骨粗隆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髋全部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观察部位BMD值均下降,其中L3、股骨颈和股骨粗隆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部位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干预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若该效果能得到持续甚至扩大至全人群,仍需相关专家的呼吁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上海北蔡镇女性骨密度(Bone mineraldensity,BMD)变化规律,为本地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北蔡镇3个居委1个行政村共884例40~79.9岁女性进行骨密度测定,同时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美国GE公司的Lunar Prodigy Advance PA+300164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正位腰椎和左股骨近端进行骨密度测定。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髋部和腰部BMD逐渐下降,尤其45~49.5岁组开始至55~59.9岁组下降明显,而后缓慢下降。而腰部BMD在75~79.9岁组并不下降。结论上海北蔡镇女性骨密度随年龄增高而下降4,5~60岁女性应是重点预防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味龟鹿二仙汤对乳腺癌化疗骨髓毒性的影响。方法:将96例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n=49)化疗同期服用加味龟鹿二仙汤,对照组(n=47)化疗同期服用鲨肝醇。连续6个疗程,比较化疗前后两组患者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使用率、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G-CSF使用率低(P〈005);治疗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程度轻,恢复快,单个核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杀伤活性增强。结论:化疗联合使用加味龟鹿二仙汤不仅可以减少升白药物使用频率,同时有效减轻化疗所致的骨髓毒性,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定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正位腰椎(L1-4)、左侧股骨颈、左侧股骨粗隆及左侧股骨干骨密度,根据骨密度值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观察各组年龄、病程、体质指数(BMI)、血清骨代谢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并对上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骨质疏松组在年龄、病程、BMI、血碱性磷酸酶(ALP)、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SNTX)及血清25-羟维生素D (25-VitD)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骨量减少组与正常组比较仅年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年龄、BMI及25-VitD与各部位骨密度均相关(P < 0.01或P < 0.05),病程与除腰椎外的其他部位骨密度呈负相关(P < 0.01),ALP与除股骨干之外的各部位骨密度呈负相关(P < 0.05),SCTX、SNTX分别与腰椎、股骨干骨密度呈负相关(P < 0.05)。结论 年龄、病程及低BMI是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检测血清25-VitD、ALP、SNTX和SCTX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判断个体是否易患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抑郁、焦虑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南阳市中心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33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化疗和护理,干预组接受额外的综合心理干预治疗,干预前后应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4.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结果综合心理干预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显示干预后患者社会状况、情感状况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综合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