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奥利达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胞二磷胆碱和病毒唑,治疗组应用奥利达和更昔洛韦.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利达与更昔洛韦联合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应用更昔洛韦,对照组30例应用病毒唑,7~10 d为一疗程。结果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头痛、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等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奥利达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胞二磷胆碱和病毒唑,治疗组应用奥利达和更昔洛韦。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利达与更昔洛韦联合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观察更昔洛韦联合人血免疫球蛋白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及分析对比.方法:挑选40例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并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研究组给予更昔洛韦联合人血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P<0.05;而对照组的发热、昏迷及抽搐消失时间均长于研究组,P<0.05.结论:急性病毒性脑炎应用更昔洛韦联合人血免疫球蛋白治疗疗效优于单一使用更昔洛韦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使患者的发热、昏迷及抽搐时间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黄榕  张国元  杨于嘉  梁莉  俞燕 《中国医师杂志》2001,3(12):898-899,902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成病毒唑治疗组(52例)及更昔洛韦治疗组(46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结果显示,更昔洛韦组头痛、呕吐及抽搐症状和恢复神志的时间明显较病毒唑治疗组缩短,发热症状消退的时间虽有所缩短,但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更昔洛韦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更昔洛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肌肉注射.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更昔洛韦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56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加用病毒唑抗病毒治疗,并对2组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副作用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基本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更昔洛韦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安全,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罗利华 《现代保健》2012,(11):39-40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联合免疫球蛋白(IVIG)在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AVE)中的作用。方法:对82例小儿AVE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而观察组给予更昔洛韦联合IVIG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指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在疗效及病程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IVIG是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优于单用更昔洛韦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干扰素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干扰素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视力方面治疗前后差异均较大,且治疗后观察组的视力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干扰素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周风波  王明红 《现代保健》2010,(33):125-126
目的比较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成人病毒性脑炎的l临床疗效。方法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更昔洛韦和阿昔洛韦,比较其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的时间。结果更昔洛韦组取得显著临床疗效的时间比阿昔洛韦组缩短(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优于阿昔洛韦。  相似文献   

11.
闫军 《现代保健》2012,(30):129-130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降颅内压、降温、止痉、补液、补充电解质、保护胃黏膜及支持治疗基础上,应用更昔洛韦及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照组在降颅内压、降温、止痉、补液、补充电解质、保护胃黏膜及支持治疗基础上,应用更昔洛韦治疗。结果:治疗组发热、头痛、呕吐、精神行为异常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更昔洛韦。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更昔洛韦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炎、脑膜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及观察组分别应用更昔洛韦及病毒唑治疗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更昔洛韦治疗腮腺炎合并脑炎、脑膜炎的疗效明显,与对照组在退热时间、呕吐、头痛消失时间及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腮腺炎脑炎、脑膜炎疗效好,见效快,疗程短,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咽炎及其并发症应用的剂量、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30例急性病毒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用更昔洛韦5-8mg/kgd次静滴,对照组不用,两组均可使用病毒唑、聚肌胞和对症治疗药物及酌情使用抗生素。较重的口腔溃疡均给我站用数味中草药配置的溃疡散,用适量香油拌均匀后涂溃疡面,3-7天为一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体温、咳嗽、气喘、口腔疱疹和溃疡、颈淋巴结、扁桃体、肺部哆音)变化进行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3-7天后,治疗组总显效率84.3%,对照组总显效率7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急性病毒性咽炎及其并发症疗效良好,随访2-3月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合并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本院患有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患儿一共有10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儿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加入更昔洛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惊厥控制时间以及恶心呕吐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采取更昔洛韦进行治疗,可以使退热时间明显缩短,进而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 将156例手足口病病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干扰素组、更昔洛韦组、病毒唑组各52例,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更昔洛韦组、干扰素组、病毒唑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38%.78.85%、69.23%,更昔洛韦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明显较干扰素组及病毒唑组快.[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儿童手足口病明显优于干扰素和病毒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更纾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均给予口服维生素C、补液、对症等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5mg/(kg·d)加入液体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g·d)加入液体中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较对照组消失早(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P〈0.05);两组均未见明硅不良反戊。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疗效显著、疗程缩短的特点,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痰热清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更昔洛韦和痰热清治疗,对照组采用病毒唑和双黄连治疗.结果 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治疗组热退时间、疱疹结痂及消退时间、开始进食时间、痊愈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平均约2天)(t值分别为20.30、27.20、10.12、17.79、8.84,均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亦高于对照组(X2=5.46,P<0.05),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痰热清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局部使用0.1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24只眼),局部点用0.1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4次/d,疗程7d;对照组22例(22只眼),局部点用0.1%阿昔洛韦滴眼液,1次/2h,疗程7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63.6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0.1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比0.1%阿昔洛韦滴眼液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带状疱疹12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给予静脉注射更昔洛韦注射剂0.25g加5%的葡萄糖250ml,联合氦.氖激光治疗,1次/d,连续7d。对照组58例,给予静脉注射更昔洛韦注射剂0.25g加5%的葡萄糖250ml,1次/d,连续7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疼痛缓解时间缩短,病情恢复迅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小儿带状疱疹60例,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用更昔洛韦针5 mg.kg-1.d-1;对照组28例用病毒唑针10 mg.kg-1.d-1,2组均静脉滴注,1次/d,疗程7 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有效率为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并且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