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健 《现代保健》2009,(18):50-51
目的研究三苯氧胺序贯来曲唑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2例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三苯氧胺10mg,每天2次13服,5~8个月后改为来曲唑2.5mg,每天1次口服,治疗1—3年,评价疗效并记录毒副反应。结果22例可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患者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5例、稳定(SD)11例,CR+PR总有效率为31.8%,CR+PR+SD〉6个月为临床获益,其所占比例为81.8%,进展(PD)4例占18.2%,治疗中患者均未出现严重毒副反应。结论 三苯氧胺序贯来曲唑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有一定疗效,且毒副反应轻,内分泌治疗是治疗晚期乳腺癌十分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对蒽环类和紫杉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78例葸环类和紫杉类治疗后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NP方案化疗,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78例患者CR、PR、SD、PD分别为6.4%、41.0%、34.6%、17.9%,总缓解率47.4%,肿瘤控制率为82.1%。绝经后患者疗效优于绝经前,仅软组织、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优于内脏转移的患者,ER或PR阳性的患者优于ER、PR均阴性的患者(P<0.05)。结论:NP方案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疗效确切,患者可耐受,且疗效与患者的绝经状态、转移部位、激素受体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3.
正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激素依赖型乳腺癌患者,无论绝经前或绝经后,术后接受他莫西芬(TAM)辅助治疗5年,可分别降低乳腺癌患者每年复发风险和死亡风险的42%和26%~([1])。因此,他莫西芬目前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或复发转移患者内分泌治疗的基本用药,也是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  相似文献   

4.
王建刚 《现代养生》2014,(22):75-75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对蒽环类和紫杉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78例葸环类和紫杉类治疗后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NP方案化疗,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78例患者CR、PR、SD、PD分别为6.4%、41.0%、34.6%、17.9%,总缓解率47.4%,肿瘤控制率为82.1%。绝经后患者疗效优于绝经前,仅软组织、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优于内脏转移的患者,ER或PR阳性的患者优于ER、PR均阴性的患者(P<0.05)。结论:NP方案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疗效确切,患者可耐受,且疗效与患者的绝经状态、转移部位、激素受体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5.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ASCO)最近更新了激素受体( HR)阳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辅助治疗指南中关于绝经前女性卵巢抑制方面的推荐. 该指南更新发表在《临床肿瘤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指南更新主要面向的患者为Ⅰ~Ⅲ期HR阳性的绝经前乳腺癌患者. 指南更新小组推荐高风险患者应当在辅助内分泌治疗中加入卵巢抑制,而低风险患者中不应加入卵巢抑制. 对于通常会被建议接受辅助化疗的Ⅱ或Ⅲ期患者,应当在内分泌治疗中加入卵巢抑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蒽环类新辅助化疗疗效与ER、PR、HER2表达的关系。方法乳腺癌患者在接受蒽环类方案新辅助化疗前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PR和HER2的表达情况,新辅助化疗3周期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ER和PR阴性表达组47例,有效率为80.85%;其中PCR率为23.40%。ER和(或)PR阳性表达组43例,有效率为60.47%;其中PCR为6.98%。两组有效率及PER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阳性表达组32例,有效率为65.63%;其中PCR率为12.50%。HER2阴性表达组58例,有效率为74.14%;其中PCR率为17.24%。两组有效率及PC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受体双阴者可能较单阳或双阳者对蒽环类方案化疗的敏感性更高。尤其是激素受体双阴者的PCR率明显高于单阳或双阳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短期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后增值指数变化预测激素受体(HR)阳性乳腺癌化疗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采集2018年7月-2019年10月深圳市人民医院HR阳性乳腺癌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短期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与化疗,通过空芯针穿刺免疫组化检测治疗前后Ki67表达情况,探讨该项指标对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相较于无效治疗组,有效治疗组Ki67的过表达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前、后Ki67的过表达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CR组、NCR组及PR组中,相较于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前、后Ki67的过表达率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无效组中,治疗前、后Ki67的过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R阳性乳腺癌临床治疗中,可通过内分泌治疗后Ki67指标水平的变化对化疗疗效进行预测,为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阿那曲唑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绝经后乳腺癌的L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0月到2015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50例患者术前均给予新辅助内分泌治疗,A组25例患者采用阿那曲唑,B组25例患者术采用他莫昔芬。观察比较两组患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A、B两组患者治疗后E2(血清雌二醇)水平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乳腺癌患者术前给予阿那曲唑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轻,耐受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王万忠  种瑞峰  郑敏  齐恒 《现代保健》2011,(22):192-195
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是指对非转移性的乳腺癌患者在应用局部治疗前进行的系统性的内分泌治疗.研究证实,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s)应用于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他莫西芬(Tamoxifen,TAM),并且能够明显提高局部进展期乳腺癌(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LABC)的手术切除率,改善巨大肿瘤和不可手术切除乳腺癌的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元国荣 《现代保健》2014,(29):115-117
目的:探讨分析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12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ER、PR、C-erbB2等免疫指标的检测和影像学分析,所有的患者均给予DTC化疗方案治疗3~4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123例乳腺癌患者经过规律的化学治疗后,其中完全缓解53例(43.09%)、部分缓解49例(39.84%)、疾病稳定18例(14.63%),疾病进展3例(2.44%),治疗有效率为97.56%;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反应、粒细胞减少、转氨酶升高等,经过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术后疗效,增加保乳手术的机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高龄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在老年乳腺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33例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前服用芳香化酶抑制剂3~9个月并观察疗效,手术后继续服用芳香化酶抑制剂,随访1~5年。结果 3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例,占6.06%;部分缓解19例,占57.58%;稳定7例,占21.21%;进展5例,占15.15%。全组随访1~5年,7例在随访期间因本病死亡,4例因其它合并症死亡。结论术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高龄乳腺癌患者能达到原发病灶和区域淋巴结降期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Ki-67抗原(Ki-67)、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99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化疗近期疗效,免疫组化检测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ER、PR、Ki-67、Her-2的表达,分析化疗前四者的相关性,疗效与其化疗前表达的关系以及化疗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 新辅助化疗前ER与PR呈显著正相关(r=0.731,P=0.000),与Ki-67呈显著负相关(r=-0.298,P=0.003),PR也与Ki-67呈显著负相关(r=-0.265,P=0.014);化疗结束后16例获得PCR,PCR率为16.16%,ER、PR阴性表达的患者病理完全缓解(PCR)率高于阳性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038、10.834,均P<0.05);化疗前激素受体、Ki-67和Her-2阳性/阴性表达或过表达/非过表达间总有效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38、0.17、0.13、0.04,均P>0.05);除去16例获得PCR患者,剩余83例患者新辅助化疗后Ki-67阳性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23,P<0.05),ER、PR阳性率、Her-2过表达率均无显著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965、1.364、0.392,均P>0.05).结论 ER、PR阴性表达的乳腺癌患者Ki-67表达增加,提示增殖能力较强,而新辅助化疗可以下调Ki-67表达,降低肿瘤的增殖活性,ER、PR阴性患者对新辅助化疗更为敏感.乳腺癌组织ER、PR和Ki-67表达的变化可以有效预测新辅助化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治疗中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收治的62例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新辅助化疗及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美容效果及预后。结果:经新辅助化疗治疗后有19例患者符合保乳手术治疗指征,均行保乳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3年,仅有2例发生肝转移,无乳腺癌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能有效降低乳腺癌分期,达到保乳手术治疗标准,且术后疗效满意,美容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前后同一乳腺癌患者雌/孕激素受体(ER/PR)、微血管密度(MVD)、癌基因(Neu)、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多药耐药基因(MDR)的表达有否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择确诊为乳腺癌的45例患者为观察组,分别检测经新辅助化疗前后同一乳腺癌患者ER/PR、MVD、Neu、PCNA、MDR的表达,观察化疗后腋窝淋巴结(ALN)的情况;同期设未行化疗的乳腺癌40例作为对照。结果化疗前后ER/PR及PCNA的阳性表达有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O.05);化疗前后MVD计数有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1);化疗前后Neu、P—gP、GST-π阳性表达有部分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ALN转移观察组为40%(18/45),对照组为58%(23/40),有统计学差异(P〈O.05)。新辅助化疗前PR与PCNA、P—gP间有显著负相关性,PCNA与P—gP间有显著相关性;化疗后P—gP与Neu、PCNA、GST-π有非常显著相关性;化疗前后ER与PR、Neu与P—gP、P—gP与GST-π间存在有非常显著相关性。结论新辅助化疗可降低ER、PR的表达,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内分泌治疗与否应根据患者化疗前的受体表达情况来决定。新辅助化疗后MVD的计数及PCNA的表达的减少可能是乳腺癌术后复发减少的因素之一。新辅助化疗方案AC或TA治疗二个疗程后未见Neu表达的改变,也未见耐药性的改变,但可降低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率。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ER/PR、MVD、Neu、PCNA、P—gP及GST-π之间的关系部分可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及新辅助化疗(NAC)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6例,分别于NAC前后给予普通乳腺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査,观察两种检査方式对乳腺癌病灶的检出率、NAC前后病灶大小变化及ROI参数变化水平。结果超声造影对乳腺癌病灶阳性检出率高于普通乳腺超声(P0.05)。NAC前两种检查方式测量病灶横径、上下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AC后测量病灶最大横径、上下径均小于化疗前(P0.05)。NAC前后超声造影检查曲线上升斜率、始增时间、峰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化疗后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低于NAC前(P0.05)。结论超声造影检查乳腺癌病灶灵敏度高,可对乳腺癌患者NAC后的疗效进行评估,指导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化疗前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水平对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患者的化疗疗效以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11例诊断为I b2-II b期的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辅助化疗前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中位数进行临床分组研究,观察不同相关因素对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结果:新辅助化疗后,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77例,无变化(SD)23例,进展(PD)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宫颈间质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与新辅助化疗疗效明显相关(P<0.05),而化疗前患者的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对新辅助化疗疗效并无影响(P>0.05)。结论: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患者的化疗效果与化疗前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没有明显的关联,因此化疗前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水平并不能作为预测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老年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不同分子分型之间的差异,了解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状态,探讨老年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收治210例可手术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本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6%和85.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无病生存时间的因素有淋巴结状况(P=0.020),肿物大小(P=0.049)和内分泌治疗(P=0.032)。影响本组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因素有淋巴结状况(P=0.005),TNM分期(P=0.021)和内分泌治疗(P=0.015)。Cox多因素分析示淋巴结状况和内分泌治疗为影响患者无病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DFS和OS不同,其中,Luminal A型复发转移率最低,而Basal-like型复发转移率高于其他类型,总生存时间最短。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临床分期较早,其公认的治疗方式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其预后与淋巴结状况和内分泌治疗有关。应注意早期诊断,受体阳性时给予充分内分泌治疗,并根据分子分型制定合理的个体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尹德娥  张念武  姜彦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9):2714-2716
目的:观察比较新辅助化疗和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以及对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收集1999年4月年3月在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日照市中医院、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人民医院行新辅助化疗的局部晚期或巨块型宫颈癌患者73例,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和化疗后的疗效;并对同期行放疗的局部晚期或巨块型宫颈癌51例,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和化疗后的疗效。分析比较新辅助化疗和放疗治疗的效益。结果:新辅助化疗的总有效率为79.46%(58/73),放疗的总有效率为49.02%(25/51)。新辅助化疗患者的疗效与病理类型有关,鳞癌患者的有效率为81.36%(48/59)明显高于腺癌54.17%(13/24,P<0.05);而与其他因素无关(P<0.05);放疗患者的疗效也与病理类型有关,鳞癌患者的有效率为51.35%(19/37)明显高于腺癌42.86%(6/14)。新辅助化疗有效者手术后盆腔淋巴结阳性率为8.62%(5/58),宫旁血管癌栓阳性率为3.45%(2/58),均明显低于新辅助化疗无效者(分别为6/15,5/15;P<0.05)。放疗有效者手术后盆腔淋巴结阳性率为16%(4/25),宫旁血管癌栓阳性率为12%(3/25),均明显高于新辅助化疗有效者。结论:新辅助化疗和放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与病理类型有关,新辅助化疗优于放疗,对化疗和放疗有效者应选择手术,可提高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