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淑霞  周海燕 《现代保健》2010,(21):159-161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与其遵医行为的关系,为开展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实证性证据。方法将社区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给予社区健康教育,6个月以后调查两组遵医行为以及病情控制情况。结果社区健康教育能增强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其病情控制。结论加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完善社区健康教育体系,是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俞守艳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3314-3315
目的 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社区管理的80例糖尿病病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强化式健康教育,分析其遵医行为不良的因素,对照组采用传统式健康教育,也同时进行问卷和访问调查.结果 健康教育实施后观察组患者在对糖尿病认知情况,血糖控制率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健康教育均提高了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社区对糖尿病人采用强化式健康教育的效果优于传统式健康教育,最终可以使患者遵医服药和自我监测管理疾病,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提高社区糖尿病人遵医行为的效果评价。方法对社区糖尿病患者以参加健康俱乐部的形式,进行系统的糖尿病教育和生活干预。一年后,问卷调查,收集108例社区糖尿病患者完整的资料,分析患者接受教育前后对糖尿病饮食知识的认知变化,血糖的控制情况以及生活干预后的遵医行为,结果经SPSS软件处理,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接受教育后,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及遵医行为显著提高(P〈0.05)血糖控制达标及基本达标率58.3%,高于教育前的24.5%(P〈0.01)。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以开展健康俱乐部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以及血糖控制达标率。  相似文献   

4.
社区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提高社区糖尿病人遵医行为的效果评价。方法对社区糖尿病患者以参加健康俱乐部的形式,进行系统的糖尿病教育和生活干预。一年后,问卷调查,收集108例社区糖尿病患者完整的资料,分析患者接受教育前后对糖尿病饮食知识的认知变化,血糖的控制情况以及生活干预后的遵医行为,结果经SPSS软件处理,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接受教育后,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及遵医行为显著提高(P<0.05)血糖控制达标及基本达标率58.3%,高于教育前的24.5%(P<0.01)。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以开展健康俱乐部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以及血糖控制达标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改善糖尿病患者疾病防治的顺从性与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表和“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调查表,对126例住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6个月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分别调查,分析比较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和遵医行为的变化。结果:经系统健康教育后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和遵医行为有显著提高。结论:经过系统健康教育可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其遵医行为,有效控制血糖和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本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及相关因素,对社区老年人进行健康管理,对社区慢性病管理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生活指导、心理指导(规范化管理)。方法:自编调查问卷对本社区100例65岁以上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进行调查。结果:60例患者自我管理状况欠佳,影响自我管理意识的主要相关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病程、配偶状况、合并并发症状况、家庭支持状况等。结论: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患者家庭、社会等因素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社区医院每年给老年人免费体检一次并录入电脑,高血压病、糖尿病每季度回访一次,进行动态管理,定时更新(规范化管理)。同时,对老年人有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包括运动、用药、生活、心理等指导)。  相似文献   

7.
以“两慢病”健康管理为突破口,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一体化门诊,为慢病患者提供一站式的医防融合智慧化健康管理服务,是近年来浙江省提出的要求。自2021年1月起,杭州市上城区凯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杭州市卫生健康委支持下,探索大数据赋能的高血压糖尿病的社区医防融合诊疗管理新模式,通过设立慢性病一体化门诊,推动杭州市区域内医疗健康大数据治理,搭建慢性病医防融合数智化平台等策略,优化了医疗机构内高血压糖尿病医防融合管理路径,以推进医护人员规范管理、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和管理人员动态监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社区糖尿病患者授权能力和自护行为状况,并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糖尿病授权简化量表(DES-SF)、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DSCS),对6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并对授权能力与自护行为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授权能力为中等程度,自护行为中用药管理得分最高,其次为运动管理、足部护理及饮食管理,血糖监测得分最低。自护行为中饮食管理、足部护理与授权能力呈正相关(p<0.05),表明糖尿病患者授权水平越高,其自护行为越好。结论社区护士应加强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的授权教育,特别在饮食管理及血糖监测方面,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教育对提高社区病人遵医行为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的效果。方法以社区糖尿病病友联谊会的活动形式,对社区糖尿病病人进行系统的糖尿病教育和生活干预。一年半后,使用问卷调查、收集96例完整的社区糖尿病病人资料,调查分析病人接受教育前后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糖尿病饮食知识的认知变化,血糖的控制情况,生活干预后的遵医行为,结果经SPSS软件处理,进行比较。结果本组病人接受教育后,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显著提高(P<0.05),遵医嘱用药、控制饮食、自我监测血糖、定期复诊等方面的遵医率高于接受教育前(P<0.05)。血糖控制达标及尚好率>50%,远高于教育前统计资料25.4%(P<0.01)。结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以“病人联谊会活动”形式开展社区糖尿病病人教育,对提高病人遵医意识和行为是切实可行的,能提高糖尿病血糖良好控制达标率,达到糖尿病的二级防治的目的,是社区医疗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健康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护能力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南山区人民医院就诊并接受随诊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行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健康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管理前后自护能力及遵医行为。结果管理前两组患者自护能力及遵医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自护能力评分及遵医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三位一体健康管理,可显著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改善遵医行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构建有特色的家庭责任医生制度需要符合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规律和价值取向。上海市长宁区家庭责任医生制度改革的政策难点在于如何将自上而下的政策推进与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相结合,在发展过程中总结出实现改革目标的可操作路径。依照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这一核心的政策目标指向,长宁区家庭责任医生制度改革需要在宣传工作、培训机制、激励制度、服务模式、组织管理、信息化建设、慢病管理、签约服务模式、自我管理小组以及家庭医生社区化等方面进行机制创新,以期为未来的社区卫生服务改革政策提供经验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家庭责任医生制度改革的政策核心目标是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它不仅是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的载体,而且是深化全科团队服务的体现。因此,家庭责任医生制度改革应定位于服务主体责任的转变和组织管理的创新。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服务模式创新、激励机制改革和家庭医生社区化变革。未来家庭责任医生制度改革发展既需要通过家庭责任医生的培养和培训、激励和发展来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在价值,也需要积极争取外部有利的改革环境和配套政策。通过构建合理的区域医疗协同服务体系、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医保预付制等政策来完善家庭责任医生制度。  相似文献   

13.
家庭责任医生制度是贯彻政府提供基本卫生服务宗旨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实施居民家庭健康管理服务的制度。上海市长宁区通过为居民提供连续、综合、协调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逐步实现社区首诊、逐级转诊的工作目标,为切实发挥居民“健康守护人”和“经费守门人”作用奠定基础。本文介绍了上海市长宁区家庭责任医生制度设计与实施方案,以期为其它地区探索家庭责任医生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建立家庭医生制度是国家新医改的重要内容,从技术、政策、经济和社会4个方面对家庭医生制度的内涵及支撑条件进行探讨,主要分析家庭医生人才队伍、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险政策支持、转诊机制、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补偿机制以及社区网络支持等重要支撑条件,最终为制定适合我国目前发展情况的家庭医生制度政策提出建议,即完善家庭医生相关标准建设、加强家庭医生与辅助人员的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信息化建设以及积极推进多部门协作。  相似文献   

15.
探索中国的家庭医生制度模式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重要政策议题。上海市长宁区是国家首批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区,也是最早开展家庭医生服务制度探索和改革的示范区。自2008年起开始逐步探索家庭医生制度至今已有10年时间,为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建立成熟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合理就医秩序积累了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本专题3篇文章是来自长宁区家庭医生制度综合改革十周年的调查,分别从服务模式、政府协同、绩效考核方面,展示了长宁区家庭医生制度综合改革的具体做法与政策成效。伴随着全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场推进会的贯彻落实,中国家庭医生制度的长宁模式将为全国各地的家庭医生制度探索与深化改革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与探讨利用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对樟木头镇户籍人口进行健康管理的模式。方法利用樟木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本镇各社区的29支较成熟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根据健康管理工作需要开展各项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利用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所的全民低成本健康项目,以居民健康档案为载体,通过建立、维护居民健康档案的过程来实现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对社区居民整个人生的健康和疾病危险因素进行检测、评估和干预的管理过程。结果居民健康管理覆盖率80%以上。居民慢性病发病率降低30%。居民年平均医药费减少20%。以上指标均已顺利完成。结论利用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所的全民低成本健康项目,大大降低了健康管理的成本,有利于在我国形成一种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依托的新的健康管理模式,实现全体社区居民在"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基础上享受更高层次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作为全国家庭医生制度起步最早的城市,对家庭医生签约机制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已从"以软签约为主,引导居民认识、接触与逐步接受家庭医生服务"发展到"医疗机构组合模式的紧密型签约"。本文从调整背景、设计思路、进展与障碍因素等方面系统分析了上海市"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机制的实施现状,并基于实施障碍因素分析,提出了从提升全科医生数量与能力和优化现有薪酬分配制度等方面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以江苏省为例,了解居民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江苏省第六次卫生服务调查家庭健康调查表中的居民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多分类 logistic 回归方法探索家庭医生签约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9 450例居民中,17.36%的居民已签约家庭医生服务,22.06% 的居民未签约,但知道家庭医生服务,60.58%的居民表示不知道家庭医生服务。logistic结果显示,居民的城乡类型、年龄、收入水平、患慢性病对是否签约家庭医生服务有影响(P<0.01);居民的婚姻状态、就业状况、收入水平、到医疗机构最快时间、健康状况评分对是否知道家庭医生服务有影响(P<0.01)。结论 需要提高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的知晓度;聚焦重点人群,制定个性化服务策略;进一步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农村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分工现状,为进一步完善职责分工和签约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7月采用典型抽样、分层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江苏省3个县(区)18个乡镇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乡镇卫生院医生、护士、公卫医生、村卫生室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乡镇卫生院医生主要参与疾病诊疗护理(91.8%)、健康教育(67.6%)、转诊服务(50.5%)、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50.5%)等工作;护士主要参与疾病诊疗护理(85.0%)、健康教育(61.5%)工作;公卫医生主要参与预防接种(65.9%)、老年人健康管理(51.2%)、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51.2%)工作;村卫生室医生主要参与医疗服务和绝大部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农村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任务范围广,既参与医疗服务又参与公共卫生服务,促进了医防融合,但存在护士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未充分发挥、公卫医生对自身工作职责不清、村卫生室医生工作负担较重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我国流动人口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升流动人口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保障和维护流动人口健康。方法 收集2018年5—8月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中138 955名流动人口相关数据,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主要分析方法有统计描述、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等。结果 流动人口家庭医生服务的签约率为12.3%,山西省流动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最高,为48.6%,上海市最低,为1.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有配偶(OR = 1.284,95%CI:1.202~1.372)、流动时间为6~9年(OR = 1.090,95%CI:1.029~1.154)、流入中部地区(OR = 1.133,95%CI:1.080~1.189)、社会性质流动(OR = 1.002,95%CI:0.984~1.197)、家庭月收入少于3 000元(OR = 1.497,95%CI:1.391~1.611)、自评健康(OR = 1.092,95%CI:1.023~1.165)、已建立健康档案(OR = 38.932,95%CI:36.788~41.201)、接受过健康教育(OR = 2.488,95%CI:2.290~2.702)的流动人口签约率较高,而年龄15~24岁(OR = 0.718,95%CI:0.619~0.832)、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OR = 0.833,95%CI:0.766~0.907)、跨省流动(OR = 0.825,95%CI:0.782~0.871)、主要职业为生产及运输业人员(OR = 0.868,95%CI:0.818~0.921)的流动人口签约率较低。结论 目前,流动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流动时间、流动范围等为是否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