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游斌权  苏唏  周炜  王琳 《中国医师杂志》2005,7(9):1285-1286
本文比较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治疗前后QT离散度(QTd)的影响。将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出现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后随机接受胺碘酮(胺碘酮组,n=31)或利多卡因(利多卡因组,n=45)治疗。比较两种药物对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疗效,并对治疗前、后QTd及近期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前者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可明显降低QTd。后者则不降低QTd。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75例已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38例和利多卡因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分别应用胺碘酮和利多卡因进行治疗,评价其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胺碘酮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2.1%、不良反应率为42.1%、病死率为7.9%;利多卡因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0%、病死率为13.5%。两组上述指标比较,除病死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有效率高于利多卡因,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利多卡网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1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持续心电监护,在常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严重副作用发生。结论胺碘酮治疗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显著,但用药要个体化,在用药过程中要监测患者的心律和血压等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该院诊治的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74例,均采用胺碘酮治疗,比较本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及心电图改善情况,观察该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该组患者治疗后血压SDP(100.41±18.23)mm Hg、DBP(61.26±13.47)mm Hg及心率(89.31±15.47)次/min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心电图即T-R间期(159.36±17.23)ms、QRS波时限(80.59±9.25)ms、QTc间期(425.36±40.17)ms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主要发生有血压下降、静脉炎等,经相应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心率,且未发生严重用药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胺碘酮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其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1例。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与持续时间、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分别为(54.13±5.66)%、(55.38±5.14)mm、(45.71±4.09)mm,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持续时间分别为(1194.34±152.29)次/24 h、(4.89±0.34)min/次,心率、校正后Q-T间期(QTc)、左心室构型与QT离散度(QTd)水平分别为(77.23±11.78)次/min、(402.55±43.14)ms、(63.10±15.03)ms,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7.74%、29.03%;研究组LVEF、LVEDD、LVESD分别为(58.64±6.53)%、(42.25±4.09)mm、(38.25±3.42)mm,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持续时间分别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12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其胺碘酮治疗,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利多卡因治疗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为66.O%,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因器质性心脏病致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7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静注胺碘酮与利多卡因。结果 胺碘酮组、利多卡因组转复窦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4%(38/45)、80.9%(33/4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胺碘酮组无严重不良反应,有5例发生低血压,3例出现一度AVB,均为一过性,未作特殊处理。用药前后心功能无恶化,QTC无显著差异。结论 静脉应用胺碘酮能安全、有效地终止室性心动过速,恢复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心律失常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结果]治疗组32例中,显效19例,有效9例,显效率59.4%,总有效率87.5%;对照组30例中.显效8例,有效11例,显效率26.6%,总有效率63.3%.两组在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胺碘酮(Amiodarone)治疗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脏复苏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并与使用利多卡因(Lidocaine)治疗者作一对照。方法选择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脏复苏时发生了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例共30例,分成胺碘酮组及利多卡因纽,每组15例。胺碘酮组以首剂2.5mg/kg加入生理盐水20ml,10min内静注,随后以10~20μg/(kg·min)静脉微泵输入维持。利多卡因组以首剂1~1.5mg/kg,lrain内静注,随后以10~40μg/kg·min)静脉微泵输入维持,观察治疗的有效率。结果胺碘酮组14例有效,1例无效,治疗有效率93.3%,利多卡因组9例有效,6例无效,治疗有效率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脏复苏时并发的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比利多卡因治疗者满意,有助于及时心脏复苏,提高心脏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救治中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10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应用小剂量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观察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P<0.05),2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联合用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显著,起效快,安全性高,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胺碘酮带来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采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硫酸镁对大鼠急性梗死心肌再灌注心律失常及面积的影响.方法 Wister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再灌注组、硫酸镁组、胺碘酮组.制备在体大鼠心梗模型,缺血10 min,再灌注30 min,连续监测从缺血前到再灌注后30 min心电图变化.采用Lambeth规则及Wagner等心电图QRS计分方法分析心电图并给予评分,计算心肌梗死面积,取心肌组织制备10%组织匀浆并测定Ca2+含量.结果 对照组无心律失常,评分0,Ca2+含量(5.65±0.79)mg/L,心肌梗死面积0%;再灌注组均有室颤发生,评分(3.95±0.15)分,Ca2+含量(9.51±1.30)mg/L,心肌梗死面积(16.4±1.90)%,硫酸镁组心律失常较再灌注组减轻,评分(1.62±1.82)分,Ca2+含量(7.23±1.15)mg/L,心肌梗死面积(12.8±2.1)%;胺碘酮组心律失常较再灌注组减轻,评分(1.89±1.66)分,Ca2+含量(7.51±0.98)mg/L,心肌梗死面积(11.9±1.80)%,再灌注与硫酸镁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与胺碘酮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硫酸镁与胺碘酮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对大鼠急性梗死心肌再灌注心律失常有减轻作用,且能缩小心肌梗死的面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本院诊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利多卡因治疗,研究组45例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有效性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68.89%,同时治疗有效性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参照组使用利多卡因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胺碘酮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PR间期、QRS波时限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参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QRS波时限、PR间期分别为(910.31±102.31)次、(0.070±0.005)、(0.153±0.002)s,均优于参照组的(1 106.13±154.26)次、(0.088±0.007)、(0.142±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耐受性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89例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首剂给予胺碘酮150 mg静脉注射,以0.5~1.5 mg/min静脉微量泵维持,之后给予口服胺碘酮600~1200 mg/d,并逐渐减至200 mg/d.结果 应用胺碘酮治疗总有效率为89.89%(80/89),治疗后2周最大QT间期及最小QT间期均显著延长,但QT离散度(QTd)反而缩小(P<0.05);无因胺碘酮导致或加重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结论 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能缩小QTd,减少心室颤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文靓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381-1382
目的 对应用胺碘酮对并发心律失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82例并发心律失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利多卡因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胺碘酮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心律复常时间和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任何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胺碘酮对并发心律失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胺碘酮防治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研究。方法80例接受溶栓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A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B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成功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溶栓后A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较B组低(275%vs47.5%,P〈0.05)。结论应用胺碘酮有效减少AMI患者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45/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85%(3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疹、房室传导阻滞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刘名军 《现代保健》2011,(19):40-41
目的探索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治疗组患者给予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12.5mg,2次/d,加胺碘酮0.2g,1次/d,均需饭后服用;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0.2g,3次/d,饭后服用,5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均需检查血常规、血压、肝和肾功能以及24h动态心电图。结果两者均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对照组和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73.1%和94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胺碘酮联合位受体阻滞剂可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助于症状缓解,联合用药组比单用胺碘酮组疗效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邓晓艳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11):1564-1565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心肺复苏时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心跳呼吸骤停在急诊与院前急救实施了心肺复苏并出现了恶性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病例资料43例,选取在复苏过程中用了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21例病例作为A组,对常规选用利多卡因的病例随机抽取22例作为B组。观察患者心律失常是否终止或减少、心室律是否减少、室颤是否复律。2组进行对比。结果使用胺碘酮的A组疗效要优于B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应首选胺碘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利多卡因与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根据利多卡因及胺碘酮的适应症及禁忌症选取7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其中35例给予利多卡因,35例使用胺碘酮。观察其对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病死率。结果:在室性心律失常急性期治疗中,胺碘酮组优于利多卡因组(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较好的药物,推荐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