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危重病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目的 通过对危重病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调查,旨在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07年6月ICU送检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培养59份标本的培养结果,数据行线性趋势χ>'2<检验.结果 59例中培养阳性结果27例,分离出真菌14株占51.85%,细菌13株占48.15%,其中革兰阳性菌7株占25.93%;革兰阴性菌6株占22.22%.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趋势与留置时间具有相关性,真菌感染成为主要的病原菌;加强护理是防治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重要措施,对疑有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须及时拔除导管行相关培养,并加强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2.
邹小凡 《现代保健》2012,(6):134-13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抗真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侵袭性操作及合并症是其致病的高危因素。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氟康唑抗真菌治疗总有效率为60%。结论尽早诊断及时抗真菌治疗是减少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部感染真菌的种类、诱发因素及治疗。方法: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COPD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及侵入性操作等使COPD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几率增加。真菌感染主要有白色念珠菌(67株)、曲霉菌(7株)。合理用药及综合治疗是控制真菌感染的有效方法。结论:真菌感染成为肺部疾患的严重并发症,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应用伊曲康唑治疗后真菌清除情况和效果,为更好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医院接受过治疗后出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820例,其中真菌感染84例,按应用抗真菌药物的不同将真菌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氟康唑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以伊曲康唑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真菌种类和构成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真菌清除、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患者真菌感染以白假丝酵母为主,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两组患者真菌种类及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真菌均有清除,对照组患者热带假丝酵母不能有效清除,白假丝酵母、光滑假丝酵母和近平滑假丝酵母清除率均在50%~60%,而研究组患者真菌清除率均在60%以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均有效果,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Z=4.941,P=0.028);两组患者服药后均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和肾或肝功能受损等不良反应,经过对症处理后,所有不良反应均好转或消失。结论伊曲康唑能够有效清除真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以及影响的相关因素,以达到控制病情的发展和降低感染的目的.方法 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2009年2月-2010年2月收录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主要与广谱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使用不当等相关因素有着直接的联系;感染的真菌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和曲霉菌属,分别占62.5%、15.0%、13.8%、8.7%;60例患者中有57例痊愈或好转,占95.0%,2例患者自动出院,1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正确的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用药,是避免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患者一旦确诊有肺部真菌感染,应严格的按照临床用药标准,合理地选取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余卫林 《现代保健》2011,(17):148-149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4年5月2007年4月呼吸内科6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资料。结果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率为2.8%。主要易患因素有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低蛋白血症等。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结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营养不良、放化疗等因素是呼吸内科肺内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内科真菌感染的常见基础疾病,白假丝酵母菌是主要的病原菌,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6月住院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COPD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从同期住院的COPD患者中随机抽取未发生肺部真菌感染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白色念珠菌58.0%、光滑念珠菌8.7%、热带念珠菌8.0%、近平滑念珠菌4.0%、克柔念珠菌4.7%、曲霉菌16.0%、隐球菌0.7%。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真菌转阴124例,自动出院16例,死亡9例,肺部曲菌球转胸外科手术治疗1例。年龄65岁、广谱抗生素应用3周、类固醇激素应用、体内留置导管、机械通气、慢性基础病、住院时间20 d是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预防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措施是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合并症,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激素,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增强免疫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应用痰真菌培养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持续喘息中的诊断意义,以期提高临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持续喘息的诊断水平。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根据是否并发持续喘息分为持续喘息组38例,非喘息组4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痰真菌培养,并采用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疗效。结果在持续喘息组共分离出病原菌55株,非喘息组分离出36株;持续哮喘组真菌感染26例,感染率68.42%,非喘息组仅有8例,感染率19.05%;应用氟康唑治疗,持续喘息组总有效25例总有效率65.79%,非喘息组总有效13例总有效率30.95%;应用伏立康唑治疗,持续喘息组总有效9例总有效率23.68%,非喘息组总有效率为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持续哮喘与真菌感染有关,应用痰真菌培养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谢常林 《现代医院》2009,9(3):48-4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误诊,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应用,低蛋白血症及高龄是继发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降低COPD继发真菌感染的主要途径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呼吸机,预防医源性感染,提高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应用,低蛋白血症及高龄是继发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降低COPD继发真菌感染的主要途径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呼吸机,预防医源性感染.提高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11.
521例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ICU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病原学及感染危险因素,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11月ICU送检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培养521份标本的培养结果,数据行线性趋势2χ检验。结果 521例中培养阳性209例,分离出真菌73株占34.93%,革兰阳性菌62株占29.66%;革兰阴性菌74株占35.41%;颈内静脉和股静脉导管培养阳性率大于锁骨下静脉;置管时间8~14 d的阳性率最高;普通管感染高于血液透析管和抗感染管。结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与静脉置管类型、部位、留置时间具有相关性,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感染为主要的病原菌;ICU应加强对导管感染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安普贴薄膜在肿瘤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安普贴薄膜预防及治疗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相关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56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都在置管结束后用三M透明敷料固定中心静脉导管,24小时后观察组改用安普贴薄膜固定中心静脉导管,对照组继续更换三M透明敷料固定中心静脉导管。两组病例的换药方法、消毒范围均遵照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常规进行。两组观察时间均为自穿刺日后3周,观察两组病例的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相关性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无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相关性静脉炎的发生,对照组发生6例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相关性静脉炎,均用安普贴薄膜外贴后痊愈。结论:安普贴薄膜能预防并治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相关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5年7月某院528例血液肿瘤PICC置管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其是否发生导管相关真菌感染分为血流感染组、穿刺部位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ICC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528例血液肿瘤PICC置管患者真菌感染48例,发病率为9.09%,其中单纯导管相关真菌血流感染32例(66.67%),单纯穿刺部位感染6例(12.50%),导管相关真菌血流感染合并穿刺部位感染10例(20.83%);共分离真菌48株,以近平滑假丝酵母菌为主(21株,43.7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中性粒细胞数≤0.5×109/L、住院时间10 d、使用抗菌药物、化学治疗次数3次为引起PICC真菌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化学治疗次数3次、导管维护周期延迟为PICC单纯穿刺点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ICC相关真菌感染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护理工作中,应注意全面、动态评估其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肝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征.方法收集我院移植中心自2001年1月~2004年1月,在肝移植术后的救治过程中出现疑似肺部真菌感染的所有病例,留取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作真菌直接涂片和(或)真菌培养,用SPSS10.0软件,用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临床危险因素.结果 205例肝移植患者中,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率为12.2%,感染发生的平均时间为移植术后(24.3±16.2)d;机械通气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广谱抗生素过长时间的使用、营养过度包括肠道内营养和静脉营养、各种导管包括各种血管留置导管、中心静脉导管等及肝移植术前肝肾功能衰竭,均是肝移植术后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25例患者各种标本共分离出26株念珠菌属,白色念珠菌为57.7%.结论临床医师应尽量避免给予患者大剂量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减少长时间使用广谱抗生素,严格掌握各种侵袭性操作的适应证,预防肝移植术后各种感染的发生;早期送检各种标本作真菌检测,从而作出早期诊断,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日益增加。而肺真菌感染占内脏深部真菌感染的60%以上。老年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年迈、体弱、长期缺氧、反复肺部感染、长期用抗生素、激素等往往成为肺真菌感染的高发人群,且为严重的并发症和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本文对本科近年来收治的116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呼吸科重症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与影响因素,为呼吸科重症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2月于无锡市人民医院呼吸科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1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真菌感染情况分为肺部真菌感染组80例与非感染组83例。记录患者人口学资料,分析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真菌种类;记录并比较真菌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归纳呼吸科重症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肺部真菌感染组患者中确诊6例,其他74例为临床诊断。6例确诊患者主要经肺穿刺活检与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确诊;74例临床诊断患者主要经痰培养检出。在全部感染患者中以假丝酵母检出率最高,其次为曲霉菌、毛霉菌,其他12例患者菌种未确定;肺部真菌感染组患者临床特征无特异性,以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咯血等较常见,与非真菌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留置尿管、中心静脉置管、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低蛋白血症是呼吸科重症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呼吸科重症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患者一旦感染,临床特征并无特异性,误诊漏诊率高,故临床针对这类患者应做好防治工作,以降低感染率,提升住院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真菌分布及感染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与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0月649例老年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痰液进行真菌培养,记录其在住院期间是否并发肺部真菌感染,分析真菌的分布,并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49例COPD患者中并发肺部真菌感染34例,感染率为5.24%;34例感染患者共培养出真菌34株,其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20株,占58.9%,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5株、曲霉菌属4株,分别占14.7%、11.8%;患者高龄、糖尿病、糖皮质激素及抗菌药物的使用、侵入性操作等原因是老年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肺部真菌感染是老年COPD患者严重的并发症,减少或避免可能导致真菌感染的各种因素,早期诊断及治疗可减少肺部感染的概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采取必要措施降低感染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2年9月387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率,同时分析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穿刺次数、导管留置时间、穿刺部位与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关系;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结果 57例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感染率为14.7%,年龄≥55岁患者感染率为19.7%,高于<55岁的7.5%;患有糖尿病患者的感染率为21.2%,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的10.4%;穿刺次数≥3次患者的感染率为22.2%,高于<3次的12.5%;导管留置时间≥2周患者的感染率为19.3%,高于<2周的1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患者的感染率分别为24.5%、11.1%、5.6%,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基础疾病为糖尿病、穿刺次数多、导管留置时间长、穿刺部位为股静脉是引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免疫状态。方法选择COPD合并真菌感染42例,COPD无合并真菌感染53例,健康人40例作为对照,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进行比较。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结果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COPD合并真菌感染组和COPD无合并真菌感染组CD3和CD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COPD合并真菌感染组CD3和CD4明显低于COPD无合并真菌感染这样(P﹤0.05)。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低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和合并II型呼吸衰竭有关。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抗真菌,有效提高机体免疫水平,治疗糖尿病、呼吸衰竭等基础疾病是降低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经外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患者穿刺点感染的原因,探讨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352例PICC导管留置患者的穿刺点或分泌物取样做细菌培养,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352例PICC导管留置患者发生穿刺点感染25例,感染率为7.10%,感染与一次穿刺成功、年龄、留置时间,贴膜更换间隔周期有显著相关性;检出病原菌共21株,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占71.43%,其次为革兰阴性杆菌,占23.81%.结论 PICC导管留置患者穿刺点感染与一次穿刺成功、年龄、留置时间、贴膜更换间隔周期密切相关,应积极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降低PICC导管穿刺点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