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管癌切除后多用胃食管吻合重建食管,但术后常发生不同程度的胃食管反流而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4].为探讨食管癌切除器械吻合方法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以及反流发生的可能机制和临床意义,作者2005 年3 月至2012 年2 月对90 例食管癌切除用器械吻合患者术后进行食管测压、24h pH 监测,以及内镜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防反流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及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于X线透视下先扩张狭窄段,再用食管支架输送器推送、释放装置有防反流瓣膜的带膜食管支架.结果:32例食管支架均一次性成功置入,术后所有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显著改善.本组随访11个月,术后3个月、6个月分别有3例、6例出现轻度胃食管反流征象,术后11个月3例出现轻度胃食管反流征象,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置入防反流食管支架能有效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及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王文璋  吴浩良 《临床医学》1997,17(11):12-13
随着食管外科的进展,手术范围的扩大,手术方法的改进,食管癌术后胃排空障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食管癌术后胃排空障碍是一种非机械性的幽门梗阻性胃排空障碍,是继发于高位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的一组功能性障碍的并发症,现就其病因及诊断治疗加以讨论,并附3例报告。 1 病例介绍 例1,男,68岁,1994年9月由食管胸上段癌经左颈、右胸、腹正中切口行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左颈吻合术,术后第3天停胃肠减压,第6天进流食,第8天出现胃应激性溃疡穿孔再次胃肠减压,保守  相似文献   

4.
管状胃对食管癌术后围术期呼吸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管状胃代替食管对食管癌术后围术期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07年6月至2009年10月,142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接受食管切除术,其中管状胃组78例行管状胃代食管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对照组64例采用传统胃代食管行弓上吻合。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2、3、5、7、10、14天检查肺功能。结果术后第10天两组的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氧分压在术后第3天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状胃代食管相比传统胃代食管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围术期呼吸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5.
毛平  肖鹏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1):1022-1023
食管癌及贲门癌是我国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早期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法。但术后由于失去了贲门正常的抗返流机制,容易发生胃食管返流、吻合口瘘和狭窄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为解决这些临床难题,我科2005年1月~2006年12月行下段食管癌外科切除并人工贲门(中国常州  相似文献   

6.
黄汉荣  黄耀 《新医学》2003,34(8):498-499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患者采用食管癌切除、食管残胃吻合术治疗。术后随访5年,除1例术后1年死于肝转移外,其余健在。2例发生轻度反流性食管炎,其余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食管癌的患者采用食管癌切除、食管残胃吻合术治疗疗效好,术式简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唇式加固与胃底折叠His角重建在食管贲门癌机械吻合术中不同的抗返流效果.方法 对78例食管贲门癌患者机械吻合术后进行唇式加固,对56例食管贲门癌患者机械吻合术后进行胃底折叠His角重建,术后3个月常规行胃镜检查并活检,以判断其不同的抗返流效果.结果 56例胃底折叠His角重建术后有16例发生返流,其中轻度返流7例,中度返流8例,重度返流1例,返流率为28.57%(16/56);78例唇式加固组共有11例发生返流,其中轻度返流8例,中度返流3例,返流率为14.10%(11/78).唇式加固组术后返流发生率明显低于胃底折叠His角重建组(x2=4.241,P<0.05).结论 唇式加固与胃底折叠His角重建在食管贲门癌机械吻合术后均可明显增加抗返流能力,唇式加固操作简便,抗返流疗效明确,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贲门癌152例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发生机制,抗返流措施及治疗。方法:经左侧开胸,食管,胃左胸内吻合。结果:139例经内镜活检显示黏膜病理改变,为病理性反流,通称为反流性食管炎,约占91.4%。结论:现有食管胃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胃食管反流。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食管裂孔疝患儿术前、术后行24 h食管pH监测,从监测结果了解术后患儿的恢复情况.方法:对收治的34例食管裂孔疝患儿行24 h食管pH监测,时间为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结果:34例患儿中,30例患儿为滑动性食管裂孔疝,术前存在胃食管反流,4例患儿为食管旁疝,无胃食管反流.术后1个月,有12例患儿出现胃食管反流,反流出现时间大多以睡眠期为主.术后3个月复查,有2例患者仍存在胃食管反流,该2例患儿于6个月后.再次行修补术.结论:对于术前存在胃食管反流的患儿,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加胃底折叠术,在术后1个月内约有40%(12/30)的患儿仍存在胃食管反流,经适当的药物治疗及睡眠时体位的调整后,术后3个月复查,仅有7%(2/30)存在反流.结论:通过24 h食管pH监测可以对患儿的预后做出正确的评价,同时针对不同的监测结果,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发生机制,抗返流措施及治疗。方法经左侧开胸,食管,胃左胸内吻合,结果117例经内镜活检显示粘膜病理改变,为病理性反流,通称为反流性食管炎,约占92.9%。结论现有食管胃吻合方法,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胃食管反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中幽门器械扩张预防术后早期胃潴留的作用。方法:连续对56例食管癌患者(实验组)术中用二尖瓣扩张器进行胸胃幽门扩张,并与前期未行幽门扩张术的50例食管癌患者作对照。结果:扩张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快、胃肠减压引流量减少,出现胸闷、返流及胃潴留者仅3例,无器械扩张相关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出现返酸及胃潴留11例,功能性幽门梗阻2例(手术探查1例),胸内吻合口瘘1例。结论:食管贲门癌术中附加幽门器械扩张有利于促进胸胃排空和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早期胃潴留的发生,使幽门功能免遭破坏,并可防止十二指肠液返流。该方法操作简便、效果确切、安全性好、可适用于任何手术径路施行的食管癌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减轻食管癌术后胃-食管反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561例食管中下段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1例)及对照组(280例),手术均采用改良Ivor-Lewis术式,术后对照组采用补液、全静脉营养及吗丁啉、奥美拉唑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以红霉素为主的综合治疗,术后观察1个月,比较2组症状性反流、病理性反流及隐匿性反流发生率.结果:术后1个月治疗组症状性反流、病理性反流、隐匿性反流发生率分别为10.68%,22.78%,9.9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7.86%,10.00%,4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改良Ivor-Lewis术式为基础、联合术后红霉素应用为主的综合治疗,能有效预防和治疗食管癌术后胃-食管反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相关并发症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2例食管支架相关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全组病人均手术治疗,根据原发疾病及并发症,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支架取出、食管瘘修补6例(4例脓胸二期行部分胸廓成形术),胸段食管癌切除、颈段食管外置5例(2例行二期胃代食管吻合术),胸段食管切除、胃代食管吻合5例,食管旷置、胸骨后结肠转流术5例,支架取出、食管气管瘘旷置1例。【结果】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1例行结肠转流术患者术后吻合口瘘,保守治疗治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5例食管癌患者,3例分别于术后第6、7、9个月死亡,1例二期胃代食管吻合患者术后存活2年,因其他疾病死亡,另1例二期胃代食管吻合患者术后已随访半年,生活质量较前改善。除食管气管瘘旷置患者外,术后四个月内均恢复经口摄食。其他患者随访4~141个月,行瘘修补的患者无瘘再通发生,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食管支架相关并发症的有效手段。细致的术前评估及个体化手术方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食管癌治疗中,管状胃代食管术与全胃代食管术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全胃代食管术治疗,研究组实施管状胃代食管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观察患者反流性食管炎、胃食管吻合瘘以及胸胃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数据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全胃代食管术相比,管状胃代食管术在食管癌的治疗中应用效果较佳,可显著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杨新芳  杨金英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24):1902-1902
1病历资料 病例1,患者男,63岁.因食管上段鳞状细胞癌,哮喘病史1年,心前区疼痛于2003年6月19日入院.术前心电图正常,肺功能检查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6月24日8时在全麻下行食管癌拔脱、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手术顺利,12时10分回病房,监测心率、血压无明显异常.术日夜间出汗较多,次日8时晨间护理时发现患者口唇明显紫绀,全身皮肤湿冷,呼吸异常,嘴角抽动,随即呼吸、心跳停止,心肺复苏成功,意识丧失,术后14d死亡.  相似文献   

16.
1996/2006年我科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并发膈疝11例,诊治和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9例,女2例,年龄46~70(平均56)岁。胸段食管癌8例,贲门癌3例。胸段食管癌均在全麻下经左胸行食管大部切除左颈部食管胃吻合,贲门癌均在全麻下经左胸切除主动脉弓下食管胃吻合。膈疝发生时间术后第1天2例,术后3~10d7例,术后3个月和1.5a各1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修补巨大食管裂孔疝的临床价值。方法该科2001年10月~2005年3月共收治6倒巨大食管裂孔疝病人,采用腹腔镜手术修补巨大食管裂孔疝+胃底折叠术(Toupet)。其中气腹腹腔镜手术5倒。非气腹腹腔镜手术1倒。结果手术150—275min,平均214rain,术中出血20-40mL,平均30mL。术后12~24h患者排气,6—12h拔除胃管。术后第1天进流食,病人无吞咽困难。术后7—9d出院。出院后停用抑酸剂。随访6~36个月症状无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修补巨大食管裂孔疝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疗效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18.
远端胃切除后食管癌是指因胃及十二指肠的任何病变而行胃大部切除后1年以上,在食管发生的恶性肿瘤[1],其外科治疗关键为如何重建消化道.作者回顾性分析了17例接受远端胃切除后食管癌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比较了食管残胃直接吻合与结肠代食管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食管癌治疗中,管状胃代食管术与全胃代食管术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全胃代食管术治疗,研究组实施管状胃代食管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观察患者反流性食管炎、胃食管吻合瘘以及胸胃综合症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数据差异较小,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全胃代食管术相比,管状胃代食管术在食管癌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效果较佳,可显著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管状胃代替食管对食管癌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管状胃代替食管对食管癌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106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接受食管切除术,其中管状胃组50例行管状胃代食管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对照纽56例采用传统胃代食管行弓上吻合。分别于术前1周、术后第1周、第2周、第4周检查肺功能。结果106例患者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8.7%。术后第1周两组的呼吸功能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2周和第4周管状胃组通气功能指标改善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管状胃代食管相比传统胃代食管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