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9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性瘫痪患儿按就诊年龄、性别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针刺加综合康复治疗﹚和对照组﹙综合康复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估和Gesell智力测试.结果:针刺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96.5%﹚好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1.6%,P<0.01﹚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结果﹙37.49±4.81)及Gesell智力测试之适应性项发育商﹙DQ)得分结果(84.86±7.27)均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针刺治疗是脑性瘫痪患儿安全方便确切有效的临床康复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肌内效贴联合体穴针刺法在脑性瘫痪异常姿势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8例脑性瘫痪异常姿势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分别给予体穴针刺法治疗、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将两组的临床效果、康复情况以及步态功能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88%)较对照组(75.51%)高(P<0.05);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CDE区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肌内效贴联合体穴针刺疗法明显改善了脑瘫患儿异常姿势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雾化透皮治疗疗法对痉孪型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给予中药雾化透皮治疗疗法治疗配合推拿及运动疗法,对照组40例施以普通运动疗法,2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定表(GMFM)对患儿进行粗大运动功能测评。结果 2组患儿治疗后GMFM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药浴康复治疗对提高痉孪型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具有影响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探讨对脑性瘫痪儿童行之有效的康复方案。方法 :根据患儿个体情况 ,采用推拿按摩、功能训练、穴位注射 ,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结果 :31例 15 5个异常动作经 18个月综合治疗 ,显效 43.9% ,有效 38.7% ,总有效率达82 .6 %。结论 :脑瘫患儿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 ,可明显改善患儿的异常姿势运动模式 ,是目前脑性瘫痪康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小儿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性瘫痪患儿按就诊时间、性别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刺加综合康复治疗)和对照组(综合康复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估和Gesell智力测试。结果:针刺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5%)好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P 0.01。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结果(38.49±4.81)及Gesell智力测试之适应性项发育商(DQ)得分结果(86.86±4.81)均较对照组高(P 0.01)。结论:针刺治疗是脑性瘫痪患儿安全方便、确切有效的临床康复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脑益智合剂对脑性瘫痪患儿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健脑益智合加综合康复治疗)和对照组(综合康复治疗),以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估(GMFM)和Gesell智力测试之发育商(DQ)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5.0%,且治疗组在GMFM、DQ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健脑益智合剂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脑益智合剂可明显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的运动功能,促进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7.
乔秋艳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9):166-166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脑瘫患儿除运动障碍外,可合并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行为异常及其他异常。脑瘫康复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使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促进神经细胞髓鞘化等药物输液是综合康复治疗中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脑性瘫痪是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多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听觉或语言功能障碍,症状在两岁前出现。脑瘫患儿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入院做系统的康复治疗,日常生活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头针结合鲍巴斯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头针结合Bobath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 80例 ,疗程 2个月。结果 :显效 5 3例 ,占66 2 5 % ;有效 1 5例 ,占 1 8 75 % ;总有效率 85 % ;1~ 5岁脑瘫患儿总有效率显著高于 5 +~ 1 4岁 (P <0 .0 1 )表明脑性瘫痪患者年龄越小 ,治疗效果越好。头针结合Bobath疗法可以提高康复疗效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针刺为主治疗小儿脑性瘫痪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兆金 《新中医》2001,33(1):43-44
观察头针、颞三针、体针配合脑活素、北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60例小儿脑性瘫痪患者,总有效率85%。结果显示:疾病类型与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类型小儿脑性瘫痪均可采用本法治疗;各发病年龄段治疗结果比较提示1-3岁患儿治疗效果最佳,优于3岁以上患儿(P<0.05),提示小儿脑性瘫痪要及早诊断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法按摩、运动疗法、针灸治疗、穴位注射、经络导平、药物治疗、作业疗法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结果:经综合治疗,患儿基本正常化74例(37%)、显效91例(45.5%)、有效24例(12%)、无效11例(5.5%)、总有效率94.5%.结论:早期诊断及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减轻小儿脑性瘫痪的致残率及伤残程度.  相似文献   

12.
小儿脑性瘫痪(cel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小儿自受孕起至婴儿期由非进行性脑损害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脑瘫患儿会出现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的表现,且经常伴随智力低下、行为异常、感觉障碍、癫痫等症状[1].小儿脑瘫是小儿神经系统中常见的病症之一,在脊髓灰质炎基本控制后,亦成为导致儿童肢体残废的主要疾病之一[2].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范围内大约有1500万脑瘫患儿,总体患病率为2%~3%[3],其中50%以上会并发智力低下,30%以上会并发癫痫[4].据国内有关资料报道,目前我国的残疾人口有六千余万,其中致残最严重的0~6岁脑瘫患儿就有31万,且每年以4.6万例的数量递增,而我国儿童发病率为 1.8%~4.0%[5].  相似文献   

13.
赵兵 《中医药通报》2011,10(3):43-4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对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9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性瘫痪患儿按就诊时间、性别分为观察组(针刺加综合康复治疗)和对照组(综合康复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估。结果:穴位埋线观察组总有效率95%,优于对照组80%(P<0·01)。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埋线能促进脑性瘫痪患儿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正> 小儿脑性瘫痪是儿科的常见疾病,它严重影响小儿智力和运动功能的发育,有关治疗方法已有不少文献报道,但对于某些严重智能障碍和运动瘫痪的患儿治疗较为棘手,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关气功外气的物质性和气功对脑电图的影响也已有所报道。为此我们尝试对8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运用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进行气功治疗,并且对其中7例作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查,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初步总结如下。一、对象本组收治的均经临床采用针灸等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无效的患儿,共计8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最小21月,最大9岁,7岁以下4例,7岁以上4例。引起小儿脑性瘫痪的原因,6例因围产期窒  相似文献   

15.
脑性瘫痪是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胎儿期及新生儿期)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组织细胞发生非进行性的永久性损害,从而导致姿势和运动异常,主要影响随意肌的活动.多见于早产儿及出生时体重过低的新生儿,在出生后数日或婴幼儿时期即出现症状.单纯小儿脑性瘫痪不伴有其他损害,但多数小儿脑性瘫痪伴有智力低下、惊厥、行为异常、学习困难及听觉与视力障碍等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按摩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各种不同按摩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252例。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1.75%。3岁前脑瘫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2.19%;3岁以上脑瘫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0.97%。两年龄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按摩是治疗脑瘫患儿的重要辅助方法,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7.
针刺益脑十六穴为主治疗小儿脑瘫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益脑十六穴"配合舌针、体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取益脑十六穴、舌针、体针,治疗脑性瘫痪患儿30例,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基本痊愈5例(16.67%),显效13例(43.33%),有效10例(33.33%),无效2例(6.67%).结论临床观察表明,针刺"益脑十六穴"有助于改善患儿智力、语言功能,配合舌针、体针,能提高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补肾开窍祛痰方治疗脑性瘫痪伴智力低下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8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中药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补肾开窍祛痰中药,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智力及语言发育水平评估。结果康复治疗前2组患儿的智力及语言发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2个疗程后2组患儿智力及语言发育水平中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开窍祛痰方可改善脑性瘫痪患儿伴智力低下的智力及语言发育障碍。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目的:探讨牵拉负重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效果。 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在厦门市妇 幼保健院治疗的 60 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疗联合牵拉负重康复训练),每 组 30 例。比较两组患儿智力发育程度、独立性和运动能力情况,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 智力发育程度、独立性和运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对 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运用牵拉负重康复训练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小儿脑性瘫痪患儿的智力发育 程度、独立性和运动能力,能够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尖足三针对康复期脑性瘫痪患儿站位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儿童康复科95例康复期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其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的康复期脑性瘫痪患儿50例作为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尖足三针针刺治疗的45例康复期脑性瘫痪患儿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分、足背屈角、表面肌电以及中医症候积分等。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GMFM-88各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GMFM-88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足背屈角明显高于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足背屈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治疗后主动跖屈肌电信号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主动跖屈肌电信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被动背伸肌电信号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康复期脑性瘫痪患儿治疗后被动背伸肌电信号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康复期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高于康复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儿康复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康复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联合尖足三针针刺对康复期脑性瘫痪患儿进行康复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康复期脑性瘫痪患儿腓肠肌肌肉张力、足背屈能力,进而促使患儿站位运动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