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碧瑶 《医学文选》2003,22(6):881-881
我科 1 997年 8月至 2 0 0 2年 1 0月采用超短波合并感应电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45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经神经内科确诊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 90例 ,随机分为超短波并感应电治疗组(综合组 )和超短波治疗组 (对照组 )。综合组 45例 ,男 32例 ,女 1 3例 ,年龄 2 0~ 50岁 ,平均 (35.75±1 2 .2 5)岁 ;病程 7~ 30 d,平均 (1 8.2 6± 1 0 .3) d;麻痹部位左侧 1 5例 ,右侧 30例。对照组 45例 ,男 35例 ,女 1 0例 ,年龄 2 1~ 52岁 ,平均 (38.50± 1 0 .5)岁 ,病程 7~ 2 8d,平均 (1 6.58± 8.90 ) d,…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主穴运用"经筋刺法"、配穴运用常规刺法的针刺方法联合中药正颜汤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9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给予针刺联合中药正颜汤加减口服治疗。主穴运用"经筋刺法",配穴运用常规刺法,留针的同时给予TDP照射患侧面部,病程7 d以上者,起针后患侧面部闪罐2~3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休息5~7 d,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愈36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达100.0%。其中病程1~7 d的38例患者治愈30例,显效8例;病程8~20 d的8例患者治愈6例,显效1例,有效1例;病程21 d至3月的3例患者显效1例,有效2例。提示此种联合治疗方法疗效好,且病程越短,治愈率越高。结论 "经筋刺法"和常规刺法配合同时联合中药正颜汤加减口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可以提高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愈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面神经炎在临床上多见 ,主要症状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严重者影响生活与工作。 1999— 2 0 0 2年 ,我们采用兴城温泉浴配合针灸法治疗面神经炎 5 2例 ,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 9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 ,男 5 5例 ,女 35例 ,年龄 2 8~ 5 6岁 ,平均 39.2岁 ,病程 3d~ 1年 ,平均 6个月 ,全部病例均根据临床起病形式和临床特点进行确诊 ,并除外中耳炎、颅脑外伤史及神经系统疾患。将 90例患者随机分为温泉浴配合针灸组 (观察组 ) 5 2例 ,针灸配合面部热敷组 (对照组 ) 38例 ,二组性别、年龄、病程经统…  相似文献   

4.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中年面神经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神经炎系指乳孔内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腔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治疗后 ,多数病人可恢复正常 ,但中年人面神经功能恢复较差。笔者应用复方丹参滴丸配合西药治疗 40岁以上的面神经炎患者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选自太原市杏花岭区中医医院神经内科的门诊患者 ,共 6例 ,根据起病形式和临床特点诊断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6例患者中 ,男性 2例 ,女性 4例 ;年龄 40岁~ 5 6岁 ,平均 44岁 ;病程为 6h~ 4d ,平均 2 1d ;有高血压病史者 2例 ,有脑动脉硬化病史者 1例。1 2 治疗方法a )地塞…  相似文献   

5.
自2002年5月~2005年10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38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76例均为门诊病例,均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8例。所有患者均于发病后7 d之内就诊。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更好、更快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方法。方法 :观察组采用以低频脉冲电流为主 ,配合针刺、红外线、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5 2例 ,与对照组采用针刺、红外线、超短波治疗 5 8例相比较。结果 :前者治愈率 92 .3 1% ,后者治愈率 68.97% ,治愈率相比t=3 .2 8,P <0 .0 1,差异非常显著 ;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 16.5± 5 .4d ,对照组平均 2 3 .1±7.7d ,t检验差异非常显著。结论 :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具有疗效好 ,疗程显著缩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王旭静 《基层医学论坛》2013,(19):2538-2539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时机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诊治6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根据病程长短,分为急性期组(病程≤7d)和恢复期组(病程>7d),每组30例,均采用针灸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次数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恢复期组相比,急性期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治愈者的治疗次数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针刺配合中药正颜汤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中随机选取其中的87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40例,治疗组47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针刺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正颜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 49%,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7. 50%,P 0. 05;治疗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正颜汤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面神经麻痹评分,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西药、中药及针灸等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结果经2~4个疗程治疗后,痊愈31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确切,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针灸配合微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针灸配合微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6 8例 ,分为针刺配合微波治疗组、针刺治疗组、微波治疗组 ,分别给予相应治疗。结果 总显效率针刺配合微波治疗组为 97.1% ,针刺治疗组为85 .7% ,微波治疗组为 6 9.6 % ,针刺配合微波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余 2组 (P <0 .0 5~ 0 .0 1)。结论 针刺配合微波治疗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不同理疗综合疗法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不同阶段的效果。方法 将 75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4例 ,其中急性期 2 6例 ,恢复期 18例 ;对照组 3 1例 ,其中急性期 14例 ,恢复期 17例。治疗组急性期采用超短波加直流电碘离子导入 ,恢复期应用超短波加感应电疗法 ;对照组则相反。按徒手肌力试验检测方法的标准测定和评估患侧面肌肌力。结果 两组痊愈率 (急性期 )比较 ,χ2 =3 .913 ,P <0 .0 5 ;两组痊愈率 (恢复期 )比较 ,P =0 .0 2 8<0 .0 5。结论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在应用综合理疗时 ,应针对面瘫的不同阶段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 ,其临床治疗方法颇多。超短波的治疗具有比较良好的效果 ,笔者曾治疗 30例 ,疗效较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本组 30例均为神经内科确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2 0岁 1例 ,2 0~ 5 0岁 2 3例 ,>5 0岁 6例。临床表现为 :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 ,蹙额力较差 ,眼睑闭合不全 ,鼻唇沟变浅 ,口角向健侧歪斜 ,面容不对称。其中急性期面瘫 (病程 2周以内 ) 15例为 I组 ,恢复期 (2周及以后 ) 15例为 组。1.2 治疗方法 采用国产五官超短波电疗仪 ,功率 40 W,波长 6 M,圆板状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找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最佳时机,以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将收集的172例患者的资料分为A、B两组,A组84例,病程均小于7d;B组88例,病程均大于7d。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A组痊愈率为97.62%,且1个疗程治愈40例;B组痊愈率为85.23%,1个疗程治愈2例。A组痊愈率高且治疗时间短,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最佳治疗时机在发展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康复治疗与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3年月我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全部恢复正常。结论: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有效减轻症状,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5.
谷灿立  付月箫 《右江医学》2003,31(6):607-607
面神经麻痹是以颜面表情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临床以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较为常见 ,笔者自2 0 0 0年~ 2 0 0 2年期间 ,运用验方天麻汤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2 8例 ,疗效显著 ,兹将疗效观察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2 8例中男 18例 ,女 10例。年龄最大者5 8岁 ,最小者 2 3岁 ,平均年龄 31.9岁。发病时间最短 14天 ,最长 3年零 10个月 ,其中 1月以内 8例 ,1~ 6月 9例 ,7~ 12月 5例 ,13~ 2 4月 4例 ,2年以上 2例。以青壮年发病率高 ,冬春两季多发。发病部位以右侧多 ,左侧少 ,未见双侧发病。2 .药物组成 天麻 …  相似文献   

16.
周围性面神经瘫痪又称面神经麻痹 ,是神经内科常见病 ,目前仍以理疗为主 ,而单纯的物理治疗效果不太理想。 1 997年 2月 -2 0 0 2年7月间 ,我们将面神经瘫痪病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 ,一组为单纯物理治疗 ,另一组为物理治疗结合静滴地塞米松 ,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患者共 1 1 8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治疗。对照组 53例 ,采用单纯物理治疗 ,男 3 2例 ,女 2 1例 ,年龄 1 8-62岁 ,平均年龄3 5.5岁 ;观察组 65例 ,采用物理治疗结合静滴地塞米松 ,男 3 8例 ,女 2 7例 ,年龄 2 0 -64岁 ,平均 3 …  相似文献   

17.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祖国医学“口眼(口呙)斜”、“口僻”范畴,笔者于1971~1984年在门诊采用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72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97例,女75例;年龄以20~40岁患者居多;麻痹部位在左侧85例,右侧87例;病程最长8年,最短1天;中医辨证属风寒痹阻型130例,肝胆湿热型40例,肝肾阴虚型2例。  相似文献   

18.
杨明琪  王硕  赵继宗 《北京医学》2007,29(8):449-451
目的 分析不同方法治疗后交通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恢复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86例后交通动脉瘤合并单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分成三组,A组40例,行单纯动脉瘤蒂夹闭术;B组34例,动脉瘤蒂夹闭术后行动眼神经减压术;C组12例,行电解可脱性微弹簧栓塞术(GDC).结果 A组40例中,病程14d内者20例,术后10~40d完全恢复;14~30d者14例,12例30~90d完全恢复;>30d者6例,4例术后半年完全恢复.B组34例中,病程14 d内者15例,术后10~40d完全恢复;14~30d者16例,14例30~90d完全恢复;大于30d者3例,术后半年2例完全恢复,1例不完全恢复.C组12例中,病程14 d内者8例,10~40d内完全恢复;14~30d者3例,2例30~90d完全恢复.结论 后交通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尽早病因治疗,对动眼神经麻痹恢复极为重要,但术中行动眼神经减压与否,以及手术同GDC介入治疗对动眼神经麻痹恢复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2001~2008年采用中药外敷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均为门诊患者,男26例,女14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18岁,病程最长80 d,最短3 d,全部病例均为单侧患病,左侧发病24例,右侧16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作者采用YZY -Ⅱ型冷光咽炎治疗仪配合中药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 62例 ,显著疗效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 选择确诊为慢性肥厚性咽炎患者 1 2 6例 ,按治疗方法分 3组 :①中药加仪器治疗组 (联合治疗组 ) 62例 ,男 35例 ,女 2 7例 ;年龄 2 5~ 58岁 ,病程 3~ 1 1年 ;②单纯中药治疗组 (对照组Ⅰ ) 38例 ,男 2 0例 ,女 1 8例 ,年龄 2 2~ 64岁 ,病程 1~ 5年 ;③单纯咽炎治疗仪组(对照组Ⅱ ) 2 6例 ,男 1 6例 ,女 1 0例 ;年龄 2 4~ 56岁 ,病程 0 .5~ 4年 ,三组患者临床症状相似。治疗方法 联合治疗组患者取坐位 ,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