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患者女性,81岁,左鼻孔下方反复溃疡5 a,加重1 a。皮肤科情况:左鼻孔下方可见约3.0 cm×2.5 cm×0.6 cm的不规则溃疡,向周围呈浸润性生长。皮损组织病理诊断:真皮中上部可见基底样细胞组成的癌巢,基底样癌巢中央及周边可见鳞状细胞癌成分,癌巢中央可见角珠及鳞状涡。诊断:皮肤基底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2.
了解皮肤鳞癌和基底细胞癌中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分化,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鳞癌及52例基底细胞癌中P53和PCNA的阳性表达。结果;皮肤鳞癌中p53积经为43.1%,其中高分化与中等分化,低分化鳞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3.
为初步了解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和基底细胞癌(BCC)在我区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效果,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7年10月间皮肤SCC和BCC 264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病变发生于头面部195例(73.9%),躯干11例(4.2%),四肢20例(7.6%),外生殖器部位38例(14.4%)。SCC多为溃疡型、菜花样或结节肿物,BCC多为结节溃疡型皮损。SCC误诊为孢子丝菌病3例、皮肤结核2例、疣4例、瘢痕1例等。BCC误诊为色素痣12例,脂溢性角化5例,黑色素瘤2例,鳞癌5例。100余例BCC和SCC患者,按部位和面积大小分别采取了扩切病变部位后植皮术或临位皮瓣进行BCC根治术,均达到即彻底治疗又保持美观的满意效果。手术是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首选方法。早期、准确诊断皮肤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需要临床医生丰富的经验和病理诊断的支持,从而减少误诊和漏诊病例,及时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以期为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基础研究提供某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urvivin在35例皮肤鳞状细胞癌和20例正常皮肤中的表达情况并统计分析Survivin表达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病理分级的关系。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以P<0.05作为显著性界限。结果 Survivin在35例皮肤鳞状细胞癌中,33例表达阳性,仅2例阴性表达,阳性率占94.29%,在20例正常皮肤中均为阴性表达。Survivin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皮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高分化皮肤鳞状细胞癌和低分化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urvivin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表达上调,可能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5.
p6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皮肤鳞癌(SSCC)中p63的表达,探讨其在SSCC多阶段发生中与癌增殖、分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方法研究68例SSCC中p63的表达。结果:在正常上皮、毛滤泡中p63主要表达在具有增生潜能的基底层细胞,分布紊乱.p63在皮肤表皮内肿瘤(SIN)Ⅲ级中明显高于癌旁正常或增生上皮,在SSCC中也显著高于后者,并在癌的不同分化中有显著差异。结论:在SSCC中由免疫组化显示p63过表达的癌细胞常是获得了更具增殖、侵袭和间变能力的细胞类型,p63过表达是判断SSCC增殖和分化的有意义指标。  相似文献   

6.
皮肤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病情发展快,破坏性大,可发生多处转移,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在临床治疗肿瘤过程中,手术、放化疗等基本手段显现出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局限性,近年来中药以其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等抗肿瘤作用日益受到医学界重视。随着对中药研究的深入,从中药中提取分离的有效单体在生物活性方面表现出多种抗肿瘤作用。该篇综述总结了当前中药单体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应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鳞状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爱娟  刘耘  杨太成 《广东医学》2004,25(12):1474-1475
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简称鳞癌,是发生在皮肤、附属器或黏膜的恶性肿瘤,主要从有鳞状上皮覆盖的皮肤开始。有报道认为鳞状细胞癌是几大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危险性比基底细胞癌要高得多。由于近年来SCC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平均每年大约有25万多人患上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明胶酶在皮肤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SP法检测10例正常皮肤组织、10例BCC、30例SCC组织石蜡标本中明胶酶的表达水平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明胶酶的表达在SCC...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皮肤临床细胞癌患者75例的临床资料,针对其临床特点、病理特征、诊断方法、鉴定措施以及病发原因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归纳分析,为以后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诊断治疗总结经验。结果本组患者中年龄≥40岁患者(85.3%)病发率明显高于年龄<40岁者(14.7%),患者病发部位在非暴露位置者(53.3%)明显高于病发位置在暴露位置者(46.7%),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结节隆起型患者比例(66.7%)远高于溃疡型(26.7%)以及深在浸润性(6.7%),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中普通型患者数量(69.3%)远高于特殊型(30.7%)。结论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虽然症状繁多且较为复杂,但全面清晰的检查对确定患者的具体分型有很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鳞状细胞癌(SCC)临床病理特点,提高SCC的诊断水平,增强群众健康防病意识。方法:收集41例S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SCC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6∶1,年龄最小17岁,最大97岁,其中60-97岁占75%,农牧民居多(26例)。SCC病程长短不一,多发生于头面部。临床表现为多形性,容易误诊,误诊率高达26.83%,各临床类型中以结节隆起型最易误诊(34例66.67%)。SCC病理分型中以I级最多见(28例68.29%)。结论:SCC的发生与慢性长期日光照射密切相关,在临床上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病理检查对该病的正确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包秀芝  罗守信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0):1156-1159,1280
目的:观察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decorin与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对30例低分化喉鳞状细胞癌、24例高分化喉鳞状细胞癌进行decorin蛋白表达的检测,并与14例癌旁正常喉组织中decorin表达进行比较。结果:decorin主要表达在基质部分,decorin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而在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缺失。Decorin在低分化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表达的阳性率为86.6%,在高分化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呈中表达,表达的阳性表达率为70.8%,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2.191,P〈0.01)。decorin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位置、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decorin在喉鳞状细胞癌基质中的表达明显升高,推测decorin在细胞外基质中的改变对于喉鳞状细胞癌肿瘤细胞侵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FHIT基因是食管鳞癌候选肿瘤抑制基因,本研究旨在探讨FHIT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变化。方法 用免疫组化SABC法分析了65例食管鳞癌及对应癌旁组织FHIT蛋白表达。结果 FHIT蛋白在食管癌和癌旁的表达并无显著差异。结论 食管癌中FHIT癌蛋白表达的变化与基因改变的变化并非一致。一部分食管癌FHIT基因表达降调则可能要归因于表遗传机制。  相似文献   

13.
应用细胞遗传学方法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染色体畸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异常与结构畸变。方法用秋水仙素、低渗液处理细胞,经冰醋酸膨胀及甲醇固定后,进行Giemsa染色,在油镜下观察细胞染色体,并对细胞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OSCC的染色体众数为63~66,并存在多种类型的染色体结构畸变,主要为染色体断裂及染色单体断裂。染色体数目异常有1、7、16、19、20号增加及6、9、10、18、21、22号丢失,结构重排主要累及1、2、4、11号等。结论OSCC的染色体变异研究有助于其相关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  相似文献   

14.
用免疫组化 (LSAB)法检测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端粒酶hTRT的表达特征 ,探讨hTRT在肿瘤中的可能作用。结果显示 6 8例肿瘤中hTRT表达率为 75 % (5 1/ 6 8) ,显著高于癌旁相对正常皮肤 15 .38% (4 / 2 6 )。在鳞状细胞癌的不同分化中hTRT表达率无显著差异。发现 3种hTRT表达模式 :膜型、核型和浆型。鳞状细胞癌中以膜型为主 ,阳性细胞多分布在癌巢周围 ;提示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常见hTRT表达。hTRT在肿瘤中呈异质性分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基因Aurora—A在喉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了解其作为预测喉癌预后的新指标的可能性。【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我科1995—1999年77例喉癌标本中Aurora—A的表达,随访3-136月,中位随访时间为71.93月.用统计软件SPSS11.0分析Aurora—A的表达与喉癌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分期、临床分型、肿瘤分化程度等的关系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Aurora—A在喉癌标本中的表达率为71.4%(55/77);在晚期的喉癌中表达率为87.9%(29/33),高于早期喉癌中表达率(59.1%,26/44),P=0.006。K—M法计算分析,Aurora—A表达阳性者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46月)与Aurora—A表达阴性者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85月)有明显差异,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切缘情况、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Aurora—A表达与喉鳞癌的预后有关,P值均小于0.05。【结论】Aurora—A在喉癌组织中有一定程度表达,其表达与喉癌临床分期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综述皮肤鳞状细胞癌及基底细胞癌的临床治疗进展。方法:阅读有关国内外文献,分析皮肤鳞状细胞癌及基底细胞癌的治疗方法及现状。结果:皮肤鳞状细胞癌及基底细胞癌的预后与肿瘤类型、位置、大小、累及深度、有无转移有关。结论:早期发现、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王海洋  皮蓉芳 《医学综述》2012,18(5):687-689
范可尼贫血(FA)是一种以先天畸形、骨髓衰竭及高度肿瘤易感性为表现的隐性遗传病。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是FA患者主要并发的实体肿瘤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来源于非FA患者的散发肿瘤也与FA通路失活有关。近年来,FA通路分子机制的探索为学者研究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现就FA通路与HNSCC关系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舌鳞癌侵袭及转移的相关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昊  陈坤  张铁柱 《医学综述》2014,(11):1982-1984
舌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生物学特性主要表现为局部浸润生长及颈部淋巴结转移.舌鳞癌患者易发生早期颈淋巴结转移,颈淋巴结转移是导致舌鳞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肿瘤标志物检测是一项肿瘤诊断的方法,但有其局限性,由于目前尚未发现用于诊断舌鳞癌侵袭及转移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应用多种标志物联合检测以增加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对舌鳞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进行监测,对高危人群进行筛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的浅表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的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3日至2017年12月31日ESD术后的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病例187例。对每例标本的肿瘤分化程度、侵犯深度、浸润生长方式、肿瘤是否出芽、脉管是否侵犯、切缘状态进行判读。查询所有患者术后内镜活检记录及手术根治记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患者年龄42~83岁,男性147例,女性40例。9.1%患者合并其他部位的癌/上皮内瘤变,以胃腺癌最常见。高、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分别占0.5%、41.7%、15.0%,其余42.8%的病例仅有微灶浸润,难以分级。黏膜固有层、黏膜肌层及黏膜下层浸润者,分别占39.6%、32.6%、27.8%。黏膜下层浸润<200 μm(SM1)占9.1%,黏膜下层浸润≥200 μm(SM2)占18.7%。淋巴管侵犯与肿瘤侵犯深度、肿瘤出芽、浸润生长方式有关。淋巴管侵犯率随着浸润深度增加及出芽级别增加而增高。浸润方式为混合型和弥漫型的淋巴管侵犯率高于膨胀型。高、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与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之间淋巴管侵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出芽是淋巴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完整切除130例(占69.5%)。非完整切除者(57例,30.5%)切缘多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69例再次内镜下活检,病理证实无复发46例(66.67%),复发19例(27.54%),其他部位新发4例(5.80%)。完整切除者与非完整切除者之间病理活检复发率〔28.3%(13/46) vs. 31.6%(6/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肿瘤浸润深度、肿瘤生长方式、肿瘤出芽、淋巴管侵犯均应作为ESD标本病理报告的必要指标,其中肿瘤出芽是淋巴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一例恒河猴颊囊肿块临床症状表现、剖检肉眼观察及光学显微镜组织病理形态变化观察,发现该病猴颊囊病灶组织病变具有与人鳞状细胞癌相似的典型特征,确诊为颊囊鳞状细胞癌,可为判断非人灵长类动物肿瘤性疾病提供一定的病理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