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皮肤科疾病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以皮肤科疾病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中首诊确诊为糖尿病32例,误诊、漏诊8例,误诊率20.0%,误诊、漏诊时间1 d~6个月。40例患者经对症治疗,糖尿病均得到控制,皮肤科疾病均得以治愈或好转。随诊6个月~1年,皮肤科疾病症状未见复发。结论对以皮肤科疾病为首发症状的非典型糖尿病症状的患者,特别是原因不明的皮肤反复感染及瘙痒者,应提高认识,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检查,避免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认识,总结误诊教训,该文对374例首诊时误诊为其他疾病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374例均以消化道和鼻咽喉部等相关症状为首发症状,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早期易被误诊为其他常见病.因此,加深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认识及科室间的交流协作,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确诊率,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多以呼吸急促、心衰、喂养困难等为首发症状,且大多无明显心脏杂音,易致漏诊、误诊,我院近年来收治18例首诊误诊为其他疾病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324例延误诊断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德军  付波  王敏  罗阳超  王平 《华西医学》2009,(9):2248-2251
目的:探讨鼻咽癌延误诊断的原因。从而提高鼻咽癌患者的早期诊断率,改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4例在我科接诊前因各种因素而延误诊断的鼻咽癌患者首发症状、首诊误诊科室、误诊疾病。结果:本组病例首发症状分别为颈部包块138例(42.5%)、鼻部症状148例(45.6%)、耳部症状66例(20.3%)、头痛46例(14.2%)、其他17例(5.2%),有两种首发症状的病例为91例。首诊误诊的疾病有颈部淋巴结炎、慢性鼻-鼻窦炎、鼻出血、分泌性中耳炎、脑动脉硬化等27种疾病。涉及普外科、耳鼻咽喉科、神经内科、骨科、呼吸内科、口腔科、烧伤科、眼科、中医科等9个科室。结论:加强鼻咽癌知识普及,完善继续医学教育及住院医师培训,积极寻找鼻咽癌的早期诊断方法能减少鼻咽癌的延误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分析以单侧咽痛为主诉的亚急性甲状腺炎32例临床诊断情况.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32例以单侧咽痛为首发症状的亚急性甲状腺炎,对其临床症状、体征、检查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首发症状均为咽部疼痛并以单侧为著,其中左侧19例,右侧13例.其中首诊确定为亚急性甲状腺炎者18例,误诊14例.结论 患者存在咽痛不适,尤其追问咽痛发病初期多以单侧明显者,勿忘对甲状腺进行触诊,必要时行相关检查,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以视力减退首诊的儿童多发性硬化病例资料,了解视力障碍在小儿多发性硬化症状中的突出特点,以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2月-2010年11月以视力减退首诊的多发性硬化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0例初次发病,首诊时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眼底检查正常,未发现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误诊为球后视神经炎.逐渐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多部位病灶的表现,行MRI检查后提示颅内及脊髓多发性病灶,疑诊为多发性硬化,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辅助免疫球蛋白、神经营养剂、血管扩张剂等治疗后,9例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复查MRI提示脑及脊髓病灶有不同程度缩小.出院后随访有缓解复发表现,最终确诊为多发性硬化.结论 对初次发病、首发视力障碍就诊于眼科、眼底检查正常的患儿,不仅要注重眼部检查,还要密切注意全身情况,尽早行MRI检查,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儿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误诊原因.方法 对我院小儿有机磷农药中毒误诊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8例主要首发症状为头痛、呕吐、腹痛、喘憋、胸闷、呼吸困难,首诊误诊为急性胃肠炎、病毒性脑膜炎、支气管肺炎各2例和化脓性脑膜炎、中暑各1例,经详细询问病史、细致查体及相关医技检查均确诊为有机磷农药中毒,误诊时间1~4 d.予洗胃等常规治疗后痊愈出院7例,死亡1例.结论 临床医生应提高对小儿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认识,遇及疑似患儿要详细询问病史、细致查体,及时行相关医技检查,以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典型Guillain-Barre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以听神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GBS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先后因耳鸣、耳聋及心悸、四肢无力、大小便困难、燥热、无汗就诊于外院耳鼻咽喉科及心血管内科,分别诊断为突发性耳聋及冠心病,予相应治疗后,耳鸣、耳聋、心悸症状好转,但四肢无力症状加重,其他症状无明显好转,入我院。经查体及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提示蛋白细胞分离,肌电图检查提示神经源性损害,诊断为GBS,予丙种球蛋白及营养神经等治疗后,患者四肢无力明显好转。结论GBS缺乏典型临床表现时易误漏诊,及时行脑脊液、肌电图检查有助于确诊,免疫球蛋白等治疗有助于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误诊的原因,以提高临床确诊率.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6月-2012年6月我院35例主动脉夹层中首诊误诊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6例均以突发疼痛为首发症状,其中首诊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9例,心绞痛7例,急性胸膜炎、胆石症各3例,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肾结石、晕厥待查各1例,首诊误诊率74.29%.后经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或胸、腹部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均予镇静、镇痛、控制血压等药物治疗,好转出院24例,2例死亡.随访3~6个月均无并发症及复发.结论 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对临床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及时行相关医技检查,以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AD)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原因,提高临床医生对AD的认识.方法:对我院1996年9月~2007年3月收治的12例首诊误诊为AMI的AD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AD临床表现多样,以胸痛为常见首发症状,部分病例以并发症的症状首发,均误诊为AMI,平均误诊时间48小时.结论:AD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复发性,易误诊,尽早选择超声心动图、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20例首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典型心肌梗死首诊误诊原因。方法:对就诊于我院门诊、急诊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首诊误诊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0例误诊患者中,以消化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有8例,以呼吸系统为主要症状2例,表现为异位痛者4例,表现为头晕等神经系统症状者2例,醉酒者2例。结论: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因临床表现不典型,而易致早期误诊,以致延误治疗,从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临床医生应掌握其各种临床特征并动态观察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变化,可减少或避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误诊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8 例首诊误诊AD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突出症状为突发剧烈疼痛,呈撕裂样、切割样、压榨样绞痛或闷痛,难以忍受.首发胸痛8例(5例同时伴背痛),腰痛4例,背痛3例,腹痛2例,下肢麻木、无力1例.伴胸闷、气急9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7例.血压升高13例,血压正常3例,血压下降2例.首诊误诊为心绞痛、心肌梗死、急腹症、低钾麻痹、脊髓疾病、肾绞痛等, 均经心脏B超、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结论 AD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急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选择特异性检查方法,避免或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3.
抗凝血灭鼠药中毒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分析抗凝血灭鼠药中毒误诊原因,减少临床误诊率.方法 总结中毒病史隐匿的抗凝血灭鼠药中毒的16例急诊就诊患者I临床表现、诊治过程、首诊医院误诊情况及血药浓度检测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首诊误诊率81%;以血尿为首发症状的首诊误诊率100%;误诊疾病包括泌尿系感染5例,泌尿系结石3例,泌尿系肿瘤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2例,功能性子宫出血1例.结论 病史隐匿的抗凝血灭鼠药中毒患者误诊率高,误诊原因包括患者否认服药史,临床医生诊断思路局限,出血症状迟发,血药浓度检测阴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典型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我院2000年4月~2010年7月收治的9例非典型GBS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首发症状为单侧周围性面瘫3例,头晕、恶心并呕吐1例,偏侧肢体无力、头晕并步态不稳、腹痛、腰腿痛、四肢麻木无力各1例。误诊为面神经炎、急性脑缺血及脑梗死各3例,胃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各1例。误诊时间5~28 d。均行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损伤、F波异常,其中8例脑脊液检查示蛋白-细胞分离,结合临床表现明确诊断为GBS。结论 GBS起病形式多样,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应及时行脑脊液和肌电图检查,尽早明确诊断并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儿童卵黄囊瘤的临床特点,探究影响误诊的相关因素.方法 在2020年9月2日—12月2日以病友QQ群中45例儿童卵黄囊瘤为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收集临床资料,将患儿分为误诊组及未误诊组,分析误诊相关因素.结果 首诊误诊率35.56%,误诊组首发症状最多为排便困难,其中11例误诊为其他疾病(便秘3例,急性肾衰竭...  相似文献   

16.
李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7):1648-1648
目的探讨其他疾病误诊为心肌梗死的原因,避免和减少误诊。方法对南京市浦镇车辆厂医院近5 a首诊误诊为心肌梗死的15例其他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好转出院14例,死亡1例。结论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综合地思考和分析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发病特点及早期诊断线索。方法对38例患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剧烈胸背痛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部分患者以其他症状首发。CT和UCG检查准确率高。结论 AAD临床表现复杂,工作中应加强心血管知识的学习积累,提高警觉性,及时选择CT及UCG检查以提高首诊确诊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以眼部症状首发的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的诊断要点,以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分析2例以眼部症状首诊于眼科的CCF临床资料.结果 例1以眼部胀痛就诊,多家医院误诊为青光眼;例2以眼球突出伴球结膜充血就诊,误诊为结膜炎.2例均经颈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CCF.予介入栓塞治疗后,2例眼部症状、体征均消失.结论 对于严重球结膜充血,伴有眼球突出、眼压升高、眶区可闻及血管性杂音等表现的患者,要高度怀疑CCF,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是其确诊金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的首诊误诊原因.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5例首诊误诊AMI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首发症状为急性上腹痛伴恶心、呕吐16例,头晕9例,咽痛6例,咳嗽、咳痰伴气促6例,头痛5例,收缩压低于80 mmHg 伴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反应迟钝2例,左肩疼痛1例.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16例,神经系统疾病8例,呼吸系统疾病、颈椎病、咽炎各6例,心力衰竭、休克2例,肩周炎1例.后经动态观察心电图、心肌酶等变化均确诊为AMI.诊断明确后予对症治疗,36例好转出院;5例因病情加重放弃治疗出院;4例病情恶化,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不典型AMI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而延误治疗.临床医生应掌握其各种临床特征并动态观察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变化,以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下咽癌延误诊断的原因,从而提高下咽癌患者早期诊断率,改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在我科接诊前因各种因素而延误诊断的下咽癌患者首发症状;误诊科室,误诊疾病。结果本组病例首发症状分别为颈部包块8例,咽异物感11例,声嘶6例,有两种并发症状7例,首诊误诊的疾病有颈淋巴结炎、咽炎、喉炎、咽喉官能症。结论加强下咽癌知识普及,积极寻找下咽癌的早期诊断方法,能减少下咽癌的延误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