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临床资料患儿,男,6岁,以"白昼睡眠增多,双下肢无力8个月"为主诉于2011年2月就诊。8个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伴腹痛,持续约10min后自行缓解,缓解后活动正常,每日发作2~3次,无意识丧失及四肢抽搐,于当地医院行头颅CT检查显示:右颞叶蛛网  相似文献   

2.
患儿,男,6岁,以“白昼睡眠增多,双下肢无力8个月”为主诉于2011年2月就诊。8个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伴腹痛,持续约10min后自行缓解,缓解后活动正常,每日发作2~3次,无意识丧失及四肢抽搐,于当地医院行头颅CT检查显示:右颞叶蛛网膜囊肿、透明膜囊肿,未明确诊断,未采取任何治疗措  相似文献   

3.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睡眠障碍 ,临床少见 ,往往造成误诊误治。笔者 1994~ 2 0 0 0年间诊治的 6例均误诊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5例 ,女 1例。年龄 5~ 12岁 ,平均 9岁 ,病程 1~ 6个月。根据白天出现不可抗拒的短暂睡眠 ,伴有或不伴有猝倒症、睡眠麻痹、睡眠幻觉而确诊。首发症状表现发作性睡眠和猝倒各 3例 ,随病情进展 ,全部病例均有发作性睡眠和猝倒 ,无睡眠麻痹及入睡前幻觉 ,1例伴有夜间睡眠不安 ,1例学习成绩下降 ,体格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均未显异常。6例血、尿、粪常规及电解质、血糖均正常 ,EEG示 5例正常 ,1例…  相似文献   

4.
郑楠  冀勇 《临床误诊误治》1998,11(5):310-310
病例资料【例1】男,8岁。因发作性猝倒3月余来诊。病儿3个月来常因大笑诱发短暂肌力丧失而跌倒,持续数分钟,意识存在,每天发作数次至10余次,发作后精神很快恢复。家族中无类似病人。在外院诊为失张力型癫,口服卡马西平、丙戊酸钠2个月无效。查体无异常发现...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本组男 4例 ,女 2例 ;起病年龄最小 7岁 ,最大 13岁 ;病史最短 1个月 ,最长 0 .5 a;6例均无明确诱因及阳性家族史。均有白天发生的发作性睡眠 ,于上课、进餐、看电视等各种场合均有发生 ,不能克制。每次睡眠发作时间数分钟至 1~ 2 h不等 ,每日可发作数次。轻时仅表现为双眼睑下垂呈瞌睡状。4例有典型猝倒发作 ,表现为突然地全身软弱无力 ,不能维持正常体位而瘫倒在地或座位上 ,持续时间短暂 ,多几秒钟即恢复正常姿势 ,常在大笑或情绪过于激动时发生 ,发作时意识清楚。另 2例无典型猝倒 ,而仅表现为突然地一过性头下垂或双下肢软…  相似文献   

6.
对1992~2002年我院收治儿童发作性睡病13例中误诊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临床少见,往往造成误诊误治。笔者1984~1998年间收治的6例均误诊,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5例,女1例;年龄5~12岁,平均9岁。病程1.5~6个月。根据白天出现不可抗拒的短暂睡眠,伴有或不伴有猝倒症、睡眠麻痹、睡眠幻觉而确诊。1.2 临床表现 首发症状表现发作性睡眠与猝倒各3例;随病程进展,全部病例均有发作性睡眠和猝倒,无睡眠麻痹及入睡前幻觉,1例伴有夜间睡眠不安,4例学习成绩下降。体格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均未见异常。1.3 辅助检查 6例血、尿、粪常规及血电解质、血糖均正常。…  相似文献   

8.
【病例】男,12岁。因发作性睡眠增多2年入院。患者2年前不明原因出现睡眠增多,可在任何时间或场所入睡,呼之不应,每次持续3~5分钟,醒后对发作经过不能回忆,1日可发作数次。病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无法正常学习。查体:体温36.6℃,脉搏80/min,呼吸20/min,血压120/70 mmHg。  相似文献   

9.
1 病例报告 女,10岁.以反复发作性昏睡2 a余为主诉,于2003-09-23收住我科.2 a前在乘车途中突然入睡,无面色改变、抽搐及大小便失禁,平静入静7~8 h后自行清醒,醒后活动,精神如常,无肢体及言语障碍.之后患儿反复发作,发作前有头昏、头痛和眩晕等,有时出现视物变形及幻视,情绪激动时出现四肢无力瘫倒在地,持续1~2 h后四肢活动正常.曾在外院行头颅CT和MRI检查正常,多次普通EEG和24 h动态EEG均正常,先后诊断为癫痫、癔病,服丙戊酸钠、安定、鲁米那治疗无好转,故收入我科治疗.查体:神清,对答切题,呼吸平稳,无皮疹,心肺腹(-),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辅助检查:ECG正常,头颅MRI正常,24 h动态EEG正常,脑血流图正常,ALICE多导睡眠生理监测示整个夜间无REM期睡眠,S1期睡眠时间减少.从而明确诊断为发作性睡病,给予利他林(Retalin)口服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本院5例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均无明显诱因及阳性家族史,均有白天过度嗜睡,其中3例伴猝倒,2例有入睡前幻觉.首发症状为白天过度嗜睡2例,猝倒伴白天过度嗜睡3例.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均无特殊改变.5例患者均进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检查及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MSLT)检查.PSG结果显示睡眠潜伏期〈10 min,快速眼动睡眠(REM)潜伏期〈20 min.MSLT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平均睡眠潜伏期〈5 min,其中3例出现2次或2次以上睡眠始发REM睡眠(SOREMPs),2例未见SOREMPs,但平均REM潜伏期〈10 min.[结论]发作性睡病是慢性神经系统疾病,PSG及MSLT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对患者应给予长期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33岁.主因进行性过度嗜睡5年余入院.患者既往有脑外伤史.近5年常感疲劳,乏力,白天嗜睡,尤其在看电视、看书时容易发作,有时在吃饭、走路过程中就入睡.且时常因情绪波动出现突然摔倒.  相似文献   

12.
13.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少见的青少年期起病、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性疾病。以10-20岁多见,临床上以睡眠发作、猝倒症、睡瘫症及睡眠幻觉为主要表现,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本院1995-2002年共收治18例该病患儿,经过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疾病,临床比较少见。且容易误诊。自2002年6月-2007年8月我科共诊治1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是一种以不可抗拒的日间睡眠发作、猝倒、睡眠性麻痹和入睡前幻觉为主要表现的睡眠期疾病[1]。由于部分患者表现并不典型和人们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往往容易忽视这个疾病。飞行工作是高负荷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MSLT)中,潜伏期缩短对发作性睡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发作性睡病患者进行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5次MSLT分析.保持闭眼时间,α波解体时间,睡眠潜伏期,直接进入REM期时间。结果10例均为过度睡眠,其中自天过度嗜睡6例,1例出现睡眠瘫痪。3例猝倒,10例均进行MSTL检查:睡眠潜伏期都小于5min,其中有3次直接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REM)。结论MSTL对发作性睡病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雪峰教授依据"痰为百病之母",从痰入手,认为痰为发作性睡病的主要病因及病理产物。根据"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对于出现肺脾两虚的患儿,主治脾辅治肺,从肺脾论治发作性睡病,随症加减。病变部位主要在肺和脾,强调健脾安神、通宣理肺、化痰除湿的关键,辨证论治。治疗过程中辅以合理的家庭调护,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和睡眠习惯及密切关注呼吸道情况,标本兼治,为中医治疗发作性睡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导睡眠图(ploysomnography;PSG)、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ultiplesleeplatencytest;MSLT)在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NC)和嗜睡症(lethargy;IH)患者诊断、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5例发作性睡病(NC)和30例嗜睡症(IH)进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描记和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分析其睡眠参数异同。结果MSLT结果显示:NC组睡眠潜伏期和快动眼睡眠(REM)潜伏期显著缩短,入睡次数和REM睡眠出现次数明显多于IH组和对照组(P<0.01),睡眠潜伏期<5分钟和ROREMPs≥2次30例(85.7%),与I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整夜PSG结果显示:NC组总睡眠时间和深睡眠(SWS)百分比及REM潜伏期显著低于IH组和对照组,而S1阶段睡眠显著高于IH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决心义(P<0.01)。结论NC患者具有明显的睡眠潜伏期缩短和反常的REM睡眠特征,MSLT、PSG对NC和I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报告 男,6岁.主因嗜睡2 d收入院.G1P1,足月顺产,无外伤史及特殊传染病病史.入院2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嗜睡、呼之能应、少语、不思饮食、少动,家长考虑感冒所致,于私人诊所肌注消炎药(具体名量不详)1次,效不佳,为求进一步诊治而求住我院.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刘艳骄主任以泻青丸为辅助方剂,治疗发作性睡病初期的经验。从肝风内动、肝郁气滞、肝失疏泄、余毒未清、经筋失养等病因病机角度出发,初步探讨泻青丸在治疗发作性睡病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