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石河子市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与家庭住院负担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多项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和广义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样本地区老年人的住院服务利用和家庭住院负担。结果:不同年龄、性别、医保老年人的住院服务利用、住院费用占比和自付费用占比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年龄、性别和医保对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和家庭住院负担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老年人获取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2.
程雨  谢春  吴敬杰   《现代预防医学》2021,(5):845-848
目的 评估基本医疗保险对我国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的影响。方法 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方法探讨基本医疗保险对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 参保增加了全样本老年人7.5%~8.7%的住院服务利用。与男性老年人相比,参保的女性老年人利用更多的住院服务,其住院服务利用增加的范围为10.0%~10.8%。与中、高收入老年人相比,参保的低收入老年人利用更多的住院服务,其住院服务利用提升的范围为8.7%~10.7%。结论 基本医疗保险的实施促进了参保老年人的住院服务利用。特别是对女性和低收入老年人,如果其拥有基本医疗保险,倾向于利用更多的住院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社会生态视角探讨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预测老年人条件期望费用和非条件期望费用,为合理有效分配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以CLHLS调查中的2011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住院概率和住院费用反映其住院服务利用情况,采用两部模型法分别构建住院概率和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的社会生态模型,探讨影响住院服务利用的微观、中观和宏观因素,并测算老年人条件期望费用和非条件期望费用。结果共纳入8483例老年人,住院率为24.6%,平均住院费用为8082.8元。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主要受微观、中观和宏观因素的影响,微观系统中患慢性病、自评健康差、睡眠质量不好的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较高;中观系统中在婚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较高;宏观系统中居住城市和拥有一种以上社会保障的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较高。老年人的条件期望费用为8397.32元,其中以男性、城市、80~89岁老年人较高;非条件期望费用为2478.92元,其中以男性、城市、70~79岁老年人较高。结论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行为受社会生态多层因素的影响,个人特征中的慢性病和自评健康,个人行为中的睡眠质量,家庭环境中的婚姻状况,社会环境中的居住地和社会保障水平是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特征老年人条件和非条件期望费用不同,应合理有效分配卫生资源,促进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我国老年人成功老龄化的现状,并检验不同性别老年人成功老龄化及其各组成部分对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数据来源为2014—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 CLHLS)数据,利用卡方检验对6539例老年人进行组间分析,进一步采取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不同性别老年人成功老龄化与死亡的关系及其差异。结果 本次研究发现我国老年人成功老龄化率为10.55% ,男性(15.12%)高于女性( 6.43%); 无论男女,未成功老龄化组的老年人的死亡风险均高于成功老龄化组(男性HR=2.154,95%CI:1.595~2.908;女性HR=3.099,95%CI:1.746~5.501)。多因素分析显示未成功老龄化、低认知能力、有功能损失、低身体功能和抑郁是导致老年人不良生存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不积极参与社会的男性死亡风险更高。 结论 我国老年人成功老龄化率较低且存在性别差异,成功老龄化组的死亡率显著低于未成功老龄化组;相比男性,女性成功老龄化与死亡的关系更加显著,尤其要针对不同性别老年人在成功老龄化各维度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个性化的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民族地区农村留守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状况,分析影响住院服务利用的因素.方法 利用2008年中国卫生服务调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5乡镇10行政村299名≥60岁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及住院服务调查数据,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留守老年人年住院率8.1%,低于非留守老年人平均水平(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5,P=0.004);留守老年人住院患者人均年住院费用报销金额(288.49±204.42)元低于非留守老年人的(667.07±826.4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9,P=0.020);留守老年人年住院费用补偿比31.38%低于非留守老年人的34.50%.留守老年人比非留守老年人更不倾向于利用住院服务,患慢性病的老年人比未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在健康档案项目活动中测量过血压的老年人比未测量过血压的老年人、报销过住院费的老年人比未报销过住院费的老年人更倾向于报告利用住院服务,OR值分别为0.40,6.59,3.52,2.68.结论 留守老年人比非留守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程度低;慢性病、测量血压、住院费报销对住院服务利用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苇  王玉环  陆宁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294-5296,5303
目的 了解石河子市不同性别老年人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为有目的行健康教育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以分层抽样方法,对石河子市3个社区450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入户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知识平均得分为(19.14±9.12)分,得分率为36.8%,及格率为8.9%;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知识平均得分为(16.50±9.32)分,得分率为31.7%,及格率仅为6.2%.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年龄、文化程度和医疗保障是影响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年龄和文化程度是影响老年女性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结论 应重点加强教育程度低的、高龄的老年人群以及无医疗保障的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7.
安阳市2007—2009年老年人住院患者分性别疾病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男性与女性老年人住院疾病谱的特点,为有针对性地做好老年人的疾病预防治疗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安阳市2007—2009年老年男性与女性住院疾病谱资料进行分析,分别计算疾病患病率及构成,并进行排序。结果不同性别老年人住院疾病谱的描述:(1)老年男性与女性住院疾病谱总体的顺位有较高的一致度(χ2=0.866 7,P<0.05)。(2)老年男性与女性住院疾病构成比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肿瘤、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结果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应根据不同性别老年人疾病谱的各自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老年人的疾病预防控制和治疗,建立良好的老年保健体制,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中西部农村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政府进一步落实卫生政策和提高农村慢性病老年人卫生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宁夏4个县的2 450名慢性病老年人进行调查,使用χ2检验分析不同慢性病老年人住院率的差异,运用多水平模型分析慢性病老年人住院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中西部农村地区慢性病老年人住院为37.8%(926/2 450)。多水平模型结果显示,女性较男性有0.702(0.582~0.846)倍的风险住院,65~69岁的人较60~64岁的人有0.748(0.583~0.960)倍的风险住院,≥70岁的人较60~64岁的人有0.616(0.482~0.788)倍的风险住院,非务农的人较务农的人有0.782(0.642~0.953)倍的风险住院,中高收入组的人较低收入组的人有0.603(0.448~0.812)倍的风险住院,高收入组的人较低收入组的人有0.562(0.415~0.761)倍的风险住院。结论 宁夏农村慢性病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较高,但受到性别、年龄、职业和家庭年人均收入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昆明市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探讨昆明市老年人卫生服务可及性、健康需求与利用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 08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 结果 老年人患病率为41.85%,女性慢性病患病率高于男性;所患慢性病主要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和COPD;影响被调查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主要因素为性别、户籍、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工作现状、生活自理能力、自评健康状况和睡眠情况。老年人两周患病率为22.38%,两周就诊率为18.50%,住院率为12.24%。影响老年人两周患病的主要因素为目前健康状况、睡眠质量;影响老年人两周就诊的主要因素为家庭人均年收入、目前健康状况;影响老年人住院的主要因素是家庭类型、目前健康状况、吸烟情况和睡眠质量。结论 老年人的卫生服务需求相对于普通人群更高,但是卫生服务利用水平低,这就不利于老年人与普通人群共享卫生资源,容易造成卫生资源的闲置或浪费。应加强社区健康宣传教育、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同时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继续完善老年人口的卫生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河南省≥60岁老年人口的住院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的方法抽取河南省18个地区≥60岁老年人口共6 866人为研究对象,了解(2013年)≥60岁老年人的住院率、住院医疗机构级别、住院疾病谱等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结果河南省6 866名≥60岁老年人在2013年的住院率为17.38%(1 193/6 866),其中农村为16.97%(729/4 297),城市为18.06%(464/2 569);男性为17.13%(553/3228),女性为17.59%(640/3 63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老年人应住院未住院率为23.08%(358/1 551),其中城市为25.64%(160/624),农村为21.36%(198/9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医疗机构构成中乡镇、县级、市级和省级医疗机构的构成比分别为25.31%、48.70%、22.46%和2.68%,住院病因顺位的前4位依次为脑血管疾病(19.28%)、高血压(11.06%)、缺血性心脏病(6.45%)和其他类型心脏病(6.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60岁老年人住院情况的影响因素有城乡分布、年龄、职业类型和是否患有慢性病。结论慢性病和职业类型成为≥60岁老年人住院的重要因素,应加强对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关注职业人群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昆明市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探讨昆明市老年人卫生服务可及性、健康需求与利用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975名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结果老年人患病率为41.85%,女性慢性病患病率高于男性;所患慢性病主要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和COPD;影响被调查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主要因素为性别、户籍、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工作现状、生活自理能力、自评健康状况和睡眠情况。老年人两周患病率为22.38%,两周就诊率为18.50%,住院率为12.24%。影响老年人两周患病的主要因素为目前健康状况和睡眠质量;影响老年人两周就诊的主要因素为家庭人均年收入和目前健康状况;影响老年人住院的主要因素为家庭类型、目前健康状况、吸烟情况和睡眠质量。结论老年人的卫生服务需求相对于普通人群更高,但是卫生服务利用水平低,这就不利于老年人与普通人群共享卫生资源,容易造成卫生资源的闲置或浪费。应加强社区健康宣传教育,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同时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继续完善老年人口的卫生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我国流动老年人口健康状况以及住院服务利用现状,分析影响流动老年人口住院服务利用的因素,为改善流动老年人口健康状况提供建议。方法 使用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以Anderson模型为理论框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利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5 834名流动老年人中,最近一年接受过住院服务的老年人占比29.95%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亲生子女数、家庭医生签约情况、健康教育的流动老年人对于住院服务利用的选择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值分别为48.943,29.110,9.213,7.066,P值均 < 0.05 ); 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亲生子女数越少,住院服务利用越高。此外性别( OR = 0.687,95% CI:0.582~0.804 )、家庭医生签约( OR = 2.168,95% CI:1.428~3.820 )、健康教育( OR = 1.943,95% CI:1.811~2.075 )是流动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结论 流动老年人口健康不平等问题尚存,家庭资源对健康具有重要影响,社会应重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个性化健康教育的落实对住院服务与医疗服务利用产生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城市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城市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量表”对南京市440名城市老年人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城市老年人的医养结合服务需求水平比较高(3.7475±0.31499);年龄、性别、收入水平和健康状况是城市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比较大、收入水平比较高、健康状况比较差的男性城市老年人的医养结合服务需求最高。结论:积极推进医养结合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向全体老年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多元化的医养结合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安徽省城镇老年人住院情况,为今后老年人医疗保健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安徽省12个县区的l882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并对老年人在2011年的住院病种、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其中1641份问卷为有效调查问卷,有效率为87.19%。结果418名老年人在2011年住过院,住院率为25.59%,不同性别、年龄别间住院率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χ2=6.03,P=0.110)。在住院疾病谱中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是最主要的3个痛种,分别占全部住院疾病的44.88%,9.84%和8.40%。但是在所有性别和年龄别中,肿瘤病人的住院天数最长、所需的住院费用最多。平均住院天数方面,男性60~69岁组为30.42天.男性70~岁组为23.44天;女性60~69岁组为37.13天,女性70~岁组为39.25天。所需的住院费用方面,男性60~69岁组为31955.56元,男性70~岁组为20025.00元;女性60—69岁组为35375.00元,女性70-岁细为41750.00元。结论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都是老年人住院疾病谱中最常见的疾病,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而肿瘤因为住院时间长、住院费用高,是导致老年人负担最重的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重庆市50岁及以上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 240名50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城乡居民高血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高血压粗患病率为50.4%(年龄标化患病率为50.1%),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渝西地区患病率(61.4%)高于渝东(48.1%)和城区(44.5%);50岁及以上居民患病率(41.7% ~66.3%)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农村女性患病率(55.5%)高于男性(50.1%),城市男女性别之间患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高血压家庭史者的患病率(59.7%)高于无家族史者(4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豆制品摄入不足、高血压家族史、缺乏体育锻炼和体质指数是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男性、文化程度低、食用泡菜或咸菜习惯、高血压家族史、吸烟和体质指数是农村居民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重庆市5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年龄、高血压家族史和体质指数是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城市还包括缺乏体育锻炼和豆制品摄入不足,农村则为吸烟、食用泡菜或咸菜的习惯和文化程度偏低.应进一步加强居民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降低高血压患病危险.  相似文献   

16.
住院老年慢性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慢性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查阅病历,核对姓名、性别、年龄、所患慢性病、治疗用药及治疗依从性等,并分别统计分析.结果:老年人平均患慢性病(5.02±1.79)种;治疗用药(4.01±1.91)种;其中女性(4.26±2.42)种;男性(3.73±1.41)种,女性多于男性(P<0.01);依从性影响因素存在多元性.结论老年患慢性病种类多,治疗用药数多,依从性差,影响因素多元性.需加强安全用药的健康教与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银川市城市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影响因素,以便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良好的、针对性卫生保健服务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DL问卷和有关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银川地区城市社区年龄≥60岁5399例老年人进行了入户调查。结果6项活动丧失率从38.2%~78.6%,在6项活动中有5项活动随着年龄上升而上升,除吃药外均有统计学意义。在控制年龄影响因素后,性别间在做饭、家务女性丧失率低于男性,邮寄女性丧失率高于男性且有统计学意义,其它两项无统计学意义;在控制年龄影响因素后,患病是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主要因素;吸烟、饮酒及锻炼与否都是影响老年人群日常功能的因素。结论银川市老年人群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不容乐观,患病与否是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重要因素,应加强慢性病的防治和管理,改善健康状况,提倡戒烟、戒酒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中国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的公平性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CHARLS 2013年全国调查数据,选取60岁及以上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集中指数和集中曲线分析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是否存在不公平问题;通过集中指数分解法分析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不公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老年人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0619和0.1050,集中曲线均位于绝对公平线的下方。通过集中指数分解法发现,对门诊服务利用集中指数贡献为正向且贡献率较大的因素为:家庭年人均消费性支出、退休金金额;贡献为负向且贡献率较大的因素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躯体性日常生活能力PADL。对住院服务集中指数贡献为正向且贡献率较大的因素为:家庭年人均消费性支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贡献为负向且贡献率较大的因素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躯体性日常生活能力PADL。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水平的不公平指数(HI)分别为0.0739和0.1339,说明老年人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存在不公平。结论: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存在不公平问题,经济水平是不公平的第一位贡献因素,需要类因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可缩小不公平差距。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上海市南汇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住院医疗服务利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三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所调查南汇区老年人年住院率为16.8%;患者未住院率为30.0%;44.2%的住院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性别、文化程度、就诊距离和自身健康状况是影响老年人住院率的主要因素。结论需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设施,提高服务可及性和质量,创新服务形式,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的住院服务。  相似文献   

20.
雷红梅  淮建军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288-5290
目的 分析某社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控制现状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为社区人群高血压的防治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对某社区60周岁以上常住居民1 504人进行健康体检和问卷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高血压总患病率为60.4%,其中,女性既往患者患病率(39.3%)高于男性(32.7%),文盲组总患病率最高(70.2%).既往患者规律服药率为92.3%,其中60~69岁组最高(95.1%).既往患者高血压控制率为30.8%,其中女性(48.7%)高于男性(1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超重、肥胖、吸烟、饮酒、文化程度、定期运动、规律服药是高血压患病率与控制率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高血压是目前影响该社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本地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控制率较低.女性规律服药率高于男性,规律服药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降低,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升高,80岁以上组规律服药率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