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津慧 《四川中医》2002,20(7):22-22
五味化合,变化多端。本文之目的:探讨五味化合之规律。方法:通过深研《内经》、《伤寒论》中有关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结果:五味化合有其自身规律可循:(1)为相辅相成的作用。如辛甘发散,甘淡利湿等;(2)为相反相成的作用。如辛开苦降、辛散酸收,甘苦补泻。  相似文献   

2.
浅论《内经》预后学说及其对《伤寒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洪涛 《陕西中医》2001,22(5):311-311
疾病预后学说是在全面掌握疾病发展全过程的基上判断病情的传变转归及病人死亡日期的一门学说 ,是《内经》重要的学术思想之一 ,其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天人相应 尤重五运六气 《内经》认为人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有着息息相通的关系 ,生命的根本 ,是本之于阴阳。人体的阳气随着自然界阳气的盛衰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因此 ,有些疾病的病情也随之出现慧、安、加、甚的规律性变化 ,这种“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在《内经》五运六气学说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 ,五运六气是古代解释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及其与人类和万物生长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正> 厥,作为一种病证,最早见于《内经》。论述比较完备者当推《内经·厥论篇》,该篇将厥证分为寒厥、热厥两大类。至东汉末年,张仲景编撰的《伤寒论》论厥证宗《内经》之旨,对厥证之辨证施治、理法方药又有着独到的见解。两家之论仁智互见,使初学者莫知所从。为理清思绪,仅撮《伤寒论》厥证与《内经·厥论第》寒、热厥之异同而参以已见,遂成此文。  相似文献   

4.
王周芳 《光明中医》2008,23(3):276-278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原序中写到:“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阐明了《伤寒论》与《内经》的学术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5.
刘彦君 《陕西中医》2009,30(7):903-904
《内经》认为:疾病虽多,不外阴阳;病证虽杂,不外标本;治法虽繁,无非逆从。《伤寒论》不仅把此标本理论有机地运用于辨证施治过程中,而且对此给予进一步充实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辨析“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语出《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谓“州都之官”,古今医家均以膀胱为水液会聚之处解释,唯“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一句,注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7.
《素问·热论》是《黄帝内经》中论述外感热病的专篇,“两感”一名,首见于该篇。所谓“两感”,是指外感热病中、互为表里的阴阳二经的经脉及所属藏府,同时被寒邪所伤,而见表里同病、预后不良的危重证候。“《内经》两感辨析”(原载《中医函授通讯》,1996年第二期)一文,就是为阐明横帝内经件关于“两感”的学术思想而作。对笔者很有启发,捧读之余,认为有几个问题,应予以再加辨析。分述于下,共同切蹉。1关于“两感”的病机汪氏在文中指出:“‘两感’的病机为外寒侵袭,客表则经脉营卫不行,八里则五藏损伤,六府不通,邪气充盛…  相似文献   

8.
“两感”之名,首见于《内经》。《素问·热论》曰:“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两感”为相互表里的阴阳二经的经脉及所属脏腑同时感受寒邪而表里同病、脏腑俱伤、营卫不行的预后不良之危重证候。《素问·热论》主要对感受寒邪而变为热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证候分类、临床表现、六经传变规律、治疗大法与禁忌、护理原则以及预后转归等均作系统的论述,与此同时对外感热病中较为特殊并最为严重的证候——“两感”也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从《内经》、《伤寒论》看辛开苦降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津慧 《四川中医》2007,25(7):35-35
本文通过对《内经》、《伤寒论》中有关寒热错杂证的论述及辛开苦降法的运用,分析、归纳、总结出此法源自《内经》,方首创《伤寒论》;病起始于中焦,证遍及全身;治依法确立,药因证筛选之特点。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的六经学说是对《内经》三阴三阳理论的发展。在《内经》中记述和运用三阴三阳者大约有四个方面。一是经络之三阴三阳,多见于《灵枢·经脉篇》,系论十二经脉的循行及“是动”、“所生”病候,乃依据经脉循行人体的阴阳部位和所属脏腑属性而定。二是气化之三阴三阳,主要在《素问·六微旨大论》、《素问·天元纪大论》诸篇。三是用以研究阴阳离合规律及开、合、枢等生理功能。如《素问·阴阳离合论》、《素问·阴阳别论》的三阴三阳按照阴阳理论分述三阴三阳的病机、主病及推测预后等。四是热病的三阴三阳,主要对热病的发展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全面分析了<黄帝内经>中出现的经脉名称,从而明确了经脉的名称规律和命名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内经》中引用早期医学文献达数十种之多,<内经>的许多篇章即为传承和发挥这些古医经之作,其中"九针之经"(亦称<针经>)是<内经>撰著者所依据的最重要的古经之一."九针之经"写成于针、毫针等九种金属针具发明之后,有9篇、60篇和81篇等多种不同的传本.九针的使用,不仅带来了医疗技术的进步,同时也在针刺治疗的长期实践中促进了经脉、络脉及俞穴的进一步发现,从而完成了人体经络系统的构建;对经绺的深入认识与把握又推动了脉诊的进步和多样化.  相似文献   

13.
人迎诊法是古代切脉方法之一,常与气口相提并论曰人迎气口诊法,究其源流,出自《内经》,主要散见于《素问》、《灵枢》、《太素》等相关篇章(本篇以人迎诊为主)。  相似文献   

14.
头痛是临床较常见的症状,它既可以单独为病,也可以是其他疾病早期出现的症状之一。对于头痛的认识,最早见于我国著名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之中,论述颇详。其辨证方法可概括为病因辨证、六经辨证、脏腑辨证、气血辨证等,为后世关于  相似文献   

15.
试论《黄帝内经》的抗衰老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往今来,留住青春,延缓衰老,一直是人们不懈努力的目标。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第一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就提出了抗老防衰的理论思想。该文试就《黄帝内经》所示的人类生命规律,自然界与人的关系,以及危害人体健康与生命的各种内外因素,研究和探索《黄帝内经》抗衰老思想。  相似文献   

16.
中医治则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贯穿中医临床各科,具有深刻的内涵,全面掌握和正确理解运用中医治则是中医药辨证论治取得疗效的关键。《黄帝内经》中关于治则的理论十分丰富,千百年来一直有效指导着中医的临床。但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存在着内涵不清晰,运用不广泛的问题,一部分治则甚至很少被运用。因此对《黄帝内经》中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治病必求于本;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正者正治,反者反治;知标本者,万举万当;因势利导等治则做了全面归纳和分析,意在梳理其内涵,认清其本质,更好地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这种特质反映在生命过程中的某些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方面,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方面,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罹性和病理过程中疾病发展的倾向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研究 ,是中医学术研究之热点 ,并呈现出明显的国际泛化趋势。数十年来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就研究内容而言 ,无论其深度和广度 ,均属史无前例 ,而其研究方法和手段 ,更是令人耳目一新。纵观数十年《伤寒论》研究过程 ,我们不难看出 ,有关《伤寒论》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是继承和创新的交错。换言之 ,即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合理选用传统的研究方法或大胆采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传统的考据、校注、验证、推理等方法 ,在理论研究中仍占有相当的比重 ,而计算机技术、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模糊数学、生物化学、光学…  相似文献   

19.
正确取穴是针刺取得疗效的重要因素。《内经》作为祖国传统医学最早的经典医籍 ,为腧穴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它将腧穴定位方法大致分为 4种 :1 骨度分寸法  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大小、长短 ,并依尺寸比例折算作为定穴标准的方法。该方法最早见于《灵枢·骨度》 ,如 :①“发所覆者 ,颅至项一尺二寸” ,“髀以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 ,“耳后当完骨者广九寸”等至今仍被临床应用 ;②“缺盆以下至髁九寸……髁骨亏以下至天枢八寸” ,“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长三尺”则已被新的方法取代 ,前者多根据肋骨计算 ,后者一般用脊…  相似文献   

20.
《内经》"多针刺"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腧穴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大类,针刺选穴一般是在辨证取穴的基础上组方,一穴一针。但是某些顽疾,一穴一针的治疗却难起沉疴,因而,多针刺的治疗方法旋而示之。《内经》中载有多针刺的论述,笔者通过对《内经》刺法及古典刺法的研读,旁阅近现代有关多针刺法的文献,结合个人数年来临床应用的心得体会,整理归纳,管陈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