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腺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转移对脑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重组腺病毒载体4μl注入承受单侧大脑皮质重锤打击伤的海马区,对照组注射病毒缓冲液。伤后3h,1,3,7,14d利用免疫组化单标和(或)双档染色、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双标染色、DNA末端原位标记以及流式细胞仪等方法,检测伤侧大脑皮质、海马区BDNF及凋亡相关信号表达的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注射病毒载体组动物术后3,7d海马CA1、CA3区BDNF神经元显著增多,而凋亡细胞显著减少(P<0.01);表达BDNF的神经元较少并同时表达凋亡相关信号。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BDNF基因转移对海马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脊髓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损伤 (spinalcordinjury ,SCI)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患 ,一旦发生将给患者直至整个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令人沮丧的是 ,虽经百余年来全世界神经科学研究者的孜孜努力 ,SCI的治疗效果仍远不尽人意。究其原因 ,乃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nervoussystem ,CNS)极其有限的再生能力。目前有学者认为 ,哺乳动物外周神经系统之所以远比CNS有更强的再生能力 ,原因之一即为CNS缺乏为其自身损伤提供足够营养支持 (trophicsupport)的能力 ;而营养支持主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3.
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n,NT)是一类能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发育和分化的多肽或蛋白质,能调节神经元存活,激活酶的活性,阻止成年神经元损伤后的死亡,具有促进神经元损伤后的修复以及轴突再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方法 雄性SD大鼠 4 5只随机分为等渗盐水组、GDNF组、神经生长因子 (NGF)组 ,每组 15只 ,采用改良Nystr¨om法后路压迫大鼠胸段脊髓模型 ,经蛛网膜下腔局部注射GDNF(1μg μl,10 μg d) 1周。伤后 1,2 ,4周应用尼氏染色、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数目及胆碱酯酶 (CHE)和酸性磷酸酶 (ACP)的变化。 结果 脊髓损伤后第 1,2周 ,GDNF组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数目 [(2 1.4± 3.8,2 0 .7± 3.6 )个 前角视野 ]明显多于等渗盐水对照组的 (17.3± 2 .8,16 .5± 3.0 )个 前角视野 (P <0 .0 1) ;GDNF组前角运动神经元中CHE灰度值 (6 5 .2± 2 3.8,98.7±31.6 )低于等渗盐水组 (94 .5± 35 .2 ,12 5 .6± 4 1.6 ) (P <0 .0 1) ;ACP灰度值 (74 .2± 2 5 .7,6 8.6±30 .6 )高于等渗盐水组 (5 8.5± 18.2 ,4 9.6± 2 1.6 ) (P <0 .0 1)。 结论 外源性GDNF能保护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后引起的运动神经元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脂质体介导入NGF和BDNF基因转染鼠成纤维细胞NIH3T3,使目的基因在细胞中表达,过氧化氢(H2O2)处理转染细胞,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50μmol/LH2O2能诱导NIH3T3细胞凋亡,处理后24h凋亡率为16.7%,而NIH3T3细胞分别经NGF、BDNF和NGF/BDNF转染表达目的基因后,能对抗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其24h凋亡率分别为8.21%、9.51%和6.26%。结论 氧化应激能诱导细胞凋亡,NGF和BDNF能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阳离子脂质体转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基因对神经组织的保护和促进髓鞘再生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雪旺细胞 ,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人真核细胞质粒(PCDNA3) -BDNF重组体转移到雪旺细胞。然后将其移植到大鼠脑干网状结构损伤区 (Ⅰ组 ) ,同时设置单纯细胞移植组 (Ⅱ组 )、转染空载体细胞移植组 (Ⅲ组 )和注射等渗盐水组 (Ⅳ组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脑内BDNF水平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干内髓鞘碱性蛋白 (MBP) ,电镜观察髓鞘再生情况。 结果 移植后 1周 ,Ⅰ组的BDNF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 (P <0 .0 5 ) ,在免疫组化切片上可以见到Ⅰ组的MBP表达比其他组明显增多 ,透射电镜显示Ⅰ组髓鞘数量比其他组明显增多(P <0 .0 5 )。 结论 转染BDNF基因的雪旺细胞移植于损伤的脑干网状结构 ,可能有保护神经组织、促进髓鞘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过度运动后海马神经元形态及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变化,探讨过度运动导致海马组织学与超微结构改变及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变化与运动性中枢疲劳的关系.方法:采用过度运动大鼠为实验对象,用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变化,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变化.结果:过度运动可导致海马神经元组织学与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使海马神经元排列松散、紊乱,并且与周围神经元联络减少.部分神经元细胞体固缩、细胞核内陷、染色质聚集、线粒体肿胀或其内部出现空泡.过度运动后发生组织学形态改变的海马神经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增加,而没有组织形态改变的海马神经元脑源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无变化.  相似文献   

8.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糖尿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rain -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不但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维持上起重要作用 ,而且对血糖调节也有重要影响。外源性BDNF可降低Ⅱ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浓度 ,其作用可持续 2周 ,包括治疗剂量在内的一定剂量范围 (2 0~ 2 0 0mg·kg-1)的BDNF对正常大鼠血糖无明显影响。外源性BDNF还可减少I型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用量。BDNF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调节与改善胰脏和肝脏的功能及恢复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关 ,而且对中枢神经系统中某些调节部位也可能起一定作用。与神经营养素 - 3(NT - 3)、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相比 ,BDNF降糖作用稳定。  相似文献   

9.
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损伤脊髓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神经营养因子防止成鼠脊髓轴突损伤后引起神经元萎缩的作用。方法采用发言奶的Allen’s打击法致伤大鼠脊髓,将实验动物分为5组,A组:单损伤组;B组合 :损伤+NGF组;C组:损伤+CNTF组;D组:损伤+NT-3组;E组:损伤+BDNF组。  相似文献   

10.
赵淑杰  朱雨岚 《民航医学》2007,17(2):11-12,F0003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帕金森氏病大鼠模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选用Wistar种系大白鼠,体重230~250g,随机分3组,通过左侧中脑黑质立体定向注射法,组1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简称对照组)10只,注射相应量(5μl)的生理盐水;组2为注射6-OHDA制作帕金森氏病模型组(简称6-OHDA组)10只,注射6-OHDA,5μl(2μg/μl);组3为(6-OHDA+BDNF组),在制成帕金森氏病模型后再向同侧中脑黑质注射BDNF5μl(3μg/μl),连续6d,qd。分别观察动物的旋转行为,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的数量,高效液相法测定纹状体部多巴胺(DA)含量的变化。结果单侧黑质内注入6-OHDA制成帕金森氏病大鼠模型后,6-OHDA组与对照组比较,产生旋转行为,(6-OHDA+BDNF)组在观察旋转行为时,症状明显改善;镜下见TH阳性神经元主要见于对照组的黑质致密部,数量为42.3±7.56个/μm^2,模型组黑质致密部TH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减少为2.41±1.07个/μm^2,(6-OHDA+BDNF)组黑质致密部TH阳性神经元数为15.36±3.04个/μm^2;纹状体部多巴胺含量:生理盐水组为11.4±1.2μg/g,6-OHDA组3.6±0.5μg/g,(6-OHDA+BDNF)组5.5±0.6μg/g。结论①6-OHDA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有损害作用,制成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②BDNF能改善6-OHDA所致的帕金森氏病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的减少;BDNF能明显抑制6-OHDA引起的纹状体部多巴胺含量降低;BDNF可抑制6-OHDA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高压氧(HBO)、脑内注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联合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I)的疗效。方法 7d龄SD大鼠左侧颈总动脉结扎联合低氧吸入形成HIBI后,即刻脑室注射BDNF(0.5μg)并行HBO治疗(A)或常氧高压氮处理(B),设单纯HIBI组(C)、假手术组(D)和正常组(E),观察对脑水肿、皮层和海马脂质过氧化物(MDA)水平和细胞凋亡百分率的影响。结果 A,B组脑水肿程度、MDA和细胞凋亡百分率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脑水肿程度、细胞凋亡百分率A组显著低于B组,尤以脑水肿降低更明显,接近于D组,MDA水平两组相差无显著意义。结论 联合应用HBO及脑室注射BDNF治疗可显著减轻HIBI后的脑损伤,其效果优于BDNF 常氧高压氮处理组,表明在HIBI的治疗中HBO与BDNF联合应用起到了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腺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AxCA-BDNF)体外转基因成肌细胞移植和静脉内注射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对大鼠脊髓细胞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20只大鼠分为脊髓挫伤组(A组)、脊髓挫伤后AxCA-BDNF基因转染的成肌细胞移植组(B组)、脊髓挫伤后静脉内注射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C组)、AxCA-BDNF基因转染的成肌细胞移植和静脉内注射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D组)。伤后1,3,7,14,28d,应用免疫组化法对脊髓损伤区进行细胞凋亡caspase-3蛋白表达的测定,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定量分析。应用行为学和电生理检查方法观察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A、B、C、D四组中均发现凋亡caspase-3蛋白阳性表达细胞;各组caspase-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依次为A〉B〉C〉D组(P〈0.05),与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有平行的变化趋势。结论 体外转基因成肌细胞移植和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能抑制脊髓损伤后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甲基强的松龙(MP)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联合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后髓鞘再生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28只SD大鼠T10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成MP和BDNF治疗组(A组),MP和脑脊液(CSF)对照组(B组),每组14只。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MP和BDNF联合治疗对脊髓损伤后髓鞘再生的作用,同时采用脊髓运动功能(BBB)评分观察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伤后1d,A组中髓鞘蛋白前脂蛋白(PLP)mRNA的表达较B组增加了45.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伤后10周,A组中快蓝(LFB)和髓鞘碱性蛋白(MBP)阳性的神经髓鞘的表达较B组增加了2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大鼠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较好。结论:MP和BDNF联合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后髓鞘再生和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是急性脊髓损伤一种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脑损伤(BI)后,大脑神经元具有一定再生能力,但需要有神经营养因子(NTFs)的参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大脑神经元以及胶质细胞中均可合成,不仅具有神经元保护和促进神经细胞的分化和再生功能,还对大脑损伤后脑功能的恢复起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BDNF在脑损伤后的含量变化与损伤时间、损伤程度是否具有相关性,有可能为临床脑损伤的治疗、损伤时间、损伤程度的判断、以及判断预后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外伤性脑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损伤(BI)后,大脑神经元具有一定再生能力,但需要有神经营养因子(NTFs)的参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在大脑神经元以及胶质细胞中均可合成,不仅具有神经元保护和促进神经细胞的分化和再生功能,还对大脑损伤后脑功能的恢复起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BDNF在脑损伤后的含量变化与损伤时间、损伤程度是否具有相关性,有可能为临床脑损伤的治疗、损伤时间、损伤程度的判断、以及判断预后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视神经损伤后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CNTF)及其受体 (CNTFRα)蛋白在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变化。 方法 采用钳夹法制作大鼠视神经损伤模型 ,分别于伤后 1,3,7,14 ,2 8d取眼球 ,以正常大鼠视网膜为对照 ,提取视网膜蛋白 ,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视网膜中CNTF和CNTFRα蛋白的表达变化。 结果 在正常视网膜中存在CNTF和CNTFRα蛋白的表达。视神经损伤后 1,3,7,14及 2 8dCNTF和CNTFRα蛋白表达均增高 ,伤后 7d达到最高 ,14d下降。CNTF蛋白表达量至 2 8d仍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 .0 5 ) ,而CNTFRα蛋白表达量至 2 8d虽增高 ,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中CNTF和CNTFRα蛋白表达增加 ,可能是视网膜神经元自我保护的一种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对天冬氨酸特异酶切的半胱氨酸蛋白酶 (Caspase3)在坐骨神经损伤后不同年龄大鼠脊髓组织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幼年、成年、老年Wistar大鼠各 2 70只 ,随机分为正常组 (1 8只 )、CNTF组 (1 2 6只 )和生理盐水组 (1 2 6只 )。CNTF组和生理盐水组切出长 2mm右侧坐骨神经 ,用硅胶管连接近、远侧神经残端制作神经再生小室 ,CNTF组再生小室内注入 2 5 μg/ml重组CNTF1 5 μl,生理盐水组再生小室内注入生理盐水 1 5 μl,CNTF组和生理盐水组分为术后 1、3天和 1、2、4、8、1 2周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ting检测脊髓Caspase3的分布与表达强度变化 ,进行Caspase3活性测定。结果 损伤后各年龄组伤侧脊髓Caspase3蛋白表达增强 (P <0 .0 5或 0 .0 1 ) ,以前角运动神经元变化最为明显 ,幼年、成年、老年CNTF组Caspase3表达较生理盐水组减弱 (P <0 .0 5或 0 .0 1 ) ;各组对侧未伤侧与正常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幼年、老年及成年生理盐水组于损伤侧脊髓Caspase3活性升高 ,各时相点幼年大鼠Caspase3活性高于老年及成年 (P <0 .0 5或 0 .0 1 ) ,幼年、成年、老年CNTF组Caspase3活性低于生理盐水组 (P <0 .0 5或 0 .0 1 )。生理盐水组及CNTF组对侧未伤侧Ca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离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基因,并在E.coli中获得表达。方法:从人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细胞株BT325 中提取总RNA ,利用RT-PCR技术分离GDNF基因,构建表达载体pBV-GDNF,转化大肠杆菌,温控诱导GDNF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分离得到的人GDNF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占全菌总蛋白的24.7% ,初步纯化后纯度达90% 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