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患者男,54岁.因贲门癌侵及胃小弯行全胃切除,以强生25号圆型吻合器行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术.术后第2天,胃管引出新鲜血性液,50-100 ml/h,患者心率加快,血红蛋白进行性降低,考虑吻合口出血,予静脉应用止血剂、制酸剂,胃管注入冰0.9%NaCl溶液加去甲肾上腺素及云南白摇,出血量未见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上部癌施行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全胃切除术和消化道重建的术式和治疗效果.方法:随访 1994~ 2003年完成的胃上部癌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全胃切除 P式空肠袢代胃及食管-空肠 Roux- en- Y吻 合术患者 50例,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50例进展期胃上部癌施行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术患者均 存活,术后随访 42例,随访率 84.0%. 1, 3, 5年生存率分别为 78.6%( 33例)、 59.5%( 25例)、 38.1%( 16例).结论: 对进展期胃上部癌施行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术仍然是目前的最佳治疗方法,对提高病人的生存期, 减少痛苦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探索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贵门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某院就诊的40例胃底贲门癌患者,单盲抽样把其中27例分为实验组,采取空肠P袢代胃吻合水式治疗;余者分为对照组,采取标准Roux-en-Y吻合术式治疗.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术中情况对照显示,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排空时间、每次饮食量分别为(60.± 22) min、(300±42) m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每天饮食次数为(4.3±1.2)次,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如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采用空肠P袢代胃术重建消化道,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并未使手术过程复杂化.  相似文献   

4.
肠外和肠内营养在全胃切除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pplicationofparenteralandenteralnutritionaftertotalgastrectomyZhangLianxin;LiDachang(DepartmentofSurgery,ShaoguanFirstPeople'sHospital,Guangdong512000)我科在1995年施行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y吻合、空肠造疾术10例,术后采用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全组病人无并发症出现,康复出院,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56~71岁。高位巨大胃溃疡并大出血1例,贲门癌9例,其中1例并出血。本组2例为急诊手术。经腹行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UX-y吻合,距屈氏韧带15cm行空肠造疾,置入一次性静脉输液管万。m…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吻合器在经腹伞胃切除中使用不当致吻合口梗阻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全胃切除中使用吻合器吻合致吻合口梗阻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者因术中系膜缘空肠黏膜被误钉在吻合口上致吻合口梗阻,再次手术改手工吻合后治愈出院;2例患者因非吻合口处空肠黏膜被吻合器柄杆前端尖锐之探杆顶起,被误钉在吻合口上致吻合口梗阻,其中1例术后支持治疗病情好转,另1例术中发现上述情况,予再次手术后治愈出院;3例患者因切除较长下段食管,食管空肠端侧吻合后,肠管在食管裂孔处受压,致吻合口不全性梗阻,术后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并于术后1个月左右放置空肠营养管支持治疗后,病情逐步改善.结论 全胃切除术中使用吻合器吻合应注意操作细节,防止系膜缘空肠黏膜及非吻合口处空肠黏膜被误钉在吻合口上致吻合口梗阻;对需切除较长下段食管患者,术中适当扩大食管裂孔,有利于术后食物进入远端空肠.  相似文献   

6.
李建华  韩玲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9):2366-2367,2370
目的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探索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某院就诊的40例胃底贲门癌患者,单盲抽样把其中27例分为实验组,采取空肠P袢代胃吻合术式治疗;余者分为对照组,采取标准Roux-en-Y吻合术式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术中情况对照显示,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排空时间、每次饮食量分别为(60±22)min、(300±42)m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每天饮食次数为(4.3±1.2)次,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如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采用空肠P袢代胃术重建消化道,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并未使手术过程复杂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全胃切除术后早期管饲的安全性,比较术后短期管饲与标准肠外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0年1月20例全胃切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管饲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试验周期为术后7天。全部病人均为全胃切除空肠p型代胃,食管空肠吻合口距远端空肠吻合口为40cm,鼻肠管放置于远端空肠吻合口以下。管饲营养组术后第2天开始管饲,第1次滴入生理盐水500ml,4小时后滴入安素250ml(250kcal),再4小时后滴入安素250ml(250kcal),速度均为40~50ml/h。以后每日分为三次,间隔3~4小时。术后第3天,滴入安素750~1000ml(750~1000kcal),速度为60~80ml/h。第4~7天,滴入安素1500~1750ml(1500~1750kcal),速度为100~120ml/h。肠外营养组能量25~30kcal*kg-1*d-1供给。检测体重、机体测量指标、水电解质变化(包括出入量、尿比重、尿糖、尿丙酮、血清电解质、血糖)、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清尿素氮、肌酐、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脂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结果本组病例均未发生吻合口瘘,管饲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在体重、机体测量指标、血浆蛋白浓度、氮平衡指标、外周血淋巴细胞均无显著差异。讨论全胃切除术后早期管饲营养的方法安全有效,管饲营养与肠外营养效果基本相近。管饲营养密切观察护理,及时调节滴入速度,不会引起误吸、恶心、呕吐、腹泻、低蛋白血症和电解质紊乱的症状发生。费用低,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术后胃空肠结肠瘘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2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1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术后胃空肠结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切除胃空肠结肠瘘,重新建立消化道的连续性.4例患者术中见胃窦有残留,术中同时切除残留胃窦;4例患者见残胃过大(1/2~3/5),术中切除过大残胃,保留1/5~1/3;1例患者见胃窦有残留并残胃过大;1例患者术中同时行胰体部肿瘤局部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胃泌素瘤).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4、19 d死于吻合口瘘,另8例患者随访4个月至8年,均恢复良好.结论 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术后患者,出现腹泻、粪性呕吐和(或)嗳气、体重下降时应警惕胃空肠结肠瘘的发生,结肠镜和钡灌肠检查是确诊率较高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加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手术治疗胃近端癌的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在2010年6月~2011年12月间,共20例病人行腹腔镜下全胃切除,并行D2/D2+淋巴结清扫.与2009年1月~2010年6月的17例开腹全胃切除手术相比较.结果 20例腹腔镜和17例开腹全胃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21.78±44.35) min和(182.35±30.04) min,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61.00±109.06) ml和(241.18±161.28) ml,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分别为(21.75±7.17)枚和(21.06±7.03)枚,远近残端无肿瘤残留.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3.05±0.89)d和(3.88±0.99)d,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3.15±0.81)d和(4.21±1.30)d.术后上消化道钡餐有钡剂反流入食管的发生率分别为(10%)和(29.41%).结论 腹腔镜下全胃切除加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手术治疗胃近端癌是安全可行的,能达到开腹手术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率低等优点,且能够最大程度减少胃-食道返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空肠营养对十二指肠乳头成形术后患者肝功能及胆汁分泌的影响.方法 将48例狭窄性十二指肠乳头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肠营养组(38例)和静脉营养组(10例),均行十二指肠乳头成形术,术中置T形管入胆总管及经鼻置入空肠营养管,定位胃管于十二指肠降部,定位空肠营养管于Treits韧带下30 cm空肠内,术后观察肝功能及胆汁分泌、缩胆素、胃泌素变化.结果 48例狭窄性十二指肠乳头炎患者均一期出院.无一例切口或腹腔感染、残石、再狭窄、肠瘘发生.静脉营养组胃瘫2例,予胃动力药物、继续静脉营养后逐渐恢复.空肠营养组平均住院12d,静脉营养组为14d.两组术后不同时间T形管引流量、血胃泌素、血缩胆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总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胃泌素、血缩胆素水平呈增高趋势.结论 空肠营养对十二指肠乳头成形术后患者肝功能及胆汁分泌无影响,空肠营养可提供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足够的能量需求,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腹人路近端胃切除术后胃食管吻合的抗返流效果。方法:采用近端胃食管吻合+幽门成形(Heinecke氏法)+距屈氏韧带约20~25cm近端空肠与输出袢远端空肠行侧侧(Braun’s)全层间断缝合吻合。结果:对37例实验组患者实行该术式操作,均获得满意恢复,抗返流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术式,有效减少术后返流性食管炎及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效果满意。结论:近端胃切除术后,行近端胃食管吻合+幽门成形+距屈氏韧带约20~25cm近端空肠与输出袢远端空肠行侧侧(Braun’s)全层间断缝合吻合抗返流方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左克致双足部过敏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华  邹华芳 《工企医刊》2003,16(2):37-37
1 病历摘要患者女,39岁,因“子宫肌瘤”于2002年6月18日8am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次全切术”,手术顺利于11am安返病房,术后血压16/10.7KPa术后医嘱给予补液2000ml,NS250ml+左克0.2ivdriq bid,于11点30分第一次用左克,5pm患者感双足红、肿,医嘱给予非那根25mg im后缓解,于  相似文献   

13.
全胃切除术后经空肠造口行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通过对全胃切除术后经空肠造口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治疗的观察,评价其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胃癌全胃切除病人25例,随机分为两组,I组(对照组)12例,术后接受外周静脉营养;Ⅱ组(试验组)13例,术后24h开始经空肠造口行肠内营养治疗(连续7天),两组基本等热量,并对两组病人术前、术后进行营养状态评价,比较术后肠功能恢复及住院费用等。结果:试验组病人术后体重及营养状态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两组差异显著(P<0.01)。而且试验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胃切除术后经空肠造口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不仅安全、可靠、简便、经济,而且能有效地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4.
就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空肠P型代胃与Roux—y式消化道重建各30例进行观察对比,认为简易的Roux—y式吻合术患者的生存质量优于空肠P型代胃术。空肠P型代胃术早期及远期患者的进食量减少、上腹饱胀、嗳气、泛逆及Ba液返流和返流性吻合口炎症等P型胃囊综合征均较Roux—y术明显(P<0.01)。前述综合征的表现特征即为临床常见的磁性返流的病理改变。P型胃囊综合征的发生原因是全胃切除中食管下端迷走神经切断后,输出空肠袢存在解剖动力学改变。制成胃囊后,空肠P型胃囊弯曲段肠管的蠕动,可将郁积在弯曲段内的磁性溶液推入输出空肠袢,同时也返流入食管吻合口内,甚至进入食管下端,导致返流性炎症。P型代胃弯曲段肠管越长,P型胃囊综合征越明显。作者主张胃癌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应以Roux—y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讨全胃切除三叠空肠纵行吾4开扩大容积代胃的治疗效果。18例患者均采用上腹正中切口,全胃或残胃切除,将空肠三叠,肠壁与肠壁侧侧缝合,再纵行剖开形成较大容量的胃腔。结果18例患者除1倒患者2年后并发吻合口炎外,其余患者无特殊并发症,术后恢复顺利。结论该术式打破传统单纯三叠空肠代胃,克服容量小,解除患者术后少吃多餐的负担,减少全胃切除后,不能维持正常体重及营养等缺陷。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8岁.患高血压病23年,平时未服用降压药时血压波动于160/100mmHg左右,曾服用"复方降压片、硝苯地平片、尼群地平片、北京降压0号"等多种降压药物,服药可使血压降至135~140/75~85mmHg;近2年服用"北京降压0号"1片,2/d,血压多控制在130/80mmHg;近期因家事失眠,出现头胀,多次测血压均在170/105mmHg,医生建议换用"依那普利5mg,2/d",2004年2月12日上午8时口服依那普利(江苏省扬子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出品)5mg,约2h患者出现眩晕、不能站立、恶心、呕吐、伴有面色苍白、呕吐为胃内容物,当时测血压125/80mmHg,心率82次/min,双眼震颤明显,肢体无感觉及运动障碍,考虑为药物引起,嘱患者停用依那普利,并给于50%葡萄糖100ml加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眩晕症状减轻,但未完全消失,8h后再次静推50%葡萄糖100ml加地塞米松10mg,临床症状消失;后用长效硝苯地平片20mg,2/d,血压可控制在140/85mmHg左右;2004年3月20日患者本人想再次试用依那普利(江苏省扬子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出品),于上午8时口服5mg,服药后1h再次出现眩晕、呕吐、眼震颤等症状,给5%葡萄糖500ml加654-2注射剂10mg静滴,症状遂减轻,12h左右消失.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托烷司琼预防芬太尼术后病人静脉镇痛中所致的恶心呕吐.方法 50例ASA1-2的妇产科开腹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芬太尼1mg+托烷司琼5mg.对照组芬太尼1mg.观察术后24h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恶心发生率4% (1/25),呕吐发生率为0;对照组恶心发生率12% (3/25),呕吐发生率8% (2/2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烷司琼通过镇痛泵静脉途径给药预防芬太尼术后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与曲马多持续静脉镇痛用于骨科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择期行骨科手术忠者50例,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和曲马多两组,每组25例.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组镇痛泵内(总量100 ml)加入氟比洛芬酯200 mg、曲马多400 mg、万唯10 mg,并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曲马多组镇痛泵内(总量100 ml)加入曲马多800 mg并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两组均应用PCIA行术后镇痛(0.5 ml/次,2 ml/h).术后两组均行疼痛评分(BCS)及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组与曲马多组术后B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良反应存在差异,即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组明显低于曲马多组.结论 骨科手术术后镇痛应用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组静脉持续镇痛,效果确切,与曲马多相当;不良反应比曲马多少.  相似文献   

19.
张玉国  陈勇 《现代保健》2010,(33):143-144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环状襻式单通道空肠间置代胃吻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笔者所在科2008年11月~2009年12月完成全胃切除环状襻式单通道空肠间置代胃吻合术的手术方法.结果 本组5例手术均获成功,生活质量较好,术后随访无反流性食管炎及恶心、呕吐、腹胀、倾倒综合征、消化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全胃切除环状襻式单通道空肠间置代胃吻合术,保持了重建消化道神经-肌肉功能的连续性,是全胃切除术后一种较为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胃癌全胃切除术(TG)同胃次全切除术(SG)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评估全胃切除术后3种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术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343例胃癌患者中全胃切除术96例,远端胃次全切除术135例,近端胃次全切除术112例,对其在生活质量方面进行了比较。全胃切除术患者分别采用Orr式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9字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及6字形间置空肠代胃术,并对此3种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术式的术后并发症及营养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餐后腹胀、食欲下降远端胃次全切除术的发生率远低于近端胃次全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P〈0.05);近端胃次全切除术反流的发生率要高于远端胃次全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P〈0.05),其发生率均有随时间推移下降的趋势。i种消化道重建术式术后生活质量以Orr式术组最差,9字形术组居中,“6”字形术组最高。结论胃切除部位的不同是生活质量差异的重要因素;9字形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操作更简便,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好、生活质量高,是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