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宇平  郑东波  张勇峰  周翠  邓莹  邱怡然 《江西医药》2021,56(12):2273-2275
目的 探讨巩膜层间暗池式小梁部分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50例53眼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巩膜层间暗池式小梁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术后患者的眼压、滤过泡及发生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50例53眼青光眼患者眼压随访,患者术后近期眼压均控制在21 mmHg以内,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巩膜瓣可松解缝合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意义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48例68只眼闭角型青光眼行现代小梁切除术中采用巩膜瓣可松解缝合方法,术后观察前房形成时间、眼压、滤过泡形态及可松解缝线拆除时间的选择和方法、并发症。结果 所有术眼术后24小时前房形成,未出现低眼压或前房出血,1例发生脉络膜脱离。随访4—6个月,所有术眼术后眼压都得到控制;大部分病人有异物感及角膜散光。结论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巩膜瓣可松解缝合法,可以减少术后浅或无前房、低眼压、前房出血等并发症,不影响降压效果,适合于基层等无激光断线设备单位开展青光眼治疗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青光眼术后,阻止引流口瘢痕形成,提高小梁切除术远期疗效。方法:对35例46眼青光眼采用小梁切除联合巩膜嵌顿术。术中将原来丢弃的小梁巩膜做巩膜嵌顿术。结果:46眼术前平均眼压为32.80mmHg,随访12个月,平均17.68mmHg,滤过泡明显者41眼;不明显者5眼,按摩后,滤过泡明显。结论:小梁切除联合巩膜嵌顿术是治疗青光眼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4.
宋秀君  卞晓芸 《河北医药》1997,19(4):212-214
青光眼是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自Cairns 1968年首次报道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获得了成功,该术式已被广泛地用于治疗各型青光眼。现对我院自1986年4月~1996年4月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145眼小梁切除术进行分析。 1 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5.
郭金仙  张冬生 《河北医药》2000,22(9):676-676
治疗青光眼传统手术以小梁切除术最常见 ,被誉为经典术式。术后短期合并前房形成迟缓、虹膜炎症反应较重等并发症。经过对术后病人的长期随访观察 ,发现其术式具有滤过道瘢痕形成 ,滤过泡局限 ,从而引起术后高眼压等缺点 ,以上并发症既影响手术疗效 ,又给病人造成痛苦。徐纬敏[1] 报道 ,巩膜瓣下纵形小梁巩膜条形切除术 ,我们经过临床实践 ,总结出了一种双瓣状形小梁切除术对比的新术式。与有作者[2 ] 报道的小梁切除术对比具有双重滤过作用 ,即球结膜下及脉络膜上腔引流途径 ,并且在巩膜床上的纵形小梁巩膜瓣制做成活瓣状 ,对术后病人的纵…  相似文献   

6.
肖其萍 《中国医药指南》2010,8(21):28-28,83
目的探讨改良小梁切除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术后疗效比较与分析。方法选取青光眼患者95例(95眼)随机分成观察组49例(49眼),对照组46例(46眼),分别行改良小梁术与小梁切除术。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术后早期眼压控制情况与前房形成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术后远期眼压控制情况与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术较小梁切除术具有良好的远期眼压控制效果和形成良好的功能性滤过泡,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康柏西普联合巩膜池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42例(46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分别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后行“巩膜池”小梁切除术(试验组)和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术后随访6个月的视力、眼压、滤过泡、虹膜和房角新生血管消退及并发症情况评价治疗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视力、眼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滤过泡形成良好,并发症少;术后新生血管消退或被抑制。结论 康柏西普联合“巩膜池”小梁切除术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小梁切除术制作巩膜池的术后早期降眼压效果,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原发性青光眼80例90眼,常规制作穹窿部为基底结膜辫,然后在巩膜基底层再进行深层巩膜切除作为房水滤池,剖切深度至90%巩膜厚度,最后切除小粱组织,联合外路可拆除式调整缝线缝合巩膜辫,分层缝合筋膜和结膜.结果 应用巩膜池治疗青光眼80例90眼中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内有30眼眼压6~10mm Hg,45眼眼压11~20 mmHg,15眼>21 mm Hg;视力提高83眼(92.2%),术后视力不变6眼(6.7%),术后视力下降1眼(1.1%).术后2年有82眼眼压在20 mm Hg以下.结论 巩膜池联合小粱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在术后早期可有效降低眼内压,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高举 《医药论坛杂志》2012,(3):69-70,73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制作巩膜池的术后早期降眼压效果,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原发性青光眼80例90眼,常规制作穹窿部为基底结膜辫,然后在巩膜基底层再进行深层巩膜切除作为房水滤池,剖切深度至90%巩膜厚度,最后切除小粱组织,联合外路可拆除式调整缝线缝合巩膜辫,分层缝合筋膜和结膜。结果应用巩膜池治疗青光眼80例90眼中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内有30眼眼压6~10mm Hg,45眼眼压11~20mm Hg,15眼>21mm Hg;视力提高83眼(92.2%),术后视力不变6眼(6.7%),术后视力下降1眼(1.1%)。术后2年有82眼眼压在20mm Hg以下。结论巩膜池联合小粱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在术后早期可有效降低眼内压,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医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00例(118眼),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60眼)和对照组50例(58眼),观察组实施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常规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眼压控制成功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眼压平均值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d 观察组正常前房形成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形成功能性滤过泡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无切口渗漏、脉络膜脱离、黄斑水肿等并发症。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治疗中成功率高,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操作方便,适合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trabeculectomy)在治疗原发性青光眼(primary glaucoma,PG)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8例(208眼)已确诊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e-closureglaucoma,PACG)及开角型青光眼(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分为两组.对照组85例(95眼)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103例(113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24周浅前房发生率、眼压控制率、功能性滤过泡及手术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具有术中创伤小、降眼压作用明显、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点,前房和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理想,眼压控制好,视力满意,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巩膜隧道刀在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取随机分组法,将42例(58只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分为治疗组29只眼和对照组29只眼,前者为巩膜隧道刀制作巩膜瓣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者为常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每眼术程所需时间短,术后散光小,副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结论:应用巩膜隧道刀可以安全、快速、有效地完成小梁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小梁切除术是目前治疗青光眼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但由于术后滤过功能过强易形成浅前房,甚至脉络膜脱离,影响手术效果.我院从2005年9月-2007年5月采用巩膜瓣可调整缝线技术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60例(97眼),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眼)采用小梁切除联合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治疗,对照组(47眼)单独采用小梁切除术,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眼压下降情况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的比较,观察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光眼引流器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患者视力,降低眼压,且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16.
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57例(76眼),分为治疗组(复合小梁切除术组)40眼和对照组(常规小梁切除术组)36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滤过泡情况、眼压变化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手术成功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浅前房发生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功能型滤过泡发生率85.0%于对照组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1年治疗组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青光眼采取复合小梁切除术,术后浅前房及低眼压发生率低,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先天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我院于2012年7月至2015年10月收治了74例(104眼)先天性青光眼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医护人员采用回顾性研究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随着治疗时间不断延长,患者手术成功率不断下降;患者治疗后角膜横径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患者眼压、杯/盘比值明显比治疗前小,P<0.05。结论针对先天性青光眼患者,给予小梁切开术和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眼压,促进患者恢复视力水平,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和传统小梁网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行传统小梁网切除术,实验组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并对比分析其疗效。结果对照组完全成功23例,条件成功7例,失败1例,成功率75%;实验组完全成功27例,条件成功7例,失败10例,成功率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疗效优于传统小梁网切除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治疗糖尿病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41只眼)糖尿病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同时随机抽取同时期、同一手术医师所行的37例(41只眼)非糖尿病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患者,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眼压、滤过泡、前房变化情况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两组术后眼压的控制、功能性滤过泡、浅前房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青光眼患者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行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陈姚若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6):1007-1008
目的 探讨氩激光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共20人20眼。先应用氩激光对患者的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及虹膜的新生血管进行光凝治疗。前者采用全视网膜光凝,后者对虹膜新生血管进行局部性光凝。结果 20眼术后2周眼压为10~19mmHg,平均15mmHg,术后6个月眼压〈21mmHg为15眼,占75%。术后6个月视力情况:〉0.1共5眼(25%),0.1~0.05共9眼(45%),指数~光感共6眼(30%)。术后6个月滤过泡情况:多囊泡7眼,囊状泡8眼,瘢痕泡5眼。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全部萎缩9眼,大部分萎缩6眼,仍残留有新生血管5眼。结论 氩激光联合小梁切除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