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肠道间质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有着其独特的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临床特征。作者综述了近年来关于GIST诊断、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图片说明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起源于胃肠道壁间质非上皮性非淋巴造血组织非平滑肌及非一般血管脂肪组织的间叶性肿瘤之一。在胃肠道间叶性肿瘤中GIST最多见,既往胃肠道诊断为平滑肌瘤及平滑肌肉瘤的肿瘤绝大多数实为GIST,  相似文献   

3.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组来自胃肠间质组织的恶性肿瘤,与消化道上皮性肿瘤相比,间叶肿瘤所占比例较低,约占胃肠道肿瘤的3%左右[1]。但在消化道间叶性肿瘤中,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该病病灶多位于肠系膜、网膜与胃肠道上,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2,3],且男性与女性发病率并无显著差异。根据《中国GIST病理共识意见》,GIST是一种间叶源性肿瘤,其在组织学上主要由多形性、上皮样或梭形细胞以弥散状或束状排列,在免疫表型上有功能未知蛋白(DOG1)、巢蛋白及c-Kit蛋白(CD117)表达,在遗传学上有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A(PDGFA)与频发c-Kit基因突变,且其存在光谱生物学行为。在分子靶向药物与免疫组化技术于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背景下,GIST诊断与治疗的方法也在逐渐改进[4],然而如何通过探究促使其治疗效果进一步得到提高,是现阶段众多医生与广大患者极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对GIST最新研究情况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4.
胃肠道间质瘤与格列卫靶向治疗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友兼 《广东医学》2004,25(3):239-240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恶性间叶源性肿瘤,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 %~3%。虽然近2 0年来对GIST临床病理特征的认识不断深化,但对GIST发病的分子机制及其分子靶向治疗取得关键性的进展只是近5~6年的工作。本文就此作简要叙述。1 GIS  相似文献   

5.
小肠间质瘤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起源于消化道间叶组织中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间叶干细胞的一类肿瘤,其原发部位主要是胃(50%~60%)和小肠(20%~30%).GIST是最常见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占所有消化道肿瘤的0.1%~0.3%,20%的小肠恶性肿瘤是间质瘤.本文将确诊的9例小肠间质瘤作一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早先,由于病理技术的限制,许多胃肠道间叶性肿瘤由于残留有平滑肌或神经束,而被误诊为平滑肌源性肿瘤或神经源性肿瘤。近年来,GIST成为消化道临床病理学的研究热点。由于临床上对GIST认识不足,常使GIST的确诊和及时治疗遇到困难。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GIST作一小结,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占消化道间叶肿瘤的大部分。普遍接受的GIST的诊断概念是:胃肠道的非上皮性、非肌源性、非神经源性及非淋巴性肿瘤,由梭形及上皮样细胞组成,且表达CD117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间质瘤的外科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中最常见的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1%-4%。国外报道GIST的年发生率约在10/百万-20/百万,绝大部分位于胃(52%-58%)和小肠(25%-35%),位于结直肠(2.5%-11.0%)与食管(0~5%)者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DOG1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和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与CD117表达比较,为进一步提高GIST的病理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 收集 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102例,其中47例GIST肿瘤组织及55例其它间叶源性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DOG1在所有GIMT和CD117在GIST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DOG1的表达与GIST临床病理参数、CD117表达及其它间叶源性肿瘤组织中表达的关系。结果 (1)GIST中DOG1和CD117蛋白表达率分别为95.73%(45/47),93.6(44/47),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细胞形态及Fletcher危险程度分级均无显著相关(P>0.05),2例CD117阴性GIST DOG1蛋白均强阳性表达,但二者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DOG1在其它间叶源性肿瘤表达率为1.8% (1/55).与其在GIST中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DOG1是 GIST敏感而特异性标记物,与CD117联合检测能够进一步提高GIST的诊断水平。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 ;DOG1;CD117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有别于胃肠道肌源性或神经源性的肉瘤。1983年Mazur等首先提出GIST这一概念,10年前Hirota等发现了其分子特征。目前GIST被定义为组织学上富于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偶或多形性细胞,呈束状、弥漫状排列,免疫表型上表达KIT蛋白(CD117)、巢蛋白(nestin)以及功能未知蛋白(discovered on GIST1,DOG1),  相似文献   

11.
胃肠道恶性间质瘤(GIST)是一种起源于胃肠壁肌间丛自搏细胞的间叶实体肿瘤,其发生率约占所有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 [1 ] ,由于其缺乏特征性临床征象,极易被误诊。我院自2 0 0 0~2 0 0 3年有8例经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现将资料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相似文献   

12.
胃肠道间质瘤35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间质瘤是起源于腹腔内任何器官组织的原发性间叶性肿瘤,尤其以胃肠道间质瘤(gastro intestinal stromaitumor,GIST)多见,GIST大多数见于成人,儿童极少见。60%~70%发生于胃,20%~30%发生于小肠。GIST由Mazur等于1983年根据肿瘤的分化特征而提出,是指原发于胃肠道的非定向分化的间叶源性梭形细胞肿瘤。  相似文献   

13.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组起源于胃肠道肌层的间叶性肿瘤,它是一种非定向分化的间质细胞肿瘤。我院自1996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了16例GIST病人.为进一步提高对GIST的认识,现就其临床诊断、治疗等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DOG1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和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与CD117表达比较,为进一步提高GIST的病理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 收集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102例,其中47例GIST肿瘤组织及55例其他间叶源性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DOG1在所有GIMT和CD117在GIST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DOG1的表达与GIST临床病理参数、CD117表达及其他间叶源性肿瘤组织中表达的关系.结果 (1)GIST中DOG1和CD117蛋白表达率分别为95.73%(45/47),93.6%(44/47),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细胞形态及Fletcher危险程度分级均无显著相关(P>0.05),2例CD117阴性GIST DOG1蛋白均强阳性表达,但两者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DOG1在其他间叶源性肿瘤表达率为1.8%(1/55),与其在GIST中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OG1是 GIST敏感而特异性标记物,与CD117联合检测能够进一步提高GIST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5.
陈红秋 《广西医学》2004,26(7):988-989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非上皮性的、以梭形细胞为主要成分的间叶性肿瘤,可发生于胃肠道全长范围,还包括网膜、肠系膜、后腹膜及泌尿道、会阴部等。GIST作为一个独特的胃肠道间叶性肿瘤,已逐渐得到病理及临床医师的广泛认同,但有关该肿瘤组织起源、病理诊断和生物学行为的认识及与胃肠道其他间叶性肿瘤的关系等,至今意见仍不完全一致〔1〕。本文就CIST目前的研究状况做一综述。1 组织起源目前,有关该肿瘤的组织起源仍有争议〔2〕。早在2 0世纪6 0年代,胃肠道“平滑肌肿瘤”形态学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胃肠道恶性间质瘤(Gastro Intestinal Stnmaal Tumors GIST)是一种起源于胃肠壁肌间丛自搏细胞的间叶实体肿瘤。约占所有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由于缺乏特征性临床征象。极易误诊,自80年代末提出GISI概念以来。有学者已做了较多研究工作,但仍存有多方面争议。现结合我院2000年-2003年间经病理证实的8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王余广  陈雷  白玉雪 《中国医疗前沿》2008,3(11):100-100,97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占消化道间叶肿瘤的大部分。普遍接受的GIST的诊断概念是:胃肠道的非上皮性、非肌源性、非神经源性及非淋巴性肿瘤,由梭形及上皮样细胞组成,且表达CD117蛋白。间质瘤作为一个较新的概念,应该涵盖了以前所谓的“胃肠道平滑肌瘤”或“胃肠道平滑肌肉瘤”。因此,目前我们必须将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由以平滑肌肿瘤为主的观念转变到以胃肠道问质瘤为主的观念。  相似文献   

18.
谢小强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0):953-953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生物学行为表现为从潜在恶性到恶性过程,复发和转移十分常见。GIST转移途径与肉瘤相似,主要为血行转移;GIST肝转移机制现在还不明确,可能为其富含血管,易侵入门静脉系统致肝内转移日。GIST远处转移的器官依次为肝、肺、淋巴结和骨,肝转移可占70%。GIST肝转移发生率为15.9%。肝转移的胃肠道间质瘤须与肝脏原发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相鉴别,光镜下向平滑肌分化的胃肠道间质瘤与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鉴别较为困难,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和临床病史有助于明确诊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为发生于胃肠道c-kit阳性的间叶性肿瘤,具有特异性的组织学特点。目前对GIST的诊断缺乏明确的标准导致其发生率的统计有很大出入。c-kit是一种细胞膜受体酪氨酸激酶,与干细胞因子(SCF)的生长因子结合,根据c-kit蛋白的表达(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其他特异性组织学特点目前可以确定为GIST。我院收治GIST患者3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种免疫表型上表达CD117蛋白,遗传学上存在频发性c-kit基因突变,组织学上以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交叉性或弥漫性排列为特征的间叶源性肿瘤。确切地说,GIST是病理学或分子病理学诊断名称,它占所有胃肠道间叶性肿瘤的80%。最近Thomas等进行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流行病学调查,对1992~2000年美国12个地区的1458例恶性GIST患者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