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神经肌电图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9例78侧腕管综合征的神经肌电图进行分析。结果69例78侧腕管综合征的拇短展肌针极肌电图表现为纤颤电位和(或)正相波的48侧,轻收缩时限延长和(或)波幅增高54侧,大力收缩时单纯相15侧、混合相45侧。正中神经的神经电图表现为末端潜伏期延长63侧,指Ⅲ至碗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或者引不出72侧。对6侧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正常者,进行刺激环指,比较相同距离正中神经与尺神经的潜伏期之差值,有5侧大于0.4ms。结论不同神经支配的相应肌肉及正中神经支配的腕部远近端肌肉的肌电图检查,同侧正中、尺、桡神经传导对比的神经电图检查,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刺激环指比较相同距离正中神经与尺神经潜伏期之差值,是腕管综合征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诊断皮肌炎,作者检测了37例皮肌炎患者的骨骼肌肌电图,观察其电生理变化。结果显示疾病组患者患肌运动单元电位(MUP)平均时程、波幅、上升时限、面积、面积波幅比及波形指数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或P<0.01),其中尤以波形指数和面积的改变显著(P<0.01),但患者左右两侧肌肉MUP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MUP定量分析对皮肌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MUP波形指数和面积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周进  王家萍 《广州医药》2000,31(6):11-12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在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5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结果:患者瘫痪侧上肢MEP潜伏期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与健侧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MEP异常程度和临床症状呈正相关,且与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MEP反映中枢运动传导通路受损情况,对预测其预后亦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诊断皮肌炎,作者检测了37例皮肌炎患者的骨髂肌肌电图,观察其电生理变化。结果显示疾病组患者肌运动单元电位(MUP)平均时程、波幅、上升时限、面积、面积波幅比及波形指数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或P〈0.01),其中尤以波形指数和面积的改变显著(P〈0.01),但患者左右两侧肌肉MUP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MUP定量分析对皮肌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MUP波形指数和面  相似文献   

5.
张明耿  吴蓉 《中外医疗》2012,31(35):85-86
目的探究分析运动神经元病36例神经肌电图,其宗旨是为临床提供疾病病理生理改变信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36例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对神经传导速度(NCV)和肌电图(EMG)进行测定,计算检测每个运动肌单位、相位、波幅、时限及大力运动单位收缩状态下的电位募集密度。结果肌电图(EMG)结果显示出广泛性神经源性改变,有12例患者(占33.33%)神经末端潜伏期延长,有9例患者(占25%)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所有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均正常。结论采用神经肌电图检测能够明显检测出运动神经元病,出现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延长,波幅增高等,提示运动神经元损伤,且具有广泛性异常表现,临床应用神经肌电图检测该症能够明确反应出患者神经生理变化,有利于临床早期鉴别病变,为提供临床确诊依据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Sun Y  Xie K  Liu H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6):470-471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TMS)引起的运动抑制效应-肌肉静息期(SP)的改变并探讨用其评价中枢性瘫痪的可能性。方法采用MES10磁刺激器及9cm环状刺激线圈,以50%的阈上刺激强度在头顶进行TMS。记录TMS对侧第一骨间肌(FDI)持续中等用力收缩时的肌电反应。共测定23例轻偏瘫的脑卒中患者健侧与偏瘫侧SP时限,计算患侧与健侧SP时限之比值,并与25名年龄相当的正常人所得正常值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偏瘫肢体之SP时限为423±314ms,较正常人(145±37ms)及自身健侧肢体(154±54ms)明显延长(P<001及005);患侧/健侧肢体SP比值为28±19,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之侧间比值101±015(P<0.01)。结论轻度偏瘫的脑卒中患者常伴有SP延长,因而SP可作为研究和评价中风患者中枢运动功能损伤的一项神经电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7.
肌电图检测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娟 《当代医学》2011,17(11):74-74
目的探讨肌电图检测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例临床诊断为腕管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了神经传导速度和同心圆针极肌电图的检测。结果 20例患者中,5条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测定未引出动作电位,17条正中神经感觉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或(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异常率为91.7%;伴有正中神经运动末端潜伏期延长或动作电位波幅下降18条,2条未引出动作电位,异常率为83.3%。17块拇短展肌可见失神经电位伴或不伴运动单位电位平均时限延长,异常率为70.8%。伴有尺神经损害者8.3%。结论肌电图检测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提供了客观的依据,感觉传导速度测定比运动传导速度测定的异常率高,应被更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速度(NVC)对外伤性性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NCV和EMG测定。结果: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表现为传导速度减慢,末端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或消失。EMG表现为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宽、波幅增高、多相波增多、重收缩减少募集型,肌静息时失神经电位增多。结论:EMG和NCV检测,对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及定位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吴钢 《当代医学》2010,16(28):72-73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腕管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腕管综合征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另选32人为正常组,比较两组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波幅(MNAP)、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波幅(SNAP);比较患侧正中神经、尺神经末端潜伏期(DML)、感觉动作电位(SNAP)、感觉传导速度(SNCV)、肌电图(EMG)。结果观察组与正常组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波幅(MNAP)、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波幅(SNAP)方面具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病变神经在正中神经、尺神经末端潜伏期(DML)、感觉动作电位(SNAP)、感觉传导速度(SNCV)、肌电图(EMG)的异常方面比较,具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且正中神经的神经电生理检查是诊断腕管综合征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痴呆的智能测验与P300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智能测验分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长谷川信彦痴呆量表测验血管性痴呆组(27例)和智能正常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智能。同时检测两组患者P300潜伏期,并观察两组患者测验与P300潜伏期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智能测验分有显著差异(P〈0.01),P300潜伏期有显著差异(P〈0.01),智能测验分与P300潜伏期呈明显负相关。结论:P300潜伏期的  相似文献   

11.
对49例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人进行了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和F波测定,结果显示:运动传导速度正常或轻度减慢伴随诱发电位波幅的明显降低占57.6%,F波潜伏期轻度延长占32%,感觉传导速度轻度减慢占12%,感觉诱发电位波幅轻度降低占7%,失神经电位占71.4%。提示本组大多数病人与典型格林—巴利综合征不同,可能是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一种亚型——急性运动轴索损害性多发性神经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在慢性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治疗转归随访过程中的实用价值。方法随访15例慢性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治疗1年后的神经电生理变化,检查指标包括四肢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功能及上,下肢体感诱发电位(SEP),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年后患者的左侧正中神经、双侧尺神经及右侧腓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加快(P值均<0.05),右侧尺神经动作电位波幅明显提高(P< 0.05),右侧胫神经末端潜伏期相对缩短(P<0.05),双侧上肢正中神经SEP的N9及N13潜伏期均明显缩短(P值分别<0.05,0.01),N9的波幅明显提高(P值均<0.05);四肢感觉神经传导功能和中枢传导时间(N13-N20)均无明显改善(P值均>0.05)。结论慢性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恢复过程具有神经长度依赖性特点,随访电生理检查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早期以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及正中神经SEP的N9潜伏期缩短最为明显,SEP在感觉恢复评估方面的敏感性优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3.
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27例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GBS)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7例GBS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并作针极肌电图(EMG)及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测和分析,观察静息状态时自发电位,测定轻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MUP)的时限、波幅,大力收缩时的幕集相。测定运动、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MCV、SCV)及动作电位的末端潜伏期(ML)、波幅(AMP)、F波等。结果共检测73条肌肉、156条运动神经、81条感觉神经。EMG提示神经原性改变占74.1%;运动神经远端潜伏期(ML)延长占64.7%,MCV减慢占59.6%,AMP降低81.4%,F波异常占91.9%;SCV减慢占37.0%,伴波幅下降34.6%。结论小儿GBS存在广泛的周围神经损害,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对GBS的诊断、鉴别诊断、分型、随访及预后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甲钴胺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的效果比较。方法将我院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每日针刺八脉交会穴1次,得气后留针30 min,期间间歇行针2次。对照组(40例)口服甲钴胺500μg,1次/d;尼莫地平30 mg,3次/d。两组均连用4~8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查空腹血糖、血流变、观察神经症状(肢体疼痛和麻木)和体征变化,采用NTS-2000型肌电图仪,对两组患者进行主侧患肢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测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5%),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还能显著提高其神经传导速度,并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王银霞  吴荷花  张国华  齐晓飞  张哲林 《北京医学》2017,(11):1142-1145,1149
目的 分析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acute motor axonal neuropathy,AMAN)患者临床和神经电生理学特点,并与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神经病(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ies,AIDP)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5例AMAN患者,Hughes评分3~6分,选择同期住院的Hughes评分3~6分的AIDP患者30例,对2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AMAN患者年龄<50岁,病前腹泻多见.AMAN电生理特点为,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波幅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均正常,下肢腓总神经远端运动神经末端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延长,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轻度减慢,余神经DML及MCV均正常;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波幅明显降低,F波潜伏期正常,F波未引出比率高.AIDP患者电生理特点为,SNAP波幅及SCV均降低,运动神经DML延长,MCV减慢,下肢胫神经F波潜伏期延长.结论 AMAN为单纯运动神经受累,感觉神经正常,运动神经以轴索损害为主,电生理表现为CMAP波幅明显降低,可伴有传导阻滞,F波未引出比例高.AIDP既有运动神经的受累,又有感觉神经的受累,电生理表现为SCV和MCV减慢,DML延长,F波出现率降低,F波潜伏期延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OEMS综合征的神经肌电图特征,为疾病的早期识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POEMS综合征患者(观察组)的神经肌电图特征,对比患者上、下肢的神经传导及F波出现率差异,并与对照组(同时期内进行肌电图检查的8例健康体检者)的神经传导和针肌电图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 SNAP)引出率(41.7%)低于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 CMAP)(81.3%)(P<0.05),下肢CMAP引出率(62.5%)低于上肢(100%)(P<0.05),下肢SNAP引出率(0.0%)低于上肢(62.5%),胫神经F波引出率(0.0%)低于正中神经(1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 DML)延长、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MCV)减慢、波幅(amplitude, AMP)降低(P<0.05),感觉传导AMP降低、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神经再生素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菌素(STZ)糖尿病(DM)大鼠模型。造模成功1个月后给予药物处理,每日腹腔注射1次,连续给药8周。测定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电生理及超微结构改变。结果:经神经再生素治疗后,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快,感觉潜伏期(SL)减小,波幅升高,超微结构亦有明显改善。结论:神经再生素可改善神经髓鞘功能,有效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8.
157例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厚民  程源深 《浙江医学》2004,26(11):818-8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客观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157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263名正常对照者测定正中、尺、胫、腓总神经及正中、尺、腓肠感觉神经的潜伏期、波幅、神经传导速度(NCV),并对其3个参数的异常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3个参数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异常发生率大小:NCV、(远端)波幅、(远端)潜伏期.感觉神经3个参数总异常率高于运动神经.下肢神经的3个参数总异常率高于上肢.腓肠感觉神经3个参数总异常率最高.结论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测有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生理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病人神经肌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肌电图仪检测病人的神经传导和针电极肌电图(NEMG),分析甲亢病人神经传导以及病变情况,比较甲亢病人不同位置肌肉NEMG检查异常情况。结果:感觉传导异常检出率47.22%,高于运动传导异常检出率22.22%(P<0.05)。甲亢病人近端肌肉轻度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时限缩短发生率58.33%,高于远端发生率41.67%(P<0.05)。轻度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波幅降低情况以及多相波增多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病人可出现神经肌肉损害,且主要以感觉传导为主,神经电生理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 (paraneoplas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PPN) 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7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9例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患者上下肢运动、感觉神经电生理特点.测定指标包括: (1) 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末端运动潜伏期、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 (2) 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浅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 (3) 正中神经、胫神经F波.结果 (1) 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患者上下肢感觉运动神经均受损, 波幅总异常率高于神经传导速度总异常率 (P<0.05) , 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异常率高于运动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异常率 (P<0.05) ,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比较, 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2) 神经传导检测下肢异常率高于上肢 (P<0.05) ; (3) F波异常率低于神经传导检测异常率 (P<0.05) .结论 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神经电生理表现为感觉运动神经病多见, 远端损害重, 下肢比上肢损害明显, 以感觉神经轴突损害为主, 运动和感觉神经脱髓鞘程度相似.分析周围神经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能为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