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68例鼻恶性肿瘤病人进行血小板聚集试验,并以100例正常人和10例鼻良性肿瘤病人为对照。结果发现恶性肿瘤疗前组、复发组、远隔转移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均数高于正常组、良性肿瘤组和疗后组(P<0.05);疗前组中MAR均数则随肿瘤的临床分期的进展而增高;有效治疗后降低或恢复正常。表明恶性肿瘤可引起血小板聚集增强。研究提示血小板聚集功能可作为观察、判断肿瘤性质、发展、疗效、预后的参考指标。本文对恶性肿瘤病人血小板聚集增强的机制、血小板在肿瘤生长、转移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展望了血小板抑制剂抗肿瘤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检测了恶性肿瘤114例,其中手术前74例,手术后40例,良性肿瘤14例,非肿瘤性疾病23例,共计151例.结果恶性肿瘤前诊断敏感性为66.2%,准确性73.97%,阳性预测值为90.7%,在术后40例中阳性16例就有9例为复发病人.故血清唾液酸检测对诊断恶性肿瘤是一种有价值的检测方法,对恶性肿瘤术后追踪随访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恶性肿瘤转移复发是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在此过程中血小板和肿瘤细胞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对肿瘤病人血小板促进肿瘤细胞转移作一综述。希望为临床治疗肿瘤提供新的依据。1.血小板促进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当肿瘤细胞从原发灶脱落进入血液后,可以迅速的激活血小板发生一系列的改变,释放血小板活化因子和代谢产物,如组织因子(TF)、凝血酶和金属基质蛋白酶(MMPs)等可激活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使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4.
检测了恶性肿瘤114例,其中手术前74例,手术后40例,良性肿瘤14例,非肿瘤性疾病23例,并计151例。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肿瘤分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两者均有病理学的详细分类,临床上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结合使用手术后内分泌治疗,制垂体分泌TSH,少刺激甲状腺细胞增生,从而预防肿瘤复发。安徽省芜湖市东方非手术外科治疗研究所(卜子英)推荐的“坏死疗法”也取得了良好疗效,回时可避免手术切口疤痕而影响美观。本院在临床实践中采取手术治疗,基本按照下述治疗规范、手术成功率达100%,良性肿瘤治愈率达100%,恶性肿瘤也有极高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国内心脏肿瘤病人的临床特点,外科手术方式与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至2007年20年间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手术的162例心脏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良性肿瘤共129例,其中黏液瘤113例,非黏液性良性肿瘤16例;恶性肿瘤共33例,其中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有19例,转移瘤14例。年龄45±17岁(11~73岁),男女比例为1∶1.4。【结果】良性肿瘤围手术期死亡4人,围手术期死亡率3.1%。恶性肿瘤围手术期死亡3人,围手术期死亡率9.1%。截至2007年12月成功随访134人,失访21人,随访率86.5%。良性肿瘤随访期2月~19.5年,平均随访时间5.5年。黏液瘤随访期内复发3例,死亡5例,5年生存率93.7%。良性非黏液性肿瘤未发生复发或死亡。恶性肿瘤随访期1月~6.5年,平均2.4年,其中死亡15例(占71.4%),确诊复发9人,再次手术2例。良性肿瘤病人的平均生存期172.7月(95%置信区间150.8~194.7月),半数生存期为168月;恶性肿瘤病人的平均生存期24.7月(95%置信区间11.8~37.7月),半数生存期为11月。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前、后患者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变化,以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53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恶性肿瘤25例,良性肿瘤28例。研究组术前、术后1h、24h、3d、7d分别采血,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P选择素(GMP-140)、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结果vWF、GMP-140、TAT恶性肿瘤组患者术前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P〈0.01),手术后1h进-步升高,术后24h继续升高,术后3d开始下降,术后7d有23例患者基本恢复到手术前水平;恶性肿瘤组均高于良性肿瘤组(P〈0.01)。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即存在凝血功能亢进,处于血栓前状态。对有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患者应及早进行药物性预防,可减少妇科肿瘤患者术后血栓栓塞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26例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结果。结果 121例良性肿瘤均行手术治疗,其中6例在第一次术后1—7年复发,再次手术后治愈,均长期存活;另5例恶性肿瘤中1例围术期内死亡,其余在10个月内死于进行性心力衰竭、心脏压塞和心脏破裂。结论 原发性心脏肿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超声心动图、CT、MRI等检查是早期明确诊断的重要手段。良性肿瘤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恶性肿瘤进展较快,应早期手术结合综合性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大肠恶性肿瘤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再手术治疗承德市第二医院张士明承德市医院于亚琴承德市肿瘤医院王文富关键词大肠肿瘤,恶性,再手术1988~1992年我院共收治大肠恶性肿瘤术后复发和转移患者27名,其中15例再次行手术治疗。现就其手术前的诊断、再次手术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郭关中 《宁夏医学杂志》2002,24(12):725-726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附睾肿瘤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18例附睾肿瘤的临床资料 ,其中 17例良性肿瘤中 12例附睾肿瘤行单纯切除术 ,5例行全附睾切除术 ;1例恶性肿瘤行根治性睾丸附睾切除术。结果 术后随访 4个月 - 9年 ,良性肿瘤术后无复发 ,1例恶性肿瘤术后 13个月死于广泛转移。结论 诊断取决于病史、体检与B超检查 ,必要时辅以针刺活检 ,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1.
高志海  田志军  安燚 《医学综述》2012,18(10):1595-1597
目的评价CA199、CEA、CA242、CA125、CA153五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胃、结直肠癌诊断和随访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检测165例胃、结直肠癌患者和82例胃、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及160例健康人血清中5种肿瘤标志物的水平。结果肿瘤组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及健康组(P<0.01)。肿瘤根治术后,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下降;术后未降至正常者,复发或转移率为71.05%,而术后再升高者复发或转移率为76%。结论上述多种肿瘤标志物对胃和结直肠癌的诊断和随访监测肿瘤复发、转移有一定的价值。采用平行检测法,可以提高检测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采用系列检测,可提高检测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患者周围血血清中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乳腺癌转移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定量检测31例乳腺癌术前血清以及其中12例乳腺癌术后随访时血清VEGF含量。结果 乳腺癌组血清VEGF含量与良性肿瘤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乳腺癌术前血清VEGF含量与临床分期、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相关性;乳腺癌术前血清VEGF含量与乳腺癌肿瘤直径大小、4种乳腺癌肿瘤组织类型无相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时新出现转移者与无复发转移者的血清VEGF含量及两者术前血清VEGF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含量可作为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痛,预测乳腺癌分期、有无转移及术前化疗的独立指标之一;术后定期监测血清VEGF含量变化可用于判断乳腺癌复发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心脏肿瘤外科治疗经验总结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Hu SS  Wang XQ  Xu JP  Sun LZ  Liu YL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1):766-770
目的总结心脏肿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近30年494例心脏肿瘤的资料,年龄43岁±16岁(4个月~78岁),其中黏液瘤432例,非黏液性良性肿瘤27例,恶性肿瘤35例。结果黏液瘤手术死亡11例(病死率2·5%),非黏液性良性肿瘤无死亡,恶性肿瘤手术死亡3例(病死率8·6%)。对1990年1月到2004年7月黏液瘤手术患者241例进行随访,失访17例,随访率为92·9%,平均随访70个月±36个月;远期死亡10例,5例死于复发,5例原因不明。恶性肿瘤完整切除10例(28·6%),大部分切除15例(42·9%),因广泛浸润转移仅做活检者10例(28·6%);平均随访时间为21个月±12个月(4~38个月);死亡18例(51·4%),均在3个月至2年内死于复发或转移;5例失访。结论外科治疗心脏良性肿瘤具有很好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恶性肿瘤外科治疗效果极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外皮细胞瘤的细胞增殖活性与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35例血管外皮细胞瘤以5年随访结果为标准分成良恶性两组,其中良性组20例,恶性组15例。对良恶性组肿瘤间的核分裂数,核仁区嗜银蛋白(AgNOR)计数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进行研究。结果:PCNA在良恶性组肿瘤中均有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14/20)和80%(12/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瘤细胞的核分裂数,AgNOR表达及细胞增殖指数(PI)在良恶性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核分裂数,AgNOR与PI间有良好的相关性(r=0.64,0.86,P<0.01)。结论:血管外皮细胞瘤是一种增殖活性较高具有潜在恶性的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检测是鉴别血管外皮细胞瘤良恶性的客观指标,且核分裂数AgNOR及PI在评价血管外皮细胞瘤的生物学行为上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TK1和CA15-3在乳腺肿瘤诊断、临床分期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免疫点印迹化学发光法检测2011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80例乳腺良性疾病、8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TK1水平,同时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CA15-3含量。比较乳腺癌患者与乳腺良性疾病及对照组的TK1和CA15-3水平的差异,分析乳腺癌组患者血清CA15-3和TK1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TK1和CA15-3含量明显高于乳腺的良性肿瘤以及健康人群组(P〈0.01),乳腺的良性肿瘤组与健康人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CA15-3和TK1能够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血清TK1含量与乳腺癌分期相关,术后2年复发以及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TK1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血清TK1可为乳腺癌预后判断及病情监测提供重要价值,与CA15-3联合检测能够提高乳腺癌诊断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与术后复发或转移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SCC术后存活5年以上且无复发转移组(A组)和术后在1年内发生复发转移死亡组(B组)肿瘤组织细胞中的MMP-2、TIMP-2表达情况.结果:MMP-2、TIMP-2在正常食管鳞状上皮中不表达或少量表达,在ESCC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但MMP-2和TIMP-2在B组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P<0.01).MMP-2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有相关关系(P<0.05和P<0.01);TIMP-2表达与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率亦均有相关关系(P<0.01和P<0.05).TIMP-2表达与MMP2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MMP-2、TIMP-2 表达在食管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情况与食管癌术后发生复发转移有明显相关性,联合检测 MMP-2、TIMP-2表达对预测ESCC术后发生复发转移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E-选择素、糖类抗原72-4(CA72-4)与乳腺癌浸润、转移及术后复发的关系,分析二者联合检测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评估作用。方法:采用ELISA测定93例乳腺癌患者血清E-选择素及CA72-4值,与健康正常人20例作对照。结果:乳腺癌68例手术病例中血清E-选择素、CA72-4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乳腺癌术后血清E-选择素、CA72-4值低于术前(P<0.01)。术后复发组血清CA72-4值高于术后无复发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血清E-选择素值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P<0.05)而血清CA72-4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25例患者先行新辅助化疗,部分缓解(PR)13例,完全缓解(CR)4例,无变化(NC)8例,进展(PD)0例,缓解组血清E-选择素及CA72-4值化疗后显著低于化疗前(P<0.01)而未缓解组化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E-选择素及CA72-4可用于乳腺癌术后复发监控、评估化疗效果、筛选高危患者以利于早期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患者术后血清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 IL- 2 R)水平的变化在术后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用 EL ISA法动态检测 4 7例口腔鳞癌患者术前 1 d及术后 0 .2 5、0 .75、1、3、6个月血清 s IL- 2 R水平同时检测 30例正常人血清s IL- 2 R水平。结果 :4 7例口腔鳞癌患者术前血清 s IL- 2 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水平 (P <0 .0 0 1 ) ;术后 1周患者血清 s IL- 2 R水平较术前升高 (P <0 .0 5 ) ;其中 4 2例术后 6个月无复发或转移患者的血清 s IL- 2 R水平在术后 1周至 6个月呈下降趋势 ,至术后 6个月接近正常人水平 (P >0 .0 5 ) ;而 5例分别在术后 3~ 6个月复发或转移患者的血清 s IL- 2 R水平在术后 1个月开始明显上升(P <0 .0 5 )。结论 :s IL- 2 R对口腔鳞癌患者术后的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利用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进行乳腺癌患者根治手术后复发转移的监控及扶正消瘤汤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早中期乳腺癌并已完成根治性手术的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CTC阳性者91例;CTC阴性者29例.将所有受试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术后予以扶正消瘤方...  相似文献   

20.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以提高结直肠癌根治疗效。方法: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3年455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肿瘤大小、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类型与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Dukes’分期是影响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重要因素。分别行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肿瘤部位与局部复发密切相关,而Dukes’分期与远处转移相关。结论:肿瘤部位、Dukes’分期是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Dukes’分期是术后远处转移的重要因素,肿瘤位于直肠伴淋巴结转移者术后局部复发的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