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应用角膜地形图仪对比分析了90例(176眼)PRK手术前后角膜表面的形态特征及其变化。结果表明,术前角膜地形图以蝴蝶结形为多(73.3%);术后79.0%为圆形或钥匙孔形,半圆形和蝶形为18.8%中央岛形占2.2%。PRK对散光的一次最大矫正量为-1.75D,切削中心偏位是最佳矫正视力下降,复视和屈光度回退的重要原因。提示:PRK术后角膜地形图的检查可准确显示角膜形态的细微变化,有利于手术设计的不断完善和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角膜地形图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跃华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7,21(1):27-32
角膜地形图的问世,使人们系统地、精确地了解角膜性 状成为可能。本文参考大量文献,就角膜地形图的构成原理与特性、正常角膜的角膜地形图表现,圆锥形角的筛选及角膜地形图对PRK手术疗效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角膜地形图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术后角膜切削区的形态、偏心情况和屈光的稳定性。方法对312例(366只眼)PRK手术患者进行术后1、3和6个月的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术后1个月切削区中心偏离瞳孔中心的距离为0.266mm,双眼平均偏离瞳孔中心的方向均为鼻上侧。切削区形态平滑型占49.5%,半环型、钥匙洞型、肾型和哑铃型占42.9%,中心岛型占6.0%。中心岛型对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影响较大。术后1~3个月角膜屈折力变化较大,高度近视比低度近视回退明显。结论提示PRK术中瞄准中心问题非常重要,直接影响术后的效果,同时也应长期随访角膜地形图,进一步观察术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屈光不正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屈光不正体会武警河南总队医院眼科聂晓丽,刘苏冰,王增叶,吴志鸿,辛宝丽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是近几年发展的一种光学微电脑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现代高科技治疗屈光不正的方法。我们应用美国lasersight公司推出的氟化氩准... 相似文献
5.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腊切削术的角膜地形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角膜地形图的形态变化。方法 采用角膜地形图对68例(118眼)术后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角膜的切削形态在1、3、6月中,均质型逐渐增加,半月形、钥匙孔型及中央岛型百分比逐渐减少,4种切削类型中,中央岛型对视力影响最大,偏中心距离越大,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下降越明显。结论 角膜地形图是了解角膜屈光状态的一种有效的定量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6.
角膜地形图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偏心切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用即时角膜地形图评估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IK)后偏心切削——治疗偏移和漂移。方法对LASIK术后1个月的100只眼(52例)的即时角膜地形图进行分析,确定角膜切削中心偏移入射瞳孔中心的距离及在切削过程中眼球运动引起的漂移程度,并与最佳矫正视力进行比较。结果平均治疗偏移量为0.53mm±0.28mm。49眼(49%)切削中心位于入射瞳孔中央0.5mm范围内,切削中心向上方偏移的68眼(68%)。平均漂移指数为0.25±0.22。漂移指数与最佳矫正视力有正相关关系。治疗偏移与最佳矫正视力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即时角膜地形图可用于评估和鉴别LASIK术中角膜切削中心的定位偏移与切削过程中眼球运动引起的漂移。高漂移会对术后视功能造成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估要求做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患者的角膜地形图状况,我们对152例患者的我角膜地形图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162眼中38眼有异常角膜地形图改变,如不规则散光,丧失辐射性对称和缺少正常角膜的由中心向边缘的逐渐性变扁平。 相似文献
8.
应用VISX20/20型准分子激光治疗轻、中度近视(≤-6.00D)172例(336眼),随访12个月。术后6月和12个月裸眼视力≥1.0者分别为85.71%和86.90%,实际矫正屈光度与预期矫正屈光度相差在±0.50D以内者分别为89.28%和88.69%,术后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下降一行以上者仅为3.57%。PRK治疗轻中度近视眼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其更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皮质类固醇激毒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比较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后皮质 类固醇激光素的应用方法。方法应用NidekEC5000型准分子激光机对600只近眼行PRK,术后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随访6个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后进行角膜地形图的检测分析。方法:对113例(253眼)近视患者手术后1、3、6个月进行角膜地形图随访。结果:PRK术后能产生一种稳定的角膜外形,角膜地形图主要表现为四种形态:圆形或椭圆形(48.62%),对称或不对称形(28.06%),半球形(17.79%),中央小岛形(5.53%),且各种态与最佳视力有着一定的关系。术后6个月模拟角膜计读数(Simk)表现一定回退。Simk差值无显著性差异,说明PRK本身不引起散光。结论:角膜地形图定量分析对PRK术后角膜表面的改变、手术设计的改进、手术疗效的预测等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PRK后角膜的中央岛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PRK术后角膜中央岛(steepcentralisland,SCI)的改变及其对视力的影响,探讨其成因和消除方法。对PRK后1年以上的77例(146眼)出现角膜SCI进行了复习。结果:PRK后1周时,出现SCI的有41眼(28.1%);1月时为20眼(13.7%);3月时为8眼(5.5%);6月时为5眼(3.4%);术后1年时未发现合符标准的SCI。SCI的屈光度改变有逐渐由陡峭变扁平的趋势,其直径在术后3个月前有逐渐缩小的趋势,但以后的改变趋于稳定。在术后1个月或1个月以上时,存在SCI的眼中,最佳视力的丧失比无SCI的眼要多(P<0.005)。随着SCI的减轻或消失,视力逐渐提高。结论:最佳矫正视力的丧失与SCI的形成有关,SCI的出现将会延长最佳矫正视力的恢复期 相似文献
12.
13.
PRK对压平眼压测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方案探讨PRK手术对压平眼压测量的影响。方法:使用手持PERKINS压平眼压计、超声角膜测量仪及角膜曲率测量仪测量PRK术前及术后1个月眼压、中央角膜厚度及角膜曲率。结果:PRK术后压平眼压、中央角膜厚度及角膜曲率。结果:PRK术后压平眼压、中央角膜厚度及角膜曲率均较术前明显降低,眼压的变化与中央角膜厚度的变化直接相关,中央角膜厚度每减少10βm,压平眼压测量值降低1mmHg, 相似文献
14.
PRK治疗远视和散光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对远视和散光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美国SCAN- 195型准分子激光系统对26 例(46 眼) 远视和散光进行治疗,Ⅰ组为+ 2.00 ~+ 5.00DS有24 眼,Ⅱ组为+ 5.25 ~+9.00DS有22 眼( 伴散光的有25 眼,为+1.25DC~+3.00DC) 。并进行治疗后跟踪观察。结果:术后视力:本组患者术后1 年裸眼视力≥0.5 者35 眼占76% ;≥0.8 者29 眼占63% ;≥1 .0 者19 眼占41 % 。其中伴有散光者25 眼经激光切削后,裸眼视力≥0 .5 者16 眼占64% ;≥0.8 者10 眼占40% ;≥1 .0 者6 眼占24% 。结论:PRK治疗轻、中度远视是安全有效并且可行。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证实能获得较好的视力,然而传统疗法行角膜球面切削会将一般的扁平角膜变成更扁圆的轮廓,并导致球面像差。角膜非球面性的改变引起球面像差的增加,并影响夜视力和对比敏感度等视觉质量。波前优化旨在用基于总体均数的调整措施保留眼球先前的视觉像差,并优化角膜的非球面性,从而建立一个基于理想模型的个体化调整措施。波前引导测量眼球像差并行个体化切削治疗可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就波前优化和波前引导疗法对于球面像差的矫正效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和近视散光一年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VIS×20/20型准分子激光仪对169例(281眼)近视患者进行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术前等值球镜屈光度为-1.75—16.00D(-8.19D±1.52D)。分为两组:Ⅰ组:-1.75—-6.00D,153眼:Ⅱ组:-6.25—-16.00D,128眼。随防一年以上。术后1年实际矫正屈光度在预测矫正度±1.00D者在Ⅰ、Ⅱ组分别为87.6%,54.7%,裸眼视力≥0.5,1.0者在Ⅰ组分别为97.4%,74.5%,Ⅱ组分别为86.7%,35.9%。并发症主要有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其中Ⅱ组有9.5%的术眼发生了2—3级的Haze。全组1.9%术眼发生了激素性高眼压 相似文献
17.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应用德国Keracor116型准分子激光仪,采用多步分区切削法治疗高度近视。按屈光度分为二组,Ⅰ组:-6.00~-9.75D,233只眼;Ⅱ组:-10.00~-14.00D,55只眼。术后随访1年,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后1年裸眼视力≥0.5者占79.4%,≥1.0者占31.6%(其中Ⅰ组≥0.5者占92.3%,Ⅱ组≥0.5者占58.3%)。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大于术前者占37.1%,小于术前者占6.2%,93.8%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不变或上升。术后1个月时角膜上皮下混浊最重;1年时最轻,87.4%的术眼混浊度为0。术后1年实际矫正度在预测矫正度±1.00D内者占52.0%,±2.00D内者占80.9%。激素性高眼压占14.9%。结论准分子激光多步分级切削法治疗高度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且稳定性较好的方法,对于超高度近视其安全性较高,但预测性略差。 相似文献
18.
LASIK治疗近视后切削中心的角膜地形图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矫治近视眼术后切削中心的偏移对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影响.方法应用角膜地形图仪对185例(356眼)LASIK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的术前、术后角膜地形图进行观察分析,测量准分子激光切削中心相对于瞳孔中心的距离、方向,并用视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激光切削中心相对于瞳孔中心的距离平均偏心值为0.38±0.26mm;其中偏离瞳孔中心0.5mm以内为263眼(73.9%),0.5~1.0mm为85眼(23.9%),1.0~1.2mm者为8眼(2.2%),切削中心位于鼻侧者为320眼(89.9%).偏中心切削致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下降1~3行偏心量≤0.5mm中、小光区切削9眼,偏心量>0.5mm为27眼.结论严重的偏中心切削将导致术后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下降,准确的切削中心定位和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适当扩大切削直径以及完整的角膜瓣对LASIK术后的效果应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的再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术后因屈光回退,欠矫出现的残留近视及严重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沌(haze)而再次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准分子激光仪对-1.00~-16.50D的近视眼及近视散光患者进行治疗。PRK术后35例(51只眼)患者出现残留近视及严重haze。结合PRK手术及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hotop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