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软腭癌切除术后软腭缺损一期修复的方法。方法:本组28例软腭癌切除术后软腭部分或全部缺损,用不同皮瓣一期修复。结果:24例皮瓣成活,2例完全坏死,2例皮瓣远端部分裂开。25例获得较好的外形及功能恢复。结论:根据缺损部位及范围大小采用不同的皮瓣对软腭癌术后缺损行一期修复,获得较好效果。颏下皮瓣具有距离近,供瓣区隐蔽,厚薄适中,血供可靠及操作方便等优点,术后形态恢复较满意,是修复软腭缺损的理想选择。处理好皮瓣鼻腔侧创面是修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应用额瓣整复老年颊癌患者术后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简便、快捷、安全的方法修复老年颊癌术后组织缺损,恢复口腔功能。方法 对5例老年颊粘膜癌患者施行根治性切除术后,同期行全额瓣带蒂移植。其中4例额瓣经颧弓下进入口腔,修复翼下颌皱襞、磨牙后区和颊粘膜;1例经颧弓外侧转移折叠,修复面颊部沿穿性缺损。结果 5例额瓣均完全成活,形态及功能良好。前额部皮片全部成活,但游移度稍差,术后1年以上皮片色泽接近正常。随访9个月-2年半无复发和转移。结论 额瓣适合于老年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尤其是面积较大的颊癌或面颊洞穿性缺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国人乳腺癌术后修复重建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1年1月海南省农垦总医院收治的15例乳腺癌术后自体组织修复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手术患者中,即刻修复5例(4例为即刻修复临床Ⅳ期乳癌术后胸壁创面),延期修复10例。单纯应用背阔肌肌皮瓣带蒂转移3例(2例为即刻修复保乳术后局部缺损),背阔肌肌皮瓣带蒂转移加乳房假体3例,乳腺瓣修复保乳术后局部缺损1例,内窥镜辅助背阔肌肌瓣带蒂转移修复保乳术后乳腺局部缺损1例,组织扩张术行局部皮瓣转移2例。随访2~15个月,皮瓣全部成活,创面愈合良好,形态满意。结论 自体组织修复保乳术后的局部缺损对于乳房普遍较小的中国患者实用方便,设计灵活,可同时修复腋窝缺损,不影响放疗和化疗的及时进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带肌蒂锁骨复合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以胸锁乳突肌为蒂的锁骨复合的即刻重建下颌骨缺损13例,并作了长期追踪(11月~7年)。除首例因术后感染至部分移植的锁骨外端吸收外,余12例均获成功(其中6例还同时携带该肌肌皮瓣修复了相应部位的软组织缺损,亦全部成活)。锁骨瓣自带可靠血供,移植后仍保持活力,并参与骨修复,具有愈合迅速、抗感染力强、不畏吸收,基本保持原有形态和体积,因而术后可获得满意的外形和功能。若伴有口腔衬里或面部皮肤缺损时,还可携带该肌肌皮瓣,同期进行修复,因此,本法在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修复中,是一种较理想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大肌肌皮瓣在晚期头颈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胸大肌肌皮瓣一期修复晚期头颈肿瘤术后缺损262例(其中折叠瓣17例修复口内外穿通性缺损,20例胸大肌肌膜瓣修复口内缺损,5例胸大肌皮瓣联合游离植皮修复咽瘘,5例胸大肌肌皮瓣联合游离皮瓣双瓣修复颌面部洞穿性缺损)。舌再造62例,修复口咽53例,修复口底41例,修复口颊24例,修复颈部31例,修复下咽缺损22例,修复腮腺区缺损29例。结果262例肌皮瓣252例全部成活,8例皮瓣部分坏死肌瓣成活,2例肌皮瓣完全坏死,总的成活率为99.2%(260/262)。术后随访1~10年,所有患者术后进食、吞咽功能恢复良好,语言功能大多恢复良好。结论胸大肌肌皮瓣血供可靠,组织量丰富,且应用较灵活,可制作成肌皮瓣或肌瓣,对于晚期头颈肿瘤术后缺损是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13例晚期颅底部恶性肿瘤病例,应用带血管蒂肌肉组织瓣即刻修复根治性切除手术后的组织缺损,其中斜方肌组织瓣8例,胸大肌组织瓣3例,颞肌组织瓣2例,并对颅底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和颅底肿瘤的综合治疗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134例头颈部肿瘤手术后缺损修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辉  边聪  陆伟 《肿瘤学杂志》2003,9(1):13-15
目的:分析4种皮瓣修复头颈部缺损的效果、功能、并发症和供区创伤的大小,以为不同的缺损选择不同的皮瓣。方法:134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均行联合根治术加胸大肌肌皮瓣、颈阔肌肌皮瓣、额瓣、前臂皮瓣修复。结果:胸大肌皮瓣全部存活96例,部分坏死21例,坏死≥1/25例,全部坏死2例,颈阔肌皮瓣全部存活2例,部分坏死1例,全部坏死1例,4例额瓣和2例前臂皮瓣全部存活。结论:口腔及颈部大面积缺损需要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对需要洞穿修复的,尤其是女性,应尽量避免用胸大肌折叠瓣,可用复合瓣。对一般的口腔缺损用前臂皮瓣修复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8.
喉气管瓣修复下咽颈段食管癌术后缺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修复下咽颈段食管癌术后缺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作者报道了采用喉气管瓣修复13例。累及食管上段的下咽癌、环后癌、梨状窝癌和颈段食管癌切除术后缺损及手术方法。其中环后癌3例,梨状窝癌5例,颈段食管癌3例,咽后壁癌2例。术后一期愈合9例,咽癌2例,吻合口狭窄2例。5年随访生存8例(61.5%)。证明采用喉气管瓣移植修复颈段食管缺损之方法简单,术后咽食管功能恢复好,不易狭窄。  相似文献   

9.
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Ⅰ期修复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光普  刘均墀等 《癌症》2001,20(11):1282-1285
目的:探讨不同修复方法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Ⅰ期修复与重建中的作用。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1989年1月至1998年12月,我们对258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缺损进行了Ⅰ期修复与重建,患者年龄23-81岁,中位年龄51.3岁,男160例,女98例,缺损部位包括;头皮62例,颈部40例,口颊部39例,鼻部29例,唇颏部27例,颧颞部22例,下颌骨20例舌及口底部12例,其它7例,修复方法:局部皮瓣修复75例;局部皮瓣加游离植皮53例,邻近组织瓣修复加游离植皮47例,肌皮瓣18例,肌皮瓣加局部皮瓣或游离植皮25例;游离组织瓣移植30例,游离组织瓣加邻近组织瓣修复3例;组织代用品7例。结果:全组258例病人,共采用276个皮瓣及组织代用品修复,手术成功224例,手术基本成功23例,手术失败11例。结论:头颈部肿瘤术后Ⅰ期修复与重建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功能障碍和畸形,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设计3种舌瓣对口腔内恶性肿瘤切除后的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结果14例患者舌瓣全部成活,供区无功能障碍。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舌瓣制取简单、血运丰富、成活率高、并发症少,可广泛应用于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重建。  相似文献   

11.
Xie J  Dong P  Jin B  Li KY  Wang J  Tu LQ  Zhang J 《中华肿瘤杂志》2007,29(4):302-304
目的 探讨切除晚期口咽癌的有效手术径路。方法 对采用下颌骨裂开外旋径路切除的17例晚期口咽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扁桃体癌13例,软腭癌2例,舌根癌2例。分别采用下颌骨裂开外旋及其联合术式切除肿瘤,以舌瓣、胸大肌肌皮瓣、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颞肌肌筋膜瓣及额瓣修复缺损。术后均给予放疗。结果 全组肿瘤切除率100%,吞咽、呼吸、语言功能恢复良好。3年生存率为54.5%,5年生存率为40.0%。结论 应用下颌骨裂开外旋及其联合术式切除晚期口咽癌,可充分暴露口咽、声门上、下咽、咽旁间隙及颅底.手术安伞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解决颌面部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所致的颌面洞穿性缺损的修复问题,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1990~1998年用瓦合式胸大肌肌皮瓣带蒂移转修复颌面部洞穿性缺损14例.分别为口颊癌12例、牙龈癌2例,肿瘤根治术后形成洞穿性缺损.将胸大肌肌皮瓣折叠形成瓦合瓣,一部分肌皮瓣做口腔衬里,一部分肌皮瓣修复面部缺损,手术一次性完成.结果14例瓦合式胸大肌肌皮瓣全部成活,成功率为100%,术后随访1~3年,颌面部外形及功能改善良好,被修复区不显臃肿.结论颌面洞穿性缺损即刻修复是可行的,瓦合式胸大肌肌皮瓣是较好的修复材料,成功率高,临床上应用可取得功能和外形同时修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术中造成气管缺损的修复重建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10例造成气管缺损的修复重建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其中,气管腺样囊性癌3例,甲状腺癌6例,喉复发癌1例.气管环全层缺损7例,气管前壁缺损3例,气管膜部(含前壁缺损)1例.结果:气管端端吻合7例,胸锁乳突肌锁骨肌骨膜瓣修复气管前壁及部份侧壁缺损2例,胸大肌肌皮瓣修复膜部,胸锁乳突肌锁骨肌骨瓣修复气管前壁缺损1例.随访1.0-5.0年, 均存活.8例均能拔除气管套管,2例因双侧喉返神经切除者未能拔管.均有较好的发音功能.结论: 按肿瘤外科原则切除头颈部肿瘤及受侵气管的同时可造成气管缺损,术中选用气管壁的部分缺损可用胸锁乳突肌锁骨肌骨(膜)瓣修复,膜部的缺损可用胸大肌皮瓣修复,环周缺损可用气管端端吻合修复;可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舌骨下肌皮瓣在头颈肿瘤外科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舌骨下肌皮瓣一期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8例,其中舌癌2例,口底癌4例,颊癌2例.结果6例肌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肤坏死,肌瓣成活,经换药创面愈合.供区均直接缝合,无继发畸形.结论舌骨下肌皮瓣与头颈部邻近,其血供稳定,用于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带蒂颊脂垫在颊粘膜癌术后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带蒂颊脂垫组织瓣修复颊粘膜癌术后缺损18例,结果发现口腔内无覆盖颊脂垫移植后6 ̄8周完全上皮化。该组织瓣特点为解剖恒定,易于切取,供区与受区邻近,可在同一切口内完成手术,供区隐蔽,不影响外观及功能。此方法为修复颊粘膜缺损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术后放射治疗对口腔颌面部组织瓣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术后放射治疗对口腔颌面部组织瓣修复的影响和组织瓣的放射治疗耐受性,为头颈部癌根治术组织缺损立即整复后行术后放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114块口腔颌面部修复组织瓣进行术后放射治疗(4000~7200cGy,4~7.5周)反应的近期和远期观察,并以放射野内相邻正常口腔粘膜或皮肤为自身对照。结果组织瓣的急性放射反应(包括红肿、糜烂或溃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相邻的正常组织(P<0.05),且出现晚、程度轻,放射治疗后可完全消退;远期反应也不常见;不同类型修复组织瓣的放射治疗耐受性差异无显著意义;放射治疗后114块组织瓣中112块(98.2%)全瓣成活。结论口腔颌面部修复组织瓣有良好的放射治疗耐受性,可安全接受全疗程的常规术后放射剂量照射。  相似文献   

17.
设计 3种舌瓣对口腔内恶性肿瘤切除后的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结果 14例患者舌瓣全部成活 ,供区无功能障碍。初步研究结果提示 ,舌瓣制取简单、血运丰富、成活率高、并发症少 ,可广泛应用于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重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修复方法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I期修复与重建中的作用,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1989年1月至1998年12月,我们对258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缺损进行了I期修复与重建,患者年龄23~81岁,中位年龄51.3岁,男160例,女98例.缺损部位包括:头皮62例,颈部40例,口颊部39例,鼻部29例,唇颏部27例,颧颞部22例,下颌骨20例,舌及口底部12例,其它7例.修复方法:局部皮瓣修复75例;局部皮瓣加游离植皮53例;邻近组织瓣修复加游离植皮47例;肌皮瓣18例;肌皮瓣加局部皮瓣或游离植皮25例;游离组织瓣移植30例;游离组织瓣加邻近组织瓣修复3例;组织代用品7例.结果:全组258例病人,共采用276个皮瓣及组织代用品修复.手术成功224例,手术基本成功23例,手术失败11例.结论:头颈部肿瘤术后I期修复与重建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功能障碍和畸形,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病期下咽癌的手术修复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4年1月至2009年8月间134例下咽癌切除术后的各种修复方式,根据缺损大小,选择颏下瓣、游离前臂皮瓣、游离空肠、全胃上提或颏下岛状皮瓣联合胸大肌或背阔肌双带蒂皮瓣修复.结果:全组共134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游离空肠坏死1例,胃上提胃壁部分坏死1例,咽瘘6例,吻合口狭窄3例.1年生存率95.8%,3年生存率57.3%,5年生存率48.9%.结论:下咽癌手术修复方式的选择有赖于准确的术前评估,以及术中直视下缺损的测算,成功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各种带蒂皮瓣、胃上提、游离组织瓣血管吻合技术.  相似文献   

20.
胸锁乳突肌瓣在头颈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以上端为胸锁蒂的乳突肌组织瓣在头颈肿瘤术区中型缺损的作用。方法 对6 例应用胸锁乳突肌复合组织瓣修复头颈肿瘤术区缺损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6例病人中,1例为颞下窝肿瘤术区缺损的修复;3 例修复腮腺颌后区缺损;1例对喉癌术区口咽侧壁修复;1例为对侧颈部术区缺损的修复。结果 5例胸锁乳突肌肌瓣的修复全部存活,1 例胸锁乳突肌肌皮瓣的修复为延迟性坏死。结论 该肌瓣/肌皮瓣在头颈肿瘤术区中型缺损的修复有其重要意义,尤对保留面神经的腮腺颌后缺损,颅底区及咽侧壁缺损的修复意义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