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高能聚焦超声(HIFU)治疗后的兔肝VX2种植瘤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的谱图特点及变化规律。方法建立20只新西兰大白兔肝VX2肿瘤模型,对其行HIFU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行常规MR平扫和二维多体素1H~MRS检查,每只兔均选取瘤体中央区、周边区及瘤周正常肝组织作为感兴趣区(ROI),比较HIFU治疗前、后相同ROI的Cho/Cr及Lip/Cr。结果20只兔肝VX2模型治疗前、后共获得28瘤次可纳入统计学分析的1H—MRS图。典型的1H—MRS图上可见6个主要的波峰,包括脂质(Lip)、谷氨酰胺和谷氨酸复合物(Glx)、胆碱(Cho)、乳酸(Lac)和肌酸(Cr)。治疗后肿瘤中央区、周边区内Cho峰和Lac峰均较治疗前升高,Lip峰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瘤周正常肝组织治疗前、后各主要代谢物变化不明显。治疗前后肿瘤中央区及周边区Cho/Cr、Lip/C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多体素,H—MRS能反映VX2种植瘤经HIFU治疗后不同ROI主要代谢物水平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纳米微泡对兔VX2乳腺移植瘤辐照效果的影响。方法制备纳米微泡,于光镜、电镜下观测微泡的大小、形态、分布及稳定性。采用Zeta SIZIER 3000电位仪测定微泡的粒径、电位。60只健康纯种雌性新西兰白兔,麻醉后种植VX2肿瘤于双侧乳腺组织内。2周后,选取乳腺区肿瘤组织直径大小为10mm的兔进行实验,随机分为实验组(HIFU+纳米微泡)和对照组(HIFU+磷酸盐缓冲液),辐照剂量150 W,辐照时间5s,记录HIFU辐照前后灰阶变化,辐照后行HE染色观察坏死区域大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制备纳米微泡,其理化性质稳定,粒径大小合理,电位均衡。实验组靶区平均灰度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E染色示实验组发生凝固性坏死范围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结论纳米微泡能明显增强的损伤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黑色素瘤瘤小鼠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前后局部(靶区及边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TGF) β1和TGF α等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探讨HIFU治疗对局部肿瘤血管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B16黑色素瘤动物模型,实验分3组,即HIFU组、手术组和假照组。于治疗后第3天取各组靶区肿瘤组织(手术组除外)及边缘皮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bFGF、TGF β1、TGF α的表达。结果 假照组靶区肿瘤组织VEGF、bFGF、TGF β1、TGF 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 .0 %、5 0 .0 %、65 .0 %、80 .0 % ,而HIFU组为阴性表达;假照组边缘皮肤组织为阴性表达,而手术组及HIFU组边缘皮肤组织的上述4种血管生长因子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0 0 %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结论 HIFU治疗能够破坏VEGF、bFGF、TGF β1、TGF α等血管生长因子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同时HIFU治疗也可以使靶区边缘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联合超声造影剂(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UCA)治疗肝癌时的最适消融范围. 方法构建新西兰兔肝VX2移植肿瘤模型.51只模型兔分为3组:HIFU联合UCA沿肿瘤边缘消融肿瘤(A组)、消融肿瘤及肿瘤周围2 mm内的组织(B组)、消融肿瘤及周围4mm内的组织(C组).比较治疗后靶组织的病理情况、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肝内、肺及腹腔的转移情况以及生存期的差异.结果 HIFU联合UCA治疗后,各组靶区肿瘤组织均发生凝固性坏死;治疗后3 d、5 d,C组患者ALT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33、18.37,均P<0.01),C组最高;治疗后14 d,B组、C组ALT降至正常,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43,P>0.05),A组ALT水平高于B组和C组(F=17.2,P<0.05).治疗后两周肝内、肺及腹腔转移率A组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分别x2=9.918、6.300、7.6701,均P<0.05),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均生存期A组(29 4±5.4)与B组(48±13.6)、C组(51±1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3).结论 HIFU联合UCA在消融移植瘤周围组织2mm以上时可明显降低治疗后转移率,延长荷瘤兔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不同剂量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兔肝VX2移植瘤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兔肝VX2移植瘤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通过光镜、电镜观察VX2兔肝移植瘤受不同剂量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后即刻、72 h时靶区的病理学特点。结果不同剂量HIFU辐照后即刻,瘤细胞大致有6种表现形式:细胞生长旺盛、可逆性损伤、不可逆性损伤改变、变性坏死、凝固性坏死和裂解坏死;72 h后主要有2类转归形式:细胞趋于正常或进一步溶解、吸收。结论 180 W为一次性HIFU辐照的最佳剂量;剂量组合或为一种更理想的肿瘤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HIFU与TACE联合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微创治疗肿瘤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它是利用体外低密度的超声波在肿瘤靶区聚焦,使靶区温度在0.5-1.0s骤升至65-100℃。对靶区组织起直接杀伤破坏作用。我们于2001年7月至2003年7月通过HIFU与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治疗肝癌68例,已取得明显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兔邻近腹主动脉VX2肝癌模型,为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肝脏大血管旁肿瘤研究选择最佳建模时间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手术直视下组织块包埋法对45只新西兰大白兔于肝门处接种VX2瘤块,接种后第14、21、28天行MRI,观察成瘤率、肿瘤体积和肿瘤一腹主动脉间距。结果接种后动物存活率为92.11%(41/45),成瘤率为95.12%(39/41)。MRI示接种后第14天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VIBEFST1WI示肿瘤明显强化;第21天肿瘤T2WI呈高信号,肿瘤不均匀强化;第28天肿瘤边缘环形强化,中心无强化,肿瘤出现继发性坏死;肿瘤体积随时间逐渐增大,肿瘤一腹主动脉间距逐渐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直视下组织块包埋法建立兔邻近腹主动脉VX2肝癌模型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成功率高,肿瘤接种后21天为研究HIFU消融肝脏大血管旁肿瘤作用的最佳时间点。  相似文献   

8.
高强度聚焦超声定位损伤香猪肝脏组织的病理转归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观察HIFU无创性定位损伤深部实质脏器组织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GL-1型HIFU治疗样机(1.6MHz,13153W/cm2,3s)对28头小型香猪肝脏组织进行定位损伤。分别于处理后当天、3无、7天、14天、21天和28天取活俭进行病理观察。结果HIFU处理当天(即刻),光、电镜下靶区肝细胞即出现不可逆变性坏死。3天后出现明显的凝固性坏死,与周围组织分界十分清晰。随后凝固性坏死组织逐渐液化、吸收。28天靶区由外至内逐渐被新生肝组织替代。结论HIFU无创性定位切除体内深部实质脏器肝脏组织是有效和可行的,为临床肿瘤的HIFU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Wang GM  Yang YF  Sun LA  Xu ZB  Xu YQ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12):897-900
目的 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 (HIFU)联合丝裂霉素对小鼠膀胱肿瘤的治疗作用和协同效应。 方法 制作小鼠膀胱肿瘤 (BTT739)皮下种植模型共 37只 ,随机分对照组、低剂量化疗组、高剂量化疗组、HIFU治疗组和HIFU联合化疗组。观察两周内种植瘤体积增长情况 ,计算肿瘤体积倍增时间 ,并作出生长曲线。摘除肿瘤瘤块进行病理学检查。 结果 HIFU联合化疗组对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优于单独化疗组和HIFU治疗组。病理学检查发现HIFU造成肿瘤组织大片凝固性坏死 ,肿瘤边缘及坏死区之间有少量活细胞残留 ,但凋亡细胞明显增多 ,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阳性率降低。 结论 HIFU和丝裂霉素联合治疗对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 (P <0 0 1)。HIFU对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 ,除杀灭肿瘤细胞外 ,还发生肿瘤细胞凋亡现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adio 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后残余肿瘤细胞的增殖情况。方法VX2肿瘤组织块接种于新西兰兔肝脏,建立种植型肝脏肿瘤模型,2周后行RFA治疗,通过控制肿瘤边缘的温度,人为造成肿瘤残余。实验动物分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动物脾脏接种残癌组织,对照组动物脾脏接种未经RFA处理的VX2肿瘤组织,术后2、3、4周观察脾脏肿瘤体积、质量并测定肿瘤细胞的增殖指数。结果术后2周对照组肿瘤体积、质量大于实验组;术后3、4周两组间肿瘤体积及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3、4周肿瘤细胞的增殖指数无差别。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对残余肿瘤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探讨5-Fu局部治疗前后兔乳腺VX2移植瘤的血流、体积变化。方法16只新西兰大白兔,每侧乳腺均种植一个VX2移植瘤共建立32个乳腺VX2移植瘤模型,分别于肿瘤移植后第2、3、4周经皮注射5-Fu至右侧移植瘤的瘤内及瘤周。应用三维超声监测肿瘤生长情况,于第1次治疗前及治疗后瞬间、第4周治疗结束后分析左右侧肿瘤血供的分级,利用VOCALⅡ功能量化分析肿瘤内部及周边的血供,并测量容积指数(VI);同时测量肿瘤的体积,并进行自身左右侧对照。4周后处死瘤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了解肿瘤凋亡情况,评价三维超声相关检测指标的价值。结果治疗前兔两侧乳腺VX2移植瘤的血供及VI值基本一致,治疗后瞬间及第4周治疗结束后右侧(治疗侧)血供及VI值明显减小(P〈0.05);治疗前左右侧乳腺VX2移植瘤的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右侧肿瘤体积增长减慢(P〈0.05);免疫组化显示:治疗侧乳腺肿瘤组织凋亡明显(P〈0.05)。结论三维超声能够更客观地反映5-Fu治疗前后兔乳腺移植瘤的血流和体积变化,5-Fu局部治疗兔乳腺VX2移植瘤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载阿霉素液一固相变型原位注射凝胶(DOX-ISFI)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兔、,x2肝癌后残癌的疗效。方法以24只兔建立VX2肝癌模型,对肿瘤行HIFU不全消融,随机分为HIFU消融与DOX—ISFI联合治疗组(HIFU+DOX—ISFI组)、HIFU消融与空白液一固相变原位注射凝胶联合治疗组(HIFU+N—ISFI组),每组12只,比较两组肿瘤生长率、PCNA表达情况,并以冰冻切片荧光显像观测药物瘤内分布。结果处理后HIFU+DOX—ISFI组肿瘤生长明显减慢,其生长率明显低于HIFU+N—ISFI组(P〈O.05);HIFU十D0X-ISFI组肿瘤增殖指数明显低于HIFU+N—ISFI组(P〈0.05);荧光显像姓示药物从注射中心向剧围呈阶梯状分布。结论DOXISFI能钉效治疗HIFUiVX2肝癌后的残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 (RFA)对兔VX2 肝脏移植瘤的治疗机制。方法 通过VX2 肿瘤组织混悬液肝内注入法建立兔肝脏肿瘤模型 ,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 ,分别予以RFA治疗及假性处理 ,于治疗结束后 0、12h、1、2、4、8、16d共 7个时间点分别切取肿瘤中心组织及边缘组织为检测标本 ,进行HE染色、透射电镜检查并运用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治疗组毁损区边缘部组织中有大量阳性细胞 ,中心部分亦有较多的阳性细胞 ,两者凋亡细胞指数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对照组标本中仅发现极少数阳性细胞 ,且其中心区与边缘区无统计学差异 ,其凋亡细胞指数与治疗组标本相比 ,差异均非常显著 (P <0 .0 1)。于不同时间点观察 ,治疗组细胞凋亡高峰在 2 4h左右 ,而对照组细胞凋亡则无明显时间分布特征。结论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射频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一项重要机制。其发生的部位主要是肿瘤周边区 ,时间高峰在RFA作用后 2 4h左右。  相似文献   

14.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VX2骨肿瘤的免疫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 (HIFU )治疗骨肿瘤前后的免疫学变化。方法 将新西兰大白兔分为HIFU治疗组 (2 3只 )及正常对照组 (10只 ) ,对HIFU治疗组兔建立VX2移植性骨肿瘤模型 ,2周后接受HIFU治疗 ,于不同时间处死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HSP70表达的变化 ,并在治疗前后抽血检测CD2 5变化。结果 治疗前肿瘤组织HSP70阳性表达细胞数量少 ,治疗后即刻直到 2 1d一直呈强阳性表达且阳性表达的细胞数明显增加。治疗前CD2 5为 7.83± 2 .0 3与正常兔 13 .18± 3 .4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后增高为 15 .5 5± 2 .69,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HIFU治疗后骨恶性肿瘤组织HSP70、CD2 5的数量增多 ,可递呈特异性抗原给T细胞 ,刺激T细胞增殖 ,提高机体抗肿瘤的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是一种新型的无创性肿瘤治疗方法,该方法将体外低能量(3 W)超声波聚焦在体内特定的靶区,通过聚焦处高能量(1000 W)超声波产生瞬态高温效应、空化效应,杀死靶区肿瘤细胞.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该系统治疗40例乳腺癌患者,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超声引导下瘤块注射建立兔VX2肝肿瘤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微创建立兔VX2肝肿瘤动物模型的方法,分析兔VX2肝肿瘤超声、CT及血管造影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切除植于兔后腿肌肉内的VX2肿瘤组织并剪成0.5mm见方的块状瘤块,在超声引导下,将瘤块直接注射接种于60只新西兰白兔肝左叶,2周后测定兔肝肿瘤接种成功率,观察研究其超声、CT和血管造影的影像学特征。结果兔VX2肝肿瘤接种成功率为95%(57/60);荷瘤兔平均自然生存时间为(45±8)d。肝肿瘤的超声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低回声结节,其周边及内部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多排螺旋CT平扫肝肿瘤表现为低密度结节影;肝动脉造影显示VX2肝肿瘤富含血管且血管网杂乱,肿瘤显影以周边为主。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接种制作兔VX2肝肿瘤动物模型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其影像学特征与人原发性肝癌相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诺帝-褐藻酸钠微球(KMG)血管内介入治疗兔VX2肝癌的效果。方法将50只VX2肝癌模型兔随机分为5组(n=10),于DSA引导下行靶血管灌注:A组灌注生理盐水,B组诺帝,C组KMG,D组5-氟尿嘧啶+KMG,E组诺帝-KMG。术前1天及术后2周行增强CT扫描,比较各组肿瘤体积及体积增长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术前1天各组肿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周,A、B组肿瘤体积及体积增长率均大于C、D、E组(P均0.05)。5组间VEGF阳性率及MV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E组VEGF阳性率及MVD均低于其他各组(P均0.05)。结论诺帝-KMG血管内介入治疗兔VX2肝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小鼠前列腺癌引起的肿瘤凝固性坏死区中存在的肿瘤亚致死损伤,以及HIFU联合放疗对其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前列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设对照组、HIFU组、低剂量放疗组、放疗组和HIFU联合低剂量放疗组,各组测定肿瘤坏死面积百分比(NAP),并通过TUNEL法和抗CD34微血管染色分别检测残留存活肿瘤组织的凋亡细胞密度(AD)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IFU组NAP(41.18±6.44)%显著增加,肿瘤凝固性坏死区的周边虽残留存活肿瘤组织,但存活肿瘤组织的AD(61.78±20.95)个/视野显著增加,MVD显著降低(P〈0.05)。放疗组和低剂量放疗组各项指标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HIFU联合低剂量放疗组与HIFU组和2个放疗组比较,NAP(77.95±6.19)%显著增加,残留存活肿瘤组织的AD(183.33±33.62)个/视野显著增加(P〈0.05)。析因方差分析示HIFU和放疗间存在显著的协同增效效应(P〈0.01)。结论HIFU治疗小鼠前列腺癌时,凝固性坏死区周边残留的存活肿瘤组织存在亚致死损伤。HIFU联合低剂量放疗存在协同增效效应,能减少肿瘤的亚致死性损伤,促进肿瘤组织凝固性坏死和肿瘤细胞凋亡,疗效优于单独的放疗或HIFU治疗。  相似文献   

19.
射频消融治疗兔肝脏肿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对肿瘤组织的治疗效果及其意义。方法通过VX2肿瘤组织混悬液肝内注入法建立兔肝脏肿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予以RFA治疗及假性处理,比较RFA治疗前后模型动物的肝脏功能变化及B超影像学改变。结果1周内肝功能出现明显异常改变,多数指标在2周左右恢复(P<0.05);RFA治疗后肿瘤呈逐渐缩小趋势;瘤体血流信号明显减少或消失。结论射频消融治疗术对肝脏肿瘤疗效确切,会造成肝脏功能一过性损害改变;B超等影像学检查手段为临床RFA治疗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高强聚焦超声(HIFU)治疗方法是利用超声波具有的可穿透性和聚焦性将超声波聚焦到靶区,形成一个生物学焦域(BFR),其温度达到85℃左右,从而使病变的组织细胞发生急性凝固性坏死,精确"切除"病变组织.HIFU治疗肝癌,消除了传统手术给机体组织器官带来的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但治疗时局部高温伴全身体温升高、肿瘤组织凝固、周围肝脏肿胀等可能是机体主要的应激原,引起应激反应,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研究表明,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可明显抑制手术应激反应[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