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眩晕是神经内科及耳鼻喉科疾病中常见的临床症状,是人体对空间关系的定向或平衡感觉障碍.发作时多数患者感觉周围事物在旋转,少数患者出现视物摆动或摇晃(他动感眩晕);也可有自身在一定平面上转动、倾倒、沉浮或摇晃(自动感眩晕).分为前庭性眩晕和非前庭性眩晕.因病变的部位不同,前庭性眩晕又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眩晕.随着神经电生理诊断技术的提高,脑干诱发电位(BAEP)已经成为诊断眩晕的重要手段.本组选取2006-2011年我科门诊及住院的前庭性眩晕患者60例进行了BAEP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眩晕是常见的病症.医师对前庭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等了解不充分,对前庭疾病的发病特点、检查方法、诊断要点及流程等不熟悉,可导致大量前庭障碍患者被误诊误治.本文通过借鉴国外眩晕患者误诊原因的分析,加强前庭疾病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病史采集和眩晕床旁查体技能,了解前庭直接通路的评估和前庭疾病的诊治流程,有助于减少误诊误治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头晕(dizziness)和眩晕(vertigo)是导致患者到医院就诊的常见症状.眩晕/头晕在人群中的终生流行率为17%~30%.头晕和眩晕可由各种疾病引起,包括周围前庭疾病和中枢前庭疾病、心理疾病和系统性疾病[1].所以针对具有头晕和眩晕症状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临床上一项重要工作,而明确头晕和眩晕的概念是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总结992例神经性疾病患者的眼震电图资料,讨论了多种神经性疾病,包括中枢性神经病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梗死、小脑肿瘤等)和周围性神经病变(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等)疾病的眼震电图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认为眼震电图对前庭周围性病变和颅内病变均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眼震电图(ENG)对伴眩晕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575例眩晕患者进行眼震电图检查(包括自发性眼震,凝视性眼震试验,视动性眼震试验,位置性眼震试验及变温试验等).结果梅尼埃病、特发性突聋、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病等伴眩晕的疾病的ENG均出现相应的特征检查结果.结论ENG检查是临床上一种全面的前庭功能检查法,对伴眩晕症状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恩彤  王鹏  单希征 《北京医学》2021,43(6):497-500
近年来,巴拉尼协会(Bárány Society)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前庭疾病国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Vestibular Disorders,ICVD)工作,相继制定了前庭症状分类、眼震及眼震样运动分类和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儿童VM与儿童复发性眩晕、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阵发症、双侧前庭病、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PPPD)、血流动力性直立性头晕/眩晕、老年性前庭病等前庭疾病的诊断标准.《北京医学》杂志曾邀请专家对其中一些诊断标准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常见儿童眩晕疾病的病种及一般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收治的18周岁以下眩晕患儿80例,对患儿疾病种类进行统计,回顾性分析发病年龄、眩晕发作特征、既往病史、相关家族史、听力及前庭功能检查结果等.结果 80例眩晕患儿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4-18岁,平均12.0岁.儿童最常见的3种眩晕疾病为儿童复发性眩晕(recurrent vertigo of childhood,RVC)42例(52.5%)、儿童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 of childhood,VMC)18例(22.5%)、儿童可能的前庭性偏头痛(probable vestibular migraine of childhood,PVMC)8例(10.0%),共68例.儿童眩晕多呈自发性,前庭症状发作时间多为1~4 h,发作频率1次/d至1次/周为最多.RVC的平均发病年龄最小,为(9.1±2.2)岁(P<0.05);VMC伴发头痛,畏光、畏声常见,既往有晕动病占比最高,达33.3%,比 RVC、PVMC占比均高.66例患儿行纯音测听,68例行声导抗,42例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查,结果均正常.部分RVC、VMC患儿的前庭功能异常.结论 儿童眩晕疾病的临床特征多样,详细采集病史、伴随症状及家族史对规范诊断、避免误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引起眩晕的原因很广泛,大致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2种。外周性眩晕是因迷路或前庭神经受损引起,主要疾病有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前庭神经元炎、突发性聋伴眩晕、迟发性膜迷路积水及听神经瘤等,临床诊断多依赖于患者的叙述和医生的问诊等主观资料,缺乏相应的客观证据。作者试从前庭功能上对外周性眩晕患者进行检查,探讨不同外周性眩晕患者视频眼动图(video-oculography,VOG)的特点。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0年8月到2010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科门诊就诊的120名外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床旁头脉冲实验阳性(head impulse test,HIT)患者的前庭系统疾病的病因构成.方法 连续纳入我院神经内科门诊收治的105例HIT阳性的患者.根据临床特点、眩晕床旁检查、前庭功能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综合分析HIT阳性的病因构成.结果 105例HIT阳性患者中,单侧HIT阳性78例,双侧HIT阳性27例;前庭外周性疾病76例(72%),包括前庭神经炎35例,双侧前庭病13例,梅尼埃病12例,突发性耳聋伴眩晕7例,前庭神经鞘瘤4例,迟发性膜迷路积水4例,上半规管裂1例.前庭中枢性疾病15例(14%),包括后循环梗死5例,多发性硬化4例,颅底畸形3例,多系统萎缩2例,脑干肿瘤1例,未明确病因者14例(13%).15例HIT阳性的前庭中枢性疾病患者头颅MR均提示异常,其中11例呈双侧HIT阳性,出现神经系统缺损症状者12例,中枢性眼震6例,视跟踪异常4例,凝视性眼震4例,眼偏斜实验阳性2例,前庭自旋转试验提示前庭中枢性异常13例.结论 HIT实验阳性多数提示前庭外周性疾病.HIT实验阳性不能完全排除前庭中枢性疾病,尤其是双侧HIT阳性,需结合其他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孤立性血管源性眩晕的临床特点、早期识别、前庭康复治疗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解放军第305医院收治的3例以发作性眩晕为主要症状的老年急性小脑梗死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3例患者均急性起病,表现为孤立性眩晕,2例初诊时出现误诊;基础疾病较多,ABCD2评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卒中风险预测工具)、CHADS2评分(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卒中危险评分)均>3分,高度提示血管源性眩晕可能;入院时眩晕床旁查体均有明确的异常体征,提示前庭中枢性病变;经头颅MRI证实均为急性小脑梗死;2例经药物、前庭康复综合治疗后出院,1例死亡.结论 孤立性血管源性眩晕起病急重,容易误诊,系统的病史(血管风险评估)、眩晕床旁检查、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有助于早期识别并明确诊断.尽早诊断、早期药物联合前庭康复,可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眩晕(Vertigo)和头晕(dizziness)在病人主诉症状时常混用。实际有很大差别。眩晕(Vertigo)是“一种幻觉的运动”。病人感觉自己在转动、或感觉其周围物件在转动,其实并没有那样的运动。头晕(dizziness)是无运动感觉,只是头晕目眩、头重脚轻,混乱迷糊要昏倒的感觉。有运动感的眩晕是前庭系统器官(半规管、椭圆囊、前庭神经和前庭核)的疾病所致,称前庭性眩晕(Vestibular vertigo),又称旋转性眩晕(rotationalvertigo)属真性眩晕。无运动感的为非旋转性眩晕(nonrotational dizziness),不是前庭系统疾病,而是其他器官系统疾病所引起。  相似文献   

12.
神经外科疾病与眩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眩晕(vertigo)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物体旋转或摇动的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常伴有客观的平衡障碍,一般无意识障碍,主要由迷路、前庭神经、脑干及小脑病变引起,亦可由于其他系统或全身性疾病而引起。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它的发生是前庭系统、视觉、本体觉传人的体位、空间、静态、动态的各种神经冲动整合失调所致。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各类疾病按病变部位可分为前庭性和非前庭性两种,临床以前者多见。  相似文献   

13.
单希征  王恩彤 《北京医学》2021,43(6):483-485
一、眩晕医学研究动态 近些年来,国际上权威的前庭科学与眩晕医学研究学会——巴拉尼协会(Bárány Society)开展并积极推进了前庭疾病国际分类工作,2009年以来陆续制订和发布了前庭症状分类[1]、眼震及眼震样运动分类[2]及一些前庭疾病的诊断标准[3-10]等国际共识性文献.眩晕医学的发展也由此度过了十年的黄金期,国内外多学科参与的眩晕疾病的研究和诊疗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医学领域长期以来存在的交叉性、边缘性的眩晕疾病诊疗的弱势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改变.但是,根据国内外文献报告和临床实际情况分析,眩晕疾病的误诊、误治现象仍十分普遍,如常见眩晕疾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误诊率可达60%[11].  相似文献   

14.
在以眩晕为主诉的疾病中,末梢性前庭性眩晕较多见。我院1985年4月~1986年7月所作的眼震电图(ENG)检查中,属末梢性前庭器疾病共63例,均根据病史、典型症状、体征和听力检查、ENG检查而确诊的。现就其ENG表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前庭及半规管轻度发育异常畸形所致眩晕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耳病门诊的5例最终确诊为前庭扩大伴水平半规管畸形所致眩晕患者的病史特点、眩晕发作特点与持续时间以及听功能、前庭功能与影像学特点.结果(1)病史特点:4例幼年时有粗大运动发育延迟及潜在的平衡功能不良,1例无法提供幼时病史,成年后可长期保持听及前庭功能正常.(2)首次眩晕发作多能提供导致颅压或腹压骤然增高的诱因,如头部被撞击,用力擤鼻、便秘等.(3)发作性眩晕、渐进性听力下降等临床表现类似梅尼埃病及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但眩晕持续时间不符合梅尼埃病特征,而听力下降程度及听力曲线类型有别于梅尼埃病及大前庭水管综合征.(4)部分患者眩晕与体位有关,但体位诱发试验结果不符合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特征.(5)影像诊断提示前庭扩大伴水平半规管轻度发育异常.结论 前庭扩大伴水平半规管发育不良是耳源性眩晕的少见病因,幼年时粗大运动发育延迟及平衡功能不良病史、听功能、前庭功能及影像检查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某种原因导致圆窗膜、卵圆窗膜、内耳和中耳间隙破裂,使外淋巴液漏到中耳,表现出急性感音性神经性耳聋、耳鸣、眩晕、平衡失调等耳蜗和前庭症状的疾病,称为外淋巴瘘.目的 讨论外淋巴瘘临床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保守疗法头抬高30度保持绝对安静几日,避免屏气用力、咳嗽、呕吐等,禁止咽鼓管通气,否则加重眩晕发生.总之安静期避免改变中耳内压力的检查和处置.手术治疗是为了达到改善听力,解除眩晕,预防脑膜炎的目的.保守疗法无效后应行鼓室探查术,确诊外淋巴瘘后行瘘孔修补术.手术处置后,仍有前庭症状者,可行迷路破坏术、前庭神经切断术.  相似文献   

17.
眩晕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眩晕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方法 对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的243例眩晕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和病因.结果 前庭系统病变所致的眩晕最常见,本研究中前庭系统性眩晕占92.59%,其中前庭中枢性眩晕所占比例最大,占83.54%,其次为前庭周围性眩晕,占9.05%;非前庭系统性眩晕占7.41%.脑血管病性眩晕占前庭中枢性眩晕的多数,为80.66%,其中后循环脑血管病性眩晕占79.8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占66.67%.结论 眩晕的病因多种多样,涉及多学科多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对于原因不明的眩晕者,应选择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CT、MRI等,并跟踪观察,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8.
某些脑肿瘤与眩晕有密切关系,凡是侵犯、压迫,或破坏前庭神经及其通路的脑肿瘤,都可导致眩晕和平衡障碍,尤其是天幕下的肿瘤,现介绍如下.1 常见引起眩晕的的肿瘤及临床表现1.1 天幕下肿瘤1.1.1 桥脑小脑角肿瘤 该部位的肿瘤最常见的是听神经瘤(约占76.8%),其次是胆脂瘤、脑膜瘤.主要表现为眩晕(往往程度较重)、一侧耳鸣、进行性听力减退以至全聋.早期缺乏神经系统体征,容易误诊,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病灶侧面部麻木、知觉减退、面神经麻痹以及患侧共济失调、肌张力下降、粗大的眼球震颤、声嘶及吞咽困难等,这是由于肿瘤分别压迫了三叉神经、面神经、小脑前庭联系纤维和后组颅神经核所致.  相似文献   

19.
单侧前庭功能减退(unilateral vestibular hypofunction,UVH)是指采用前庭功能检查方法,所检测到的周围感受器和(或)前庭神经的功能异常,伴或不伴眩晕、头晕、平衡障碍等前庭症状。我军现行飞行人员体格检查标准规定单座机飞行员单侧前庭功能减退为不合格,但未包含分期、分类、分度、分型评估。随着前庭功能检查技术的发展和航空医学理论的进步,对于单侧前庭功能减退飞行员,无论是因急性单侧前庭病/前庭神经炎或感受器病治疗后症状消失、经地面观察,还是因体检发现包括新冠病毒感染后否认空中及地面前庭相关症状,均可对其进行特许飞行医学鉴定,飞行合格者经随访观察无空晕病和严重飞行错觉发生。为此,全军航空航天医学专业委员会根据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十三五”和“十四五”军队后勤科研重大课题等的研究成果,组织相关专家制定“军事飞行员单侧前庭功能减退特许飞行医学鉴定指南”,内容包括UVH的诊断、治疗、航空医学关注点、特许医学鉴定要求、特许飞行合格后随访原则等,旨在规范军事飞行员UVH的诊治,重点是为航空医学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眩晕(Veftigo)是机体对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是一种运动幻觉。患者感觉外界物体或自身在旋转、移动或摇晃。根据文献资料显示,人群中眩晕的患病率为5‰,在神经内科门诊以眩晕为主诉而就诊者占5%~10%,在耳鼻喉科门诊者占7%。眩晕为临床常见症状,常伴有平衡失调、站立不稳、眼球震颤、指物偏向、倾倒、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及脉搏、血压的改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眩晕的常见疾病眩晕系由前庭神经系统病变(包括末梢器、前庭神经及其中枢)引起,常见的疾病如下:①耳源性眩晕Meniere病、壶腹嵴顶结石病、前庭神经元炎等。②脑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