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DT)治疗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RAP)的短期效果。方法回顾分析PDT治疗RAP患者7例9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Ⅰ期3只眼,Ⅱ期4只眼,Ⅲ期2只眼。PDT治疗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后随访观察3~20个月。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行视力、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以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视力提高≥2行者4只眼,视力稳定及变化在1行之内者3只眼,视力下降≥2行2只眼。FFA和(或)ICGA检查显示,3只眼新生血管渗漏停止,4只眼仍有渗漏,2只眼渗漏扩大。结论PDT可以在短期内减轻RAP患眼新生血管渗漏,促进视网膜水肿消退,延缓视力下降。  相似文献   

2.
过去20年,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治疗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黄斑光凝研究首先明确了激光在治疗CNV中的价值;经瞳孔温热疗法克服了激光光凝的缺点,但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证实。近年来,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PDT)突破了黄斑中心凹下CNV治疗的"禁区",是CNV治疗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Pegaptan ib、R an ib izum ab、B evac izum ab等药物在治疗CNV方面也取得了令人兴奋的效果;曲安奈德(TA)玻璃体腔注射、手术治疗、滋养血管激光光凝治疗等也显示了一定的疗效。目前,最被推崇的是所谓联合疗法如PDT联合TA,PDT联合抗新生血管因子、甚至PDT联合TA以及抗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的三联疗法。所有这些进展为CNV患者带来了希望,我们进入了CNV治疗的春天。  相似文献   

3.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治疗的关键是通过规范的筛查,早期发现并及早干预,即对阈值病变者进行积极的激光光凝或冷冻治疗[1].激光光凝治疗大多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进行,故ROP围手术期处理需要新生儿科、眼科、麻醉科医护人员的密切合作.目前,国内有关激光光凝治疗ROP的报道较多.但其围手术期管理模式却不尽相同[2].我们对一组在深圳市各医疗机构NICU行激光光凝治疔的ROP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并探讨了围手术期的管理经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治疗的关键是通过规范的筛查,早期发现并及早干预,即对阈值病变者进行积极的激光光凝或冷冻治疗[1].激光光凝治疗大多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进行,故ROP围手术期处理需要新生儿科、眼科、麻醉科医护人员的密切合作.目前,国内有关激光光凝治疗ROP的报道较多.但其围手术期管理模式却不尽相同[2].我们对一组在深圳市各医疗机构NICU行激光光凝治疔的ROP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并探讨了围手术期的管理经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治疗的关键是通过规范的筛查,早期发现并及早干预,即对阈值病变者进行积极的激光光凝或冷冻治疗[1].激光光凝治疗大多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进行,故ROP围手术期处理需要新生儿科、眼科、麻醉科医护人员的密切合作.目前,国内有关激光光凝治疗ROP的报道较多.但其围手术期管理模式却不尽相同[2].我们对一组在深圳市各医疗机构NICU行激光光凝治疔的ROP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并探讨了围手术期的管理经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光动力疗法(PDT)是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1].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可以对PDT治疗前后CNV大小、视网膜厚度等形态结构变化进行观察.中心视力虽可以反映黄斑视功能,但CNV导致中心暗点的产生,使中心视力及基于中心视力的检查不能真实地反映黄斑视功能变化.微视野计可以对低视力及固视不良的黄斑疾病患者进行视野定量检测,在黄斑疾病的诊断及随访中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潜在的新生血管刺激物,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增加血管通透性,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伴黄斑水肿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商品名Avastin)能结合并阻断所有VEGF异构体,使内源化VEGF的生物活性失效[2].对于BRVO伴黄斑水肿的患者,单次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可提高患眼视力,降低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但效果并不持久[3,4],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较单一注射治疗对视力预后更好[5].  相似文献   

8.
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观察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疗效.方法 经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直接或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的DR患者304例534只眼纳入研究.其中,非增生期(NPDR)组92只眼,平均视力0.52±0.32;增生前期(PPDR)组108只眼,平均视力0.49±0.23;早期增生期(早期PDR)组196只眼,平均视力0.20±0.31;高危增生期(高危PDR)组138只眼.平均视力0.17±0.22.参照ETDRS的规定,采用氩激光对NPDR期行次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PDR期和早期PDR期行标准全视网膜激光光凝、高危PDR期行超全视网膜激光光凝.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后,每隔3个月采用与治疗前相同的检查设备和方法复查视力、眼底、FFA.新生血管未消退和无灌注区残留补充激光光凝.随访观察10~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1.6个月,以最后一次随访时的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价.以视力提高≥2行为视力提高.视力变化2行以内为视力稳定,视力下降≥2行为视力下降,视力稳定或提高判定为有效.原有视网膜水肿消退,出血渗出吸收,微动脉瘤消失或减少;原有新生血管完全消退或部分减退,无灌注区消失或缩小,无新的新生血管或无灌注区出现判定为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有效.结果 NPDR组、PPDR组、早期PDR组激光光凝治疗后平均视力分别为0.55士0.28、0.47±0.33、0.16±O.33.视力有效率分别为79.3%、76.9%、74.5%,三组间视力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0,0.811,0.209;P>0.05);高危PDR组平均视力为0.13±0.21,视力有效率为63.0%,与NPDR组、PPDR组、早期PDR期组视力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2,4.783,4.502;P<0.05).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有效率NPDR组、PPDR组、早期PDR组分别为89.1%、85.2%、82.7%.三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4,2.030,0.325;P>0.05);高危PDR组治疗有效率为55.1%,与NPDR组、PPDR组、早期PDR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212,23.999,28.746;P<0.05).结论 不同分期的DR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后预后不同,早期、及时而有效的激光光凝治疗是稳定病变,降低致盲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视网膜血管增生性肿瘤(VTR)的临床特征,初步探讨其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B型超声检查确诊的VTR患者17例17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1例患者行光动力治疗(PDT),7例患者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1例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时发现VTR予以病理检查和病灶部位激光光凝治疗。 结果 17例患者17只眼眼底均有单个或多个黄色或红色肿瘤样病变,均同时伴有视网膜内或视网膜下渗出,占100%;伴出血者10只眼,占58.82%;伴视网膜脱离者5只眼,占29.41%。渗出累及黄斑区者9只眼,占52.94%;合并玻璃体积血1只眼,占5.88%。肿瘤位于颞下象限者8只眼,占47.06%;位于颞上象限者7只眼,占41.18%;鼻上下象限各1只眼,分别占5.98%。B型超声检查显示16只眼肿瘤位于视网膜上。FFA检查发现瘤体血管早期即发生明显的荧光素渗漏。1例患者经PDT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7例激光光凝的患者中,2例肿瘤缩小,1例渗出减少。 结论 VTR的临床特征是眼底黄色或红色肿瘤样病变伴视网膜内或视网膜下渗出, B型超声和FFA检查有助于确诊。PDT和激光光凝治疗对控制病变有效,但对视力提高无明显帮助。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6, 22: 177-180)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葡萄膜炎和某些内眼手术会因血视网膜屏障(内屏障)和(或)视网膜色素上皮屏障(外屏障)的破坏,使黄斑周围毛细血管渗漏,引起黄斑水肿,导致视功能损害.其治疗方法有激光光凝、玻璃体切割和药物治疗,但疗效不太理想.近年来玻璃体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黄斑水肿取得了一定疗效[1].现将23例黄斑水肿患者接受玻璃内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眼底病激光光凝治疗主要是利用激光的热效应,使视网膜局部组织发生病理变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不同疾病激光光凝治疗目的和技术操作要点不完全相同.其中,缺血缺氧类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病变激光光凝必须达到破坏视细胞,形成脉络膜视网膜瘢痕的强度;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只需清除病变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能量不宜过大;视网膜裂孔激光光凝治疗需要形成有效的视网膜脉络膜瘢痕,产生较强的视网膜脉络膜粘连,以防发生大范围的视网膜脱离;而黄斑水肿的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是使血管自身调节收缩、视网膜外屏障功能恢复,减少持续性黄斑水肿和视功能损伤.只有根据疾病性质及病灶的具体情况,分别选择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局部视网膜激光光凝、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辩证处理好光斑大小、间隔、强度以及曝光时间等激光参数的合理搭配,才能取得最佳的激光光凝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RAP)是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一种新形式,占新诊断AMD的12%-15%。近年来,对RAP的治疗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涌现出激光光凝、经瞳孔温热疗法、手术治疗、光动力疗法、玻璃体腔内注药及联合治疗等方法。本文就RAP目前的治疗方法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治疗方法 主要为激光光凝治疗、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联合治疗以及针对并发症的手术治疗等。其中,PDT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已有较多非随机、缺乏对照的临床试验结果 ,显示出较佳效果,是目前PCV治疗方法 的主要研究方向。但最佳治疗效果仍需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儿童型Coats病是一种致盲性视网膜血管异常性疾病,又称为渗出性视网膜炎.是由视网膜血管异常引起视网膜渗出、胆固醇结晶和视网膜血管改变为主的外层视网膜病变[1].对视力进行性损害较快,早期治疗是保存视力的关键.现将氩激光光凝治疗青少年儿童型Coats病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自Hartnett等[1]首次描述了发生于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深层视网膜血管异常复合体”以来,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 RAP)逐渐被认可为一种渗出型AMD的特殊类型[2,3].与其他类型的AMD不同,RAP的新生血管来源于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并纵行向视网膜下腔发展,形成视网膜脉络膜吻合.Yannuzi等[4 ]研究发现,RAP常发生于白人,亚洲人中并不常见;且国内关于该病的报道也较少.为此,我们观察了一组RAP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光动力疗法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动力疗法(PDT)是目前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本文综述了适于PDT治疗的CNV的特点和PDT的并发症。其中CNV的类型、病灶大小、位置及活动性对治疗效果影响较大,而对于AMD特殊类型如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和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症的治疗方案尚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一种继发性、难治性青光眼,常规手术治疗方法因未消除新生血管的生长因素,在虹膜房角新生血管、前房积血、多种炎症因子、多种新生血管促进因子的作用下,手术后巩膜瓣下、特别是结膜下瘢痕增生发生较早而且显著,因此滤过失败的发生率较高[1].通过视网膜缺血性病变的治疗,抑制或消除视网膜虹膜的新生血管是NVG治疗的关键[2].为此,我们采用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及二期小梁切除手术对一组NVG患者进行了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氩激光全视网膜光凝的方法,治疗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08例,108只眼。光凝后3个月,运用多元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对疗效与全身和眼部因素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疗效的因素包括: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严重程度,新生血管的部位和施行全视网膜光凝的激光量。具有视乳头新生血管,或视网膜有多处新生血管,以及激光量小者,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19.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的黄斑水肿是导致视力下降的常见原因,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是治疗黄斑水肿的常用方法,但是治疗后视力提高不明显[1].近年来应用玻璃体腔曲安奈德注射(IVTA)治疗RVO继发黄斑水肿具有一定效果[2,3],但仍有部分患者视力不提高.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Ranibizumab是重组的人源化VEGF单克隆抗体片段,目前已获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老年性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4,5],最近又用于RVO继发黄斑水肿的治疗,并取得了肯定疗效[6].我们对15例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进行了Ranibizumab玻璃体腔注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双侧视网膜动脉炎伴多发性瘤样动脉扩张(BRAMAD),又称IRVAN综合征,是一少见的眼底病,最初被认为有很好的自限性,但后来的文献报道该病可造成严重的视力下降[1].以往文献中以病例报告较为多见[2-6],成组病例的治疗观察报道不多.我们对一组临床确诊的IRVAN综合征患者采取激光光凝为主的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