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Fractalkine、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白细胞介素-8(IL-8)在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稳定型心绞痛(SA)组患者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患者5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患者37例外周血标本,同期住院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50例患者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4组血清Fractalkine、MCP-1和IL-8的表达水平,并以国际通用的Judkins法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果:CHD患者血清Fractalkine、MCP-1和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UA和AMI组Fractalkine、MCP-1和IL-8水平均显著高于SA组(P<0.01);多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Fractalkine、MCP-1和IL-8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1);重度狭窄组和中度狭窄组Fractalkine、MCP-1和IL-8水平亦显著高于轻度狭窄组(P<0.01)。结论:随着CHD患者病情的加重,血清趋化因子Fractalkine、MCP-1和IL-8水平明显升高,可用以评估CHD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并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在冠心病心绞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心绞痛患者70例,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4例,另选择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IL-6、MCP-1水平。结果 UAP组血浆IL-6、MCP-1水平为(18.12±2.62)pg/L、(25.63±4.76)pg/L,显著高于SAP组的(14.98±2.54)pg/L、(21.78±4.53)pg/L(P<0.01),UAP组、SAP组均高于对照组(11.68±2.51)pg/L、(15.71±4.34)pg/L(P<0.01)。结论血浆IL-6与MCP-1在冠心病患者中显著升高,在反映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及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典型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IL)8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病中具有促进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黏附的作用,从而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早期病变;而且IL-8不仅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炎性反应,还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触发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IL-8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血清学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转归过程中心室纤颤的发生及心功能状态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4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7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40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对比各组TNF-α、IL-8的表达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TNF-α和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最高,其次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多支病变组TNF-α和IL-8水平高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P〈0.01),而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P〈0.01);中度狭窄组TNF-α和IL-8水平高于轻度狭窄组(P〈0.01),重度狭窄组TNF-α和IL-8水平高于中度狭窄组和轻度狭窄组(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TNF-α和IL-8水平显著升高,且疾病严重程度越重,其水平越高,可作为临床评估疾病程度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5.
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状态与白细胞介素-17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抑郁状态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7浓度的变化.方法 选择38例老年冠心病抑郁状态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同时以30例老年冠心病非抑郁状态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捡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7(IL-17)浓度.结果 ①老年冠心病抑郁状态组患者血浆IL-17高于对照组[(341.72±134.28)pg/mL、(214.33±82.51)pg/mL,P<0.011;②老年冠心病抑郁状态患者中,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较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IL-17浓度明显增高[(382.17±165.35)pg/mL,(305.47±119.75)pg/mL,P<0.01].③老年冠心病轻-中度抑郁状态患者及重度抑郁状态患者血浆IL-17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10.27±138.25)Pg/mL,(395.42±158.75)pg/mL.(214.33+82.51)pg/mL,P<0.05],且重度抑郁状态组高于轻-中度抑郁状态组(P<0.05).④老年冠心痛抑郁状态组血浆IL-17浓度与抑郁评分呈正相关(r=0.674,P<0.05).结论 IL-17在老年冠心病抑郁状态的发病机理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IL-12mRNA的表达水平,了解其对乙型肝炎病毒和宿主作用的影响。方法:临床5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3例正常对照者,采用RT-PCR法扩增IL-12mRNA,以β肌动蛋白(β-actin)的表达作为内参照,比较IL-1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活动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12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F=11.7,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L-12mRNA的表达水平与其肝组织病理的炎症程度有关,中、重度炎症者IL-12P40表达高于轻度炎症者。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病程发展过程中诱导了一个病毒特异性的TH细胞活动,而IL-12是建立宿主免疫反应、控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一个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变应性鼻炎是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血浆中IgE水平异常增高.而细胞因子对B细胞合成IgE的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其中白细胞介素-4(IL-4)对IgE合成的调节尤为重要.白细胞介素-8(IL-8)可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1].为进一步观察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理,笔者从1997年8月到1998年4月对32名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4和IL-8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人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白细胞介素(IL)-10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8的诱生作用及相互影响。方法:自健康献血员血液中分离单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以M-CSF、IL-10单独及共同作用,然后收集上清,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生物活性法测TNF-α,以ELISA法检测IL-8。结果:①M-CSF能诱导单核细胞分泌TNF-α(P<0.05),与脂多糖(LPS)具有诱生TNF-α的协同效应(P<0.05);IL-10则能抑制TNF-α的产生(P<0.05),并拮抗M-CSF增强LPS诱生TNF-α的作用(P<0.05);②M-CSF能诱导单核细胞分泌IL-8(P<0.05),IL-10则能抑制IL-8的分泌(P<0.01),并拮抗M-CSF对IL-8的诱生效应(P<0.05)。结论:M-CSF可以促进单核细胞释放炎性细胞因子,是体内重要的炎症性因子之一,而IL-10则是体内重要的炎症抑制因子,能拮抗M-CSF的致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WUSA)法检测7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IL-4、IL-8水平,同时设70例正常对照。结果: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血清IL-4、IL-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t=11.31,7.71,均P〈0.01),IL-4与IL-8呈正相关(r=0.814,P〈0.01)。结论:血清高IL-4、IL-8水平可能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患者白介素-8与P-选择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8(IL-8)和可溶性P-选择素(Ps)水平变化在监测冠心病的病情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14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三组:急性心肌梗死组(AMI)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P)50例、稳定性心绞痛组(SAP)48例和对照组5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白介素-8和可溶性P-选择素的水平,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并对冠心病患者的血清白介素-8变化及其与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AMI组、UAP组及SAP组的血清白介素-8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AMI组、UAP组白介素-8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和SAP组相比,其值增加明显;AMI组和UAP组结果相似;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与白介素-8变化呈正相关。结论: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和白介素-8可能是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其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冠心病(CH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6(IL-6)、B型利钠肽(BNP)的水平及其与CHD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CHD患者180例为CHD组,另选96例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根据临床诊断分型将观察组CHD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72例和稳定性心绞痛组(SAP组)40例.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及不同类型CHD患者血浆HCY、IL-6、BNP的水平.结果 CHD组HCY、IL-6、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血HCY、IL-6、BNP明显高于U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血HCY、IL-6、BNP明显高于S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正常人群比较,CHD患者血浆HCY、IL-6、BNP水平明显升高,不同类型CHD患者HCY、IL-6、BNP水平不同,三者联合可用来预测CHD及其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3.
苦碟子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IL-8、MCP-1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大鼠灌胃给予蛋氨酸复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动物模型,观察苦碟子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动脉病理变化和IL-8、MCP-1的影响。方法:Wistar雌性大鼠每天灌胃给予蛋氨酸0.75g/kg,10周/2次,复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动物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白细胞介素-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含量,组间比较t检验。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灌胃给予蛋氨酸可诱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浆白细胞介素-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含量升高,苦碟子干预组血浆白细胞介素-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含量降低。结论:高蛋氨酸可诱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苦碟子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诱发的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患者白细胞介素-6血清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在监测冠心病病情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140例冠心病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3组:急性心肌梗死组(AMI)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P)45例、稳定性心绞痛组(SAP)45例和对照组55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可溶性IL-6的水平,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AMI组、UAP组及SAP组的血清可溶性IL-6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AMI组、UAP组可溶性IL-6水平和SAP组相比,其值增加明显;AMI组和UAP组结果相似;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IL-6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变化呈正相关。结论:血清可溶性IL-6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其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冠心病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方法 采用医学结局研究简短量表 8(SF -8)对 88例冠心病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进行测评研究。结果 与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 (SAQ)比较,SF- 8表格整体上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效标效度、分半效度、内部一致性和反应度,但部分领域的内部一致性和反应度较差。结论 SF- 8和SAQ的联合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在实践中使用。  相似文献   

16.
曾燕波  郑海斌 《浙江医学》2010,32(1):52-53,56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IL-18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1例冠心病患者f冠心病组)及20例体检健康成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对象血清中hs—CRP(以免疫荧光法测定)及IL-18(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的含量,并作组间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组患者hs—CRP及IL-18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冠心病组中心肌梗死患者hs—CRP及IL-18含量均显著高于稳定型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P〈O.01)。但稳定型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问hs—CRP及IL-18含量并无明显差异(均P〉0.05)。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组患者hs—CRP与IL-18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402,P〈0.05),而对照组hs—CRP与IL-18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hs—CRP及IL-18在冠心病患者中呈现高表达,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联合检测hs—CRP及IL-18对于判断冠心病患者的病变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洪涛  高炜  霍勇  朱国英 《中国医刊》2002,37(4):24-26
目的 研究小剂量混合雌激素对冠心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4 5例绝经后女性冠心病人 ,平均年龄 5 8 0 6± 5 2 8岁 ,每日口服混合雌激素 0 6 2 5mg共 6周。服药前后分别取空腹静脉血查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17β 雌二醇浓度及血脂分析。 结果 服药 6周后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降低 14 39% [(2 2 17±14 72 )× 10 -6mol/L比 (18 98± 17 6 0 )× 10 -6mol/L ,p <0 0 5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 18 37% [(0 98± 0 31)× 10 -3 mol/L比(1 16± 0 33)× 10 -3 mol/L ,P <0 0 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7 83% [(3 83± 0 84 )× 10 -3 mol/L比 (3 5 3± 0 79)× 10 -3 mol/L ,p <0 0 5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降低 2 2 4 9% [(6 7 19± 17 2 8)× 10 -5g/L比 (5 2 0 8± 17 72 )× 10 -5g/L ,P =0 0 0 0 ],无严重副作用发生。结论 口服小剂量混合雌激素可降低冠心病人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改善血脂代谢状况、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临床、造影和血清炎性介质方面综合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心肌酶变化、冠脉造影结果,将2010年3月-2011年3月因胸痛胸闷住院的207例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组,30例)、不稳定心绞痛组(B组,90例)、稳定性心绞痛组(C组,36例)和正常对照组(D组,5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分化抗原40(CD40).[结果]A组肌红蛋白(MYO)较D组明显升高(183.5±17.1 )ng/1 vs(43.1±27.1)ng/1,肌钙蛋白(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无明显升高.A组IL6和CD40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分别是(289.46±143.67)pg/ml vs(147.96±118.12)pg/ml和(8.67±7.29)ng/ml vs(5.37±1.57)ng/ml,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MYO和IL6、CD40无明显相关,IL6和CD40呈正相关(r=0.53,P=0.042).[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组炎性介质水平升高,早期检验对预测斑块稳定性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冠脉搭桥术对患者体内IL-6、IL-10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 IL - 6、IL - 1 0在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血中的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 ELASA方法对 1 5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静脉血中细胞因子 IL - 6、IL - 1 0进行测定。结果 :患者冠脉搭桥术前、术中及术后血中细胞因子 IL - 6和 IL - 1 0的水平存在统计学意义 ( P<0 .0 0 1 )。结论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过程中存在炎症反应 ,细胞因子的释放在此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