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的囊性肾癌的诊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囊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56例考虑恶性病变,13例考虑单纯性肾囊肿,6例考虑为多房性肾囊肿。47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其中开放手术20例,腹腔镜手术27例;保留肾单位手术14例,其中开放手术9例,腹腔镜手术5例;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3例 ,其中2例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提示恶性,同期行根治性肾切除术,9例术后2~3周二期行根治性肾切除术,2例密切随访;1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提示恶性病变,同期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结果:75例术后病理报告均为囊性肾癌,其中肾细胞癌囊性变38例,多房囊性肾癌16例,单房囊性肾癌(囊腺癌)8例,肾囊肿恶变13例。随访25~147个月,平均63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囊性肾癌的诊疗及预后需根据不同的亚型分析,保留肾单位手术可作为囊性肾癌的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囊性肾癌的认识。方法:对1997~2006年收治的8例囊性肾癌的诊断、治疗、预后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超声诊断囊性肾癌5例,CT诊断囊性肾癌6例,术中冰冻切片提示恶性肿瘤2例;7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行肾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均为囊性肾透明细胞癌。8例获随访,7例生存至今。结论:囊性肾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确诊后应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或部分肾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囊性肾癌的诊治方法,提高对于囊性肾癌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囊性肾癌的临床资料.术前CT诊断囊性肾癌9例,复杂性肾囊肿2例,单纯性肾囊肿1例.12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均为囊性肾透明细胞癌,其中肾癌囊性坏死2例,多房性囊性肾癌9例,单纯性囊肿恶变1例.随访10例,平均48.3个月,无瘤生存9例.结论 囊性肾癌有其独特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确诊者宜行根治性肾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腹腔镜技术治疗成人囊性肾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4年8月运用腹腔镜技术治疗17例成人囊性肾瘤患者资料。其中男8例,女9例,年龄27~79(44.8±13.0)岁,因血尿就诊3例,因体检发现肾占位入院1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CT和/或MR等影像学检查。其中术前诊断肾囊肿1例、肾癌7例、肾盂癌1例、囊性肾瘤1例,7例未能明确诊断。结果腹腔镜下行肾根治术7例,其中1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8例,其中1例行机器人辅助;1例行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1例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患者术后5~9 d出院,术后2例行肾根治性手术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其余患者无明显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2~24个月,行肾囊肿去顶术患者术后6个月发现有复发,其余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肾囊性肾瘤是一种良性病变,术前误诊率高,治疗应首选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对囊性肾癌的认识.方法 对10例囊性肾癌的临床特点、超声及CT特点、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囊性肾癌的诊断,术后病理检查囊性肾透明细胞癌10例,其中肾癌囊性坏死6例,多房性囊性肾癌2例,单纯性囊肿恶变2例.随访8例,6例存活至今,2例死于心脑血管意外.结论 囊性肾癌具有独特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特征,确诊者宜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囊性肾癌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丁未  屈小骅 《基层医学论坛》2014,(22):3013-3014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RCC)的诊疗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例囊性肾癌患者的病理学、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临床治疗资料及TNM分期与预后。结果术前超声诊断囊性肾癌7例,其中2例诊断肾囊肿,肿瘤不能除外;CT诊断囊性肾癌3例,术后病理回报均为透明细胞癌。上述10例患者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36个月,平均27个月,其中7例无瘤生存。结论囊性肾癌是肾癌的一种特殊类型,采用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可大大提高患者术前诊断率,手术治疗效果满意,预后佳。  相似文献   

7.
小肾癌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凡杰  夏术阶  高鹏  鲁军  唐孝达 《广东医学》2004,25(7):751-752
目的 探讨小肾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为进一步研究小肾癌保留肾单位的治疗方法提供线索。方法 回顾分析 6 0例直径≤ 4cm的小肾癌病例 ,分析小肾癌的临床特点及其合并疾病 ,比较B超、CT、MRI、DSA、IVP及ECT在诊断小肾癌中的特点和作用 ,随访观察各种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B超、CT、MRI、DSA在诊断小肾癌中的准确性分别为 85 7% ,96 3% ,82 3%和 10 0 % ,而IVP及ECT只能作为辅助检查。该 6 0例患者全部进行了手术 ,其中行肾肿瘤剜除术 6例 ,行腹腔镜手术 3例 ,3例先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 ,然后行肾切除术 ,2例行肾肿瘤剜除术 ,术后病理报告为肾癌 ,术后 1周再次行肾切除术 ,行肾癌根治术 14例 ,行单纯肾切除术 32例。病理诊断 :透明细胞癌 5 0例 ,颗粒细胞癌 1例 ,混合型 (透明细胞癌 颗粒细胞癌 ) 6例 ,其他类型 3例。随访 4 6例 (76 7% ) ,随访时间 3个月至 7年。术后存活 5年者 14例。结论 B超、CT、MRI是诊断小肾癌最常用最准确的方法 ,更小肾癌需结合DSA检查和病理检查 ;小肾癌保留肾单位的治疗方法是小肾癌治疗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黄卫  岑松  钟江  刘元晓 《中国热带医学》2009,9(2):295-295,307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我院1998年6月~2008年6月经手术证实的15例囊性肾癌,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特点,临床与治疗。结果13例为多囊性肾癌,2例为单囊性肾癌,术前CT诊断12例,超声波诊断9例,15例患者均行肾癌根治术,其中1例在此之前曾行后腹膜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2例术前诊断不明确,行手术探查,病理证实为肾细胞癌。结论囊性肾癌术前诊断有一定难度,影像学检查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仍有部分尚需手术探查,采用肾癌根治术或肾部分切除术。是治疗囊性肾癌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肾脏偶发小肿瘤的诊治效果。方法对192例肾脏偶发小肿瘤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其影像学检查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诊断为肾脏透明细胞癌160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8例,后肾腺瘤14例。术中冰冻病理报告为后肾腺瘤、术后病理报告为透明细胞癌3例,术前诊断肾癌行根治性肾脏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肾癌、后肾腺瘤超声表现为低回声为主58.1%(93/160),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超声表现为高回声为主44.4%(8/18)。CT扫描肾癌增强扫描CT值略高于后肾腺瘤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位于肾脏边缘突向肾外部分大于肿瘤1/2者占83.3%。肾癌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生存率与保留肾单位术后生存率无显著差异,而且保留肾单位手术后仅1例再发肾癌。结论影像学检查难以准确判断肾脏偶发小肿瘤的性质,肿瘤位于肾脏边缘突向肾外部分大于肿瘤1/2者可能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脏偶发小肿瘤应该采取保留肾单位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诊断.方法回顾我院1991~2001年经手术证实的13例囊性肾癌,分析其影像学特点、术中所见、术后病理.结果本组4例为多囊性肾癌,9例为单囊性肾癌.术前CT诊断8例,超声诊断肾癌7例.6例术前诊断不明确,行手术探查,病理证实为肾细胞癌.结论囊性肾癌术前诊断有一定难度,影像学检查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部分病人尚需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肾癌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开放组患者予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后腹腔镜组患者则予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结果:后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血清CD3~+、CD4~+、CD4~+/CD8~+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后腹腔镜组患者血清CD3~+、CD4~+、CD4~+/CD8~+术后7 d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开放组患者则在术后14 d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传统的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相比,不仅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且减少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的诊断与治疗,以提高对囊性肾癌的认识和诊断率。方法:总结本院的5例囊性肾癌的诊断、治疗与随访。结果:术后病理证实全部为囊性肾癌。随访3月至2年。未见肿瘤复发与转移。结论:综合运用B超、CT等各种先进设备,可以提高囊性肾癌的术前诊断率。行肾癌根治术后,囊性肾癌的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手术技巧,评估腹腔镜技术在肾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及应用前景。方法采用经腹膜后途径行肾癌根治术36例,肿瘤大小3~9 cm,平均5.5 cm。结果36例中有3例因肾周粘连中转开放手术,33例获得成功。术后24例获得随访,随访1~2年,未见肿瘤复发,Trocar孔无种植转移。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经腹腔、后腹腔途径泌尿外科腹腔镜技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从2003年5月至2008年5月,78例患者施行了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经腹腔9例,经后腹腔69例,其中肾上腺手术12例,单纯肾切除3例,根治性肾切除1例,肾囊肿去顶术52例,多囊肾去顶减压术2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3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5例.结果 74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中转开放手术4例,其中肾上腺手术1例,肾切除1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例,多囊肾去顶减压术1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术后住院时间3~15d,平均6.5d.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手术安全、有效、创伤小,患者痛苦轻,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
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1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技术要点和临床观察。方法对18例行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肾癌患者,17例手术成功,1例中转改开放手术。手术平均时间152.17min(75-270min);失血量60-1000ml,中位失血量145ml;术后住院时间7-10d,平均5.5d;15例获随访5-12个月,无肿瘤复发及切口种植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等特点,是肾癌外科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肾及输尿管疾病治疗的临床经验和手术技巧,通过总结后腹腔镜技术特点进而提高后腹腔镜技术水平,推进腹腔镜技术在基层医院的普及和发展。 方法 对亳州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泌尿外科疾病患者中抽取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肾囊肿去顶减压术60例,肾上腺疾病手术11例(嗜铬细胞瘤1例、神经纤维瘤3例、无功能肾上腺囊肿6例、皮质增生1例)、单纯性肾切除30例,肾癌根治性切除术15例,肾部分切除术4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60例。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 结果 本组180例,177例在后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肾上腺疾病11例,平均手术时间91 min,出血量平均16 ml。肾囊肿60例、平均手术时间35 min,出血量平均10 ml,单纯性肾切除30例,平均手术时间120 min,出血量平均20 ml。肾癌手术(包括肾癌根治性切除术15例,肾部分切除术4例)平均手术时间126 min,出血量平均25 ml,输尿管切开取石术60例。平均手术时间100 min,出血量平均15 ml。3例中转开放,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 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肾及输尿管疾病手术在基层医院也可成功开展、也易为患者接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经腹腔和经后腹膜途径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8例分别经腹腔(n=116)或后腹膜(n=142)方式行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肾癌患者临床资料,比较2组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经腹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80~315min,平均(167±66.8)min;经后腹膜腹腔镜组为85~280min,平均(152±48.8)min,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经腹腹腔镜组术中出血50~1 000ml,平均(181±140.4)ml;经后腹膜腹腔镜组为50~800ml,平均(171±132.9)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4)。经腹腹腔镜组术后禁食时间为术后1~5d,平均为术后(2.8±1.3)d;经后腹膜腹腔镜组为术后1~5d,平均为术后(2.9±1.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1)。经腹腹腔镜组术后住院3~9d,平均(6.6±1.5)d;经后腹膜腹腔镜组为3~8d,平均(6.5±1.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7)。结论经腹腹腔镜和经后腹膜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均有良好效果,且经腹腹腔镜肾癌根治术适用于体积较大的肿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单侧肾细胞癌根治性肾切除术(radical nephrectomy,RN)后留存肾肾功能代偿(renal functional compensation,RFC)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86例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RN的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吸烟史、慢性疾病史等基础信息和术前血生化、尿常规、影像学等辅助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99m锝-二乙三胺五乙酸(99mtechnetium-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检查。记录手术方式、术后病理结果和术后1~60个月的血肌酐数值。术前、术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 th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由慢性肾脏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组(chronic kidney disease epidemiology collaboration,CKD-EPI)公式计算,RFC百分比定义为RN术后留存肾eGFR较术前eGFR变化的百分比。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影响留存肾RFC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患者中位年龄61岁,65.4%为男性,83.6%的病例为早期肾细胞癌(T1期和T2期)。18.5%的患者术前合并糖尿病,39.5%合并高血压,19.2%既往有吸烟史,27.6%在术前影像学检查中发现健侧肾囊肿。226例患者行腹腔镜RN,60例行开腹RN。肾透明细胞癌是最主要的病理类型,占88.5%,中位肿瘤最大径为4.5 cm(0.7~13.5 cm)。术后1个月时中位RFC百分比为27%,在随后5年内保持稳定。单因素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术前血尿酸水平、术前是否存在蛋白尿、是否存在健侧肾囊肿以及术前健侧肾的分肾功能百分比与RN术后留存肾RFC百分比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术前血尿酸水平和术前健侧肾分肾功能百分比与术后RFC百分比呈极强负相关性。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01)、术前血尿酸水平(P<0.001)、术前是否存在蛋白尿(P=0.002)、术前eGFR(P<0.001)和术前健侧肾分肾功能百分比(P<0.001)是术后RFC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术前血生化、尿常规和肾动态显像等基本辅助检查对于预测RN术后留存肾的代偿能力意义很大,临床决策时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对术后基线eGFR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后腹腔镜下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汉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于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3例局限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别纳入后腹腔镜组(n=31)与开放组(n=32),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 后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5.93±14.12)min、(2.24±0.79)d、(10.19±2.36)d,均短于开放组的(89.58±15.93)min、(3.15±1.01)d、(13.58±3.41)d,术中出血量为(103.62±25.85)mL,少于开放组的(153.55±36.7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腹腔镜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68%,明显低于开放组的2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传统的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及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